X

产城会:港口城市典型案例研究-新加坡

产城会:港口城市典型案例研究-新加坡

(1)城市概况

新加坡扼守马六甲海峡——连同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关键水道,由于繁忙以及独特的地理位置,被称为“海上十字路口”。新加坡处于亚、非、澳、欧国家来往重要的海上通道上,关系到各国石油、矿石、粮食等战略物质的运输,是战略物质的主要运输通道,也是中国服装、纺织等加工产品的出口通道。

新加坡区位图

新加坡从1959年自治到现在仅有50多年历史,但它已从昔日的一个小渔村、贸易站和海军基地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城市国家,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货运码头、第二大电子中心、第三大炼油中心和第三大外汇交易市场。2011年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达2919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9936美元,超过日本人均水平。

(2)发展历程

新加坡最早仅依靠转口贸易维持生计,逐渐发展成为新兴的发达国家,新加坡的经济转型经历了转口贸易——进口替代——出口导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型服务业的产业转型升级过程,制造业从下游加工生产向上游的设计、创新等提升。与此同时,港口从单一的转口贸易向石化、物流等临港工业发展,港口的功能得到了不断的扩展和提升。

新加坡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以出口贸易转型升级为重点的阶段(1959-1967年)

在长期的殖民统治下,新加坡一直从事东南亚的转口贸易,经济落后、结构单一、比例不协调,1959年新加坡获得自治后,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63%,而转口贸易以及相关的经济部分所占国民经济比重高达80%。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由于其他东南亚国家纷纷开展进出口贸易对新加坡产生了很大的竞争,导致其出口贸易额急剧下降,经济萧条,失业率上升。在这种局面下,新加坡政府提出了从转口贸易向进口替代的工业化经济结构,改变依赖转口贸易的畸形产业结构。该时期发展了食品、印刷、纺织、服装、木材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从转口贸易到进口替代时期,新加坡的发展依靠港口发展而兴盛,港口的发展带动整个国家的发展,港城关系初步建立。此时城市的发展对于港口的依赖性大。

转口贸易向进口替代的转变,不仅改变了新加坡当前的不利局面同时也扭转了经济形势,从1960年到1967年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63%,制造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959年的8.63%上升到1967年的16.27%,而贸易业比重则从81.7%下降到32.28%。

第二阶段:以产业结构多样化为重点的阶段(1967-1979年)

在发展进口替代工业的几年中,新加坡失去了马来西亚这块腹地,导致新加坡失业率高达10%。1968—1979年,政府调整了经济战略计划,发展出口导向战略,同时吸引外资投资新加坡的制造业和金融业。为了解决大量的失业问题,增加就业人口,新加坡采取了发展面向出口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计划。为了吸引外资,提升经济实力,新加坡政府颁布了《经济扩展法案》为企业提供贷款融资服务、实施税收优惠、改善基础设施等;同时成立了裕廊管理局等部门负责工业区的规划管理。之后,带来了新加坡经济的快速增长、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民众的充分就业,与此同时也形成了通胀压力。基于当时情况,新加坡政府重视发展资本密集型的出口加工业来应对通货膨胀等经济挑战。该时期重点发展了炼油业,到20世纪70年代末,新加坡已经有了四座炼油厂,此时,炼油业产值占制造业产值超过了30%,新加坡成为全球三大炼油中心之一。同时也形成了以船舶制造业、电器制造业和精密制造业等面向出口的制造业为核心,以金融、旅游、贸易等服务业为支柱的多元化产业结构。

该阶段,新加坡的经济战略是出口导向型,势必要依托港口发展。尤其是炼油、石化等临港产业的发展,港口陆域成为了临港产业的发展基地,临港产业的发展为新加坡城市提供了经济动力,与港口有关的产业部门成为了新加坡主要的经济生产部门之一。新加坡依靠临港产业获得发展,国外企业的引进促进了基础设施的完善,该阶段新加坡城市发展处于港城相互联系阶段。

该阶段新加坡经济年均增长10.1%,产业结构多元化,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上升,由1967年的16.27%上升到70年代末的23.59%,金融与商业等服务业的占比从13.08%上升到15.47%。由此,新加坡迈向了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道路。

第三阶段:以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为重点的阶段(1980-1985年)

经过多年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新加坡出现了劳动力紧缺、劳动力成本上升、经济结构不协调等问题。新加坡从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向高附加值和技术密集型的出口工业发展,为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新加坡政府从三方面采取措施。第一,深化技术教育,通过各类培训和教育的开发,扩大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提出了“自动化、机械化、电脑化”的方针政策;第二,采取优惠的财税政策,吸引国际著名的电脑企业和石化企业以及技术密集型企业投资落户新加坡;第三,发展高附加值的商业和金融等服务业,打造“金融超市”。该时期新加坡还重点发展了会计、房地产、法律、广告等与区域金融中心有关的产业和基础设施。

该时期,新加坡依靠自身优越的投资环境形成了向心力,吸引外国的人力、资本向该国流动。该阶段的新加坡形成的集聚效应是港城集聚效应。

虽然该时期年均增长由上一时期的10.1%下降到7.3%,但是1979—1985年制造业工人的名义附加值从18300美元上升到了26900美元。

第四阶段:以服务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为重点的阶段(1986年至今)

1985—1986年新加坡进入了严重的经济衰退期,因此政府提出了优先发展有增长潜力的服务业,将产业发展重心放在了服务业和本地企业上。为应对中国和印度等国家的崛起,新加坡提出了“知识型产业枢纽”,制造业向上游产业提升,重点发展上游的产品设计和研发。同时倡导以知识为主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科技和创意产业,不断扩大经济腹地。

在发展知识型服务业时,新加坡提出了“知识型产业枢纽”,形成以新加坡为一个节点,具有一定服务范围,特别是国际服务业的发展,加强了新加坡的集聚效应,同时港口成为新加坡对外交流平台。这个时期也可认为是港城集聚效应阶段。

该阶段,新加坡以8.6%速度增长,金融和商业服务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从1986年的21%上升到1997年的27%。

新加坡产业发展路径

(3)成功经验总结

新加坡的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对区位优势的利用、对港口功能转变、对政府职能加强三个方面。

新加坡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