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望乡》1974年日本最佳电影 熊井启探究反战 田中绢代获柏林影后


电影《望乡/サンダカン八番娼館·望郷》(1974)日本版海报

《望乡/サンダカン八番娼館·望郷》(1974)是一部十分优秀的日本现实题材影片,主题严肃深刻。影片通过研究亚洲女性史的圭子(栗原小卷饰)对当年被卖身海外的南洋姐苦难史的调查,展现了贫苦农民出身的阿崎婆(田中绢代饰)的悲惨人生。阿崎婆在明治四十年被骗卖到南洋当妓女,她在那里备受凌辱与辛酸,好不容易挨到战争结束,回到祖国后却遭到同胞的冷遇。

导演熊井启把一个妓女的不幸遭遇加入了历史性与社会性的观点,对造成这一悲剧的国家和社会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导演熊井启以双重倒叙手法,使两个时空的叙事形成对应和隐喻,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这部影片深刻的思想内涵,使这部影片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本片层次清楚,主次分明,情节的发展自然而流畅,既注意了细节的选择,又与全剧紧密相连。

电影《望乡/サンダカン八番娼館·望郷》(1974)剧照。

影片反映的时代是从1907年到1974年。从幕府末年(1897)开始,直到昭和初年(1920),日本政府为了积累资金发展资本主义,曾把贩卖娼妓到海外作为谋取外汇的一个手段。一些贫苦人家的女儿,为了替家里还债,被迫去南洋卖身。她们为国家赚取了外汇,命运留给她们的却是精神和肉体上无法愈合的创伤。电影《望乡/サンダカン八番娼館·望郷》反映的正是这段历史。

《望乡/サンダカン八番娼館·望郷》于1974年11月在东京公映后,好评如潮,荣获《电影旬报》1974年度的最佳日本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女主角奖等多个奖项。田中绢代(1909—1977)亦赢得每日映画竞赛的最佳女主角奖和1975年柏林影展的最佳女演员奖。

电影《望乡/サンダカン八番娼館·望郷》(1974)中国版海报

本片导演熊井启(1929-2007)是日本著名的社会派导演。熊井启出生于1929年,1953年毕业于日本信州大学文理学部社会学系。1964年,熊井启因自编自导《帝银事件·死刑囚》而一举成名,此后拍摄了一系列日本现代史题材的重要作品。他的代表作有《日本列岛/日本列島》(1965)、《黑部的太阳/黒部の太陽》(1968)、《大地上的人群/地の群れ》(1970)、《朝霞的诗/朝やけの詩》(1973)、《日本の熱い日々 謀殺·下山事件》(1981)、《海与毒药/海と毒薬》(1986)、《深河》(1995)、《天国情书/愛する》(1997)等,都是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政治影片。他的电影往往善于通过真实的社会事件和生活素材来表现实质性的东西。

熊井启一生共导演了19部主流作品。其中,他于1974年执导的影片《望乡/サンダカン八番娼館·望郷》最为人熟知,该片由田中绢代和栗原小卷主演,并获得了柏林电影节最佳女主角等奖项。此外,他还有不少作品享誉国际影坛,如《海与毒药》获得1987年柏林电影节评委特别大奖,《一位茶道大师之死/千利休:本觉坊遗文/千利休 本覺坊遺文》获得1989年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等。

电影《望乡/サンダカン八番娼館·望郷》(1974)剧照

2002年,他凭借影片《日本的黑色夏天 冤罪/日本の黒い夏 冤罪》涉足现代题材。同年,熊井启导演推出了生前最后一部作品由黑泽明生前编剧的《大海作证/海は見ていた》。熊井启本来还打算拍摄根据吉村昭原作改编的电影《破狱》,可惜最终未能完成这一遗愿。

在本片中扮演阿崎婆的是日本电影史上著名的表演艺术家田中绢代(1909-1977)。她年幼时曾拜琵琶名家为师,立志终身从艺。15岁时,她进入日本松竹下加茂制片厂,正式从影。她的第一部影片是《村庄的牧场》。1927年,她因在《害羞的梦》里扮演一个平民少女形象而受到观众喜爱,从此走上明星道路。1931年,著名导演五所平之助慧眼识英才,让她参演了自己导演的影片《太太和妻子》,结果大受欢迎。

电影《望乡/サンダカン八番娼館·望郷》(1974)中国小人书封面

在以后的几年里,田中绢代平均每年拍摄10部电影。她不断展示自己的表演才华,名望连连提升,开创了日本影坛的“田中绢代时代”。在半个多世纪里,田中绢代拍摄了250多部电影,其中有不少已成为电影史上的名作。她所扮演的角色,性格变化之大,是同时代演员难以比及的,也正因此,田中绢代被誉为“日本性格女演员的活字典”。

《望乡/サンダカン八番娼館·望郷》中的阿崎婆是田中绢代塑造的最后一个艺术形象,在这部影片中,田中绢代的举手投足都传神地表达了阿崎婆的内心世界,加上她那灵活的眼神和细腻的面部表情,使得阿崎婆的形象真切动人。

没有任何一个演员能像田中绢代那样的热爱自己的演艺工作。在演《望乡/サンダカン八番娼館·望郷》时,田中绢代已经65岁,身体状况已经不太好。但是为了演出真实,使自己更贴近阿崎婆这样一个受尽苦楚的贫困妇人的角色。

电影《望乡/サンダカン八番娼館·望郷》(1974)剧照

田中绢代不顾众人劝阻,令自己本就瘦消的身体又减轻了十斤,整个人变得更加佝偻干枯;她每天早上五点多就在摄影棚里读剧本,每天早上提前一个小时用牛皮筋扎紧手臂,以使自己可以青筋暴露而接近贫困者的老态;为了表现饥饿,她提前两天就不吃饭;为了使自己投入苦难的生活状态,她回家只是走路而不坐车,下雨的时候也不打伞为了演一场阿琦婆好久没吃饭的戏,田中绢代把自己饿了两天,因为要寻找那种饿极了反胃的感觉,戏中的阿琦婆吃起饭来,让人同情。为了让阿琦婆的手上有常年干粗活的痕迹,田中绢代,用皮筋缠自己的胳膊,最后把血管逼的肿胀起来。

最后一场戏,田中绢代哭了十分钟,用尽所有的力气,最后在摄制人员要拍大合照的时候,才发现田中绢代已经累的站不起来了。这种对待演艺工作的热情和不顾一切的投入,真可谓前无古人后难又来着者。

图为:日本电影旬报(キネマ旬報),是创刊于1919年7月的电影杂志。该刊于1974年11月下旬号中,大篇幅的介绍了电影《望乡/サンダカン八番娼館·望郷》(1974),从主创到拍摄一应俱全,资料非常详细。

和阿崎婆配戏的栗原小卷也是一位优秀演员,她曾主演过熊井啟执导的《忍ぶ川》(1972),她主演的另一部爱情片《生死恋/愛と死》(1971)曾在我国风靡一时。

1963年前后,导演熊井启有一次去东南亚出差,发现那边日本人墓地里面有很多很小的墓,死亡年龄都是十四五岁,而且都是女人的名字。他一问才知道那些都是当年的日本南洋妓女的墓,俗称南洋姐。熊井想进一步发掘这个问题,想拍个电影,但是当时的日本社会对这个问题非常抵触。直到几年之后,他看到了山崎朋子在日本《文艺春秋》上发表的报告文学《山打根的墓》,熊井启找到山崎朋子,经过多次游说,山崎朋子终于同意把版权卖给熊井启。熊井启找到东宝公司,三番五次地争取,答应了很多条件,最后东宝才同意出经费,电影顺利开拍。

图为:日本电影旬报(キネマ旬報),是创刊于1919年7月的电影杂志。该刊于1974年11月下旬号中,大篇幅的介绍了电影《望乡/サンダカン八番娼館·望郷》(1974),从主创到拍摄一应俱全,资料非常详细。

熊井启在改编时力求忠实于原著,只是在影片的序幕里添加了一个小故事,即没有回到日本就死去了的“南洋姐”们的墓群,这些墓的墓碑无一例外地全都背对着日本。据熊井启在回忆录《电影和毒药》中介绍,这一情节取材于真实的历史。这块墓地是来自天草的木下国在1908年自己出资建造的。木下国是南洋一带有名的女中豪杰,她年轻时曾与一个在横滨工作的英国工程师同居,英国人回国后,她来到山打根开了一家杂货铺,后来又买下了“八番娼館”。

据说,她对妓女们像慈母般爱护。不久,她为死在南洋的妓女们修建了一片公墓,公墓里所有的墓碑都背对着祖国日本。这个发现曾让熊井启感到震惊,也引起他的深思。最后,他把影片结尾处理成日军在山打根杀人放火留下的遗迹与覆盖墓地的绿色密林叠化在一起,作为女主人公的幻觉放入影片。墓碑背对的也不仅仅是日本,而是广义的侵略战争。于是,墓碑成了“南洋姐”的愤怒和痛苦的象征。

图为:日本电影旬报(キネマ旬報),是创刊于1919年7月的电影杂志。该刊于1974年11月下旬号中,大篇幅的介绍了电影《望乡/サンダカン八番娼館·望郷》(1974),从主创到拍摄一应俱全,资料非常详细。

蔡澜曾在《电光幻影》中有篇文章谈这部电影:《望乡/サンダカン八番娼館·望郷》的几个女演员倒成了配角,栗原小卷是深明大义,一力担当最吃力不讨好的角色,报酬还是其次;高桥洋子的戏演得自然而激烈,有裸着身子奔入院子痛哭一场,蔡澜说‘戏是那么自然和必须,删剪这场戏的国家,是落后的国家。’;田中绢代,无论在文章中还是在影史,都是当仁不让的演艺女皇,蔡澜的评语是:‘无懈可击’,——电影从来都是一群人的心血。从熊井启在新加坡对日本妓女墓的凭吊,到一部反战电影的出炉,我们看到日本导演及演员的良心……”

电影《望乡/サンダカン八番娼館·望郷》(1974)的电影票

1978年,《望乡/サンダカン八番娼館·望郷》亦在大陆公开上映,是在“文化大革命”后紧接《追捕》(1976,佐藤纯弥导演,高仓健、中野良子主演)公映的日本电影。《望乡/サンダカン八番娼館·望郷》在北京首轮公映时,票价是一角五分,但黑市戏票竟被炒卖高达二元,亦有凌晨一时半的午夜场,可说大受欢迎。当年不少观众的每月工资少于40元,而有些影迷更重看该片四五回。

《望乡/サンダカン八番娼館·望郷》广受好评外,也引起文化界的热烈讨论,巴金与曹禺都曾撰文称赞《望乡/サンダカン八番娼館·望郷》。在片中饰演亚洲妇女历史研究家三谷圭子的栗原小卷(1945— ),翌年复于《生死恋/愛と死》中以纯洁美丽的年轻姑娘夏子的形象和中国观众见面,成为中国当时最引人注目的日本女星。

电影《望乡/サンダカン八番娼館·望郷》(1974)剧照

巴金的那一段对电影《望乡/サンダカン八番娼館·望郷》的文字如今读来也还是让人有些感慨:

据说老年人对《望乡》持反对态度的多,我已经踏进了七十五岁的门槛,可是我很喜欢这部电影,我认为这是一部好电影。我看过电影文学剧本,看过一次影片,是通过电视机看到的,我流了眼泪,我感到难过,影片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阿琦的命运像一股火在烧我的心。我想阿琦也好,三谷(电影中的女学者,引者注)也好,都是多么好的人啊。我写过一本小书:《倾吐不尽的感情》。我对日本人民和朋友是有深厚感情的。看了这部影片以后,我对日本人民的感情只有增加。我感谢他们把这部影片送到中国来。

——摘自巴金《随想录选集》(三联书店于一九八七年刊行合订本,收录巴金先生历时八年(1979——1986)写作完成的一百五十篇“随想录”,主要内容就是讲真话)

图为:电影《サンダカン八番娼館·望郷》(1974)日本版DVD封套,有心的观众可以去查一下当年的日本海报左上角的图片,和现在的封套做了一些调整

现在的《望乡/サンダカン八番娼館·望郷》是没有删剪的版本,里面有裸露的镜头,是在阿崎第一次接客的这场戏里,如,嫖客裸露着全身爬着阿崎身上强暴阿崎,以及阿崎接客后,赤裸着全身跑出房间,来到院子里,在瓢泼大雨中哭泣的镜头。这些在当时看来比较敏感的镜头,在国内上映时都剪掉了。如果现在把原版的《望乡/サンダカン八番娼館·望郷》重新放映,相信观众决不会大惊小怪,更不会惊慌失措。40多年的时间足以让人们好奇和异样的心态,变得正常平和了,重看《望乡/サンダカン八番娼館·望郷》可以感受时代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变化使我们对世界对人生有了更多更充分更深刻的认识。

对那个年代的日本,娼妓是国家机器赚取外汇的方式,而战争则是掠夺资源和财富的手段。南洋姐不过是战争中的一个牺牲品。国家抛弃了她们,利用了她们,凌虐了她们,而她们到死仍对故土念念不忘。

图为:日本演员田中健在电影《望乡/サンダカン八番娼館·望郷》(1974)中饰演让人难忘的竹内秀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