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宫崎县号称“日向国”,这里森林资源非常丰富,到处生长着亚热带植物,南国情调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宫崎县也是世界少有的旅游胜地,有着“国际会议胜地”之称。
然而就在宫崎县西北处有一丘陵,丘陵之上矗立着一座高塔,这座高塔如今的名字叫做“和平之塔”,虽然号称和平,可这座塔的来历却充满了黑暗和鲜血,因为这座塔的塔身下面有238块石头都来自于中国。
这些石头都是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从华夏大地各处搜刮而来,包括南京明故宫,长城,黄鹤楼以及南京中山陵纷纷惨遭毒手,日军不但残忍杀害国人,还把这些名贵石材和具有特殊意义的石料漂洋过海送往宫崎县。
当年日本战败投降后盟军曾下令让日本归回这些文物,然而日本随着经济国力的提升,这座塔至今仍然没有拆除,反而被无视历史的日本政府冠以“和平”之名,甚至歪曲历史,声称这些石料都是从友好诸国寄送而来。
当年这座塔建成后也引来了不少人的质疑,一不能提高军事实力,二不能发展经济,日本为何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建成这座塔呢?这座塔号称和平之塔,其背后代表的真正涵义又是什么呢?
塔的起因
严格来说,这座塔最广为人知的名字叫“八纮一宇塔”,所谓的八纮一宇就是天下一家的意思,八纮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籍“汤问”中,而八纮一宇则是日本宗教学家田中智学造出来的词。
那他无缘无故为何要造出来这么一个词语呢?
这就和日本的历史有关了,自从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国家的发展就步入了快车道,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经济实力,都比旁边的清朝要高出一大截,有了枪炮支撑,野心势必会得到扩张。
膨胀的野心让他们把侵略的目光看向了华夏大地,这里的人口,资源,原料都令他们无比眼红,1875年开始日本就在国内提出,它们对外扩张的对手不是英国,不是法国,而是清朝统治下的中华。
在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日本是所有国家中出兵最多的,除了辛丑条约和天津北京等地的驻兵权之外,辽东半岛也被日本吞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表面对德国宣战,实则在1914年占领了山东。
等到1915年时,日本已经成为了在中国拥有最大殖民利益的帝国主义国家,毫不夸张地讲,日本那一年的势力遍布沿海,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终于发现,原来拥有广袤国土的中国不过是一只病猫,那些丰富的土地资源吸引着他们,于是,彻底占领中国,把中国人变成世世代代奴隶的想法渐渐诞生。
就此日本为了动员士兵,专门请来了田中智学为部队讲习,1925年田中智学在日本陆军讲习会上首次提出了“八纮一宇”这个概念,当时他把这个词解释成了统一世界,背后所代表的含义就是日本打算加快侵略扩张的意图。
那么这座塔是何时建立的呢?
日军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之后在中华大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还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这些无法掩盖的历史真相让世界各国纷纷谴责日本,然而此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
阴险狡猾的日军为了给自己惨无人道的侵略一个正义的名义,日本内阁于1940年把“八纮一宇”定为了治国基本方针,同时对外宣称“皇国基于八纮一宇之意,实现世界和平之名”。
狼子野心,昭然揭之。
为了将“八纮一宇”的精神传达到整个东亚,也为了满足日本人骄傲自大的本性,他们决定把这种精神通过实物永远流传下来,那一年在宫崎县的会议上,坐满了丧心病狂的军政首脑,经过讨论后决定用塔的形式保存下来。
于是,八纮一宇塔提上了日程。
因为在日本神话中,身为天照大神儿子的神武天皇就是从宫崎县开始征战四方建立了统一的王权,所以日本人心中宫崎县才是一切的发源地,就这样八纮一宇塔的选址定在了宫崎县。
像这种地标建筑的选址是十分考究的,八纮一宇塔建在了当年神武天皇挥师东征前召开会议的地方,就是现在位于宫崎县西北的丘陵上,这里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八纮台。
站在这里远眺,东望太平洋,西俯高千穗峰,南临大淀川,周围古墓环绕,将八纮一宇塔建在这里既带有历史韵味又带有民族含义,位置选定了,这座塔的建造图纸又引起了不同的看法。
建造过程
毕竟代表着日本想要征服世界的野心,如果建造得太过普通完全不能显示八纮一宇的含义,当时担任宫崎县知事的相川胜六,提出了一个让很多人拍手叫绝地设计图纸。
相川胜六打算将塔的外形用御币的形式展现出来,御币在日本神道中是祭祀时所使用到的一种工具,通常为一根木棍,其作用是能够洗涤污秽和除魔,将八纮一宇塔以御币的形式建造。
代表着日本帝国主义妄图“洗净全世界”的含义,由此也可以看到日本帝国主义在当时的自信心极度膨胀。
整座塔的四个方向分别雕刻着四尊神像,它们分别代表着工人,战士,农民和渔民,塔内悬挂着雍仁亲王亲笔写下的“八纮一宇”的真迹,在塔的最内部还有一处房间,这座房间叫“严室”。
严室的墙上刻画着神武天皇东征时的部分画面,而最让人感到毛骨悚然的就是其中一副“民族和谐图”,这幅图上一位女神位居中心,她的周围有三个孩子手拉手,象征着日本大和民族同世界其他民族之间的团结。
但是图中女神的背后却雕刻着轰炸机和入侵的士兵,这其实代表着日本帝国主义极其扭曲的殖民者心态,他们本身也知道所谓的民族团结不过是强大武力统治下的假象而已。
正是因为这幅令人毛骨悚然的“民族和谐图”恰恰证明了“八纮一宇”背后的本质,为了让这座塔更加具有特殊意义,整座塔从开工到结束,日本政府只让少量的工人参与了施工。
日本政府1940年从全国各地征召了将近60000名十岁到十八岁的儿童,这些儿童组成了“祖国振兴队”,他们的任务就是来修建这座塔,说起来这座塔的工程量并不大。
如果换作普通工人最多两个月就能够修建完成,可是日本当局为了使这座塔满足他们扭曲的心灵,选择让六万儿童来承担施工的任务,其中有些小孩子甚至连工具都拿不动。
如果仅仅只是这些还不足以突出这座塔背后的罪恶。
总工程师相川胜六后来给当时的日军陆军大臣板垣征四郎写了一封信,信中他提到,为了使这座塔成为绝无仅有的地标建筑,他希望建造这座塔的石材全部来自世界各地。
最好还是当地名贵的石材,他让在外征战的日军帮助他收集世界各地的石材,也是因为这封委托书,致使日军的侵略行为更加残暴,板垣征四郎看完信后马上下令,要求占领中国各地的陆军部队每个军或每个师上交两块石材。
而且其中一块必须是日军司令部附近的石头,另外一块要求是当地最具特色的石头,在命令中板垣征四郎明确表示这些上交的石头是用来建造八纮一宇塔基所用,所以各地部队收到命令后争先恐后地寻找石头。
南京明故宫,长城,黄鹤楼,中山陵,包括泰山,很多如今的历史景点都先后遭受到了日军不同程度的破坏,日军从中国多次历史古迹上选取最耀眼最名贵的石材强行掠夺。
为了夸大和炫耀各地部队的丰功伟绩,也为了表示四方顺从共同服从日本天皇,当时移送石头的日军还自己给自己起了名字,比如从长城上掠夺的日军自称“万里长城多田部队”。
比如从南京中山陵掠夺的“华中派遣军”,还有从黄鹤楼掠夺的“武汉冈村部队”,据说还有一支部队自称“朝鲜总督府”,显而易见,石头是从朝鲜总督府上掠夺下来的。
几乎所有的海外部队全都上交了石头运送回宫崎县,其中大部分都是从中国抢的,八纮一宇塔一共使用了海外石材372块,光是中国就占据了196块,台湾地区42块。
朝鲜半岛殖民地123块,库页岛1块,加拿大,美国,秘鲁和新加坡等地一共九块,而同为法西斯派系的德国只有象征意义的一块石头,这些石头几乎全部都是材质极佳,色彩鲜美。
其中包括天然大理石,玉石,金矿石等贵重石材,除了这些之外就是破坏历史古籍建筑,掠夺其中具有特殊意义的石头构件,比如其中一块从南京中山陵拆下刻有“麒麟”浮雕的大理石。
这块石头经过专家考证属于国家级文物,在2015年南京民间博物馆馆长还曾经带队到日本宫崎县去讨要,他们写了一封公开信交给宫崎县政府,要求他们归还当年从南京掠夺走的四块珍贵石材。
不光是南京这种大城市,当年内蒙古某一家族中的科举纪功碑,也是中国稀世仅存为数不多的精美石刻,同样被日军盯上了,他们直接砸断了石碑,从中选取了带有精美雕花的部分运到了宫崎县。
包括长城,当年日军从长城带走了大量的砖块,这些砖块一部分用于八纮一宇塔的塔基,另外一部分刻上字后用作花圃和假山的基石,整座塔一共使用了材质大小完全不一的1789块石头。
从1940年5月20日开工,前后经历了半年时间,直到11月25日才最终建成,建成后这座长达36.4米的八纮一宇塔火速风靡日本,很多日本民众的心里都把这座塔当成了精神上的信仰。
这座塔在日本的地位不亚于长城在中国的地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银行发行的10圆钞票上,其背景就是八纮一宇塔,除了这个名字之外,当时这座塔还被称为“战争意志高扬之塔”。
哪儿的战争?当然是1937年侵华战争。
宫崎县的知事相川胜六还在“筑塔主旨书”中把全面侵华战争篡改为“八纮一宇塔赋予大和民族的伟大事业”,这完全就是给战争披上自欺欺人的外衣,完全就是刻意扭曲,掩盖历史。
改名掩盖
当然了,日本这些罪恶行径也受到过制裁,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以美国为首的盟军曾经下令要求日本将塔身上的“八纮一宇”四个字抹去,并且把掠夺的文物石材全部归还。
一开始日本答应得非常快,然而却一拖再拖,根本没有丝毫要归还这些文物的迹象,当时的国民政府也曾经多次派出外使去交谈,可最后还是因为解放战争的打响而分身乏术,最后也不了了之。
其实日本不但不想归还这些石材,甚至连八纮一宇四个字都不想擦掉,从1940年这座塔建成后,在很大程度上这座塔已经成为了日本民众心中的信仰,八纮一宇塔代表着大和民族曾经的辉煌。
如果把字擦掉会对当时天皇的威信造成不良的影响,可是没有办法,因为日本投降后美国的五星上将麦克阿瑟直接来到了日本,当时美国要对日本进行民主化改造,还颁布了“神道指令”。
要求日本禁止一切能够让人联想到“国家神道”和“军国主义”的东西,想都不用想,八纮一宇塔就是首要目标,接到指令后宫崎县当局为了逃避责任直接把“八纮一宇”四个字给擦掉了。
而且还搬走了四座雕像中的一座主管“战争”的神像,八纮一宇这个名字肯定是用不了了,但是作为日本著名的地标建筑,塔身上面只有一个塔字似乎有些突兀,所以在1957年宫崎县决定把曾经的八纮一宇塔改为“和平塔”。
把“八纮台”改为“和平台”,这样做一是为了让重新赋予名字让游客来参观,二是为了刻意淡化这座塔背后象征的“战争意义”,毕竟作为战败国,日本还是要夹着尾巴做人。
可是这并不代表某些好战人士心里的野心就会消失,也并不代表着座塔就真的成为了“和平塔”。
二战后日本的经济和国力逐渐恢复,同样复生的还有新时代的军国主义势力,在这些好战分子的心里,“和平塔”的名字不符合他们的心意,于是在1965年1月,在时任宫崎县旅游协会会长岩切章太郎的推动下。
曾经无影无踪消失的代表“战争”的神像雕塑再次出现在了和平塔前,几天后,有些到和平塔观光的游客再次从塔身上看到了熟悉的四个大字,“八纮一宇”,并且所有指示牌上的“和平塔”也都变成了“八纮一宇塔”。
这位岩切章太郎是新军国主义势力的一员,他在媒体前公开将“八纮一宇”精神同“奥林匹克精神”相提并论,并且歪曲含义声称,“奥林匹克精神就是通过运动将世界联系起来,而八纮一宇象征世界和睦亲如一家,其本质上没有区别。
这件事出来后引发了很多国人的谩骂,也遭到了诸多爱好和平人士的激烈抗议,因为日本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和平之后,像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样营造一个全民好战的氛围几乎是不可能的。
很多日本人都不希望再起战争,都不希望八纮一宇塔重现日本,一位名叫儿玉武夫的和平民主人士组织了很多人对八纮一宇塔重出江湖提出了严正的抗议和批判。
他们还要求宫崎县立刻改写碑文,重新宣扬国际和平原则,退还以战争手段掠夺的文物,赔偿被掠夺国家的文化损失,虽然这一切宫崎县政府并没有接受,但是八纮一宇塔在日本民间的形象已经开始被撼动。
其后越来越多的和平民主人士加入了其中,他们组成了“和平之塔史实考察会”,并且对每块石头都做了调查和登记,同时在全世界范围内出版图书揭露事实真相。
这座塔至今仍然没有拆除,日本很多小学和中学都会组织学生观摩这座塔,甚至有很多学生都在留言板上留言,其中大多数的留言都是称赞军国主义时代做出的丰功伟绩,甚至为此感到骄傲。
由此也不得不为日本下一代的未来感到担忧,若是从小接受军国主义精神洗礼的孩子走上了政坛,对日本对整个世界都是一种危害。
八纮一宇塔的实质其实是日本民族主义中的狭隘,这种完全漠视历史真相的做法会对教育造成很大的伤害。
所谓的八纮一宇塔,不过是将每一块沾染了鲜血的石头积累而成的,这些石头上都带有无数惨遭侵略迫害的亡魂,和平塔其实也是镇魂塔,是世界范围内罕见地宣扬侵略战争的文化遗产。
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这就是血淋淋的伤疤,这就是真实历史的见证,血海深仇岂能忘,唯将赤心报国难,如今若是还有对中国心怀不轨,妄图将八纮一宇的精神散播到华夏大地上的想法,就要面对百万雄师的怒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