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4日 星期日

63年前新加坡出版的徐悲鸿遗作披露许多画马大师鲜为人知的故事

63年前新加坡出版的徐悲鸿遗作披露许多画马大师鲜为人知的故事

63年前新加坡出版的徐悲鸿遗作披露许多画马大师鲜为人知的故事

63年前新加坡出版的徐悲鸿遗作披露许多画马大师鲜为人知的故事

63年前新加坡出版的徐悲鸿遗作披露许多画马大师鲜为人知的故事

《徐悲鸿遗作集》

新加坡徐悲鸿遗作展览会筹备委员会1954年出版的《徐悲鸿遗作集》,含《巴人汲水》(1937年作)、《泰戈尔像》(1940年作)、《愚公移山》(1940年作)等图版29幅,一幅彩色,其余均单色。附黄曼士《徐悲鸿先生事略》。拍品另附徐悲鸿遗作展览会目录一件,及《新报》1953年9月29日介绍徐悲鸿画作的剪报。

63年前新加坡出版的徐悲鸿遗作披露许多画马大师鲜为人知的故事

63年前新加坡出版的徐悲鸿遗作披露许多画马大师鲜为人知的故事

63年前新加坡出版的徐悲鸿遗作披露许多画马大师鲜为人知的故事

徐悲鸿与新加坡的情缘(节选自雅昌艺术网华东站)

徐悲鸿与新加坡有着不解之缘,1933年他以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的身份,曾5次到过新加坡,1939年1月他又因国家蒙难、家庭破碎,第6次赴新并一直住到1942年1月,在这三年中他举办了多次画展,并为国内的抗日战争捐款无数。

新加坡期间,在宣传抗日的激情下,徐悲鸿创作了数量惊人的画作。“当时也没有拍卖行,展览的时候就是人们拿着红布条,看哪幅画好,就把红布贴在画旁边,写上名字,意味着这画已经订走了。”徐庆平说,徐悲鸿在当时就答应,只要真心想要收藏画,他现场作画,有几个人画几张。“这个很难得,一般来说,画家不愿意重复自己的画作,而像父亲那样,一幅画画好几张的,真是非常罕见,他真是为了抗战付出了所有的热情。”徐庆平说,后来新加坡人说,新加坡人收藏的徐悲鸿画作不比中国徐悲鸿纪念馆少。

二战前后,居住在芽笼江夏堂的“百扇斋主”黄曼士,是爱好书画的南洋烟草公司经理,他和其兄黄孟奎是徐悲鸿的莫逆之交。1925年徐悲鸿在法国求学经济拮据,得遇黄氏兄弟相助,被徐悲鸿称为“生平第一知己”,来往密切,不断画赠大量书画精品,前后数量近200件,使得黄曼士成为海外收藏徐悲鸿书画最多的一位藏家。

战后,黄曼士原有意将所有收藏捐献中国,因中国内战而未果。其收藏在60年代以后开始流散,部分徐悲鸿书画及扇画,后来成为“糖王”郭鹤年(其长兄郭鹤举拜黄曼士为谊父)的收藏。 战前另一位徐悲鸿好友是“愚趣园”主韩槐准,他曾协助密藏大批徐悲鸿书画,避过日军摧残,战后送还,有部分流失。

其他还有许多和徐悲鸿有往来的文友商家,均有或多或少的藏画,2001年曾一度释出数十件徐悲鸿书画的商人曾沧海,即为一例。其他如创办南洋美术专科学校的林学大、建筑商何国豪、银行家陈笃山等等社会各界人士,均有直接得自徐悲鸿的作品,其中有些已经流散,有些迄今仍为家族保留。

徐悲鸿的几则小故事

63年前新加坡出版的徐悲鸿遗作披露许多画马大师鲜为人知的故事
徐悲鸿(1895-1953年),汉族,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被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主张发展“传统中国画”的改良,立足中国现代写实主义美术,提出了近代国画之颓废背景下的《中国画改良论》。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享年58岁。按照徐悲鸿的愿望,夫人廖静文女士将他的作品1200余件,他一生节衣缩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1200余件,图书、画册、碑帖等1万余件, 全部捐献给国家。下面是精心整理的关于徐悲鸿的几则小故事,欢迎阅读。

徐悲鸿画马

徐悲鸿是一位举世闻名的画家。63年前新加坡出版的徐悲鸿遗作披露许多画马大师鲜为人知的故事

他为了画好奔跑的马,常常跟在马车后面,仔细观察马跑动的样子。有一次,他只顾观察,没有注意脚下的路,结果摔了一跤,满身尘土,手、脚、脸都擦破了。他爬起来,又继续追赶。

徐悲鸿画马入了迷,整天沉浸在马的世界里。他几乎每天都要画马,他小屋的墙上,贴满了骏马图。

功到自然成,徐悲鸿终于获得了成功。他画的骏马成了世界公认的艺术珍品。你看《奔马图》中,那气势雄壮、四蹄生风的骏马,奔腾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显示出一股巨大的力量。那强劲的铁蹄,仿佛发出“嗒嗒”的蹄声,催人向上。

徐悲鸿的爱国故事

20世纪初,徐悲鸿在欧洲留学时,曾碰到一个洋人的寻衅。那个洋人说:“中国人愚昧无知,生就当亡国奴的材料,即使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鸿义愤填膺地回答:“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等学习结业时,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

一年之后,徐悲鸿的油画就受到法国艺术家的好评,此后数次竞赛,他都得了第一,他的个人画展,轰动了整个巴黎美术界。这样令人惊叹的成就,是那个洋人远远不能及的。

用心良苦的徐悲鸿

如果名师执教基础,新生的起点一定更高更稳。名师影响一生。

如果问:1946年,徐悲鸿任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时,教几年级?你也许答不出。但要问:现在名校中的名师教几年级?你一定脱口而出——毕业班。且不说大学,就说一窝蜂扩招的名中学,师资匮乏,便让高二老师教高三,高一老师教高二,初三老师晋高一,依此拆低补高,最终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教初一。

但当年徐悲鸿反其道而行之。他亲授一年级课,教新生起稿、观察、修改、乃至铅笔、纸张、油彩等工具的用法,还到学生宿舍指导写生。二年级由吴作人等名家任课。三年级,待学生好规矩养成,才交给青年老师带班。新师应该得到尊重,可教育是天底下最难的事,新生刚起步,如果名师执教基础,新生的起点一定更高更稳。名师影响一生。

悲鸿大师用心良苦,大师何以如此?一是心有学生,尽力对学生的一生负责。二是教学理念崇高,不浮躁,不急功近利。 这也许是那时既不扩招收费、也不以“升学率”为考评标准的缘故。由名师开启智慧,乃三生有幸。当代人唯有羡慕的份了。

徐悲鸿画猫赠“马”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艺术大师徐悲鸿在重庆江北盘溪从事艺术创作和研究活动,有不少传闻甚广的有趣故事,但都不及他画猫赠“马”这两件小事能鲜明地反映他的个性和人品。

1941年,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国立中央大学的进步师生对蒋介石的倒行逆施深恶痛绝,纷纷口诛笔伐。63年前新加坡出版的徐悲鸿遗作披露许多画马大师鲜为人知的故事

在中大艺术系任教的徐悲鸿怀着无比愤怒的心情,回到他在盘溪筹办的中国美术学院后,满怀悲愤画了一幅《怒猫图》,图中一只小老虎似的雄猫立于巨石上,竖起两耳,怒睁着一双像电灯泡一样闪闪发光的圆眼睛,猫须挺直如利锥,咬牙切齿,微张巨口,面向纸外作捕鼠状。

图上没有题词,只写上了寓意深刻的“壬午大寒”4个小字,并盖上了悲鸿名章。不久田汉来访,悲鸿将此画给他看,田汉赞不绝口,当即吟诗一首,用遒劲的书法写在画幅的右上角。诗云:“已是随身破布袍,那堪唧唧啃连宵,共嗟鼠辈骄横甚,难怪悲鸿写怒猫。诗中对徐悲鸿爱憎分明的正义感给予褒扬。

也就在这个期间,由于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迫使许多国立学府随政府迁来重庆,仅沙坪坝就集中了国立中央大学、国立重庆大学、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国立中央工校等很多学校。遗憾的是沙坪坝学校虽多,却没有一家像样的书店,更不见有能出版和销售进步书籍的地方。因此莘莘学子一再呼吁,渴望有人来玉成这件好事。

书店经理陈汝言,江苏太仓人。1937年的淞沪炮声,迫使他流亡到山城。他看到沙坪坝高等学府林立,学生上万,却无一家像样的书店,便决心开一家好书店及出版社。但经费从何而来呢?当时,支持他开书店的知名教授如胡小石等均度日维艰,爱莫能助。多亏李公朴给他出了点子:“要钱只有找徐悲鸿,他画一匹马就是500元。”徐悲鸿以热心社会公益著称。抗战以来,他曾屡将在新加坡、吉隆坡、新德里和昆明、贵阳、重庆等地举办画展的收入全部捐献,救济离乡背井的难民。63年前新加坡出版的徐悲鸿遗作披露许多画马大师鲜为人知的故事

陈汝言到江北盘溪石家祠找到了徐悲鸿。徐对这位小同乡深为嘉许地说:“你想办个出版社,我支持。我虽然不是大富翁,出点钱做开办费还是可以的。你回去先找中央大学的一些知名教授作编委,然后来找我拿钱。”不久,陈再访徐悲鸿。徐听说有八位知名教授担任编委,便立即拿出1000元交给陈说:“这是‘两匹马’的价钱,给你作开办费。”不久,上海杂志公司便在沙坪坝正式开张。此后,书店果然不负徐望,有系统地翻译出版了一批世界文学名著,深受莘莘学子的欢迎。而徐悲鸿慷慨赠“两匹马”,也一时传为美谈。

上一篇新闻

几何A跑到新加坡上市,是因为什么?

下一篇新闻

旅行丨印尼海岸:当最透明的蓝遇上最稚嫩的粉~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