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看新加坡如何规划水资源

美丽的街道繁花簇锦,鱼尾狮每天都会喷出水柱,很多人在享受新加坡音乐喷泉的同时,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缺水的国家。

喷泉有水 不代表不缺水

热带雨林气候主宰著赤道附近的东南亚地区,这里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不缺水的地区。但新加坡就是这里不一样的烟火,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新加坡连最基本的水资源都要靠进口,自来水的来源是国际谈判。

在这弹丸之地上,保证水管不被人掐断可以说关乎国运了。

都怪领土太小

赤道就在旁边,降水和高温是永远不缺的,但对于新加坡来说,这么多降水却只是个过客。

新加坡境内没有主权完整的独流大河,也缺乏体量足够的湖泊,每年雨季从天而降的淡水只能变成积水白白流走,无法收集和利用。

更糟糕的是,这里的城市建设密度过高,地质条件脆弱,海水经常倒灌。好不容易存下来点淡水,也经常被污染,难以利用。

其实还是有河流的

不过都是规模很小的城市河流(比如加冷河)

天上下的留不住,地上流的喝不了,外表光鲜亮丽的新加坡人均水资源量仅211立方米,全世界倒数第二,远低于已经算是缺水的中国的2100立方米,更别提和隔壁马来西亚2万多立方米相比了。

以前新加坡人还能勉强靠打井来获取淡水,但随着人口增加,打井也满足不了这么多人的喝水问题。

自己的水才是最好喝的

80年代新加坡GDP快速度增长,人要喝水,工厂也要喝水,新加坡买水的需求愈发膨胀。

眼看着新加坡经济蓬勃发展

他们可能会缺水,但怎么可能会缺钱呢?

十年后,亚洲金融风暴来临,马来西亚深陷危机,而能在眼前帮上忙的也只有新加坡了。双方总理的会谈后,曾经对媒体坦言,希望新加坡提供资金援助,而马来西亚可以考虑满足新加坡淡水需求。

来自马来西亚的供水管道

供应新加坡40%的供水

90年代末,双方在供水协议上屡次发生争执,让新加坡不得不重新重视非常规水资源获取。

看来唯一可行的办法可能就是海水淡化了。

1998年,新加坡建立第一座淡水淡化厂,开始探索海水淡化。同年,新加坡公用事业局和环境部门开始探索利用二级污水进行水回收处理,并且决定探索如何把每天排出去的水再循环回来。

新加坡一座海水淡化厂

2002年,新加坡正式启动再生水计划。没想到的是,在断水危机的逼迫下,新加坡科学家真的让再生水的水质达到了欧洲和美国的饮用水标准。

2002年,新加坡37周年国庆,总理成为了第一个饮用再生水的人,并宣布以后新加坡人的饮用水都是新生水和自来水的混合水,轰动世界。而在此前,把废弃过的水循环改造成饮用水,都是只有宇宙空间站的太空人才干的事。如今在地上,新加坡人要全民享受“太空级待遇”了。

新加坡国内的污水处理和再利用系统已经不错了

分布全岛的处理厂和循环系统减少了水的浪费

此后新加坡人持续加码,接连增加再生水水厂。至2010年,第五座新生水水厂也逐渐投入使用。到了2060年,再生水将占新加坡全国用水量的50%-55%。

还有一半怎么办

再生水只能满足一半的供水量,所以跟再生水计划同步,2002年新加坡公用事业局提出“四大国家水龙头”计划。

2006,又提出“ABC”全民共享共享水源计划,这个计划的一期工程就是要开发全新加坡17座蓄水池,32条主要河道,同时兴建湿地公园等设施来涵养水源。

另一方面新加坡也在不断提高居民节水意识,号召居民每天节水10升。为降低居民用水,他们特地开发出一套高效的自来水传输和计算系统,不断压低居民用水量。

多管齐下,新加坡打算在2060年前逐步实现供水基本自给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