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上,东道主四川“秀”了啥?
四川在线记者 邓翔沣 林嘉薇/文 肖雨杨 吴枫/图
5月6日下午,大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暨艺术作品展览在成都东郊记忆·国际艺术展览中心开幕。据悉,大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将以“艺术的创意与创新”为主题,现场将展示43 个作坊,作为东道主的四川“秀”了啥?
走进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设计工作坊,“硬核”是其给人的第一印象。在展区入口处,整齐摆放着若干个列车模型,有还未投入使用的新一代高速磁悬浮列车模型和面世便吸引了公众注意力的京张高速列车模型。
“作坊的不少同学都参与到了模型的设计与制作中,一个模型的造价大概在3万元以上。”西南交通大学学生崔中慧介绍说,该作坊依托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成立于2012年,团队成员涉及工业设计、人机工程、用户心理等多学科领域,主导研究了“上海地铁9号线”“新加坡地铁”等国内设计项目。
“参加作坊最大的收获是能把课堂中所学知识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崔中慧表示,对于乘客来说,乘坐轨道交通工具时,他们看到的是外观,体验的是内室,如何把艺术和科技有效结合就需要实际参与项目。以现场展出的模型为例,车头的流线型设计就是经过无数次系统性的仿真分析后得出的设计方案。
记者在现场发现,来自四川的三所作坊不仅有“高大上”,还有走进农村田间的“接地气”作坊。
在四川文理学院的川东乡村振兴规划设计艺术工作坊内,一个展示了达州市达州区万家镇双桥村乡村风貌的模型引人注目。走近一看,小小的模型上设计有客栈、酒楼等建筑物,还有农村推车、牧牛等农耕文化元素,一个与当地特色结合的乡村振兴项目跃然纸上。
“作坊的成立能更好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四川文理学院美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讲师李海峰表示,该校依托作坊,把课堂的理论引入到实践,从而深化产教融合。目前,该作坊有近30名学生参与到测量、制图等实际项目操盘中,真正了解农村发展的所有需所求,展现高校美育创新成果。
在南充职业技术学院的川北皮影艺术实践工作坊内,该校大三学生李俊松把disco和皮影戏结合,带来了一场新潮的皮影戏名选段《杨戬劈山救母》。据悉,该校依托王皮影技能大师工作室,于2018年建成“王皮影”技艺传承基地,组建了20人以上的学生传习队伍。
制皮、画样、着色,制作一个传统皮影道具常常需要耗费4小时以上。李俊松直言,能“坐得住”的原因是皮影戏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它的美丽必须让更多人知道。据介绍,李俊松已决定毕业后成为一名皮影戏的“守护者”,进入到王皮影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作,从事制作、表演以及文创产品设计等工作。
四川在线记者在现场注意到,来自四川高校的作坊已有不少成果走出作坊、走向社会。例如,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设计工作坊参与的都江堰四姑娘山地轨道即将投入使用。
“我是来自自贡农村的孩子,希望能发挥所学所长助力乡村振兴,欢迎大家来和我们的作坊合作!”四川文理学院城乡规划专业大四学生杨乜表示,这就是作坊的初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