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金山(高华康摄)
毛主席纪念堂位于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南面,坐落在原中华门旧址。
“1976年底毛主席纪念堂举行奠基仪式,1977年5月落成,占地5700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8000平方米。主体呈正方形,外有44根福建黄色花岗石建筑的明柱,柱间装有广州石湾花饰陶板,通体青岛花岗石贴面。屋顶有两层玻璃飞檐,檐间镶葵花浮雕。基座有两层平台,台基全部用四川大渡河旁的枣红色花岗石砌成,四周环以房山汉白玉万年青花饰栏杆。南、北门台阶中间又各有两条汉白玉垂带,上面雕刻着葵花、万年青、腊梅、青松图案。”
文中所说的“四川大渡河旁的枣红色花岗石”,就是产自雅安的花岗石。
关于成立毛主席纪念堂石棉采石指挥部的通知
开采
运输
欢送
留影
40多年前的一组老照片,再现为毛主席纪念堂开采红色花岗石的场景
从北京返回后,采访组又马不停蹄地上矿山,进工厂,一路追踪雅安石材的“前世今生”。
当年,雅安的花岗石又是如何走进北京的?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随后不久,中央决定修建毛主席纪念堂。根据设计,纪念堂主体建筑的台基石,使用枣红色花岗石。
新中国成立后,曾进行大规模的全国矿产资源调查,在位于雅安石棉、汉源县大渡河畔发现储量丰富的红色花岗石。1968年,四川省修建的毛主席雕像,基座用的就是采自石棉县的红色花岗石。
中央决定,纪念堂的红色基石,由汉源县和石棉县提供。
四川省成立了开采红色花岗石指挥部,指挥部设在汉源县大渡河水运处(今石棉县丰乐乡),组织雅安、内江、宜宾等地施工队约两百多人,在今汉源、石棉两县交界处大冲和龙头石开采红色花岗石,运到乌斯河火车站再转运到北京。
热火朝天开采花岗石的这一幕,刚好被下乡工作的黄洪安看到了。黄洪安记得那是1977年春,他到小堡公社检查工作,正好路过采石场。后来,他看到运石车辆路过县城,他先后拍下了采石和欢送的场景。当年黄洪安在汉源县农业局任会计辅导员,单位有一台相机由他保管使用。
转眼间,40年过去了,2017年,黄洪安整理资料,偶然发现了这组照片的底片,他十分激动,跑到相馆洗出来,请人扫描成电子文档后,“按图索骥”,四处打听,终于在宜东和富林找到了照片里的陈安福、李锡金等人,请他们回忆当时的情况。
各公社的石匠从生产队领取90斤口粮到粮站换成粮票后,自带工具和行李,于1977年元月1日准时到县上集中编队后,统一乘车到施工地点大冲报到。采石指挥部给每人发一顶草帽、一个印有“为毛主席纪念堂开采红色花岗石纪念杯”字样的搪瓷杯、一个笔记本和一枚《毛主席纪念堂》的纪念章,统一安排好在临时军用帐篷里的食宿。
元月2日,指挥部在工地上召开誓师大会,全体队员一致表示,一定要怀着对毛主席无限崇敬、无限忠诚和无限热爱的心情,打好花岗石,圆满完成全国人民寄望给我们的任务。
施工不到半个月,第一批30多块红色花岗石原料被送到乌斯河火车站。20多辆解放牌军用大卡车,车头车身贴有“毛主席纪念堂首批红色花岗石运输车队”的红色标牌、标语和大红花,车队经过县城富林镇时,汉源县组织县级机关干部、职工,中小学生和社员代表2000多人夹道欢送。
经过整整3个月紧张有序施工,采石指挥部便顺利、安全,按质、按量地完成了为修建毛主席纪念堂开采和运输红色花岗石的光荣任务,指挥部解散,所有施工人员各自返回原单位。
黄洪安将他们的口述材料整理成文字,写了一篇《我们为毛主席纪念堂开采红色花岗石》的文章,发表在了汉源县文联主办的《流沙河》上。
“作为见证者,这篇文章算是对历史的一个交代。”黄洪安说。
如今,在雅安市档案馆,还永久保存着1977年1月31日为毛主席纪念堂开采花岗石的珍贵档案:
毛主席纪念堂所需红色花岗石的开采工作,正全面展开。经初步计算,约需采石经费174.16万元(包括:工资、工程材料、机具设备及安装、油料、管理费用、其他费用、运输费、机器台班费),已调给现场指挥部的所有机具设备材料等物资,待任务完成后进行清理,对已用机具设备作价处理,对未用的新设备应退回物资部门,其残值和价款应冲减采石经费预算,现场指挥部所有物资、资金应做到专款专用,专物专用,任何单位和部门都不准挪用。
这份由四川省建委代章的文件,除分门别类列出费用预算和经费管理要求外,还有当时雅安采石指挥部的组成人员。
大渡河畔“中国红”花岗石送到了北京,经加工打磨后,最终安放在了毛主席纪念堂的台基上。
1988年11月,原西康省委书记廖志高提议,将大渡河畔的花岗石命名为“四川红”花岗石。
50多年前的马拉车,把“蜀白玉”拖出了大山
雅安不仅有红色花岗石,还有白色汉白玉。
在正兴石材,记者看到一块纪念牌,是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赠给正兴石材的。
纪念牌写道:
贵公司参加2013年毛主席纪念堂及庭院改造工程建设,特发此证,以示纪念。
2013年,毛主席纪念堂进行全面维修,正是选用了正兴石材提供的“蜀白玉”汉白玉。
看着雅安的“中国红”花岗石、“蜀白玉”汉白玉走进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宝兴县志》(2006—2005年)的主编李崇刚激动不已。在高兴之余,他建议“雅安应该编一本《雅安石材志》”。
除了在部队服役的几年时间外,李崇刚一直在宝兴县工作,对宝兴汉白玉如数家珍。他拿出了几张运送宝兴汉白玉到成都的老照片,“宝兴汉白玉首次走出大山,是在1969年”。
1968年,新中国成立20周年在即,四川省决定,在成都市中心修建毛泽东塑像,面向全省征集有特色的建筑材料。
1958年,宝兴县修建县城到硗碛的骡马道时,在锅巴岩一带挖出了“白石头”。当时就有人说,这“白石头”很像北京房山的汉白玉。
当时,从县城到锅巴岩没有公路,要把“白石头”送下山,只得由人工背到骡马道上,再由马拉车拖进县城。
“白石头”到了县城,被敲锣打鼓地装上插满红旗的汽车,一路浩浩荡荡送到成都。
“石头是好石头,可惜块头太小,做雕塑用不上。能不能开采成一立方米以上的方料?”
工地负责人爱不释手。由于没有公路,成块的大料无法运下山,只得忍痛割爱。
这成了宝兴人心中永远的痛。
最终选择的是来自今攀枝花市的白色大理石。
热闹一时的“白石头”又沉寂了下来。
改革开放后,雅安石材工业异军突起,很快就红透了大江南北。从大渡河到夹金山,有一条中央红军长征留下的“红飘带”,如今在红飘带下面,发现了优质的石材资源,红色花岗石、黑色和白色的大理石应有尽有。雅安红色花岗石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红”,汉白玉也被命名为“蜀白玉”。
由于野蛮开采,粗放管理,遍地开花的雅安石材工业很快昙花一现。大浪淘沙,一批重生态、善经营、科技含量高的石材企业生存下来。
欢庆
红白闪耀,雅石礼赞中国共产党百年芳华
2018年,历史又一次选择雅安。
按照设计,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需要大量的石材装饰,廊柱、基柱、大厅地面、楼梯扶手需要石材,广场大型群雕也需要石材。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国家石材检测中心等单位组成的考察组几乎跑遍了中国的石材产地,最后专家们的眼光不约而同地盯在了雅安。
“吃了半辈子的石头饭,到老还能把石头安放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上,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这辈子值了。”在签订合同的那一刻,彭建寅想的不是赚钱,而是如何想尽办法,按期完成任务,保证工程建设的需要。
“蜀白玉”汉白玉工艺品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一直走俏国内外市场,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省内外大中城市,并远销德国、美国、日本、印度、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以前开采石材原料靠的是“炮轰乱炸”,一炮炸下去——大的改板子,小的雕狮子,细的磨粉子,原料不论大小,都有用处。但遇上大的订单就傻眼了,东一坨、西一块拼凑出来的板材,犹如一块胡乱染出来的花花布,十分难看,自然缺少高端市场的竞争力。
“之所以我们能完成任务,得力于科技的力量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正兴石材负责人说。
蓝天白云下,汉白玉矿山掩映在青山绿水间。矿山实行的是平台开采,在现代化的开采机器面前,晶莹剔透的矿石犹如一块偌大的豆腐,被机器切割成方方正正的豆腐墩。“同一处开采的石材,统一编号,加工出来的板材,不但能制作超大板,还能保证板材浑然一体,没有色差。平台开采,不仅出材率高,更重要的是保护了生态环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正是有了现代化的平台开采,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产品质量也有了保证,给雅安石材走出大山带来了强大的底气。
雅安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