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风千里
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
“一小撮亚洲人将他们自己形容为印度独立的斗士,然后穿插游弋于欧洲,宣称大英帝国在印度的统治不久将崩溃。而我,作为一个德国血统的人,是乐见印度继续在英国统治之下的”
——希特勒在其著作《我的奋斗》一书中对印度独立运动的嘲讽
2020年1月26日,恰逢印度的共和国日(即印度国庆),就在这一天,一部宣扬“爱国主义”的国产战争迷你剧《被遗忘的军队》(The Forgotten Army),开始登陆印度国内各大电视台和视频网站。
这部由卡比尔·汗(曾指导过《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导演的剧片上映伊始,就获得了印度国内观众的广泛好评,在亚马逊视频点播台上热度不断。不过,这部迷你剧的主角和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却多少令人有些啼笑皆非:印度国民军,这支在剧中被卡比尔导演塑造成印度独立先锋和抗英志士的所谓“英雄部队”,在真实的历史中却远非影视剧表现得那样高大。他们不但可悲得成为轴心国侵略战争的帮凶,甚至一度因为作战能力低下,在轴心国内部沦为笑柄。
《被遗忘的军队》剧照
说起历史上的印度国民军,就不得不提到它的创建者,在印度历史上颇具争议的自由印度临时机构领袖:苏巴斯·钱德拉·鲍斯(Subhash Chandra Bose)。这位出生于英属印度孟加拉辖区克拉克镇的孟加拉族人,其背景简直与印度独立的主要领导人如出一辙。与甘地和尼赫鲁一样,他出身于中高级种姓家庭(鲍斯家族是卡雅斯特种姓,大部分属于刹帝利种姓,少部分被归为婆罗门),在印度本土接受英式教育,并留学英国,学成归国后以律师身份服务于英国殖民当局。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这是印度本土贵族子弟最普遍的晋身之阶。
1920年在英国求学期间的钱德拉(左)
第一次世界大战重创了大英帝国,其背后的殖民体系也越来越难以维系。印度本土的独立倾向愈加明显。1921年,年仅24岁的钱德拉·鲍斯,加入了以甘地为首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很快,他便凭借过人的才华与卓越的演讲能力,跻身于国大党高层。1937年,他更是以40岁的年龄当选为主席。在当时精英大佬云集的国大党中能平步青云,着实不易。
不过,正当他一路扶摇直上时,他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旨,特别是与甘地本人的理念,分歧越来越明显。与甘地主张的非暴力不同,钱德拉·鲍斯是当年的激进派,以他为首的左翼势力主张采取暴力斗争方式驱逐英国殖民者。在这一时期,他本人更是深受红色思想的影响,尤其是看到中国风起云涌的革命运动后深受启发,希望让更多的印度知识青年到基层中去发动群众,进行印度式的土地革命,建立印度自己的人民军队,最终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
他曾经在拉合尔举办的一次学联会上,毫不掩饰自己对中国学生运动与革命的艳羡:“看看中国学生为祖国作了些什么,我们印度的学生难道不也可以这样做吗?他们(中国学生)不仅进入乡村,城镇和工厂宣传自由的理念,还将整个国家都组织起来,我们也必须在印度做同样的事!”
当选国大党主席后的钱德拉与甘地出席活动
正因为这一系列颇为激进的主张,钱德拉·鲍斯与甘地渐行渐远,并在国大党遭到排挤。不过他依然固执己见,在主席任上,钱德拉·鲍斯意识到争取国际支持的重要性,开始频繁向其他国家施加影响。此时正值中国抗战爆发,时任八路军总司令的朱德曾向印度方面求援,关注中国战场的钱德拉·鲍斯很爽快地答应了八路军方面的请求,迅速派出了援华医疗队奔赴延安,这其中就有著名的柯隶华医生。在医疗队启程之际,他曾感慨:“在中国抗战生死存亡之际,我们所给予的援助十分微薄,但这份援助背后,却是印度人民的精神!”
1941年访德期间,钱德拉会见党卫军头子希姆莱
如果钱德拉·鲍斯本人的故事就此完结,那么他大概会以反法西斯和国际主义人士,以及促进中印友谊的杰出人士的身份,载入史册。但很快,他就走上了一条弃明投暗的邪路。
早在1933年,钱德拉就远赴欧洲访问,在意大利访问期间,受到了当时的独裁者墨索里尼的热情款待,也就是从这时开始,他萌生了借助法西斯势力实现印度解放的念头,并在旅欧期间完成了著作《印度的奋斗》(Indian Struggle),详细描述了自己的主张。在1939年卸任国大党主席一职后,钱德拉·鲍斯很快宣布与国大党决裂,并单独组建了更为激进的党派“全印前进同盟”(All India Forward Bloc)。
不久,纳粹德国凭借闪击战横扫欧陆,目睹德国强大军事实力的钱德拉,开始身体力行地向轴心国靠近。1941年,他远道赴欧洲访问,在德国他受到了希特勒、希姆莱等一众纳粹高官的热情接待。纳粹方面的迷魂汤让钱德拉神魂颠倒,居然真的将德意日三国视为救世主。
1944年隆美尔在视察大西洋堡垒期间检阅印度军团
在法国海岸进行训练的印度军团锡克族士兵
1941年,隆美尔率领的非洲军团在北非的沙漠上狂飙突进,并俘虏了大批英印军队,这些印度俘虏让钱德拉看到了组建印度军团的希望。同时,德国最高统帅部鉴于越来越严重的兵员短缺,希望能吸纳更多的俘虏再利用。双方一拍即合,由德国出装备出军官,由钱德拉本人对战俘发动号召。很快,由德国装备武装并由德国军官指挥的“印度军团”(Indian Legion)成立,并逐渐达到了3000多人的规模,协助德军作战,钱德拉任总指挥。不过他本人并没有在这徒有虚名的位置上坐太久,因为在东南亚势如破竹的日本,也开始对钱德拉抛出了绣球。
1942年,在新加坡战役中被日军俘虏的印度士兵曾被日军大规模屠杀
1943年被日本战俘营释放的印度战俘很快被召集到了钱德拉的麾下,成为印度国民军的骨干
1942年初,日军横扫在马来西亚与新加坡的英军,并俘虏了4万多印度籍士兵。面对这些奇装异服,满身味道的士兵,日军刚开始只是集中起来供士兵们练习刀法枪法,在屠杀了一批以后,钱德拉的到来瞬间改变了这些印度兵的待遇。
1943年,钱德拉搭乘日本潜艇伊-29抵达日本,并会见了东条英机,在得到东条“会无条件地支持印度独立运动”的许诺后,钱德拉开始在日本的支持下成立自由印度傀儡机构,并将这批印度战俘拉入麾下,还在马来西亚当地征兆了一批印度裔移民,组建了“印度国民军”(Indian National Army),鼎盛之时拥有近5万的兵力。有了这批生力军,钱德拉似乎看到了依靠武装力量“解放印度”的希望,他曾对他麾下的印度士兵慷慨激昂的说:“给我热血,我将给你们以自由!“
1943年10月7日,东条英机会见远道而来的钱德拉
1943年,钱德拉在新加坡视察印度国民军的女兵部队,旁边陪同的是女兵部队指挥拉克什米·萨加尔
然而,事实却证明钱德拉太过天真了,此时的轴心国已是日薄西山。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连连败退,作为辅助力量的印度国民军根本无力扭转乾坤,他们“解放印度”的最大努力,就是跟随牟田口廉也率领的第15军发动英帕尔战役,结果却在牟田的一系列骚操作下,被英军重创,日军损失惨重,尾随的6000国民军也瞬间崩溃。
可叹的是,这时英军中也有相当部分是印度本土兵,不知道这些印度人在战场上遇见自己昔日的同胞时,会作何感想。此战之后,日军在东南亚的溃退开始了,在中国驻印军与远征军的打击下一路丧师失地,在追击日军的路上,中国军队还经常俘获不少大胡子裹头巾的印度国民军士兵。这些英勇善战的中国远征军感慨:这些为日军作战的大胡子兵,怎么只会在路边举手投降?
英帕尔战役前夕视察印度国民军的钱德拉
被中国远征军俘虏的印度国民军贾特族士兵
而被钱德拉留在欧洲战场的印度军团,战绩更糟糕。这支印度军团后来被希特勒编入党卫军,番号为950步兵团,总人数不过4000余人。起初,希特勒还对这支外籍军队充满希望,希望将其锻造成一支外籍模范部队,以瓦解动摇英国的殖民统治。
1944年,印度军团被派到法国守卫大西洋壁垒,但这些士兵在当地却开始打死抢劫民众,甚至光天化日强奸民女,引起法国当地民众的愤怒。这些印度兵的行径,连一向残暴的纳粹军官都看不下去了,而他们的作战能力也实在堪忧,在面对法国游击队的进攻时都毫无斗志,不是作鸟兽散就是举手投降。很快,指挥这支印度军团成为了党卫军中的笑柄。曾被任命为该团团长的党卫队大校海因茨·贝特林(Heinz Bertling)在上任不到半年后,因忍受不住同僚的耻笑,直接上书希特勒要求调往战局凶险的东线,最终死在了苏军的铁蹄之下。
在缅甸蒲甘山向中国驻印军投降的印度国民军士兵,他们身上穿的还是英式作战制服
忍受不了屈辱的党卫军大校海因茨·贝特曼,在上任半年后请辞并请求调任东线
德日先后投降后,这些印度仆从军也随之解散。而钱德拉本人则在日本投降后,乘飞机飞赴日本途中,遭遇空难身亡,骨灰埋在了东京莲光寺。
作为一名颇具争议的人物,钱德拉的一生毁誉参半,但在今日的印度,特别是莫迪上台后频频借助狭隘的民族情绪提振国民士气的这几年,钱德拉的人气在印度迅速飙升,甚至有盖过甘地的趋势。在民间,这个日本曾经的傀儡,获得了与其历史地位完全不相符的荣誉,莫迪本人甚至在2014年为其授予国家高级勋章。似乎在印度人眼里,钱德拉更符合一个民族解放者的形象。
印度总理莫迪向钱德拉的雕像敬献花圈
【自上任以来,每逢钱德拉·鲍斯诞辰,印度总理莫迪都会戴上当年印度国民军的军帽,行军礼以示纪念。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印度奇特的历史观】
不知印度人可曾想过,倘若日本在印度得手了,这些军国分子会还给钱德拉和印度人一个独立的印度吗?参考日本在中国的暴行和汪氏、殷汝耕等汉奸的遭遇,我们就会明白:这不过是又一场殖民游戏的开始。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