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姜来到清华大学任教的第十个年头,这十年的执教生涯让姜来成为了“一专多能”的高校教师,他笑称“有时已经忘了自己的专业了”。虽然嘴上这么说,可他身上那从羽毛球场带来的体育精神一直都在,不减反增。
姜来的三个节奏
在清华,最常见到姜来的地方当属羽毛球馆。从国家队退下来的他在2008年拿到清华大学的教师证,成为名副其实的高校教师。他的教师生活有三个节奏:专业队节奏、普修课节奏和场下节奏。
带着专业羽毛球的光环,清华羽毛球校队自然是姜来工作的一大重点。清华在体育队伍上分A、B、C三类,以不同的录取政策区分,其中羽毛球属于C类,也就是说,羽毛球队的同学们考进清华的时候全凭文化成绩,与羽毛球一点关系都没有。羽毛球的非特招政策,让球队的实力随着毕业周期波动,最强的时候能包揽北京市高校赛的五个单项冠军,夺得男女团体冠军,而实力强的同学毕业后,校队则会遇到较为低潮的年份。姜来笑称,这是“铁打的姜老师,流水的校队同学”。
不同于普通体育课的学生,校队的同学被姜来形容为“亲学生”,他们每周有2到3次训练课,整个大学生涯都在一起训练,感情自然比普通学生深得多。执教十年,姜来的亲学生都可以组成一支世界球队了,来自丹麦、芬兰、马来西亚、印尼、德国、新加坡等多国的学生都曾是他麾下的猛将。如今,同属经管学院的邱玮彬和杨颖甄算是球队的两大支柱,他们分别是男女队的佼佼者,对其他同学起着辐射带动作用。2017年北京市高校羽毛球单项赛,大一小鲜肉邱玮彬在姜来的指导下一路过关斩将,最后捧得男单冠军,为清华夺得一枚宝贵的金牌。对于邱玮彬,一向很少表扬同学的姜来忍不住向记者大加称赞:“很自觉,很努力,水平高,态度还好。对这样的同学,我一般很少操心。”
普修课节奏是姜来所说的第二个节奏。羽毛球在清华的热度很高,是仅次于田径的第二大体育运动,因此羽毛球课每年都成为选课大热门。姜来每周有8节羽毛球普通选修课,每节1.5小时,教授的都是羽毛球的入门和初级动作。
作为一名高校体育教师,仅有一项专业技能往往是不够的。除了羽毛球,姜来有时还需要参与篮球、排球、田径甚至武术的讲授课堂,这些群众体育类的项目是体育教师的必备技能。
上课时间之外,便是姜来的场下节奏。虽说是场下,并不代表是休息时间。课下的姜来,卸下老师应有的严肃,依然要操心不少学校体育事务:游泳池救生员、体操汇演排练、运动会裁判,他还是足球协会的主管教师。马约翰杯是清华大学最核心的体育赛事,每到马约翰杯足球赛进行,姜来便要抽出周末的休息时间来到现场。姜来也是爱足球之人,他还是清华教工足球队的前锋,但每个周末非但没了休息时间,还只能在场边监督,无法上场一展身手的感觉实在令人有些懊恼。
姜来的三个节奏,所管内容不尽相同,却都是分内事。“一专多能”的确是对这位高校教师最真实的形容。
很严格,很较真
清华校内论坛上有不少“选课指南”,它们是学生对每个课程和老师的评价,姜来在这些榜单上被旗帜鲜明地评价为“非常严格的老师”。在校队训练的间隙,记者随机向队员们提问:“用几个词简单形容一下姜老师。”每个同学的反馈里都带着这个词:严格。就算是校队这帮“亲学生”,场下多闹腾多随意,一到训练课上便折服于姜老师身上散发出的威严感。
“看到姜老师站在场边,你就会感觉到压力,会有莫名的严肃感。”不少同学这样表达训练时的心情。训练场上,姜来经常双手交叉在胸前,紧锁眉头,眼睛扫视各个场地,不苟言笑。发现问题时,他随即上前,拿起拍子亲自示范,看到训练认真的、回球质量好的情况,他几乎不会说一个“好”字。姜来说:“我不太习惯当面表扬,但每个人的好我都会一一记住,心里明明白白的。而且,我认为做得好是应该的,训练保证质量是应该的。你要么不来,来了就要投入,要进步。”或许就是这样的风格,让很多同学觉得姜老师很严格、缺乏鼓励,事实上这都是姜来式风格,可谓良苦用心。
记者有幸在现场旁听了姜来的一节普通羽毛球课。这是新学期的第二节体育课,姜来戴着扩音器,在上课之初先向全班同学讲述了整个学期的任务和安排,还包括对待体育锻炼应有的态度和精神。尽管这只是一节普通的常规体育课,尽管每周要上八节相同的课,但姜来依然坚持抓细节、抓态度的上课原则。课前热身运动,很多体育老师可能会布置下去便投入自己的课程准备中,在姜来这里却是一个大环节:除了基本动作,他还加入多个羽毛球专业的热身拉伸动作,甚至还细致讲解各动作的要领。整个热身环节,姜来的声音此起彼伏:“脚踝要用力……蹲低一点……不是向前,是向后用力!”
羽毛球场隔壁的乒乓球课早早完成了热身,进入带球练习,这边已经持续了将近20分钟的羽毛球课终于进入了带拍环节。这是讲解技术的第一节课,从握拍开始,姜来仔细地对每个同学的正反手握拍进行查看和纠正,“抓细节”三个字贯穿了整节课。经历过姜来的训练和课堂,你一定会感受到他那与每一个环节较真的体育人的态度。
传播体育的“迁移价值”
清华大学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在国内高校中闻名已久,从60年前提出的“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到近年流行的“无体育,不清华”,体育建设在清华校史上当属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一名清华体育教师,姜来深感光荣,同时也谨记肩上的责任。
姜来认为,来到清华的同学学业能力都是顶尖的,这也导致他们来大学前或多或少地在体育锻炼上有所耽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了好的身体,才有能力谈其他。因此,他非常重视对同学们传授体育的“迁移价值”。
迁移价值,指的是“体育运动对青少年性格、品质、智力等方面具有正面迁移的影响”,是清华一贯传承的“马约翰精神”。团队协作、坚持、不放弃、想办法达到目标等都是在体育项目中对人精神品质的启发,姜来表示,在给大一新生上课的时候,他甚至会说的比练的多,目的就是让同学们清楚了解体育的这份价值。
这样的理念,不但体现在他的普通学生里,就连他的专业学生也深受影响。校队的同学虽然都评价姜来非常严格,但也一致肯定他的认真和严谨。用一位同学的话形容就是:“姜老师都这么认真,我又怎么能不努力。”
对于队伍,精益求精固然是重要的,姜来却认为比赛出成绩并非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些训练,让大家知道应该练什么,怎么练。你拿到的成绩只是一时的,但学到的东西却终生受益。”
现在的姜来,生活被工作填满。回顾这十年,他曾阴差阳错地参加了节目《非诚勿扰》,引来了不少关注;他有过忙碌的周末,也收获过课堂上精彩的掌声;他感叹有时会忙得忘了自己的专业,他也感恩清华给了他更多的机会。他这样评价这十年的自己:“清华让我锻炼成一名全能的战士,我也尽我所能多学多干,多传承学校的精神,为学校为社会培养更多人才。”
电影《无问西东》里有这么一句话:静坐听雨无畏,无问西东求真,这句话用在姜来身上特别合适。他是全能的高校教师,他也不忘记在心里一直提醒自己:“我是打羽毛球的”;他用最严格和严谨的态度让学生在体育上拿出态度、拿出成绩,他也始终不忘传授体育精神是最终的目的。对自己真诚,坚守原则,才能勇往直前,无问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