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 年1 月17 日,农历腊月十三。一列火车从北京开出,向着南方奔驰而去。这是一趟没有编排车次的专列。除了中枢机关和随行人员之外,谁也不知道此趟专列载的是什么人物曰包括中枢机关和随行人员在内,谁也不曾料到这趟专列的南方之行将会载入史册。
专列上的主人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位普通公民、一位并不普通的普通公民——邓小平。熟悉邓小平的人都知道,他向来重视天伦之乐,喜欢和家人在一起。这次南下,正值寒假,他把全家都带上了。虽已是耄耋之年,但邓小平精神矍铄,身体健康。
1 月19 日上午,专列到达深圳火车站。炯炯的眼神,慈祥的笑脸,身着深灰色的夹克、黑色西裤,他神采奕奕地步出车门,满面笑容地同前来欢迎的广东省、深圳市领导一一握手后,登上一辆中巴,一直驶到下榻的迎宾馆桂园。
千里迢迢,舟车劳顿,深圳市负责人劝他老人家好好休息。但是,邓小平却毫无倦意。他说:“到了深圳,我坐不住啊,想到处去看看。”
在桂园休息约10 分钟,邓小平等在迎宾馆内散步。散步时,邓楠向父亲提起他在1984 年为深圳特区题词一事。邓小平接着将题词一字一句念出来:“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一个字没有漏,一个字没有错。在场的人都很佩服他那惊人的记忆力。
20世纪60年代的全家福
散步后,邓小平在省市负责人陪同下,乘车观光深圳市容。车子缓缓地在市区穿行。这里,8 年前有些还是一汪水田、鱼塘、羊肠的小路、低矮的房舍。现在,宽阔的马路纵横交错,成片的高楼耸入云端,到处充满了现代化的气息。看到这繁荣兴旺、生机勃勃的景象,邓小平十分高兴。正如他后来说的:“8 年过去了,这次来看,深圳、珠海特区和其他一些地方,发展得这么快,我没有想到。看了以后,信心增加了。”
国贸中心大厦,高高耸立,直插云霄。这是深圳人民的骄傲。深圳的建设者曾在这里创下了“三天一层楼”的纪录,成了“深圳速度”的象征。1 月20 日上午9 时35 分,邓小平来到国贸大厦参观,在53 层的旋转餐厅,邓小平俯瞰深圳市容。他看到高楼林立,鳞次栉比,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很是高兴。他充分肯定了深圳在改革开放和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他指着窗外的一片高楼大厦说,深圳发展这么快,是靠实干干出来的,不是靠讲话讲出来的,不是靠写文章写出来的。
1980年7月13日,邓小平与家人在武汉东湖游艇上
1月21日,邓小平到这里的中国民俗文化村和锦绣中华微缩景区游览。当天,杨尚昆主席到深圳视察。1 月22 日上午,两位老战友在仙湖植物园相逢,自然高兴万分。
“我们在一起几十年了。”邓小平深情地说。
“我们是1932 年认识的。”杨尚昆说着扳起指头数起来,“42、52、62……92,60 年了!”
10 时10 分,邓小平和杨尚昆在一片开阔的草地上,各领一家人分别种下了一棵常青树——高山榕。种完树后,邓小平和家人在湖边散步,一家人其乐融融,尽情享受这温暖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欣赏这如诗如画的湖光山色。
在前往珠海途中,听取广东省委书记谢非汇报工作(1992.1)
1 月25日,在广东省委书记谢非的陪同下,邓小平结束在深圳的考察,登上了海关快艇,启程来到珠海特区。整整8 年,当邓小平第二次来珠海视察时,这里已成为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的花园式海滨城市。当汽车驶近珠海影剧院时,他指了指窗外说:“我1984 年来这里时,记得有一座大房子,现在都盖上新大楼,变化真大呀!”这位88 岁高龄的老人家记忆依然是那样清晰,令在场的珠海市领导们感到钦佩不已。
参观市容时,邓小平对珠海城市建设的发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这里跟新加坡差不多呀,这么好的地方谁都会来,我要是外商的话,我也会来这里投资的。”
1992年1月25日,邓小平从蛇口乘船前往珠海
在珠海期间,邓小平马不停蹄地视察。他不停地观看,不停地倾听,不停地思考。观看特区的变化,倾听人民的心声,思考中国的未来。当他步出芳园大厦,闻讯前来围观的群众多达6000 多人,其中大部分是珠海市民和来特区的打工仔、打工妹,也有来珠海游览观光的游客,还有许多从澳门来拱北购物的港澳同胞。大家虽然素不相识,却自发地一起维持秩序,又情不自禁地朝前拥着、挤着,想多看看这位伟人的风采。
邓小平面带微笑,稳步向人群走去。顿时,掌声雷动。有人用普通话高呼:“小平同志,您好!”更多的群众用广东话喊道:“邓伯伯,您好!”“邓爷爷,您好!”邓小平举起右手向四面八方的群众依次挥动,点头。
掌声,欢呼声,如山呼海啸,此起彼伏。人们喊着,蹦着,后排人踮起脚尖,或跳跃起来,唯恐错过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而被挡在厚厚的人墙后面的人索性你抱我看一下,我抱你看一眼,让衷心爱戴的小平同志的音容笑貌印进心中!陪同参观的地方领导同志看到这激动人心的场面,眼睛湿润了,泛红了……
本文节选自《平民邓小平》,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