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14日,新中国成立两个月后,在当时仍由英国政府管辖的香港上空,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南洋商业银行,成为香港第一个升起五星红旗的机构。
它的创建者,就是饮誉香江和金融界的爱国侨领庄世平。
作为香港银行界的一代巨擘,庄世平长期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和全国侨联副主席,一手把升起香港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南洋商业银行送进世界500大银行之列,最终又把它无偿捐献给国家。
周恩来总理曾说:“潮汕为中国革命贡献了两个经济人才,一个是理论的许涤新,一个是实践的庄世平。”
热血少年出潮汕 胸怀壮志下南洋
1911年的春天,庄世平降生在广东普宁的一个大户人家。庄家,在中国沿海一带以及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经营钱庄和侨汇。
如果生在国泰民安的年代,也许庄世平会接手家业,当个富甲一方的钱庄老板。中学毕业后,他辗转上海、北平求学,最终考入了孙中山创立的中国大学主修经济。
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国民政府始终按兵不动。和当时大多数热血青年一样,庄世平也走上了街头,声援抗日联军。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庄世平终于等来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消息。但此时,他已人在泰国。身居他乡、心系祖国的庄世平积极参与组织泰国爱国华侨,响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并担任泰国华侨抗日联合会常委,主持商、学、青等几个方面的抗日爱国活动,从物质上大力支持国内抗日。
在泰国抗日的7年里,庄世平曾一度被捕,两度逃亡。整个抗战期间,他积极联络爱国华侨,以商贸作为掩护,把在国内从事爱国运动的一大批进步人士转移到泰国等地,也把一大批在东南亚日占区国家受日伪追捕的进步人士转移到西南后方,极大地保护和支持了抗日爱国力量。
2005年,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时候,庄世平收到了中国政府和军队颁发的勋章,以表彰他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做出的贡献。
飘扬在香港的第一面五星红旗
抗战胜利在即,庄世平的老师、著名经济学家许涤新对他说:“建设中国,也需要华侨的支持,你的华侨朋友多,你还是去海外做生意吧。我们不缺打仗的人才,不缺政治人才,但会做生意的人才太少了!”
随后,庄世平和苏联驻重庆商务代办处,签订了一份总代理苏联在东南亚及香港的电影发行和放映,以及药品、海产工业品销售合约,奠定了他以后从事商业的基础。
1949年仲夏的一个夜晚,庄世平应邀到时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三书记方方的处所。
方方对庄世平说:“说实在的,让你创办银行,我很难给你多少支持,真让你勉为其难了。”
庄世平表示,虽没有雄厚的黄金储备做准备,但不等于不能办,“财富是事业的基础条件,但财富终究是人创造的。”
方方非常欣赏他这句话,攥住他的手,紧紧握着。“创办银行的大任,我就交给你了!”
经过紧锣密鼓的准备,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按动电钮,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并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两个多月以后的1949年12月14日,在香港最繁华的中环区德辅道中167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南洋商业银行开张大喜,悬挂起一面鲜艳夺目的五星红旗。这也是香港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
南洋商业银行,成为港澳地区首先同新中国建立金融业务往来的银行,肩负起了积极支持服务新政权,联系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沟通国内外经济活动,打破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经济封锁的光荣历史使命。
至1979年,南洋商业银行创立30周年时,全行员工已增至近800人;分行和附属公司增至25间;资本从125万港元增至1亿港元,资产总额高达32亿港元。
站在深圳特区建设前沿
1979年2月22日凌晨,香港跑马地荷塘道4号的一间公寓里,响起了急促的电话铃声。
电话来自广东汕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吴南生刚刚发出了一封1300字的电文,向党中央建议在广东设立”出口加工区“。电文发出后,他一个电话打到了香港。
这通深夜来电,敲响了中国改革开放设立经济特区的前奏。而接电话的人,就是庄世平。
“办特区,应该说他(庄世平)是我的老师。”吴南生说。
庄世平为吴南生拿来了台湾、香港、墨西哥等地加工区的详尽介绍方案。
1980年3月,中国政府正式批准在深圳、珠海等城市建立“经济特区”。
就在吴南生打算从南洋商业银行贷款改善特区的基础设施时,庄世平却对吴南生说“钱,就在你脚下”,建议他用卖土地的方法筹措这笔资金。庄世平大胆的建议,解决了办特区紧缺的建设资金问题,并且引发了国有土地的管理模式的新突破。
1982年,庄世平带领南洋商业银行加入到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开荒牛行列。1982年2月1日设立了南商深圳分行,成为深圳特区内的“第一间境外注册银行”,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进入整个内地市场的第一家港资银行。
“办银行啊,当个先行者,表示对深圳特区有信心,就是我亏本也要办起来。”庄世平说。
不仅如此,庄世平开始将精力集中转移到支持内地改革开放和四个现代化建设上。南洋商业银行也开始积极引荐香港和海外工商企业家到内地投资,并组织银团贷款和项目贷款,支持内地经济建设。上海希尔顿饭店、北京假日酒店、杭州黄龙饭店、广东浮法玻璃厂、大连富丽华酒店、北京长城缆车系统、天津大轮胎厂等许多重大项目的落成,都包含着庄世平的努力和对中国的深情。
汕头大学建设的“执行总监”
1980年,李嘉诚和庄世平有过一次历史性谈话。
李嘉诚:“世平兄,你说,人生什么最有意义呢?”
庄世平:“兴学育才最有意义。像陈嘉庚先生一样,名字和他创办的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联系在一起的,这样的人生最有意义。”
之后,一个伟大的工程开始了……
汕头大学,位于汕头西北区。
提起汕头大学,很多人会想起华人首富李嘉诚,而在这所飞速成长的大学背后,庄世平亦为之倾注了大量心血。
作为汕大筹委会的副主任,庄世平不仅牵线搭桥,引领李嘉诚先生捐资兴学,还亲躬亲为,全程运筹,被称作汕头大学建设的“执行总监”。
1979年,时任广东省高教局局长林川带领一个教育团前往香港考察,遇到庄世平,提出潮汕地区必须建立一所大学的想法。庄世平认为,民族复兴,最根本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1980年5月24日,经过多方努力,汕头大学筹委会经广东省委批准,宣告正式成立。然而,筹办一所大学需要大量资金注入,筹集办学资金在当时来说谈何容易。庄世平提出,可以在香港成立基金会,动员广大华侨捐资建校,并将办学事宜同李嘉诚商讨,二人一拍即合,创建汕头大学的梦想终于照进现实。
1986年,汕头大学第一期工程竣工。整体建筑除体现民族传统,潮汕特色,还洋溢着现代气息和时代精神,被国务委员谷牧和著名诗人赵朴初分别誉为“全国高校之花”和“世外桃源现代家”。
光辉一生 两袖清风
1987年,庄世平将他在澳门创办的南通银行无偿交给了国家,以协助中国银行成为澳门的发钞银行。
到了2001年,他又无偿让出了自己在南洋商业银行的股份,以促成香港中银集团的重组上市。
把所有资产交给国家,庄世平的大儿子庄荣叙说:“这在情理之中。”
这位坐拥两家银行的银行家,生活却简朴得让人无法相信。身上几乎没有一件名衣,手表也是一块老掉牙的、仅169元的“精工表”。坐飞机从来都是经济舱,到了旅馆都是自己洗衣服。直至逝世前,庄世平都没有自己的房产,所住的房屋是中银集团提供的宿舍。
曾贴身采访庄世平、著有《庄世平传》一书的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廖琪回忆,和老人到路边大排档吃饭,从来就不是新闻,“他对物质的欲望淡薄得让人尊敬”。
庄世平不但节俭,还从不利用职权、地位帮家属谋取丝毫利益。上世纪50年代初,庄世平考虑国家建设需要,把6名子女都送回内地接受教育、参加工作。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大儿子在内地偏远乡镇得了水肿病,医治无效,转入香港,医治第四天,庄世平闻讯,当面训斥儿子:“全国人民都活得下去,你娇贵什么!”坚决让儿子返回了内地。
忆起此事,庄荣叙说:“老人是相信磨炼才能出人才。我没有一丝埋怨。他是我们的父亲,但他把爱都奉献给了国家和家乡。”庄荣叙小时候很难见到父亲,只从母亲口中知道,父亲一直为国家的富强奔忙。家中兄弟姐妹们在8岁左右就要下地、做细活帮补家计。
“我是香港社会最底层的人。”庄荣叙说,这个无须掩饰,他也并不在意。他说,成功的人都是自己奋斗出来的,不在意父亲没有留下丝毫家产给子女,“以父亲的为人,这是理所当然的”。
2007年6月2日凌晨,庄世平在香港去世,享年96岁。他的去世,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多位领导人发出了唁电,香港几乎所有的名人都送来了挽联。
庄世平的一生,始终与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联系在一起。“一老功勋邦国重、万人追仰惠泽深”,这是国学大师饶宗颐写给庄世平的挽联,也是他一生的最佳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