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北京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你知道哪些?一起来了解下吧



农产品证明商标,第一可以证明产品的原产地,第二能证明产品的特定品质。由国家工商总局认定并授予。


北寨红杏


北京市平谷区南独乐河镇北寨村

平谷北寨红杏是由野生山杏芽变而来,已有百年栽培历史。

北寨红杏是北寨人自己选育出来的品种。大约在上世纪50年代左右,最先是当地村民发现了有那么一两棵杏树结的杏特别好吃,用他们的话说是野生杏“芽变”的结果。北寨人就将其进行了嫁接,从一两棵,发展到上万亩。

1995年,北寨红杏获得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认定为“中华名果”,“北寨”商标获得了北京市著名商标和国家地理标志的认证,是北京为数不多以村名注册为商标的杏品种。

昌平草莓


昌平草莓产地范围为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崔村镇、小汤山镇、百善镇、南邵镇、沙河镇6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昌平草莓,北京市昌平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昌平草莓生长在燕山脚下的山前暖带,独特的气候条件和纯净无污染的自然环境使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味和口感。

昌平区位于国际公认的草莓最佳生产带,生产条件优越,产品质量突出,在周边省区享有盛誉,并远销香港、新加坡等地。昌平草莓果形端正、饱满,果面光泽亮丽,瘦果分布均匀,果肉质地细腻,口感纯正、香味浓郁,果实硬度较大,耐贮运。

2010年1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昌平草莓”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1年03月1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昌平草莓”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昌平草莓的种植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主要分布在昌平区兴寿、崔村、南邵等镇。

平谷大桃


北京市平谷区现辖行政区域。

平谷大桃,北京市平谷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平谷大桃产于素有“中国桃乡”之称的北京市平谷区,主要栽培品种有大久保、庆丰(北京26号)、14号、京艳(北京24号)、老24号,燕红(绿化9号)等。平谷大桃以个大、色艳、甜度高、无公害而驰名中外,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2006年4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平谷大桃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06年04月1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平谷大桃”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9年11月15日,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平谷大桃”生产栽培历史悠久,明清时期已拥有皇家贡桃之传说,解放前已有成片桃园栽培。

平谷大桃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以前,主要是山区生产的毛桃。平谷大桃生产发源于后北宫村,由于后北宫村的土地均是薄沙河滩地,最适宜发展桃树。20世纪70年代初,后北宫村开始搞小规模的大桃生产,建立了果品生产技术、农药化肥、水电设施、大桃销售等一系列服务组织,形成了一整套的服务体系,10年发展大桃种植面积近2500亩。

1983年,后北宫村将全村5000多亩土地全部栽上桃树,成为平谷第一个大桃生产专业村。20世纪80年代中期,平谷提出“山区要想富,必须栽果树”、“北果、南菜、中间粮”、“一家一亩果园、一户一名技术员”等一系列措施,走出一条山区、半山区发展果品产业生态富民之路,从而推动大华山、王辛庄、峪口、刘家店、熊儿寨等乡镇的大桃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末,形成集中连片的4万亩大桃生产基地。

20世纪90年代,历经10年的时间,平谷通过经济沟开发、山区综合开发、沙河滩地治理、老杂散劣果园的更新改造,大力发展标准化果品生产基地。到2000年,平谷区形成了40.8万亩的果品规模,其中,大桃面积22万亩。

2000年以后,利用10多年的时间,通过落实标准化生产、精品营销综合开发、大桃精品战略“三大战略”,实施品种结构调整工程、沃土工程、阳光工程、大桃增甜工程等系列工程,全区大桃果实品质和安全质量明显提升,桃农增收显著。

平谷的大桃产业经历几十年发展历程,成为拥有黄桃、白桃、蟠桃、油桃四大系列,218个品种的中国著名大桃之乡,拥有面积22万亩的世界最大桃园,除露地栽培外,还有8000亩设施桃。

房山磨盘柿


北京市房山区十渡镇、张坊镇、大石窝镇、长沟镇、韩村河镇、周口店镇、城关街道、阎村镇、青龙湖镇、河北镇、佛子庄乡等11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房山磨盘柿,北京市房山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北京市房山区地理位置靠南,自然条件适宜柿树生长发育。房山区磨盘柿多生长在集流区,背风向阳,持水能力强,极其适合磨盘柿生长。

房山磨盘柿比其他京郊区县的树发芽早、采收晚,含糖量高,硬度大,贮运性强,从而表现出该地区所独有的优良品质。果色艳丽,为橘黄色,果味甘甜,果形端正,果面光洁、缺陷少,符合优质外观等级标准。房山磨盘柿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赞美,曾有“色胜金依,甘逾玉液”之美誉。

2006年12月2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房山磨盘柿”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柿子原产于中国,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最早的文字见于汉朝初年成书的《礼记·内则》。中国是世界上产柿最多的国家,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中国柿属植物40多种,品种800余个,除湖北省罗田、麻城地区的甜柿之外,其余品种均为涩柿。

房山磨盘柿栽培历史悠久,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据考证,早在明朝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房山一带已栽培磨盘柿,因其“果实缢痕明显,位于果腰,将果肉分成上下两部分,形似磨盘而得名”。明成祖定都北京后,磨盘柿作为贡品年年进奉皇宫。明万历年间编修的《房山县志》载:“柿,为本镜(境)出产之大宗,西北河套沟,西南张坊沟,无村不有,售出北京者,房山最居多数,其大如拳,其甘如蜜。

昌平苹果


昌平苹果,北京市昌平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昌平自古以来就有苹果“福地”的美誉。早在清代,乾隆就留下了“北过清河桥,遥见天寿山。胜朝十三陵,错落兆其间。太行龙脉西南来,金堂玉户中天开,左环右拱诚佳域,千峰后护高崔巍”的溢美之词。由于优越的光照、气温、降水、土壤等自然条件,昌平苹果含糖量高,着色快,营养丰富。

2006年10月2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昌平苹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昌平区位于北京北部,早在明代的《群芳谱》中就有记载,“苹果,出北地,燕赵者尤佳”。

昌平培育着接近500个品种的苹果,具有推广和市场价值的有30个左右。其中,富士占据了绝对的“龙头老大”地位。于20世纪世纪70年代末从日本引进,几经改良,已经形成了适合昌平的特色品种。

2005年以来,昌平区连续10年、20次聘请日本苹果专家前来技术指导,先后选派3批人员赴国外研修,35名果农到发达国家苹果园参观学习。

燕山板栗


北京市密云县石城镇、冯家峪镇、不老屯镇、北庄镇、太师屯镇、高岭镇、大城子镇、巨各庄镇、穆家峪镇、溪翁庄镇等10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燕山板栗,北京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燕山板栗历来有“木本粮食”之称,也素有“铁杆庄稼”的美誉,其品质上乘,个大,皮薄,肉厚,味道甘美、香甜,在清代曾是贡品。

2008年03月1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燕山板栗”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北京种植板栗已有两千多年。《史记》载:“燕秦千树栗,……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当时北京为燕国属地,2000多年前已种植板栗。

《吕氏春秋》记载“果有三美者,有冀山之栗”。“冀山之栗”所指为今燕山山脉所产的板栗,燕山地域内的石城镇西湾子村,漫山生有栗树,百年以上栗树达数百棵,故被称之为“燕山栗源”。

三国时期的陆机在《毛诗草木鱼虫疏》中亦称:“五方皆有栗……唯渔阳、范阳栗甜美长味,他方悉不及也。”渔阳即今密云西南,范阳即今北京大兴西南、房山南部及河北涿县(今涿州市)、易县一带。

唐代燕山板栗曾作为向皇室进贡的重要果品,奉至京师长安城(今陕西西安市)。

《辽史》载:辽代皇家在南京(今北京)西南置栗园司,遣宦官(太监)专司栗子种植之差。有学者考证,历史上辽代的栗园位于今房山区栗园街道一带,而今普艺寺遗址附近尚有十余棵高大的古栗树,据传距今已有近千年。

明代曾将燕山板栗作为皇陵(十三陵)的主要祭品,并在皇陵附近的州县设立十几处栗园、榛厂,专门负责提供板栗、核桃、榛子等祭品的生产和交纳事宜,其中在昌平、怀柔、密云辟有多处栗园。

清代史籍中对燕山栗子也有记述,《日下旧闻考》载:“良乡,燕山属邑,驿中……易州栗,甚小而甘。”并有“紫烂山梨红皱枣,总输易栗十分甜”的诗句。

京白梨


北京市门头沟区军庄镇、妙峰山镇、王平镇、潭柘寺镇4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京白梨,北京市门头沟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京白梨,又名北京白梨,原产于北京附近,为秋子梨系统中品质最为优良的品种之一,是北京果品中唯一冠以“京”字的地方特色品种。京白梨为蔷薇科植物白梨的果实,呈扁圆形,果汁多,味酸甜,香味浓,含糖量较高,梨果肉中含大量葡萄糖,维生素,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具有生津,消暑,润燥,解渴,清热,化痰,健胃,解酒等作用,是历代老少皆宜的保健佳品。京白梨每年立春开花,处暑摘果。每年的夏秋交际,正是东山贡梨园里的京白梨采摘最佳时节。

2012年03月1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京白梨”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京白梨已有400多年的生产历史,它的“故乡”——门头沟区军庄镇孟悟村、东山村,仍保有300余株200年以上的老梨树。自明代起,京白梨就是皇家贡品,到了清乾隆年间始建御梨园。

京白梨在清朝末期即已闻名于世,据《宛平杂谈》记载:京西白梨自清代同治年间即为宫廷贡品,慈禧临朝更是朝中必备。

京白梨起源于门头沟区军庄镇东山村青龙沟一低洼有水之处,最初为一株自然实生树,已有400年左右的历史。东山村庙洼一带仍保存有200年以上的老梨树百余株。由于历史悠久,果肉细腻,酸甜适口,品质好,风味独特,满清时曾作为贡品,后逐渐被认同并繁殖推广到各地栽培。

正式把东山白梨,命名为“京白梨”,是1954年东山贡梨(京白梨)参加了北京梨品品种评比会,以其无暇的品质在梨中夺冠,荣获最优产品,就在白梨前面冠以“京”字,由此得名。在1959年国庆10周年大庆,东山贡梨(京白梨)被送上国宴餐桌,备受中外人士喜爱,被专业人士公认为是秋子梨系统中最好的品种而后闻名全国。

大兴西瓜


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北臧村镇、礼贤镇、榆垡镇、魏善庄镇、安定镇等6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大兴西瓜,北京市大兴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北京大兴素有“中国西瓜之乡”的美誉,“大兴西瓜”早已成为京城百姓信赖的品牌。大兴西瓜种植历史悠久,在距今千年以前的辽太平年间,大兴就有栽培西瓜的历史。

大兴西瓜单瓜重4—5千克,瓤色鲜艳,晶莹剔透,皮薄,瓜瓤脆沙、甘甜多汁,纤维含量少,口感好,风味佳,果实含糖量高。栽培广泛,座果率高,适合北京的传统方式栽培,有很高的商品价值。

2007年03月07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大兴西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9年11月15日,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中国占世界西瓜种植面积的40%,产量居世界第一位,西瓜原产非洲热带沙漠,汉代以前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域(中国新疆)。

辽中期,西瓜在北京和中国北方地区普遍种植。

金代时,西瓜成为夏季进献皇宫太庙的主要瓜品。

大兴西瓜为贡品直到清末,元、明、清三朝相沿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