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校园设计成这样,根本不能称为大学
▲ 南方科技大学校园二期 / 法国AS建筑工作室
“平均6个人里面,就有1名大学生”,这并不是空话。据官方统计,目前全国大学生总人数为2.4亿,在读学生人数超过4430万!可以说走在路上,你随随便便都能碰见大学生。
而随着大学生的不断增加,不少城市开始新建、扩建大学校园。当然,大学校园规划的项目也不断增加。
▲ 南方科技大学校园二期 / 法国AS建筑工作室
当我们接到校园规划任务时,该如何构思呢?
文末附超高质量大学校园规划方案合集
做大学校园规划时,我们需注意什么?
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承担着极为重要的教育职责,所以在设计上,要体现出人文性、生态性以及开放性,且突出空间特色以及整体感,打造出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的生态校园环境。
▲ 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 / UNStudio及DP Architects
对于校园环境空间:需立足于原有的地貌以及地形,对不同功能分区的建筑进行设计与布局,让建筑风格与校园生态环境保持高度一致。
▲ 深圳音乐学院中标方案 / Miralles Tagliabue EMBT
对于校园交通枢纽:在规划过程中,应减少线路不必要的交叉,提升其便捷性与层次性。比如:消防车道可设置成环形包围校园;而在教学区和功能区之间,则需要设计多条符合规范的支路与主干道相连。
▲ 哥本哈根商业学院校园设计,丹麦 / C.F. Møller
对于体娱设施空间:一方面,需要在校园增加现代化的体育锻炼设施,并在留出足够的体育活动场地。另一方面,则在校园上加入雕塑、文化元素等趣味性较强的设施,以装点校园。
大型设计院常见的校园规划布局
了解完大学校园规划的一些常规要素之后,接下来我们再看看那些大型设计院常用的校园布局。
大致可分为5种:轴线式、序列式、核心式、网格式、自由式
轴线式布局
有明确的主轴线,从主入口开始,一直贯穿整个校园。主体建筑一般会坐落在轴线上,而其余功能建筑则布局两侧,形成明确的空间布局。
杜克大学西校区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哥特式Abele广场形成2条轴线,贯穿整个校园。
▲ 杜克大学西校区
/ Reed Hilderbrand LLC Landscape Architecture
纵向轴线的一端为杜克教堂、图书馆、学生食堂、行政中心、教室以及宿舍楼,其他功能建筑则散布在两侧。让整体校园空间更具仪式感、庄重感。
▲ 杜克大学西校区
/ Reed Hilderbrand LLC Landscape Architecture
核心式布局
由校园中心往外扩散的布局形式。校园的核心由主教学楼、行政楼及其他公共设施组成,而核心外围则是各功能区。该形式布局紧凑,同时能保证校园后期的发展与扩建。
这是由HENN团队做的西湖大学校园总体设计方案,通过中央的4座研究所大楼组成校园核心,并围绕着直径300m的“环形学术圈”分布,相互连通、协作。
▲ 西湖大学校园总体设计方案 / HENN
序列式布局
在校园空间内,各功能空间井然有序,并形成各自的院落空间。最后通过一条连贯的序列线串联起来,让校园空间更具节奏感、韵律感。
康复大学校园就是通过打造一带、一核、多组团,让整个校园空间更具节奏感。
▲ 康复大学校园方案
校园的核心周围设有6个组团,并规划出不同的功能空间,最后通过步行景观慢道串联各学部组团,以提高交通的便捷度。
▲ 康复大学校园方案
网格式布局
以网格为基本单元,让各功能建筑在特定网格内自由组合,从而形成整体空间。这样的布局有利于学校未来扩建需求,也能够让设计元素相互统一。
近两年话题度很高的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大致上也可以说采用了网格式布局,将整体校园划分为“上街”、“听课”、“动手”、“回家”四大网格区域,而且每一个网格区中还有不同的细分。
▲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杭州 / 非常建筑
自由式布局
在满足校园建设规范的前提下自由布局,同时需要建筑与地形相结合,统一成一个整体。
这5种布局方式各有优势,具体还是需要根据学校定位、环境条件进行规划。
到了2022年,大家对大学校园的环境要求在不断提高,以往的校园设计可能已经不再适用。那么当我们做校园设计时,如何将新时期的元素融入到校园中呢?
推荐你看看这套《超高质量大学校园规划方案合集》,从整体规划到局部细节,都介绍得十分详细,甚至部分方案还会告诉你,如何将生态融入到校园规划之中。
这套资料能让你了解最近的校园设计思路,图纸排版与表达,遇到校园规划项目时,再也不用苦思冥想而久久不能下手。
超高质量大学校园规划方案合集
湖畔大学云南校区
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
援黎巴嫩国家高等音乐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校区
广州职业技术院校
贵阳市花溪大学城
资料获取方式
私信回复: 003
即可领取资料
设计气象台,广受90后年轻设计师喜爱的设计黑科技平台。全网最新的建筑/景观/规划/室内设计资源、知识干货,让你满载而归。如果你喜欢设计,请关注我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