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教育才能斩断贫穷

“用教育才能斩断贫穷!”这是一位母亲的名言。

这位母亲叫佐纪。

也许大家不知道她是谁,但多数人可能看过《菊次郎的夏天》。由此大家可能都知道北野武,而佐纪正是北野武的妈妈。

北野武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母亲佐纪是个没落的贵族,受过良好的教育,而她的智慧是这个贫民家庭的精神支柱。

她始终认为要使孩子们出人头地,只能是接受更好的教育。她不想孩子重复着一代人的命运,靠着做零工攒下的钱,把家中的孩子都送到学校受教育。

结果,一个社会底层的家庭,一个鸡血妈妈却培养出4个优秀的孩子:大儿子是企业董事,二儿子是大学教授,女儿安子也是民宿老板,三儿子最不成器,他就是北野武。

北野武的二哥,北野大回忆母亲时曾说:如果没有母亲,北野家也没什么好谈的。

北野武是他最小的孩子,也是最不服管教的一个。

由此母子二人发生过无数次较量,每次都被虎妈强势镇压。在孩子的教育问题,这个母亲有着异于常人的决心与智慧。

最终,北野武也在母亲的威逼下,考上了大学——明治大学工学院!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能有学上,是多少人实现阶层跃迁,走上人生成功路径的捷径。

在母亲去世那一年,北野武拍了《菊次郎的夏天》。

一如其名,这其是一部致敬父母的电影。

在全世界范围内,教育改变贫穷的例子到处都有。

美国前总统林肯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里,而他的父亲是个鞋匠。由于他的家庭环境太贫穷,迫于生活,父亲没有办法供他读书,他连一年级也没有毕业。

他每天跟着父亲一起在西部荒原上开垦、劳动。林肯自幼勤奋好学,一有机会就向别人请教。由于没有钱买书,所以他每天东奔西跑,向富裕的人家借书来看。

他放牛、砍柴、挖地时怀里总是抱着一本书,休息的时候,一边啃着粗硬冰凉的面包,一边津津有味地看书。晚上,常读书读到深夜也不肯上床睡觉。

林肯不断地读书,不断吸收书中的精华,最后成为了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深受人们的爱戴和尊敬。

在中国,1976年中国恢复高考之后,无数寒门学子开始发奋读书,通过高考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以我身边的几个教授为例,除了一位之外是城市出生以外,余下的全是出身农村靠着一路苦读跳出农门,并最终在大城市成功立足。

我从小生长在城市的工厂大院,说实话,这不过是城市贫民阶段聚集的地方。当然在我们小时候,工人的社会地位还是相对高的,但教育意识真的不强!

我们大院有个梁伯伯,高小毕业,部队转业。别看文化不高,但却对教育无比重视!为了三个儿子成材,夫妻两个节衣缩食,我高中时,梁伯伯穿的衣服还打补丁!

每天晚上天快黑了,梁伯伯和爱人一起拿个棍子和菜篮子去菜场,因为那时的菜便宜。然后两人经常是两人抬着一大篮子最便宜的菜在夜幕中回家。

我们大院的人经常会在半夜听到鬼哭狼嚎的叫声,那是他在“修理”学习不努力的儿子!结果,三个儿子被他一路在教育的路上“揍”到了大学,最终“揍”成三个博士,现在一个在美国,一个在新加坡,一个在西安交大教书。梁伯伯两口也在退休不久搬离了大院过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

反观大院的多数同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要求并不高。多数高中毕业就参加了工作,有的甚至了为“接班儿”(过去父母退休可以子女接班儿),初中毕业就参加了工作。结果就是到了我都五十岁的今天,不少我的同龄人还住在大院,里面的两栋楼甚至都是70年代建的。每每看到那个环境,我都感到一种死气沉沉的压抑。

所以,越是一代人生活的不容易,生活在社会底层,越要明白“用教育才能斩断贫穷!”这句话的意义!少抽一根烟,少喝一杯酒,少买一件衣服,少去旅游一次,多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一点,不要轻易放弃,最终通过教育改变孩子,改变阶层,这是每一个有智慧的父母最明智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