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老顽童宗其香,独具艺术家脾气,他用水墨画出了大量的夜景图

宗其香( 1917-1999年),从小自学绘画,18岁时作品参加全国美术作品展览。1939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1943年毕业后被聘为中国美术学院助理研究员,后任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讲师。1949年后到中央美术学院任教。

他擅山水、花鸟,兼作人物、走兽。山水以描绘夜景称著,善于表现灯光的倒影及水的波动,花鸟以画梅见长。

画家创作能以传统笔墨参入西洋画法,注重深入生活,长期坚持写生。作品笔墨浓厚,着色浓丽,画面清新典雅。

宗其香,于1985年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1986年率中国画家代表团出访日本,主持“中国山水百景”画展开幕式;1986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同年在日本举办个人画展。

画家的代表作有《漓江之夜》、《美丽的西双版纳》、《漓江夜泊》、《边寨道上》等,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当今之世,“艺术家”比比皆是,“脾气”各有不同,说宗其香“最有艺术家脾气”,是就作为艺术家的本真性情而言,而非矫情、做秀者可比。

更为可贵的是他对艺术终生不渝的执着追求,以画笔表现对人生、对大自然的挚爱之情,不为名利,宠辱不惊,是乃真艺术家。

宗其香与徐悲鸿的师生情谊始于20世纪40年代初。1939年9月,宗其香以同等学力考入中央大学艺术专修科 (1943年改为艺术系),受教于陈之佛、黄君璧、张书旂等先生。

其时,徐悲鸿正在新加坡举办筹赈画展,不在国内。二年级时,宗其香开始写信给徐悲鸿并寄去自己的画作,得到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但直到1942年夏天,临近毕业才有机会直接受教于徐悲鸿。

宗其香艺术创作中最富于原创精神的水墨(水彩)夜景画,便得益于徐悲鸿的直接指导。

当徐悲鸿在海外见到宗其香寄去的小幅水彩画夜景后,复信说:“古人画夜景只是象征性的,其实并无光的感受,如《春夜宴桃李园图》等。你是否试以中国画笔墨融化写生,把灯光的美也画出来。”

宗其香基于对夜景的长期观察、写生,将“西方画可采入者融之”,作为发展中国画艺术的一方试验田,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创造了新的审美境界。

王鸿勋讲到宗其香的艺术家脾气,是“一世童心”、“像个顽童”,只消看看宗其香1971年在干校劳动时写给妻子儿女的配着插图的家书,便知所言非虚:老子和儿女一样天真。

进入花甲之年,宗其香精力弥满,跑了南北许多地方。70岁时,还曾率中国画家代表团赴日本参加“中国百 景展”。

74岁大病住院抢救之后,他又去了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冈石窟。胸罗万象,拓为大幅山水,那些标志着画家晚年新成就的山水、梅花巨幛,都慷慨赠给了机场、宾馆、饭店、市府、县府,而与他结缘最深的是桂林漓江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