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明老师是中国著名领导力、管理专家
闫明:TMCC国际认证高级管理教练导师、清华、人大、北大EMBA特聘客座教、新加坡博维管理咨询首席管理导师
管理核心原则:首要原则——“慈不带兵” 精辟
慈不带兵。即不仁之仁。
孟子.娄离上讲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一个人仅仅依靠‘善’,是管理不好一个国家的,一个组织仅仅依靠法律、法规是没有办法正常运行的。
一、慈不带兵正确解读:
从字面上来看,大多数人都会错误的解读:仁慈之人不能带兵,仁义之人守不住财富。这是大错特错的一种解释。我们误解了我们老祖宗5千年的智慧与文明。
慈不掌兵:对象指的是对敌人(竞争对手),对敌人的仁慈之心,是不仁之仁(不是真正的仁慈)。举例:两个邻国、一个国家想侵略另一个国家,已经短兵相接、兵戎相见。这个时候,你说我们别打了,几千年前我们是一个老祖宗,是一家人,我们都放下武器,互不侵犯,希望用仁慈、用大爱,来感化他国的狼子野心,这就是不仁之仁,反而使自己国家的人民深陷于战火之中(和平是打出来的)。
对企业来说,如果管理者不尊重市场竞争的游戏规则(或不能坚守企业规则),而对员工‘仁慈’,就是不仁而仁。规则之外的‘仁慈’,对员工就是最大的残忍。你对员工仁慈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会对员工更加残酷无情。
闫明老师是中国著名领导力、管理专家
二、站在人性的角度:
你对员工太‘好’,员工就会被你宠坏。人性都是趋利避害的,你对他好,那种好过了、多了,就不值钱了,你对他稍微严厉一点,他就受不了,背地里会说你变了(变的不仁不义)。对员工好,员工会敬你,但不会怕你,员工一不高兴,你就得求着他办事,主动权握在员工手里。
你对他严厉,是激发员工趋利避害的人性,让他先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对你怀有一颗敬畏之心。
品德高尚能够让人尊敬,却不一定能够让人服从。
站在人性的角度,人性避害所激发的能量远远大于趋利所激发出来的能量(避害是趋利的四倍)。
饥饿法则:当一个人很饿的时候,他是不挑食的(能填饱肚子就行),当一个人不饿的时候,他才会挑食(包括‘仁慈’)。在管理当中,要时刻让员工处在饥饿或危机当中(危机意识),他才会去拼命地工作。
危机意识也是一种高效的员工激励手段。
闫明老师是中国著名领导力、管理专家
三、站在组织内部的角度:
一个将领如果‘仁慈’, 队伍军纪就会涣散,一个没有纪律的军队,就不能统一指挥,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
纪律是军队(任何组织)战斗力的保证。
对于企业也是一样的,如果管理者太‘仁慈’, 团队规则就会形同虚设,更没有纪律性可言,团队就会变成一盘散沙。说得再直接一点,管理者的‘仁慈’是有私心的,一心想做好人,不愿得罪人,因为做事是要较真的,一较真人际关系就会紧张,这是一种和谐的假象。你的这种‘仁慈’员工不会满足,更不会满意,因为,公司上下人浮于事(你好、我好、大家好,就是公司不好),没有人做事,公司不会有好的业绩与结果,员工的命运会更惨,管理者的这种‘仁慈’,就是不仁而仁,是不道德的。
我们的企业只所以纪律不严明,工作效率不高,团队没有战斗力,就是缺少这种做事较真(认真)的管理者。
驾驭组织既要看到人性中的正面(光明),又要看到人性中的反面(黑暗)。光明给人带来的是趋利,黑暗给人带来的是避害,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管子曰:“圣王之治民也,进而使无由得其所利,退而使无由避其所害。”即大王治理百姓,进要让每一个人从中获利,退要让每一个人害怕受到伤害,而避而远之,不敢轻易触犯。
因此,管理者不但是规则的制定者,更要做规则忠实的守卫者。
闫明老师是中国著名领导力、管理专家
四、站在员工关系管理的角度
“慈不掌兵”这句话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至关重要。如果把这句话简单的理解成仁慈善良的人不能带兵你就大错特错了,反之,如果一个管理者只懂得‘仁慈’、做好人就变成假仁慈。
团队管理也是一样的,如果组织内都是相互尊重、彬彬有礼,互不侵犯,这个组织是很难有大的发展的。这次我犯错误,你不要说,下次你犯错了,我也不揭发,相互包庇,美其名曰互惠互利。
你看到下属做错了你还不说,违反制度了你还一味的纵容,最后的结果就是员工业绩上不去,拿不到高工资,生活品质提升不上去,企业不发展员工的职业生涯就不能实现,这种仁慈就是假仁慈,最后企业和员工都不会说你好。
慈不掌兵这句话道出了团队管理的原则问题,你不对员工好,不体恤员工,不能爱兵如子,员工就不会和你同甘共苦,不会和你一条心。仁慈、仁爱为本,员工才会维护组织的利益,反之,你的这种体恤变成了“溺爱”,培养出来的都是“娇兵”,这也违反了你最初的仁慈之初心,也不利于组织与员工的发展。
闫明老师是中国著名领导力、管理专家
其实,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关系管理,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我们大家都听过“刺猬理论”,冬天了如果两个刺猬离得太近,身上的刺就会伤到对方,如果离得太远,彼此之间又不能相互取暖,所以,远、近都是个问题。
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又何尝不是那,如果离得太近,人性的弱点与劣根性(刺)就会暴露出来,彼此受到伤害,如果离得太远,员工又觉得你没有人情味,不会和管理者一条心,所以,我提倡管理者与员工之间要亲疏有度,亲是以人为本,这也应该是每一位管理者的初心,员工才会理解你的严厉与苛刻(或许当下不理解,但当员工得到了更多回报与成就时,总会理解的),疏是亲的底线,也就是保证双方既能彼此取暖又不会互相伤害。
这个底线很难把握,如果非要给这个底线一个标准的化,那就是四个字“赏罚分明”,赏罚分明的前提功过不相抵,这一点是很多组织失控的主要原因。
闫明老师是中国著名领导力、管理专家
五、站在识人用人的角色
不论是‘慈不掌兵、’,还是‘义不守财’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原则(规则)。没有底线的仁慈与仁义,都不会有好的结果(甚至最后是两败俱伤)。
如:‘义不守财’意思是说一个人太义气(及感情)用事,就非常容易失去做人做事的底线和原则,被感情(人情)所控制。如果在企业中,他是一个财务人员,就非常容易坏大事。所以,企业在选择财务人员的时候,尽量用一些古板、固执、有正义感、不通人情世故的人来做(但专业水平一定要强),平时这些可能是他的缺点与不足,但放在财务、出纳的位子上就成了他的优势,因为他比较容易守住做人做事的底线与原则(用人之长、也要用人之短)。
让猴子爬树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让猪爬树就一定会付出代价。
我不保证给大家讲的每一句话都很有道理,只能保证给大家讲的有效。但我会尽量给大家讲的容易接受,因为,有道理是为了让员工愿意去做工作,而有效性才能保证管理工作出绩效、出结果。
因为,有效管理唯一衡量的标准就是结果。
闫明老师是中国著名领导力、管理专家
六、站在全面性的角度看问题
在这里我再强调一点,慈不带兵,不是让你给员工穿小鞋,更不是让你给员工设陷阱。卓效的管理者一定要心怀菩萨心肠,还要有霹雳手段,你才能得人心、行仁政、掌全局。所以上文中讲到的对员工严格管理,当然也包括各种惩罚,都是一种手段和工具,而非目的(衡量企业管理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结果)。
你对员工天天放任自由,彼此都给面子,结果公司倒闭了,我估计员工也不会对你感恩戴德(企业内部尽可能的人际关系简单化);反之,你对员工很严厉,甚至当时有点恨你(就像上学时很严厉的老师),但是最后他考上名牌大学了、在企业里升职了、加薪了、成长了,总之是一个好的结果,这个时候多半员工/学生都会感恩上司/老师。
“慈不掌兵”就是让管理者更客观、更实事求是、更理性的做决断。(本为闫明老师原创,转载需注明、勿侵权)
点击关注闫明老师头条号,更多企业管理智慧等您来
精选推荐:干货管理:为什么下属工作赶着不走,拉着倒退,怎么办?(深文)精选推荐:卓效管理:企业管理到底如何搞才会有效?(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