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马来西亚冰淇淋:盛夏光年的缤纷繁景

作者|紫妤

如果要找一年只有一季的国家,首选应是马来西亚。因为同在赤道附近的印尼、厄瓜多尔、委内瑞拉、刚果(金)都有高山,雨季可以冷到15℃以下。而泰国、越南、缅甸这些邻国皆受西伯利亚季风和赤道环流的影响,一年里还是能够感受到明显的季节变化。

作为亚洲四小虎之一的马来西亚,除了温度计永远在33±5℃范围波动外,近年来政府和企业在旅游业上狠下功夫,以多族群风情和英治时期文化为名片,逐步吸引了越来越多游客和投资者的到来。

和新加坡一样,马来西亚人口也由马来人、华人、印度—泰米尔人组成,此外便是少量西方混血儿和缅泰人。要理解马来西亚人的生活,Pantun是一条非常好的捷径,它是一种四句小诗,讲究末尾押韵,相传有2000年以上历史,多用“对歌”的形式来表达人间万事万物。鉴于马来西亚语是19世纪英治时期才有了用英语发音规律转录的书写系统,故大部分作者都散佚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之中。

正如一首名为《Manisan(糖果、甜蜜)》的Pantun所吟唱的:

Membuat manisan dari buah salak

杂菜为糖果

Dijual dengan macam-macam harga

百价尽付沽

Jadi anak berbaktilah pada ibu bapak

垂髫敬父母

Agar kelak bisa masuk surga

归去聚乐土

马来西亚人的生命就如当地永不间断的夏季,热情而不失悠然,一如当地汲取众家特色的冰淇淋。

马来西亚冰淇淋的商业化始于1923年,当时冷库在新加坡建立了牛奶和冰淇淋的第一家分店,几年后才来到吉隆坡。当时,冰淇淋产品以“天堂”的商标销售,商标是一只掠食性的鸟。

骑着自行车攻打马来西亚的日本兵

大约在20世纪30年代,新加坡和吉隆坡有许多时髦的冰淇淋店和咖啡店,在那里成为生活在马来亚的欧洲人士的聚会场所。日军进攻马来亚时,冰淇淋工人冒着生命危险,把所有的设备藏起来,以免落入敌人手中。在日本投降、英国回归后,冰淇淋生产又使用了更先进的机器。

1980年代马来西亚冰淇淋小贩

于是,马来西亚冰淇淋开始走出餐厅,由卖冰人推着不锈钢冷藏车在大街小巷、城市乡村销售,这时的卖冰人往往身着卡其裤、白衬衫、西装礼服等制服,故很容易被眼尖的小童认出,而遭遇围堵。

进入21世纪后,马来西亚冰淇淋开始“发力”,在联合利华、雀巢、哈根达斯、梦龙、Baskin Robbins五家外商占据主要市场份额(52%,2019,欧睿国际)的格局中显露出自己特色来。

首先,马来西亚和泰国一样,富产椰子。因此,马来西亚也和泰国一样,以椰子冰淇淋而著称,其中最著名的品牌是Sangkaya。Sangkaya是美味椰子冰淇淋的代名词,在新鲜椰子壳和经典外卖中提供手工制作的椰子冰淇淋。Sangkaya的冰淇淋每天新鲜制作,仅使用不含转基因的最优质原料,并且不含人工添加剂或防腐剂。

其次,占马来西亚人口92.9%的是马来人、华人和印度-泰米尔人,他们都不拒绝乳制冰淇淋的甜蜜和丝滑。于是,Forty Licks在近年来马来西亚冰淇淋市场竞争中越发亮眼。它使用简约又不失童趣的圆筒塑料杯包装,比较适宜占人口大多数的价格敏感型消费者的即食和打包需求。凭借伯爵茶和泰国茶之类的口味,Forty Licks誓言生产出您将品尝到的最具奶油味和最有马来西亚范儿的冰淇淋。

“流行马来亚”作为成立于2013年的冰淇淋企业,是马来西亚新时代冰淇淋厂商的代表,其使命是创造尽可能自然的各种水果口味的美食流行风尚。该冰淇淋推出的产品皆是瞄准为了品尝马来西亚最纯正水果口味冰淇淋的年轻人,其产品就像真正的水果一样,口感挑剔,味道鲜美。同样的,“流行马来亚”生产的冰淇淋没有任何人工添加剂或防腐剂,使它们天然富有果味和清爽感。

此外,还有一种常被人们提起的订制装冰淇淋——负4度,它还是由100%天然成分制成,融合了法式冰淇淋和我们喜欢的亚洲风味。它们具有经典口味,如黑巧克力和马达加斯加香草。但您也可以找到其他美味的品种,例如朗姆酒和葡萄干,榴莲和柠檬百里香。

值得一提的是,马来西亚特色冰淇淋小店也十分常见,这些小店大多为华人开办,因此华人如果去到当地,与这些店铺的业主很容易就能实现“无障碍沟通”。例如吉隆坡•茨厂街 (门牌149 Jalan Petaling Street, 50000 Kuala Lumpur Wilayah Persekutuan)经营的马来西亚特产100%纯果肉制作的榴莲猫山王冰淇淋就深受中国游客的欢迎,还有颜值高的双拼口味冰淇淋,每个星期会更新口味,哪怕每周一休息,每工作日只营业5小时(12点30分至18点),依然有众多中国游客到此打卡。

因此,来马来西亚,尝试那里五彩缤纷的冰淇淋,也是体验当地永夏风情不可错过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