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盛夏光年》十五年后变得那么普通,但《盛夏未来》成救市青春片


看《盛夏未来》之前,风叔把《盛夏光年》又重新找出来看了一遍。


真的觉得好一般啊。


为啥没有当年那种惊艳的感觉了?


十五年过去后,这部曾经影响了一代年轻人的经典青春片,为什么让人觉得如此平平无奇了呢?


时代在滚滚向前啊,我们终究是奔向未来,而不是总停在那一年盛夏,大片大片的花莲稻田里了。

而这部最新的《盛夏未来》,却是讲的当下年轻人的生活,电音,DJ,音乐节,抖音,网红。


又或许,《盛夏光年》本就平平无奇,只是花莲的云,轻飘在我身上,还有那些歌曲那片海,唯美得让人向往之吧。


十五年后,《盛夏光年》的导演陈正道,拍出了《盛夏未来》,7月30日上映,被称为“用来救市的青春片”。


拍《盛夏光年》的时候,陈正道的年纪,是让人嫉妒又惊讶的24岁。


那一年,男主角张孝全只有22岁,却有着一丝少见的成熟感。他凭借余守恒这个角色,入围金马奖最佳男配角(本来应该报主角的)。


十五年后的《盛夏未来》,扮演男主人公郑宇星的吴磊,也快22岁了。


很巧的是,那年《盛夏光年》的女主角,张艾嘉的徒弟杨淇,与另一位男主角张睿家,都是20岁的年纪。张睿家凭借康正行这个角色,得到了金马奖最佳新演员奖。


而《盛夏未来》扮演陈辰的张子枫,下个月也满20岁了。


陈正道好喜欢用天文学的名字来给自己的主角取名字啊——守恒定律、宇宙星辰



《盛夏光年》因为版权、尺度、题材等原因,诞生十五年来,从未在大陆正式上映过。在影院里看过该片的大陆观众,可能只有2006年釜山电影节极少的电影记者。


但,在这十五年里,《盛夏光年》却变成台湾青春片的一个代表,一个符号,渐渐“封神”


电影中的一些场景,甚至变成了影迷打卡的“景点”。


当年片方邀请到王家卫的御用剧照师夏永康拍摄剧照和海报,这色彩饱和度,那么地像王家卫,也就不足为奇了。


真正让这部电影和大陆观众有连接的,还是音乐和歌曲。


和很多电影一样,《盛夏光年》的电影原声带和主题曲是分开发行的。


率先发行的是和电影上映同步的《盛夏光年 电影主题曲概念专辑》,2006年10月中旬发行,一共有五首歌。这张专辑也是当时刚刚成立两个月的相信音乐最早的电影主题曲EP,发行还是交给了滚石。


《盛夏光年 电影主题曲概念专辑》一共有五首歌,包括《盛夏光年》的序曲intro back to;阿信创作和演唱的同名主题曲《盛夏光年》以及《拥抱》;当时被相信音乐作为神秘新人不标注名字推出的《盛夏光年》网络主题曲《明白》(后来才知道是丁当);以及梁静茹的《纯真》。


《盛夏未来》里,冷不丁出现了这首《拥抱》,是又一个和《盛夏光年》关联的元素,而且用得还蛮巧妙的。


《盛夏光年 电影主题曲概念专辑》的另一张VCD(对啊,那是一个DVD都还不多的年代)还收入了《盛夏光年》MV和六分钟电影片花,片花用的是周志豪和杨声铮为电影的配乐。


2006年的时候,大陆歌迷网购台湾原版唱片还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这张唱片也没有被引进大陆。以至于如今就算是超级五月天歌迷,也很少有人收藏到这张原声带。


我们来看看某宝现在的二手价格哈,如今卖二手唱片的老板,太懂歌迷的心理了,你不买,哼,反正已经绝版了。


某鱼的价格会腰斩一半,但还是贵得离谱,不过可能很快就会卖掉,因为稀有。


2007年2月,也就是《盛夏光年》在台湾上映半年后,《盛夏光年电影原声带》才姗姗来迟,由独立音乐厂牌角头音乐发行。


角头音乐的唱片装帧非常有特色,每张唱片上部都有这张唱片在角头宇宙的编号。《盛夏光年》原声带的编号是TCM040,也就是他家的第40号唱片。


其实五月天和角头音乐非常有渊源,1998年五月天就参与了角头音乐第一张专辑的录制。2019年,角头音乐纪录片《我不流行二十年》问世,意外曝光了阿信、怪兽在角头音乐录音时的青涩模样。


接着,五月天还参与了一张概念专辑《拥抱》的录制,那张专辑的第一首歌,就是《拥抱》。


当然,《拥抱》被大多数人听到,是五月天被李宗盛大哥钦点进入滚石后的第一张专辑《第一张创作专辑》的第二首,这首歌也成为五月天经典中的经典。《拥抱》用在《盛夏光年》这种题材是再契合不过了,而用在《盛夏未来》中,也是一种同样的隐喻和暗示吧。


《盛夏光年》原声带收入了23首配乐,来自周志豪与杨声铮两位音乐人的创作。当年《盛夏光年》还有两周就要上映了,却还没有做出配乐,陈正道带着预告片去找两位音乐人,他们用了四天四夜,终于完成了配乐。


如今这张《盛夏光年》原声带才是早就绝版,拿着钱都不定买得到的稀有之物。


某鱼仅见的一张,对于每张都值得收藏的角头音乐的唱片来说,价格其实还算公道。


《盛夏光年》的配乐并没有入围金马奖,反而是主题曲《盛夏光年》入围了金马最佳电影原创歌曲。


那年的最佳电影原创歌曲的得主是谁来着?喔,歌神张学友唱的《如果.爱》。


《盛夏光年》这首歌,现在几乎成了这部电影的全部记忆,十五年来,传唱不衰。


《盛夏未来》为了唤起大家对《盛夏光年》的记忆,让男女主角吴磊和张子枫合唱了一个全新的版本,作为宣传曲。



陈正道是类型片高手,《盛夏未来》是一部青春片,它的目标观众群,其实是以吴磊和张子枫粉丝为代表的学生群体,之所以要用《盛夏光年》这个元素,恐怕也是为了普及到更大的观众群,包括五月天粉丝,以及当年对《盛夏光年》有记忆点的人群吧——这个观众基础就大了。


这还没完,《盛夏光年》这首歌的“主人”阿信(陈信宏)还重新创作了一首《青空未来》作为《盛夏未来》的主题曲(片尾曲)。


和恨不得一句比一句更高亢的《盛夏光年》相比,45岁的阿信,比30岁时候的阿信,更加从容成熟,《青空未来》这首歌,则比《盛夏光年》要恬淡深远得多。


而五月天最早的一部音乐概念电影,就叫《未来》,那部半个小时的短片的导演,正是陈正道,那个时候陈正道的第一部长片《宅变》都还没出来。


《未来》的主演,是当时刚入行的张钧甯,和已经消失的男演员吴君强。


《盛夏未来》略等于《盛夏光年》—《光年》+《未来》,这是陈正道十五年电影宇宙的一个闭环,可以这样理解吗?



有意思的是,《盛夏光年》的歌词中,已经提前把陈正道的电影宇宙做了总结和预告了,就是那句“狂放到光年外”。而陈正道第一部一鸣惊人的首作,就是短片《狂放》。


那不如我干脆就来梳理一下,《盛夏光年》这首歌,这十五年来,影响有多深远,有多“炸场子”,以及最经典的翻唱版本吧!

五月天自己的演唱会,《盛夏光年》必不可少。


今年3月在五月天《好好好想见到你》台南站的第二首就唱的是《盛夏光年》,这应该是五月天最近一次现场演唱这首歌。


另外五月天还数次与嘉宾合作演唱《盛夏光年》。

2017年12月5日,五月天《LIFE人生无限公司》演唱会上海站的第三场,著名嘻哈歌手欧阳靖突然“空降”,和五月天合作《盛夏光年 ✕ HIP HOP MAN 》,全场观众大呼赚到。


2019年8月25日五月天《LIFE人生无限公司》鸟巢演唱会,找来小天后邓紫棋当嘉宾,“五子棋”组合合作《盛夏光年》,全场炸翻。



这还不过瘾,2019年12月22日,五月天Just Rock It!!! 蓝| Blue桃园站第二场,“五子棋”又合体唱了《盛夏光年》。


《盛夏光年》这首歌真正下沉到更广阔的受众人群,是因为一位叫陈冰的女歌手。


2014年第三季的《中国好声音》,24岁的陈冰唱了这首《盛夏光年》,获得了四位导师的转

身,并最终获得八强。那年的《中国好声音》,你还记得什么歌?可能就只有《盛夏光年》和

《贝加尔湖畔》了吧。


真正把《盛夏光年》唱得到达到“灵魂出窍”境界的,是天后林忆莲


早在2011的金马48颁奖典礼上,林忆莲就在组曲中唱了这首《盛夏光年》了。



2017年,《我是歌手》变成了《歌手》,林忆莲获得冠军。在第六期淘汰赛中,林忆莲又唱了这首《盛夏光年》,留下了一段绝佳的现场经典。


林忆莲为了改编这首歌,特地找了新加坡的编曲大师Martin Tang来做编曲,以及自己的老搭档伦永亮来制作。


林忆莲这一版的《盛夏光年》,融入了很多新的元素,编排非常新颖。当然她的演唱更是一气呵成地酣畅,那么多句“我不转弯”,每一句你都会听到是层层递进到最后点燃高潮。



林忆莲版《盛夏光年》的开头,就玩儿的是电音,而《盛夏未来》也是一部讲电音的电影。


2018年1月5日,五月天《LIFE人生无限公司》桃园场,请来林忆莲做嘉宾,并合作了这首《盛夏光年》。



那届《歌手》和林忆莲同场竞技的新生代实力歌手袁娅维,在第三期就被淘汰了(就是赵雷唱红《成都》那期),可是她在突围赛中杀回来,表现优异,最终杀入决赛获得第七名。


2020年,袁娅维又参加了《歌手·当打之年》,在第八期被淘汰,在决定能否进入决赛的突围赛中,袁娅维背水一战,选择了《盛夏光年》,获得第一名突围成功,并最终在歌王一战中获得亚军。


Tia女士的这版真是唱得超级荡气回肠,甚至有个音都飙到G5了,却能轻松自如不刺耳。她在这首歌中加入了电子音乐、赛博、说唱等元素。此版本一出,就奠定了她在中国歌坛最顶尖的唱将地位了。


从《盛夏光年》到《盛夏未来》的十五年,未来它一直来一直来,我不转弯,我不转弯……


文/落山风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