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偶戏《狮城玩家欢》剧照
偶戏《森林历险记》剧照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李岩文图
5月14日,在“一带一路”河南艺术展演周开幕之际,新加坡戏曲学院创院院长、新加坡亚太演艺研究中心主任、东盟偶戏协会发起人蔡曙鹏博士接受了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专访,讲述了他们的偶戏传承创新往事。
中国偶戏曾在东南亚风靡一时
此次“一带一路”河南艺术展演周的重量级嘉宾很多,但来自新加坡的蔡曙鹏博士是最有感召力的一位。
此次来豫,他不仅引进了两个新加坡重量级的艺术团体演出,而且还担任了此次展演周的压轴剧目——中国、新加坡、柬埔寨三国联合演出的偶戏《森林历险记》的总导演,受到各方瞩目。
这也难怪,作为国际偶戏学界、业界的“大咖”,今年69岁的蔡曙鹏博士深耕偶戏几十年,集编、导、演、教于一身,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评委、世界舞蹈联盟新加坡分会主席,成绩卓著。
近年来,他为河南戏剧发展也做出了突出贡献:由他编排并导演的曲剧《老鼠嫁女》、新编豫剧《画皮》及改编的传统豫剧《大祭桩》等曾多次参加国际戏剧比赛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2013年,蔡博士荣获河南省政府为在河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国际友人、外国专家、海外华人华侨、港澳知名人士设立的最高荣誉奖——“黄河友谊奖”。
说到今年参加的这次展演活动,会讲一口流利中文、堪称“中国通”的蔡博士形容“就像回到故乡一样,非常亲切”。
他说,中国的偶戏历史超过两千年,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可谓历史悠久,但新加坡的偶戏历史也就100多年,相对较短,但二者渊源很深。
据蔡曙鹏讲,早年中国先民到南洋谋生,同时将故乡的娱乐与技艺传播到了包括新加坡在内的南洋各地,偶戏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技艺之一。早期的福建布袋戏、兴化提线木偶、海南杖头木偶、潮州铁枝木偶与纸影戏及皮影戏等来自中国的多种艺术形式,都曾在东南亚风靡一时。
偶戏在国外的传承经历过一番曲折
蔡曙鹏说,由于新加坡华人很大比例是福建和广东侨胞,因此布袋戏、提线木偶和铁枝木偶戏引进较多,并且远较杖头木偶戏流行。
在经过多代传承、积淀之后,至上世纪70年代,新加坡全面工业化的欣欣向荣景象之下,木偶戏班在新加坡也迎来了一段风光岁月。
那个时期,是来自现在福建莆田、仙游一带的南洋移民所办的戏班子也就是福建兴化府戏班的黄金时代,出现了“首仙剧团”“兴安剧团”“星州剧团”等很多剧团,演出了“新得月”“和平班”等众多偶戏。
当时,1939年出生于新加坡、祖籍莆田的“戏痴”方文忠先生,用毕生的精力组织剧团和培养演员,自办“星州”等木偶戏班,培养的兴化戏演员很多。
方文忠还曾改编《钟无艳》《移山倒海》《杨门女将》《劈山救母》《吴汉杀妻》《白蛇传》等木偶剧本,其中《劈山救母》是“新群芳”的著名剧目。
蔡曙鹏讲,不同方言、形式多样的傀儡戏,与华人的宗教节庆紧密结合,风光一时,但随着新加坡政府在1978年以后推行英语,加上新加坡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迅速都市化、西化后带来的市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宗教仪式与节庆的社会功能与日俱减,以方言演出的各种傀儡戏日渐式微,进入低潮。
让他欣慰的是,偶戏自身的艺术魅力及其代表的传统文化,在上世纪90年代又如浴火凤凰,展翅而飞。
成立于1999年的“十指帮”由陈鸣阗等人发起。这个有活力的团体在短短十年间,走遍海峡两岸,日本、奥地利、韩国、泰国、土耳其等地,制作了不少叫好的偶戏。
此外,从上世纪90年代中叶开始,以布偶娱乐民众、用英语演出西洋故事的杨瑞明,在2004年也成立了专业布偶剧团,并以英语为媒介,俘获了青年观众的心,大获成功。特别是他善于综合运用提线木偶、布偶与演员三结合演出,一直维持着很好的票房纪录。2008年还代表新加坡参加了河内首届国际偶戏节,荣获银奖。
目前,新加坡仍有6个专业和非专业的偶戏剧团活跃在舞台上,来自广东潮州的杖头木偶、提线木偶,海南的杖头木偶,闽南的布袋戏、提线木偶等偶戏形式,应有尽有,为偶戏这个古老戏种撑起了一片广阔天空。
偶戏的演出应以创意、文化内涵取胜
蔡曙鹏说,虽然艺人们尽心尽力,但正如“木偶不会老,但艺人会老”一样,偶戏如今在新加坡也遇到了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发展困境,那就是如何在新的时代更好传承的问题。
“上世纪80年代以后,歌台崛起,成为一股新兴力量,传统演艺迅速走下坡路。最惨的时候,一整年演出不足10场。”蔡曙鹏说。
作为第二届河内国际偶戏艺术节的评委、东盟偶戏协会发起人,蔡曙鹏认为,在进入新世纪之后,世界范围内的偶戏艺人们都普遍意识到,要想让这个古老的艺术得到长远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地从编剧、舞美、道具、演出形式到技术手段进行全面创新,同时加强国际交流,取长补短,互相提高。
一个小小的创新案例是,在传承潮州铁枝木偶技艺时,新加坡本地木偶剧团“猴纸剧坊”的创业者何家伟鉴于木偶颇沉重,把玩费力,就把道具进行了改良,即将铁枝衔接到手肘而不是手腕,铁枝比较短,运作起来就轻便多了,效果不错。
在演出呈现上,目前包括新加坡在内的很多国家都采用了“人偶结合”的方式,不仅仅是只有木偶呈现,增加了剧目的观赏性。
不过,蔡曙鹏也强调,不是所有的所谓创新都值得赞许。在经典剧目中,文学性与哲理性的场面与搞笑的场面,能保持合理的平衡。传统偶戏中的象征性与美学观念,以及它们所代表的哲理与内涵,在一些创新作品中荡然无存。
“偶戏的演出,还是应以创意、文化内涵取胜,而不是纯粹为搞笑而搞笑。”他说。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