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0日,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挂牌。三年来,临港新片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重要”指示精神,在制度创新等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未来又该在哪些方面重点发力?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就此采访了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院长赵晓雷教授。
推出哪些重要平台和举措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临港新片区要努力成为集聚海内外人才开展国际创新协同的重要基地、统筹发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的重要枢纽、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的重要跳板、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通道、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重要试验田。三年来,临港新片区在落实“五个重要”指示精神方面推出了哪些平台和举措?
赵晓雷:临港新片区的核心功能是集聚配置全球高端资源要素,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三年来,临港新片区注重培育核心功能,在集聚配置全球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高端资源要素方面推出一系列举措。
第一,建设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发展跨境贸易结算和海外融资服务,探索人民币离岸交易,搭建本外币一体化跨境资金池,试点开展非居民离岸人民币业务,促进人民币跨境双向流动。建设科技保险创新引领区,建立前沿科技产业综合保险补偿机制,建设跨境资产管理示范区,深化含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和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试点。
第二,建设信息快捷联通基础设施和跨境数字贸易基地。临港新片区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已于2021年6月投入使用。2021年12月20日,国家(上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揭牌并正式启动运营。建成临港新片区数据跨境流动公共服务管理系统,通过海缆系统可连接亚太、欧洲方向。亚洲最大的超算中心之一商汤科技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正式运行,总算力规模超过3700PFLOPS。2022年7月,普洛斯供应链位于临港新片区的跨境数字贸易基地全面升级,以数字化手段实施一体化实时监控。
第三,集聚科创平台,推动离岸研发。2020年9月至2022年8月,临港新片区集聚了14家经认定的科技创新型平台,业务涵盖产业化创新、工业互联网科创、电力电子、智能制造、战略科技、高端海洋装备、数据流通科技、汽车半导体、纳米技术应用、流程制造科技、智能系统科技、海洋生物医药科技等领域,并推动利用自由贸易账户跨境资金池开展离岸研发业务。
第四,大力集聚国内外高端人才资源。建成临港新片区国际人才服务港,建设移民政策实践基地和移民事务服务中心,整合提供39大类政府公共服务和移民融入服务,全面承接新片区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审批事权,开设外籍人才来华工作和居留许可“单一窗口”,构建海内外人才“一站式”服务模式。
在哪些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临港新片区先行先试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对标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在哪些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
赵晓雷:临港新片区着力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提供高水平制度供给、高质量产品供给、高效率资金供给,围绕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及数据快捷联通,实施一系列制度型开放举措,在以下重点领域率先突破:
——对标CPTPP等规则标准,重点推进跨境投资、跨境服务贸易领域制度创新,推动金融、电信、教育等行业进一步开放。全国首家外资控股的合资商业理财公司、首家外商独资的金融科技公司、SAP云服务、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等落户临港新片区。
——洋山特殊综保区构建“六特”海关监管模式,支持跨境服务贸易、离岸贸易、离岸研发、跨关区国际中转集拼、飞机船舶跨境租赁、境外仓单离岸转手买卖等新型业态业务发展。
——在全国率先取消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资本金专户,率先开展境内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和高新技术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额度试点,率先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外汇管理改革试点。
——对标国际航运服务规则,实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国际船舶登记管理规定》,国际船舶登记业务大增,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22)》以82.79的总分蝉联国际航运中心第三位,与第一位伦敦、第二位新加坡的差距明显收窄。
临港新片区在推进制度型开放的同时,还建立了全面风险防范制度,率先构建一体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包括经济运行、制度创新、风险防范、事中事后监管、政务服务五个功能板块,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9个前沿领域初步形成产业集群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临港新片区如何充分发挥“特殊经济功能区”“特殊综合保税区”等制度政策优势,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型产业体系?
赵晓雷:特殊经济功能区是国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培育全球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的新的战略空间概念,是我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是对标国际公认、竞争力最强自由贸易园区的重要载体。“双特”战略要求临港新片区发挥开放型制度体系优势,推动统筹国际业务、跨境金融服务、前沿科技研发、跨境服务贸易等开放型经济集聚功能,建设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型产业体系和前沿产业集群。三年来,临港新片区已在以下9个前沿领域初步形成产业集群。
一是初步形成覆盖芯片设计、装备材料、工艺制造、第三代半导体和封装测试的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已集聚产业链企业190余家,投资规模超2200亿元;
二是初步形成涵盖创新药研制、高端医疗器械、国际医疗服务、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已集聚相关企业近100家,涉及总投资约630亿元;
三是初步形成AI芯片、算力中心、数据服务等基础层,机器视觉、语言语义、自然语言处理、类脑科技等技术层,以及自动驾驶、智能制造、无人机等多元应用场景层的产业链,已集聚相关企业100余家,涉及投资额500多亿元;
四是打造飞机和发动机研制、零部件研制、运维服务等民用航空产业链,已集聚相关企业20余家;
五是初步形成以特斯拉、上汽荣威为龙头的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集聚产业链企业130余家,特斯拉90%以上零部件实现国产化,2021年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超过1800亿元;
六是加快构建航空、航天、汽车、海洋、能源五位一体“空天陆海能”高端装备动力产业体系,已集聚相关企业220余家,全力打造上海“全球动力之城”核心区;
七是打造全球氢能产业创新策源地和高端制造基地,已集聚氢能相关企业20余家;
八是发展绿色再制造,打造低碳制造引领区,现已集聚相关企业10多家;
九是启动建设首批世界顶尖科学家联合实验室,北京大学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上海流程智造科技创新研究院等重大功能性平台落地。2022年6月,临港新片区发布《促进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新业态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支持高端前沿新产业、新业态在洋山特殊综保区集聚。2022年7月26日,洋山特殊综保区拟扩区范围内的洋山国际保税交易中心项目正式启动,项目总投资约44.70亿元,将构建国际科创要素集聚的产业枢纽。
全面提升特殊经济功能区能级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日前,市委举行新闻发布会,提出将出台支持临港新片区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的若干政策措施。这对于临港新片区发展意味着什么?
赵晓雷:按照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定位发展“五个新城”,是上海“十四五”期间优化城市空间格局的战略部署。南汇新城是临港新片区的主城区,也是临港新片区产城融合的核心区。支持临港新片区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有助于将临港新片区的发展与“五个新城”的发展联系起来。南汇新城可以依托临港新片区的制度、政策、区位优势,加快提升交通枢纽能级,加快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打造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持续完善城市功能配套,特别是进一步有序推进环滴水湖国际旅游度假区、国际文化创意港、城市商业生活中心、以跨境金融和离岸金融为特色的滴水湖金融湾等区域建设。而南汇新城的城市功能提升、开放平台构建、产业集聚发展,将进一步强化全球资源配置能级,强化开放枢纽门户功能,提升创新浓度、经济密度、投资强度,有助于临港新片区加快建设开放型前沿产业体系与现代化、国际化宜居宜业新城相融合的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受新冠疫情影响,国际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增大。在此背景下,临港新片区应该在哪些方面重点发力?
赵晓雷:2022年上半年,临港新片区在保持疫情平稳可控的基础上,克服重重困难,推动经济继续保持稳定上升势头,实现逆势增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面对疫情影响及国际经贸形势不确定性,临港新片区要持续深入贯彻“五个重要”指示精神,始终牢记国家战略使命任务,持续推进开放和发展,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聚焦重点产业、重大工程、重点区域持续发力,持续增强全市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发动机作用。
具体来说,在三年建设总结评估基础上,临港新片区要系统推动平衡协调发展。既要抓好产业区的发展,又要加快推动城市、城镇的繁荣;既要抓好生产制造能力增强,又要加快推动科技研发水平提升;既要抓好硬件产品制造,又要抓好软件产业发展。在制度创新方面,持续探索构建与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实施更高水平的投资贸易自由化,积极争取国家层面发布临港新片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全面提升特殊经济功能区能级,打造高水平开放新标杆。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题图来源:新华社 资料图 图片编辑:项建英
来源:作者:王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