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机场片区:世界一流国际航空枢纽走进现实

深圳早已进入存量土地开发时代。日前,深圳市发布《深圳市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十四五”规划》,是关系到深圳未来五年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和具操作性的规划。规划提出全市“十四五”城市更新及土地整备投资超1万亿元,相当于“十三五”期间的3倍!城市提档、更新提速跃然纸上。

投资超万亿,十分之一个深圳旧貌换新颜

规划完成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固定资产投总额不少于 1万亿元,远超“十三五”同期3500亿元的规模。按此规划,更新与整备需完成年均投资2000亿元,相当于2021年深圳全市重大建设项目投资额的3/4,投资规模不可谓不大。

实施规模95平方公里,接近深圳建设用地的10%。拆除重建10平方公里,是“十三五”12.5平方公里的80%;综合整治45平方公里,是“十三五”的2.57倍;土地整备,目的是进行土地储备,规划40平方公里;合计95平方公里,相当于深圳全市陆域国土面积的4.76%、建设用地总规模9.21%。

宝安和龙岗是主战场,光明异军突起

宝安区和龙岗区是主战场。全市通过更新向市场供应土地10平方公里,其中宝安和龙岗分别是2.35平方公里和1.95平方公里,合计占全市的43%;这两区各整备土地10平方公里,合计占全市的50%。其次是龙华和坪山两区,更新和整备规模约相当于宝安和龙岗的50%。

光明区异军突起。其土地供应和整备土地总量达6.35平方公里,规模超过龙华和坪山。可以预见未来5-10年,光明区凭借有利的区位和国家科学中心的优势,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表:深圳市“十四五”城市更新及土地整备实施规模95平方公里分配方案

强制落实23个民生服务设施项目,新增学位23万余个

更新项目建筑功能方向大调整。当前深圳商业用房包括商场、办公楼、研发楼等存量规模过大,空置率处于历史高位,规划要求严控新增商业建筑面积。住房用地和建筑面积占比均不少于50%,未来5年将供应商品住房建筑面积不少于3000万平方米。测算相当于供应30万套以上商品房,年均6万套,约相当于近两年深圳新房成交套数的1.2-1.5倍,是满足住房市场需求的主力军。

通过更新项目,将新增小学、初中和高中学位23.3万个。规划要求完成基础教育设施即小学和初中建设不少于130所,预计新增学位不少于21. 3万个,相当于全市“十三五”期间通过各类途径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27万个的79%。

超大型高中陆续有来。新、改、扩建高中不少于15所,新增学位约2万个,指标均大幅高于“十三五”。具体规划了坪山高中园3所高中共180个班,龙华第26高78个班,宝安3所72个班的高中。

医疗设施再补短板。“十三五”末,深圳三甲医院18家,规划提出新、改、扩建医院8所,养老院8所。规划创新性提出,综合医院、高中和养老院的用地可互动调整,意即这三类民生设施用地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相机抉择。

规划具体提出了以上15所高中和8所医院项目指标,是未来5年要通过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重点落实的23个民生服务设施项目,工作目标一目了然,且属于强制性规划内容,必须落实。

保障重大建设项目,透出诸多新项目信息

规划首次以附录方式具体明确了“十四五”期间需要优先落实的民生设施、市政设施、道路交通及设施和轨道交通设施项目。这个规划是2022年4月公布《深圳市国土空间规划保护与发展“十四五”规划》以来又一个涉及诸多具体建设项目的专项规划,透露出一大批新规划的建设项目。

优先落实的81项道路交通及设施项目中,多个新通道交通项目首次与公众见面。例如,广深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段二期工程5.7公里,机场一带3座互通式立交;深圳西部、用地位于南山区的深珠(伶仃洋)通道,30公里,跨海连接珠海,是深中通道之后的又一瞩目跨海大通道项目;深圳东部、用地位于大鹏新区的深汕跨海高速公路,12.68公里,连接大鹏新区坝光生物谷、惠东巽寮湾,直达深汕合作区;用地位于宝安区的交椅湾大道,15.8公里,连接东莞滨海新区。

优先落实的轨道交通设施项目46项,信息量非常大。国家级湘粤第二高铁(含广深第二高铁),用地涉及宝安区,可见该高铁自宝安区进入深圳;深汕城际,用地涉及福田区、罗湖、盐田、深汕合作区、大鹏新区,以城际铁路方式频密连接五区,区别于深汕高铁。国家级港深西部快轨,连接香港北部,亦是香港北部都会区重点建设的跨境轨道项目。

优先落实的市政基础设施41项,保障城市基础功能。涉及宝安、龙岗、龙华、坪山和大鹏五个区,保障水库、污水处理、电力、通信、环卫、燃气和油品等项目建设。

本文作者

周军民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 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人大计划预算审查监督咨询专家,经济学博士







这里是全中国最繁忙的空港之一,正朝着打造世界一流国际航空枢纽的目标阔步前进。


清晨时分,来到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近距离感受到的,是“大前海”的生机勃勃和忙碌活力。航站楼里旅客如织,人们步履匆匆,从这里出发,奔赴各地。机坪上,顺丰、UPS等国内外快递巨头的货机载着各类货物,从这里发往全球各地。2021年,深圳宝安机场客货运排名均位居全球前20,这里已成为深圳和前海连通世界的门户,是粤港澳大湾区“腾飞”的重要动力引擎,更是展示深圳开放活力和先行示范的重要窗口。

卫星厅成展示深圳现代化形象的“新名片”
乘坐先进的捷运系统,仅仅几分钟时间,便从T3航站楼来到了卫星厅。在“春”“夏”“秋”“冬”四大主题候机区里,不同款型特色沙发组合搭配不同颜色的座椅,彰显四季不同的色彩文化,从感观和体验都带给抵离深圳的旅客全新感受。这里是旅途中稍息片刻的驿站,人们在此悠闲地等待着起飞。不远处设置的儿童游乐区里,孩子们追逐嬉戏,为安静的候机区平添几分欢动的旋律。
“这个新的卫星厅设计很时尚,也很人性化,感觉可以和新加坡、香港这样的世界一流机场相媲美。”搭乘南航航班的洪女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卫星厅的启用让深圳机场更加现代化、国际化,“我特别喜欢卫星厅的环境设计,尤其是这个天花和木纹色的搭配,既时尚、又温馨,还有登机口的座椅设计也很人性、很舒适,体验非常好。”

深圳机场卫星厅,是“大前海”扩容后首个“启航”百亿级交通工程,卫星厅位于T3航站楼北侧,通过捷运系统连接目前的T3航站楼和规划中的T2航站楼。总建筑面积约为24万平方米,平面呈“X”构型,共设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同时新增配套站坪面积约100万平方米,设计年旅客吞吐量2200万人次,最多可保障53架飞机停靠廊桥,更多旅客可以体验廊桥抵离的便利。
“去年底以来,随着卫星厅的投入使用,深圳机场地空资源得到进一步释放,保障供给能力进一步提升,为深圳机场打造世界一流国际航空枢纽,更好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深圳机场有关负责人表示。
第三跑道建设大步迈进“快车道”
宝安机场附近,深圳机场三跑道扩建工程现场,伴随着机器轰鸣声的工地,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随着日前外海堤直立堤基础部分的施工顺利完成,标志着机场第三跑道进入建设快车道,现在项目正在夜以继日地攻坚推进。”项目部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三跑道位于机场二跑道和沿江高速之间,长3600米,宽45米,飞行区按照最高等级4F级建设。据介绍,项目工程填海面积达2.8平方公里,相当于400个足球场。该工程也是广东省重点交通工程,建成后将能满足包括世界最大客机A380等各类大型客机起降。
据了解,第三跑道扩建工程将按照2030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60万吨的目标设计建设,推动深圳机场飞行区的扩能增效,满足大前海航空业务快速增长的需要。
快件及跨境电商业务打造“新动能”
深夜,深圳机场站坪内灯火通明,飞机、车辆、工作人员穿梭忙碌,不同于白天,大量的货运航班保障都是在夜间进行。一箱箱货运从这里起飞,运向全球。快件及跨境电商业务已迅速成长为深圳机场的一张“新名片”。
据该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围绕“城市+产业”未来发展流通需求,深圳机场启动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米、总投资超50亿元的8个物流设施项目建设,其中包括顺丰航空华南航空枢纽中心二期项目、DHL华南航空快件枢纽等重点项目,以一流的基础设施为国际跨邮集散中心建设提供平台支撑。
“上半年,深圳机场国际航空快件及跨境电商货量达20.2万吨,逆势同比增长11.3%;其中,空运跨境电商货量达到3.5万吨,同比增长7.5%,共计198.6万件,货物价值高达31.5亿元。”


审核 / 郑礼军

责编 / 李庭新

校核 / 李可

编辑 / 蔡璨

校对 / 高崇文 胡洁贞

来源 / 深圳发布 深圳报业集团 深圳广电集团



点分享点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