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广东这座地级市,秒杀中国一众省会

说到佛山,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1991年,李连杰的《黄飞鸿》火遍大江南北,佛山这个名字从此和无影脚紧紧黏在了一起。

佛山出过许多武术名家,最知名的是咏春拳宗师叶问。传奇功夫巨星李小龙的祖籍,也是在佛山下辖的顺德。

顺德还因为美食被人熟知。2016年央视推出了纪录片《寻味顺德》,短短三集,让顺德成为了所有食客心驰神往的地方。

很多人对佛山的印象,可能就止步于武术和美食。


但其实佛山更令人惊异的是经济实力。2019年,佛山的GDP就已经突破万亿大关,成为了广东第3、全国第17座步入“万亿俱乐部”的城市[1],甚至超过相当一部分其他省的省会城市。


佛山,一直在闷声发大财。


小小佛山,吊打一众省会城市

佛山,就像佛山人一样。你轻易看不出他们有钱。

如果说上海有钱人是西装革履住洋房,东北有钱人是貂皮金链开大奔,佛山有钱人则是背心短裤穿拖鞋

第一次来佛山,你可能觉得自己来的是休闲、古朴的度假区,而不是一个经济高新区。

佛山至今保留着许多古色古香的建筑,比如禅城的祖庙、顺德的清晖园。这里生活节奏比深圳广州都慢一些,人们日常喝茶打麻将,逢年过节,这里的重头戏是别的城市已经不多见的舞狮表演。

佛山的舞狮表演,背后可见当地传统建筑特色的“镬耳屋 ” / 图虫创意

但在佛山多住一段时间,就能发现这里多有钱了。

比如,你可能很少听说佛山人为挤公交烦恼,因为大家都有车。截至2021年6月底,佛山的私家车保有量约有258万辆。平均下来,每3个人就有一辆私家车,差不多家家户户都有车。要知道,公认车多的北京,平均每4.2个人才有1辆私家车

有车的背后,其实就是有钱。

2021年,佛山城镇居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2942元,远高于广东省(54854元)和全国平均(35128元)[4]。邻省的长沙,作为省会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佛山还低一点,是62145元。

而且,佛山的经济还一直在增长。除了少数年份,佛山GDP的增速一直在广东和全国平均水平之上。2012年到2017年增速都在8%左右,2004年到2007年甚至达到18%以上。

佛山的常住人口约961万人(2021年末),比邻省的长沙少60万人左右。但佛山的人口城镇化率几乎达到95%,而长沙则只有83%左右。

人口城镇化率高,意味着居民从农村搬到了城市,主要产业也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这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在佛山,你已经很难看到还在从事传统农业的人。即便有,也可能是家里住别墅的那种。


佛山南海雄狮潭边村,有专人在清理村内公园的水面 / 图虫创意

要找好工作也没那么难,本地就有五百强的大公司,让你开车上下班。

在2021年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佛山有7家企业上榜。这其中就有人们耳熟能详的美的、碧桂园,分别排到了第7和第16。不要以为7家没有很多,隔壁湖南一个省入围的企业也就7家。

美的和碧桂园,如今都做到了各自行业的龙头,而总部却都在佛山顺德区北滘镇这个不知名的小镇。

航拍位于顺德的碧桂园总部大楼 / 图虫创意

美的曾是一家塑料生产厂,从1980年开始生产电风扇等家电;碧桂园则成立于1992年。

这些时间点,和《春天的故事》那首歌里唱的1979年和1992年两个春天都很接近。所以我们很容易想到,佛山这么强,主要是受改革开放的影响。

可是,最初在1979年设立、1980年改称经济特区的是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没有佛山的事。现在佛山的年生产总值却已经超过了珠海、汕头、厦门。

改革开放诚然重要,但却不是全部的原因。为什么佛山能后来居上,成为广东省内GDP仅次于深圳、广州的城市?

佛山,最厉害的是民企

经济发展,离不开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营商环境。

做生意最看重的是什么?公平的市场、高效的政务、透明的法律政策和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

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我们所说的“营商环境”。

佛山金融高新区的繁华夜景 / 图虫创意

营商环境差是什么样?孟加拉国就是一个例子。

在孟加拉国,申请创业就要9道程序,平均要274天、16道程序才能取得建设许可,申请执行合同还要等上4年、花费合同价值的近七成价格。手续都这么难办,大规模的生意自然也就难做。

佛山,完全像是一个为做生意量身定制的城市。

在佛山,办理商业手续不用等,这里有全天候全时段“不打烊”的商事登记模式、还在持续推进“证照联办”等改革。2021年佛山企业登记、刻制印章、申领发票全流程只需1.5个工作日就能办结。同样是创业,在别的地方可能文件还没备齐,在佛山都已经可以开业了。

佛山创意产业园街景 / 图虫创意

2014年,佛山就已经改革了695项行政审批事项,其中取消的有三分之一,大部分都进行了调整优化,超过九成的审批事项能够线上办理。

从前建造一栋大楼,竣工之后的验收需要一个月以上甚至半年时间,但在佛山,这个过程只需7-8天。此外,佛山还实施了一系列措施来鼓励创业。比如降低企业登记门槛、落实收费减免政策、发放多种补贴等等。

年轻人创业都不容易。但在佛山,会比其它地方容易一点。

2020年,一条名为“我喺佛山有间铺”的视频小火了一把,讲的是两个香港小哥来佛山岭南天地商圈创业的故事。

他们租下了一间三层楼的商铺,开了餐厅、酒吧和理发店。虽然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但疫情缓解后客流很快恢复了正常。

为什么在佛山更有机会开下去一家店?佛山繁荣的经济和制造业,让这个看起来不大的城市聚集起了更多人,他们都将成为小店的客流。

佛山,还有创业相关扶持政策。学生、退伍军人和失业人员等人群创业,还能领取相应的资助和租金补贴。

佛山顺德年轻人的夜生活 / 图虫创意

对创业、商业的重视,带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企业集聚。截至2021年,佛山市场主体已突破100了万户——平均每9个佛山人就有一个“老板”。

佛山企业多,民企尤其多。2021年佛山企业100强榜单上,连第100名的年营收都达到了31.5亿元,放到云南整个省的100强企业榜单,都可以排到第35名。在这100家佛山企业里,有93家都是民企。

不要小看了民企。在中国,民企数量占企业总数92%以上,贡献了一半以上的税收。

也是民企,让很多务农人口来到城市[17],从事起第二、三产业的工作,有了更高的收入和更多的机会。最重要的是,在一个民营经济发达的城市,就业压力和收入差距就会缩小。

当各式各样的民企集聚在一起,能交流、也能有更多的创新。在中国,65%的技术创新、75%的专利发明和80%的新产品都来自于民企。

佛山虽然不是经济特区,但它的发展之路,也是一首市场经济的赞歌。

地理优势,成就佛山

当然,佛山成功的秘密不止于此。

时间退回到八九十年代,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而佛山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崭露头角,拥有优良港口的汕头、汕尾和湛江纷纷不敌佛山。

这其中有个关键的原因,就是佛山占据了优越的地理位置。

比如很多人听说过“广佛同城化”。佛山与广州位置接近,从广州去佛山坐动车只要20分钟,普通上班族还可以坐广佛地铁在两地通勤。一些广州企业也会把分公司开到佛山,在广州工作的年轻人也会把房买在佛山。

此外,广州还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等多所重点大学,以及超过百万的大学生。优质的教育资源,让佛山也有机会发展高新产业——广州读书,佛山工作,对年轻人来说也是不错的选择。

“广佛同城化”是2008年提出的,而佛山的地理优势,其实更早就显现出来了。

香港大学地理系在1997年就研究过香港对于珠三角发展的作用。研究指出,外资对于珠三角经济高速增长至关重要,而香港则是八九十年代珠三角的主要外资来源

便利的水路交通是佛山历史上重要区位优势之一,图为航拍佛山南海国际货柜码头 / 图虫创意

佛山就曾受益于地理优势和香港投资。

人们都知道当时中央在南方沿海设立了经济特区,尤其是希望深圳利用好毗邻香港的优势。

但其实早在设立经济特区之前,1978年国务院就针对广东和福建颁布了《对外加工装配和中小企业补偿贸易办法试行条例》,为香港参与内地的建设打开了大门。

随后广东决定设立五个试点县,分别是当时属于佛山的南海、顺德和中山,加上东莞和位于广州的番禺。

现在佛山五区的生产总值里有六成是南海和顺德贡献的。

1987年,新华社就有记者调研了珠三角,发现南海、顺德、中山和东莞这四个县的经济表现很有亮点,发表了一篇《广东跃起四小虎》,于是有了“广东四小虎”的说法。

内地改革开放初期,香港的工业正面临着困境。

一方面,香港地租和人工成本高,受到东南亚国家低廉成本的威胁;另一方面,香港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方面又不及同为亚洲四小龙的韩国、台湾和新加坡。

香云纱是佛山市顺德区的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手工师傅正将制出的纱铺展开来 / 图虫创意

此刻的香港亟需进行产业转移。于是,不得不出走的小龙遇上了刚刚敞开怀抱的小虎。1978年香港“牛仔大王”杨钊来到顺德开办制衣厂;一年后香港“胸围大王”罗杰伦在南海开办了内衣厂。

当时内地缺乏资金、技术和技术人员,这些需要从境外引进。但对香港企业来说,南海和顺德不但有政府的扶植,还有着低廉的租金和劳动力。

有了香港企业的到来,佛山率全国之先,开始了对外商业贸易。在那个仍然是计划经济的年代,大搞生产放眼全国只有珠三角能做得到。而其中做的不错的,就是独占两只“小虎”的佛山。

俯拍顺德容桂渔人码头 / 图虫创意

有了政策的绿灯,香港企业建厂的风气也带动了本地商业。

当时顺德居住港澳的乡亲回乡,会带电风扇之类的家电作为礼品,顺德人去了港澳探亲也一定要带一件电器回来。

顺德人把买回来的家电拆解、仿制、创新,造出了自己的电风扇、冰箱和微波炉,也就有了后来广为人知的美的、格兰仕。

位于佛山的美的集团总部 / 图虫创意

有句话叫“有家就有佛山造”,佛山制造业早已享誉全国。陶瓷、空调、冰箱、铝型材、电风扇、微波炉、消毒碗柜、热水器这些产品,产量世界第一的城市,全都是佛山。


直到今天,佛山依然得益于悠久的制造业传统、强大的政策支持以及与香港机缘巧合下的互相成就。

佛山陶瓷业历史悠久,古时就以技艺精湛的“石湾陶”而闻名 / 图虫创意

佛山并不会一劳永逸。互联网行业兴起,也让这个以第二产业见长的城市面临新挑战。

老一辈佛山人可能没那么担心,依旧穿着拖鞋收着房租。而源源不断到来的年轻人,正书写着佛山新的未来。

来源:浪潮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