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的国人有 一个误区,觉得新加坡是东南亚,华人占比最高的国家,自然而然的就会心系祖国跟中国的关系非常瓦瓷。
的确新加坡对中国有过暧昧,但现如今的新加坡,既不仰望洋人,也没高看血亲。
新加坡地标
东南亚这块地儿,这几个国家,放一起,看个1分钟,不难发现,那叫一个丰富多彩。
研究“化学的”、销售“化学产品的”、搞军队,拉团练的、忙着跟主沟通的、忙着找大哥带飞的、忙着改进皇帝新衣的……
东盟11国
反而屹立其中的新加坡到显得突兀了。
新加坡——东南亚地区的经济中心,地处中南半岛的南端,马六甲海峡南出口(海峡最狭窄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国王、不是军政府、法律森严、花园国家。
新加坡某酒店的垂直绿化
地处狼窝虎穴的新加坡为什么成了闻名世界的亚太金融中心。
首先新加坡是个多元的移民国家,当地人口结构,华人占比最大,达到了75%,其余印度人,马来人等都为新加坡民族的主要群体。
华人的组成
享受美食的当地人
早期新加坡还属于马来半岛,郑和下西洋时,陆续就有很多华人留在了当地
后来下南洋热潮使得东南亚的华人逐渐增加,聚居在印尼和马来半岛,当地土著眼看着,勤劳聪明的中国人在当地生活越过越好,财富越积越多,便心生怨念。
结果导致印尼屠杀华人事件、以及马来西亚将更多的中国人,向还是沼泽地的新加坡驱赶,最后成功甩包,使其独立成国。
新加坡的独立可以说是被动事件,但新加坡人向世人证明了,被人摒弃后的涅槃重生。
唐人街
谁都想不到仅有719平方千米的地理意义上的弱国,随着世界贸易的接轨,让新加坡在九十年代一跃成为了亚洲四小龙。
新加坡排华吗
关于排华的说法吧褒贬不一,新加坡一开始不排华,九十年代,大量的新移民利用当地宽松的政策,到新加坡就业、置业、从商。
本来没啥大的问题,但中华民族最大的优点就是,大部分人有着强烈的归属意识,和落叶归根信念。
这些新移民在新加坡境内,拿着比国内高的薪水,从事着当地人不愿意做的工作,然后置业,买房、组屋买不了,就投资商品房、做生意,用薄利多销的模式,快速圈钱,然后再做更大的投资。
当地高档公寓
这些行为在老移民的眼里,成了新移民剥夺了他们就业的机会、炒高房价、炒高物价,原本静悄悄的新加坡出现了老移民们不喜欢的市场秩序跟社会秩序。
要知道,新加坡当地人,不管华人、马来人、印度人、他们从80年代开始到现如今,都住在政府建造的组屋里。
新加坡刚从马来联邦独立出来时,老百姓真的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大多数人面对的就是房屋一间地无一垄的局面。
没开挂的新加坡
国父李光耀总理上台后,第一个决定就是,要让百姓有家可归。你说老先生为了选票也好,为了业绩也罢,但事实就是,新加坡顶住了压力,一点点的发展,在80年代,月薪1500新币以下的家庭开始第一批住进了政府的组屋里,然后是2500新币,再来是3500新币。
到现在新加坡高于80%的人都住在政府建造的组屋里,但新移民来了,攀比起了居住环境、攀比起了穿衣,当地人怎能无所顾忌。
政府建造组屋
新加坡人早期看着殖民者,西洋盎撒人,在二战期间,对小日本不战便降,曾经效忠女王陛下的新加坡人就对洋人没了任何情结。
后来新移民来了,在法律森严的新加坡,试图同化老移民,当地老华人,看着这群讲着“中国人不骗中国人”的新移民,但行为上也绝对不先支持自己的新移民群体,多少有点丧气。
下南洋的人,是中国留洋群体里,最最贫穷的一批,无论从思想、认知、还是金钱上。
这些下南洋的中国人,多数来自福建沿海地区、潮汕、潮州、广府,他们到当时不主流的东南亚,想要靠自己的勤奋、靠着吃苦积攒点盘缠度日。
下南洋的人,曾经在码头做装卸工人、在种植园耕地、在满是毒蛇的乳胶林里割胶……
然后他们积累了财富,把孩子送回中国读书,把钱寄回给国内的兄弟姐妹度日。
中国在战争危难之时,是这些,当时在中国生活不下去的“下南洋人”在海外集资,支持着国父孙先生的革命事业。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这些南洋的华人,带着钱,带着理念,带着勤奋,向中国沿海城市注资。
那些曾经下南洋人的后代们,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展示了,什么叫中国人先帮中国,才是中国人不骗中国人。
对比那些整天在互联网对骂的群体,会不会有一丝丝的汗颜,中国体育事业中几个外籍教练被吹嘘的天花烂醉,不回来执教了,还有人哭天抹泪,在直播平台上,讲几句听不懂的中文,就让你如痴如醉。
再回过头看看本是同根生的自己人,觉得鼻子眼睛,哪都不对。一副全世界就你见过世面的样子,真是比大师兄还大师兄。
我们要知道,老外也有不傻的,他们知道,说什么,做什么,才能让你慷慨解囊,但不代表那是他们心里的声音。
所以那些在崇洋媚外上有所作为的朋友们醒醒吧,英雄莫问出处,口号的山墙也别白铸。
扯远了,愤慨一下,各位仁兄见谅,书归正传。
钱新加坡人不差儿,他们希望,新来者尊重他们艰难时期定下的社会秩序,简而言之,人口密集度颇高的新加坡缺人,且缺华人。
新加坡当地的调查显示华人的生育率逐年下降,但邻居印度王炸和穆斯林兄弟这么多年一直秉承多生孩子多种树的生活理念。
长此以往新加坡在某个侧面——危矣。
虽然新加坡收紧了移民政策,但欢迎高精尖的华人输送。
想去新加坡享受高福利、中产收入、低廉物价、过躺平人生的新移民还是不要动这个心思了。
新加坡不同于周边的东南亚国家,怎么说呢,和香港有点像,生活节奏并不比国内慢多少。
内卷在新加坡一直存在,即便没有007,也应该无限接近996。
早高峰
福利待遇,在东南亚和东亚国家里,算不上最好的,跟中国澳门更是没法比。
物价上来讲,新加坡由于占地面积有限,买车很贵,重税,其余吃住行上来说,没有很贵。
每个组屋社区都设有食阁,就跟国内大厂里的食堂差不多,每顿餐食消费在3—5新币左右,包含主食,菜,饮品,肉,山珍海味谈不上,也就大厂里工作餐的标准。
新加坡当地人,为了环保,不提倡在家里开火,所以当地很多人,一日三餐都在食阁解决。
年满60岁以上的老人,在食阁就餐还有折扣活动。
综上所述你说新加坡排华吗,未必,他们只是想一视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