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输赢的标准不止一个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第一次听到这个口号还是在小学时参加镇上举行中小学生广播体操比赛的前夕,学校排练时听到的。后来这种口号就出现得越来越多,但其中味道却少了些友谊,更多的是火药味。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2年纽约奥运会,当时我正在上大二,我的宿舍是一个混合生,来自不同的院系。记忆犹新,当时我们是拉起窗帘在观看比赛;已经记不得是哪项运动,中国队没能拿到金牌,惹得宿舍人异常愤怒;因为我对体育项目并不了解也谈不上热爱,因此很难理解他们为何如此气愤,反应如此之大?屏幕前的我们似乎除了十名观众,应该就没有什么身份了吧!

看到他们有此反应,我当时说了一个假设:“你们干嘛这么激动?如果有一天中国女排和乒乓球失利了,岂不是要让运动员们以死谢罪!”七个人,七个人瞬间都将眼神投向我,我已经意识到了自己说错了话!只得默不作声,气氛略有尴尬。一位室友大概是为了化解尴尬的氛围道:“怎么可能,中国排球、乒乓球、跳水、体操都是世界一流,无法超越的存在!”其实我当时有心反驳一下,但又怕得罪这些朋友,只得悻悻地回到自己的床铺躺下来想着自己的事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可否认,大家都是出于爱国的热情,为奥运健儿们加油助威;他们在享受这份荣誉的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压力。但不是努力就一定有收获的,排球、乒乓球、跳水、体操等这些体育项目目前确实是我们国家队员遥遥领先,但这些毕竟是竞技体育,无论是技术还是体能都会有封顶的一天,也就意味着有被超越的一天;我们的运动员之所以能在此类项目中取得骄人成绩,除了平日里刻苦的锻炼外还有体质的契合;但别忘了,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同样持有这种优势;没有人敢保证能在这类领域中永远称王。

今天看到网上铺天盖地的报道中国乒乓球混双败北,失去了原本十拿九稳的金牌;中国跳水队男双10米台屈居亚军;女子55公斤级举重,选手廖秋云仅获得银牌,失去了原本希望最大的金牌;女子100米蝶泳遗憾摘银;女子双多向飞碟决赛中国名将仅得铜牌;体操男团仅得铜牌。

运动员在承受各国对手挑战的同时更要经受一些国人的苛刻要求与诋毁。我们作为看客对公众人物的监督固然有必要,但无理的指责就是吹毛求疵。若非看到一些人的言论,我倒记不起当初那诧异的眼神,也幸好理性的观众越来越多,对输与赢的考量越来越多。

奥林匹斯精神意在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奥运之父顾拜旦说过:“奥运会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正如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成功,而是奋斗;但最本质的事情并不是征服,而是奋力拼搏。”

愿以后的奥运精神回归到本质上,他是种族的包容,文化的交流,参与者的自我突破。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