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向世界传递中国传统文化与东方美学?如何让世界看到中国当代社会青年人积极正向的精神风貌?随着电视剧《扶摇》在海外多地开播,柠萌影业正在探索的更多元化“出海”路径依稀可见。
近年来,国产影视输出海外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国剧逐渐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展现当代青年人精神风貌的“荧屏大使”。作为国剧“出海”的主力军,古装剧是较早“走出去”的一类,其在“讲述中国故事”上有着天然优势,同时也被要求在创新表达、工业制作及文化输出等方面具备更高的水准。
“走出去”的东方故事什么样?
6月18日,古装剧《扶摇》开播。据悉,该剧版权此前已被多个国家及地区的平台方购买,随着其在国内开播,海外观众可以通过互联网电视和本地电视台等不同渠道观看。目前,《扶摇》已在欧美主要视频网站youtube、viki、dramafever以中英文同步播出,并将陆续推出小语种字幕,以期覆盖更多的观众;香港电讯盈科Viu平台、马来西亚最大的付费电视台Astro、新加坡有线电视Starhub等电视平台也在同步播出。此外,越南、泰国、柬埔寨、韩国、非洲等国家及地区正在为《扶摇》的本土化落地进行译制工作。
《扶摇》
作为国剧“出海”的一支重要力量,古装剧在画面与叙事方面呈现出的“中国质感”往往比较吸引海外观众,凭借天然优势,如何更好地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和东方美学应是古装题材剧集“出海”的题中之义。
《扶摇》改编自小说《扶摇皇后》,讲述了一名出身平凡的女性不甘接受平凡,并一次次奋力抗争对抗不公命运的励志故事。出生底层却怀抱赤忱,坚持用自己的力量去争取自由,无论多么艰难都不放弃初心,“扶摇”这一角色的设定集中表达了东方价值观中的“赤子之心”,即无论在什么境遇,都保有纯粹的理想,以及为此奋斗的勇气与决心。同时,其中也有自立自强的价值体现,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皆能引发共鸣,对于奋斗在当下的青年人具有积极正向的现实意义。
《扶摇》
工业制作水平一直是考量古装剧的重要标准。通过在布景、道具、服饰等方面的更多倾注,《扶摇》的画面质感也为其增加了故事的文化厚度,凸显了审美层面的品质,以极具有辨识度的东方形象走出国门。
故事的背景是恢弘辽阔的五洲大陆,缥缈云海、静谧山川、苍茫大漠、锦绣宫殿,剧组巧借自然的湖光山色,将搭建的场景融入悠远的山河中。大场景上营造气势,小细节中则更需精细打磨。《扶摇》主创曾介绍,剧中的服装是全手工制作的,兵器的打造不仅要有十分缜密的设计图,还需经过至少16道工序才能加工完成。唐宋时期的鎏金飞狮纹、卷草凤舞纹,在剧中的雕塑、陶瓷、布艺上都得到了高度还原,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一隅。
步子正在加速中
努力实现在全球多个国家及地区同步播出,《扶摇》这次的海外发行是柠萌影业(以下简称“柠萌”)在“走出去”探索中的积极一步。该剧海外发行的不同区域市场,也再度描摹了一遍其“出海”路径。覆盖港澳台地区、东南亚国家等周边亚洲市场是基本操作;探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正处于持续推进中,正在蒙古热播的《小别离》便是先阵;布局欧美,进入主流视频网站,则是此次《扶摇》海外发行的重要尝试。
除了不同的发行区域,柠萌在“走出去”的作品类型上也力求多元化,既有《扶摇》《择天记》这类东方画风的古装作品,也有关注无人机行业的《南方有乔木》、聚焦留学低龄化议题的《小别离》等现实题材作品。
《小别离》
这样的探索与尝试,也贴合着柠萌影业总裁苏晓对于国剧“走出去”变化趋势的体会。6月13日,在上海电视节期间举办的“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白玉兰电视论坛上,苏晓表示国剧“出海”在受众、类型、平台这三个维度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受众上,原来主要针对海外华人,现在瞄准了更多的全球观众;在题材类型上,原来主要是古装剧“走出去”,现在有了更多的现实题材“出海”;在播出平台上,原来只是在海外小众的卫星频道播出,现在国剧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主流频道的黄金时段。“中国电视剧越来越有自信,无论是讲故事的方式、题材、还是制作水平都与国际越来越接轨。”苏晓说。
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每个区域市场的审美趣味不同,对于剧作的喜好、需求也完全不一样。在苏晓看来,“出海”的前期投入必不可少,投入人力研究不同的区域市场、有针对性地翻译成当地语言、慢慢地寻找不同区域间的共鸣点,同时也琢磨题材故事为什么在这个国家地区受欢迎?此后又该怎么输出?“不要图省事,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慢慢做的功课。”
柠萌影业总裁 苏晓
“走出去不急着赚钱,作品在海外当地主流的人群形成影响力更为重要”,苏晓认为,从中国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说,中国的电视剧有机会进入他国的主流平台,甚至影响他国一代人的价值观,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国剧“走出去”不仅仅只是向外输出文化产品,而是一个立体、多元的系统工程,有许多途径值得摸索。从海外发行到国际合作,从初步尝试到蓄力发展,柠萌的海外探索步履正在加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