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河南广袤的乡村里,藏着一批艺人。他们身怀绝技、技艺超群,从田野中汲取创作灵感,在劳动中练就一身本领。他们扎根乡村,创作出的各类作品受到各地百姓喜爱。本期我们关注河南宝藏乡村里的艺人们,聆听他们传承匠人精神、守护乡土文化的故事。
濮阳市华龙区岳村乡东北庄村 杂技舞台三变
视频加载中...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沈剑奇
9月24日,走进濮阳市华龙区岳村乡东北庄村,一座圆环形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中原杂技博物馆,中国首家以杂技为主题的单体博物馆。东北庄杂技的古老与现代、传承与创新,从这里娓娓道来。
中原杂技博物馆
东北庄与河北吴桥并称杂技南北故里,这里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要说练杂技,都能露一手。杂技传习千年,但舞台却在短短几十年里全然变了样。
67岁的刘德义过去演出的时候,赶着马车走到哪,围个圈,搭个简易棚,就是舞台。背起行囊、走街串巷、卖艺谋生,世代如此。
8岁起,刘德义就跟着村民一起到全国各地流动演出,最远一路走到了东北。“那时候苦得很呐!”他犹记得,一年有8个月都漂泊在外,白天风吹日晒徒步赶路,夜里随便找个地方睡,路边、树下、庙宇,甚至睡过棺材。
表演的内容也透着独特的土腔土调。一粒豆子、一方丝帕、一张桌子,手头抓个啥,都能耍一耍。一毛钱一张票,观众看得兴致勃勃。然而,杂技在当时被认为是江湖杂耍,只能维持基本生计。
中原杂技博物馆展出的杂技俑
20世纪90年代,表演了近30年的刘德义不再外出表演,在村里创办了杂技学校,开始专心带徒弟。那时,他看着村里的杂技演员已可以坐汽车到处公演,舞台也搬到了真正的大剧场,羡慕得不得了。
刘德义的女儿刘建芳是90后,耳濡目染,练就了一身技艺,从小就跟随杂技团到全国各地演出,还经常出国巡演。刘德义很欣慰,他觉得女儿不用吃他吃过的苦,杂技也成了一门正儿八经的营生。
他喜欢和见过“大世面”的女儿交流。他发现,演出形式与时俱进,靠过去的几把刷子行不通了。观众审美越来越高,现代杂技更需要灯光、舞美、服装、道具衬托,还要融入音乐、舞蹈、魔术等多种元素,靠的不仅是超群的技巧,更是巧妙的编排。
2009年,濮阳推出了大型杂技情景剧《水秀》,突破艺术分界,运用高科技影像,刘德义和其他老一辈杂技艺人看后叹为观止,“原来杂技还可以这么演!”
东北庄杂技享誉国际
东北庄杂技不断推陈出新,在国际比赛中也屡获大奖。但杂技的价值仅仅如此吗?站上世界舞台,东北庄新一代的杂技艺人们又有了新的思考,他们想把全新的舞台建在梦开始的地方。2010年,东北庄杂技文化园区拔地而起,依托杂技名片,东北庄做起了文旅融合的大文章。
除了中原杂技博物馆,园区内,1200亩的东北庄野生动物园规模为豫北最大,每逢周末门口就排起长龙;虎文化乐园里,40多只东北虎是马戏表演中的明星选手,没有演出时也供游客免费参观;大集古镇明清建筑群古色古香,是非遗文化传承展示的场所。
东北庄民俗剧场
东北庄杂技文化园区管理中心副主任申健说:“年轻的杂技艺人外出表演,剩余劳动力可以就近就业。我们规划了一园六区,还要不断完善产业生态体系,打造集休闲、旅游、度假、商贸、研学、文化传承于一体的杂技文化产业园。”
杂技旅游融合,舞台更加广阔。
东北庄杂技艺人刘德义
趁着园区发展的东风,刘德义也开起了小超市。去年十一黄金周,游客摩肩接踵,小店一天销量就接近3万元。如今说起来,老刘仍然激动地描述着当时火爆的场面,既惊喜又感慨:“杂技给东北庄带来了又一个春天!”
宝丰县赵庄镇大黄村——“魔术村”的奇幻富民之旅
视频加载中...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薛迎辉 张笑闻
灯笼、官帽、轮椅、黄包车……在魔术师的手上,六个铁环瞬间千变万化,令人拍手称奇。可当村庄遇上魔术师,会发生怎样的魔法?
大黄村村民在表演魔术
大黄人的答案是“魔术+”。正是依靠“魔术+”,大黄村人硬是把几十年前5分钱一张的门票,变成了年产值15亿元的大市场。
9月28日,冒着小雨,记者走进有着中国魔术之乡的宝丰县赵庄镇大黄村,去探寻这奇幻的“魔法”富民之路。
“尽管是全国最大的农村图书和小商品批发市场,但魔术一直是我们村的文化内核。”该县省级魔术传承人王献坡说,赵庄魔术历史可追溯到唐宋时期,改革开放后,魔术迎来了新的生机。
中国魔术之乡大黄村
“家家有演员,处处是魔术团。”尽管5分钱或一毛钱一张门票,但大黄人还是从摆地摊、大篷车的魔术表演中尝到了甜头。从艺人数也从上世纪80年初的不到10人,发展到90年代中后期的5万余人,辐射周边县市和乡镇,仅该县文化局注册营业执照的团体就达1400多个。
“魔术团老板一年赚个10来万,演员每月至少两三百。”谈起上世纪90年代鼎盛时的收入,王献坡不无得意。
花无百日红。随着电视网络普及,魔术现场表演吸引力逐渐下降,不仅魔术团体开始萎缩,大黄村人也开始了十余年的转型阵痛。
“没了门票,我们靠什么生活?”在不断的追问下,以马豹子为代表的一批魔术团嗅到了新的商机——不卖门票卖商品。凭着走南闯北的经历,大黄村人开始了“魔术+商品”的营销模式,表演吸引人气、卖小商品获利。
大黄村的文化演艺
“你好,我们这里需要服装产品,你有多少货?”在魔术表演的同时,大黄村的“面包车队”如影随形。就像魔法一样,这不仅让魔术表演“起死回生”,大黄村人也打造了自己的“面包车经济”,全村面包车数量一度超过5000辆。
与其从全国各地进货再奔走,为何不打造大黄村自己的批发市场?2009年回村任支部书记的马豹子再一次抛出了“魔术之问”。
一户、两户、三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近300家经营图书、相框、日用品和床上用品等企业迅速集聚,大黄小微企业园和大黄文化产业园也纷纷成立,年创收15亿元,辐射带动全国各地13万人就业。其中,图书批发市场23家商户与22家出版社对接,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年销售额约4亿元。
居安思危。在线下批发市场销售火爆的同时,马豹子也在考虑线上销售。
“我们是最早入驻园区的企业,有十余位主播,每月可直播带货三四百万元。”万购科技公司负责人邹兵兵说。
大黄村电商直播卖货
走在万购直播街区,只见各种文玩手串、工艺品、化妆品、渔具、小家电等应有尽有。“这是大黄村和岔河寺村联手投资建设的万购电子商务创业园项目,通过对外招商,已经引来众多返乡创业人士入驻从事电子商务。”赵庄镇宣统委员杨炎说。
临走前,雨中的大黄村对联更加醒目:千变万化幻术演绎明日辉煌,万众百姓魔法变出今天幸福。魔术与大黄的相遇,不仅让大黄成为有名的网红村,更让村民家门口就业、年收入达到3.7万元,演绎了一场奇幻魔法富民路。
洛阳市孟津区平乐镇平乐社区 纸上牡丹描绘幸福
视频加载中...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沈剑奇
“最近画了啥?卖得咋样?”9月17日,走在洛阳市孟津区平乐镇平乐社区,街坊邻居打招呼的方式如出一辙。在平乐社区,上至80岁的老翁,下至五六岁的孩童,皆能提笔作画。画笔挥洒间,一朵朵娇艳欲滴的牡丹在宣纸上盛放。
平乐社区农民画师在作画
画师有1200人,2000余人从事牡丹画相关产业,年创作牡丹商品画50万幅,销售额达1.4亿元,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新加坡、新西兰等地,平乐社区“中国牡丹画第一村”的美誉名副其实。
洛阳牡丹名冠天下,平乐牡丹画又从何而起?
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洛阳平乐牡丹书画院院长郭泰森回忆,1983年洛阳市举办的第一届牡丹花会,科班出身的哥哥郭泰安去现场画画,结果发现牡丹花会画牡丹应景又好卖。获得启发的郭泰安开始手把手教村里十几位喜欢画画的村民,农闲时带着大家一起创作、卖画。
尝到甜头的村民口口相传,大家都争相学画牡丹。2008年,洛阳市组织“千人千米画牡丹”迎北京奥运,平乐村派出100多位农民画师参与。农民拿起画笔画国画,且有模有样,引起了不小轰动。此后,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并请来专业画家在村里开展免费培训,平乐牡丹画产业越做越大。
牡丹画栩栩如生
放下锄头、拿起画笔,平乐人的生活变了样。
牡丹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内的公共画室,满桌的画作,深深浅浅释放着牡丹花的高贵与激情,枝叶浓淡相间,墨气淋漓。45岁的潘小妙和几位妇女保持着站立的姿势,专注地作画。她们学画都已超过十年。
平乐牡丹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以前靠种地谋生,闲暇时外出打工,收入不稳定。现在土地流转出去,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一年靠牡丹画收入有十几万。”潘小妙说,当地有一句顺口溜叫“一幅画一亩田”,一幅画的收入与种一亩地的收入大体相当。
过去卖画靠的是摆摊吆喝,如今则搭上了电商快车。
主播直播销售平乐牡丹画
在平乐社区的一家网店内,主播“璐璐”正在店铺直播间向顾客介绍,“这是最近流行的蓝色牡丹,上面这张花瓣的流线非常漂亮,下面这张则比较含蓄,您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风格。”一位顾客提出个性化需求,请画师现场创作,很快,一幅写意牡丹就跃然纸上。
店铺负责人黄少蒙说,平乐社区是洛阳第一批淘宝村,其牡丹画色彩艳丽、花型大而多,符合大众审美,因此广受喜爱。但是以前牡丹画只有在牡丹花会期间销量才比较好,2014年他成立公司,与村里的画师签约,定期收购画作,在网上销售。“我们的客户主要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其中有一些还来自港澳台地区和海外。”
目前,平乐社区开设活跃淘宝店铺140余家,累计销售额达3000余万元。不仅是电商,牡丹画还带动了装裱、物流、旅游、餐饮、住宿等配套产业加速发展。
几个小时工夫,潘小妙的一幅“花开富贵”图完成了。除了收入提高,更让她开心的是画画带给她心态与气质上的改变。她觉得自己就像牡丹一样,中年花开,雍容绽放。
以绘画滋养乡风,以产业奔向富裕,平乐正描绘着姹紫嫣红、无限生机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编辑:彭长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