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望莜田路,嵯峨柳院楼,夕阳行路却回头,红树五陵秋。
城郭遗基壮,干戈往事悠。村家童子不知愁,横笛倒骑牛。”
这首清新脱俗又富含哲理韵味的田园诗词,出自韩国古代诗人李齐贤之手。
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居,韩国与中国有着文化上的共鸣,民族性格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凭借勤劳奋进的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怀,韩国从二战后的一贫如洗、百废待兴,一跃成为名副其实的发达国家。观察韩国曾经走过的路,对当今高速发展的新兴国家们,极具借鉴意义。
汉江奇迹
纵观二战之后各国经济发展史,东亚地区绝对是一块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简单掐指一算,国家能够突破自身限制、迎头赶上,在较短时间进入高收入发达国家水平之列的,很多都集中在东亚地区。其中又以日本、韩国最具代表性。
与中国一样,日本和韩国的民族性格中都包含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奋发图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
就韩国而言,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到90年代中期,这个东亚小国从战后的废墟中重建家园,快速的实现了工业化和科技腾飞,国民教育和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不断对外开放、国际化进程大步流星。
这短短的40年,被誉为韩国经济的“汉江奇迹”。
要想富,先修路,韩国的复兴也是这样开始。建国时的韩国同样是一个传统农业国,几乎没有任何像样的工业体系。因此,修建公路铁路、海运航线,电路邮政系统等成为重中之重。同时,大力提高国民文化水平也是国家的重点工作。据统计,1945年,韩国人的识字率是22%,到了1961年,国民识字率已上升到71%。
韩国总统朴正熙
1961年,朴正熙掌权后,韩国开启了腾飞之路。在任期间,朴正熙最重要的经济政策之一就是大力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多发展中国家中是十分少见的。
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全世界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选择进口替代工业化,以减少对外的依赖程度。
但韩国通过外向型经济战略,大量引进外资,从而超越了国内市场和资本方面的局限,使韩国持续的经济增长成为了可能。
此外,朴正熙还主导了韩国国内的“新村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时韩国国内的国民们的绝对贫困问题。
到1996年,韩国的人均GDP已达到10548美元,是1962年的121倍。
在遭遇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的汉江奇迹也进入尾声,经济增速逐渐放缓,但经历40年的飞速发展,韩国现代化建设已经打下了牢固的根基。综合国力的上升,使得韩国相继成功举办了汉城奥运会、韩日世界杯、平昌冬奥会,成为继美、德、法、意、俄、日之后,第七个举办过奥运会、冬奥会、世界杯三大赛的“大满贯”国家。
汉城奥运会降伞表演
2005年,联合国贸发会议宣布,韩国成为继日本和新加坡之后的第三个亚洲发达国家。
自成为发达国家后的十余年里,韩国经济发展增速已经大不如前,但在全球经济分化放缓的趋势下,韩国依旧交出来一份还算不错的答卷。
近期资料显示,2017年,韩国GDP总计1.53万亿美元,位列全球第12位;人均GDP为39387美元,位列全球第30位;制造业工资水平为4092.4美元/月,足以令许多国家汗颜。
民族之光
世界是公平的,它在不同的时间,给予了不同民族和国家发展图强的机遇。世界也是不公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每一个高速发展的国家,都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而随着经济的放缓或衰退,问题不断的被凸显放大。
在“汉江奇迹”的光辉之下,聪明的韩国人不但保护并发展传统农业、制造业,更是立足于未来。正所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韩国长期以来非常注重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数据显示,韩国政府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居OECD国家榜首。在当时一些新兴的科技领域,例如半导体产业,政府甚至对个别企业“特殊照顾”,以求本国科技企业能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
当然,这些韩国企业也很争气,从跟随欧美、追赶欧美、再到超越欧美,执业界之牛耳,成为了大韩民族的“民族之光”。
这些企业中,现如今在世界上都是如雷贯耳,如三星、现代、SK、LG、韩华、乐天等等。
在半导体领域,韩国具有从材料、设计、制造到封测的整体能力。在尖端研发方面,三星电子与台积电、Intel等形成激烈竞争,居于行业领先地位。
李秉喆,三星集团创始人
从产品端看,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在全球DRAM市场稳据70%以上份额,在NAND FLASH市场则稳据50%以上份额。由于下游产品市场占比非常高,使得韩国上游半导体材料公司也具有全球竞争实力,这些企业包括SKC、SK材料、KEC等数十家。
在电子显示面板领域,9英寸以下的小尺寸面板中,三星电子和LG Display占据全球40%以上市场份额;在大尺寸面板领域,三星电子与LG Display占据全球25%以上市场份额。在OLED显示面板领域,三星和LG是全球主要生产商。上游材料行业,韩国的三星SDI、LG化学、斗山、SKC和欧美日相关企业几乎垄断了全部市场。
手机领域,尽管三星手机面临中国手机厂商和美国苹果公司的激烈竞争,就全球市场而言,三星手机仍然稳居全球占有率第一的宝座。西外,由于韩国企业在手机零部件领域的领先地位,除苹果以外,韩国手机的整机利润率相比其他厂商有较大优势。
在汽车领域,韩国现代汽车集团具有汽车整车、零部件的完整研发和制造能力,在全球汽车市场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然而,这些韩国的“民族之光”逐渐闪耀世界之后,越来越多的韩国人,开始感受到了“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凄凉。
数据显示,2017年三星、现代、SK、LG、韩华、乐天六大企业的总营收约为9420.12亿美元,占韩国年度GDP超过60%,其中仅三星集团年营收占韩国GDP就超过20%。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集中度高度聚集在几个大型公司之中时,相比“民族之光”,称之为财阀,似乎更为合适。
这些韩国财阀们,不仅掌控者国家的经济命脉,与韩国政界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影响着每一届上台的韩国政府。
可以说,韩国财阀的诞生,是其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产生的问题,这也导致原本生机勃勃的创业土壤,只留给了一代人机会。后来者,只能生活在巨头们的阴影之下。
随着韩国经济活力下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未来失去信心,感到自己的人生位置自出生那一刻就已经被安排好了,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更为复杂严峻的社会问题。
人间不值得?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这句颓废主义的名言因日本作家太宰治的《人间失格》而被人熟知。
在很多人眼中,如今的日本面临的严重老龄化问题,新生儿数量下滑严重。实际上,韩国的人口问题要远远大于日本。
2019年,韩国统计厅发布了《2018年出生统计》。2018年韩国新生儿数为32万6800名,比前一年相比减少了8.7%,是1970年统计以来的最低值。而更加令人震惊是,去年韩国的合计出生率已经破1,仅为0.98。
这意味着,韩国每对育龄夫妻连平均1名孩子都生不到。韩国,成为了世界上人口出生率最低的国家。
同其他东亚国家类似,历史上的韩国曾经也经历过婴儿潮时代。而韩国人口大爆发的时间,正好和“汉江经济奇迹”的时代所吻合。从1962年韩国实行经济开发5年计划,到1970年韩国“新村运动”时期,有一大批婴儿诞生。这代人既是韩国从一贫如洗到迅速工业化、民主化的见证者,也是其中的建设者。
而在此后出生的80后们,则相对生活在祖国强大富裕的时代背景下,他们目睹了韩国举办汉城奥运会,在PC通信时代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但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出生后的韩国人,生活的幸福感和对国家的荣耀感下降明显。悲观厌世的负面情绪,成为这些年轻人的性格符号。
“我们的国家前途不明”、“这里竞争太激烈了”、“我想逃离韩国”、“除了靠考公务员和去大公司,这里还有别的前途吗?”
因此韩国年轻人对结婚生子的态度可想而知。对于不结婚,韩国的千禧一代很多人并不觉得会因为年龄增长或生活而感到后悔,大家反而更担心因为结婚或生育而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如果考虑结婚生子,经济能力成为首当其中的考虑要素。
另一方面,韩国及日本作为东方儒家文化与西方工业文明冲击结合的产物,在婚恋观、家庭观上,一直存在着不和谐因素,这也是导致两国新生人口逐年下滑的诱因。
2019年,一部由小说改编的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上映后,激起韩国社会的广泛讨论。
一直以来,韩国女性被牺牲着,也被塑造着,对男权话语体系深信不疑,比如“贤妻良母是女性的终极价值追求”“女性随年龄和容貌衰减而贬值”“职场女性终究需要回归家庭”,并奉之为真理。
但是《82年生的金智英》再次将韩国男权社会下女性的悲哀、无奈展露无遗。面对家庭、职场的性别歧视,千禧一代成长起来的韩国女性,对传统婚姻的厌恶排斥情绪也在加深。
夕阳行路不回头
最近,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韩国,有一个帖子引起了热议。
帖子的主人是一个00后,他的问题是:
“同样是发达国家,为何我们韩国和日本这些东亚国家的人民看起来活的比欧美国家要辛苦那么多?”
帖子下面的回答五花八门,有从文化的角度,说东亚人民是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而且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因此大家彼此竞争激烈。
有从经济的角度,说东亚国家的社会压力大、普通人活得累的根源在于其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结构。国际贸易话语权和定价权仍旧掌握在西方手里。韩国和日本相对都是自然资源匮乏的国家。因此,东亚国家需要生产出多于自己所需要的产品,用于出口,来换得外汇去购买大宗商品来满足自己国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如果韩国和日本只知道提高本国居民的生活水平,而不注意培养企业的竞争力,那么等待我们的将是贸易赤字和货币危机。
在各式各样的回答中,可以发现,老一辈韩国人对自己国家的未来仍旧充满信心,他们相信通过几代人的努力,韩国不仅是在物质上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在精神生活上同样能够达到西方福利国家的水平。
但也有相当一部分韩国年轻人发表着不一样的看法。
他们不愿再回头看一眼昔日的辉煌,不愿意接过父辈们拼搏的旗帜,继续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