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降维打击看无锡的危与机(无锡的前世与未来·之十)

上篇讲了无锡逆袭的法宝是转型代差,即提前准备或完成了时代转型的任务,在相当长时间里以小博大致胜全国的法宝——降维打击

当三碗饭前几年第一次听到“降维打击”时,就已经想好要将其与无锡关联在一起做点分析了。当我们考虑到维度可分高低的思维后,就能很好的解释无锡地少人少级别低,经济实力却能长期排名全国前几或十几名的现象。

惯例,来几个典型时期的片段。先放结果无锡降维势差图,下面展开。



一、开化时代


泰伯奔吴至伍子胥迁都,中原移民持续带来了相对先进的文明和生产技术,有计划的将湖塘河道改造为适宜耕种的良田,逐渐统领和同化了原住越人。这时个阶段,无锡的吴都地位,实质是农耕文明降维打击周边的半狩猎半农耕文明


二、小农时代


明清以前,几乎所有的价值都来自于田地的产出,地力是决定一切的因素。无锡的土地的产出潜力虽然很强,但与整个江南基本持平,没有大的差别。而且由于开篇第一章所述原因,江南政治经济重点有逐渐向东迁移的内在动力,苏州上海渐次而起,于是无锡只能沉默的做个较强县城,商业、文化活动相对活跃,仅此而已,谈不上降维。


三、盛农时期


清中晚期,也可理解为前工业化时代、手工业时代……由于西方强势打断,国内经济发展的自然进程变得“无疾而夭”、“乏善可陈”,所以相关研究较为薄弱,三碗饭也没有足够多的思考,暂时这么命名吧。

放眼世界,这一时期全球贸易已经相当成熟,对中国产生了两大深刻影响:一是茶叶丝绸瓷器出口的巨大顺差为清廷统治续命近百年,以太平天国为代表的革命运动注定以失败告终;二是玉米、土豆等高产粮食进口带来人口激增,迅速从2亿的长期峰值翻番到4万万

政局可控、人口激增会出现什么景象?那就是国内贸易的规模和结构随着发生巨大变革,这时水运条件成了重大的制约因素。参考前文,无锡“意外”获得漕运(含北上海运)枢纽地位,成为米面丝布等大宗物资的集散地,三碗饭称之为当时国内贸易的“新加坡”。正是这一时期,无锡初步积累了与州府分庭抗礼的资本,其实质是大规模农业贸易对小农生产的降维打击


四、工业化前期


当其他城市仍处在农业和零星手工业生产的时候,在一片“平原”上,某座城市只要能有效组织起来几个村镇、或是几个家族的力量,就可实现异军突起、叱咤风云。

自1895年起,无锡民族工商业蓬勃发展,率先开启了工业化进程,在面、丝、油等大宗民生行业基本具备了规模化、产业化的制造和销售能力,再加上之前漕运贸易的优势积累,实质上是规模贸易及大工业对自给小农业的降维打击X2

三碗饭认为这个时期的无锡可比作17世纪的荷兰。这是荣老先生那个时代所发出的无锡之自豪,也是这座城市真正爆发的高光时间。无锡超苏常的同时,上海超天津,当时代转型时,就会有一批去政治化的城市得到长足发展,关键在于做了别人压根没想、想了没做、做又不敢的事


五、大工业时期


新中国建国后,虽然有过波折,但总的趋势是全面推进工业化,通过一二产业剪刀差,农民伯伯(实在太辛苦了显老)勒紧裤腰带,支持工人叔叔搞发展,基本建立齐备的工业体系。

当别处还在争论姓什么的问题时,无锡已默许基层经济的“非计划”存在,继续向政治负担轻的基层发展。到1978年,无锡工业产值占比已超过55%,实质是准市场化工业对小手工和僵化制造业的降维打击


六、全面市场化时代


上世纪末期开始,全国各地放开手脚,投身市场经济的大洋中搏杀,全域工业化、市场化,可谓群狼并起。可以看到,区域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毫无逻辑的野蛮生长、苏州实现复兴等等。无锡的优势被逐渐蚕食,于是经济总量被人口、腹地大市赶超或即将赶超,人均地均指标靠着发展“惯性”仍然维持前列。

从这个角度而言,无锡似乎又回到了那个漫长而灰暗的小农时代。环视周围,人人都有我的杀手锏!降维打击已无从谈起,这是无锡城市发展面临的最大危险!


七、后工业时代


前面的复盘推演看到,无锡的优势正在消失,未来何去何从?谈这个话题有点勉强三碗饭了,尝试一二吧。


2020年疫情袭来,应该是加快了后工业化的进程,同时也改变了原有“后工业化”的理解。站在目前这个节点看,后工业化时代一个重要趋势是水平分工与垂直分工的复杂混合。城市要想继续抢夺滩头,更加需要具备综合实力,总结下有四个必备的核心禀赋

一是核心制造,这是无锡最后的家底,可以打9分;

二是创新转化,虽发力恶补局部有突破的希望,但有科研院校的基础缺陷,最高给到7分;

三是形象号召,包括城市、产品、服务等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无锡的城市环境还算不错(文明城市?),但终端品牌、行业输出存在短板,综合起来还挣扎在及格边缘;

四是腹地规模,不管虹吸还是溢出,实践证明只要是腹地就是宝地,它决定了一座城市的上限,这点上无锡是失败的,给个5分以示安慰。



欲知后事如何,请继续关注后续篇章。



三碗饭·草根城市观察评论员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三碗饭侃城市”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