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梁倩文王亚辉孙华峰
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闯红灯、乱停车……这些看起来很小的不文明行为,却在阻碍着一座城市的文明进程。12月21日下午,郑州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郑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这一具有自主特色、可操作性强的条例将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审批,若通过,将成为指导省会文明行为的规范。
在《条例(草案)》审议过程中,有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文明行为的选取要结合郑州文明建设实际,要对郑州市问题较为突出的不文明行为加强规范。受市民关注最多的“随地吐痰”“乱停车”“厕所问题”“车让人”等问题在审议中重点研究讨论。
记者采访
随地吐痰者应该受罚
随地吐痰是生活中最常见到的不文明行为之一,“看到别人随地吐痰,感觉很不舒服,而且痰含有大量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危害性很大。”郑州市民马先生认为,随地吐痰看似很小的行为危害却很大,需要加强规范。
《条例(草案)》中提到,随地吐痰、便溺的,由城市管理行政部门处以警告并责令当场清理,拒不清理的,处以2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
乱停车备受市民诟病
目前,乱停车问题备受郑州市民诟病,“上班骑车,经常遇到汽车停放在非机动车道挡住路,很不方便。”“共享单车兴起,的确改变人们出行方式,但是目前在马路上有不少共享单车随意停放,既影响市容还妨碍交通秩序。”
《条例(草案)》中提出,停放机动车、非机动车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规定,在规定地点停放;在未设停放地点的区域停放,不得妨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
解决如厕尴尬提升城市品位
小厕所反映大民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郑州市区的公共厕所太难找,而且太少,标志不清,难以找到,如厕找不到厕所的尴尬经历相信很多人经历过,要么去加油站,要么去商场里解决。需增加公厕数量,加快提升城市建设品质的步伐。”市民张先生向记者反映。
《条例(草案)》中增加了“公共场所应当依照规定的标准,配套建设公共厕所,并保持开放”的内容,并对公共场所设置“方便老人、儿童及行动不便者使用的厕位或者第三卫生间”进行了规定。
过马路不能“狭路相逢勇者胜”
“在郑州过马路是‘狭路相逢勇者胜’,无论车辆还是行人,谁快谁先过,人车抢道,恶性循环。”市民李女士说每次过马路走人行横道都要等半天,很少有汽车会主动停下来,斑马线前“车让人”不仅仅是交通安全问题,更是对生命的尊重,体现着城市的温度和文明程度。
《条例(草案)》中新增:驾驶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时停车让行。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指挥的交叉路口时,应当减速慢行,并让行人先行。
网聚观点
支持:市民素养会有很大提升
大河网网友“月球张望”:非常支持开罚,重赏之下有勇夫,重罚之下无垃圾。新加坡就是在长效的重罚之下让国民养成文明习惯的。相信郑州对不文明行为开罚的制度实施久了,郑州市民的文明素养一定有很大的改善。
@荼靡花事了:我觉得郑州是以法规来教育引导人们的行为,其本身就是一种文明进步。教化长文明,开罚出文明!
提议:社会服务比罚款更有效
知乎网友“vincyleerr”:可以建立公民道德诚信档案,将大家的不文明行为记录在案。警醒大家这是不光彩的,这样大家将从内心里杜绝各种不文明的行为。
大河网网友“青箬笠”:单纯为罚款而罚款就失去了最初的意义了,我倒觉得强制的社会服务会更好,比如说种树、打扫卫生或者做义工。
文明建设要靠公民素质的提高
大河网网友“追梦流星27”:杜绝不文明行为主要还是要靠市民自身,毕竟罚款只是手段。要从各个方面加大宣传和治理,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才能提升城市形象。
腾讯网友“花雕”:在加强立法的同时,每个人都应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角度考量自己的行为。除了脚印,您什么也别留下,除了美好的影像,您什么也别带走。
专家观点
陋习需要法律规范来治理
“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以及乱停乱放是一些人长期养成的陋习,这些陋习不仅有碍市容观瞻,还会影响到社会的文明程度、居住环境、营商环境,损害的是公共利益。”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郑州市社会学会会长纪德尚认为,如果单纯依靠道德规范来调整,效果并不好,必须用法律规范来调整,依托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才能得到有效根治,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也是这样做的。但是,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素质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在施行法律的过程中,既要加强执法力度,也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发挥法律的宣示性、震慑性效应,让文明规范深入人心,让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占道经营这类行为,像“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喊打”,这样大家才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纪德尚同时提出,政府在要求公民讲文明的同时也应当为市民文明生活营造氛围。在条例实施前,应该进行大规模的宣传,给市民们一定的心理和行为调适期,这样,这个条例才会真正发挥监督和预防的作用。除此之外,政府也应该给市民文明举止提供物质条件,要引导民众改掉不文明习惯,而不能一罚了之。比如随意焚烧垃圾这种行为就值得我们反思,是不是他居住的地方没有垃圾车定时定点回收垃圾。如果环境保护配套设施齐全,人们或许就不会随意焚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