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逼出了嘉禾,逼走了李小龙的邵氏电影,是如何逼死自己的?

最近看了几部恐怖电影,弹幕上总会弹出这些字样:“没有英叔的电影好看”,“英叔保佑”等等,好像人们都在怀念之前的影视。

而从这段时间的观影感受来说,好像之前叱咤风云的香港电影似乎没有那么好看了,似乎香港影坛已经落寞了。

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香港电影承载了我们的回忆,这里面存在太多太多的故事。

不知道这个标志大家熟不熟悉?对于80、90年代的人来说,电影开头出现这个标志就表示这个电影有点看头,毕竟在那个时代有这么一句话“邵氏出品,必属佳片”。

邵氏电影拍摄过很多经典武侠奇幻电影,这些电影见证了上世纪中邵氏电影的辉煌,这个影视帝国创下了许多国内电影史之最,也是华人电影界的骄傲。

然而,自六七十年代的巅峰期,再到八十年代的衰败,共经历了将近30年。

这个影视帝国到底经历了什么,才沦落到最后无人问津呢?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下具有“东方好莱坞”之称的邵氏电影公司,聊聊邵氏影业的荣辱兴衰。

说起港产片永远都绕不过一位大佬,那就是邵逸夫。

20世纪初,在这个动乱不堪的年代,爱国商人,上海颜料大亨邵玉轩早已在上海滩工商界享有名誉。

但邵家的众多兄弟无人愿意继承家族产业,长子邵醉翁闯入当时刚刚兴起的中国电影制片业,并在1924年与三个弟弟在上海虹口区创办天一影片公司。

创业之初,为了节约成本,兄弟四个包办了剧组所有工作,老大邵醉翁作总经理兼导演,老二邵邨人负责制片兼编剧,老三邵仁枚、老六邵逸夫前去新加坡、马来西亚开拓南洋市场,而天一公司就是后来称霸香港电影行业的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前身。

一、前身今世

自1925年,天一公司拍摄的第一部影片《立地成佛》,在上海放映后深受市民欢迎,邵氏兄弟即拥有了自己基础。

此后更是拍摄了多部取材自民间故事和古典小说,公开标榜:“注重旧道德、旧伦理,发扬中华文明,力避欧化”的电影,如1926年起拍摄了由胡蝶主演的《梁祝痛史》、《珍珠塔前后集》、《义妖白蛇传》、《孟姜女》以及其它古装片,虽然多数影片在内容上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艺术上比较粗糙,可是由于故事情节家喻户晓,加上浩大的宣传声势,颇受南洋华侨欢迎。

1928年进一步拍摄《混世魔王》、《乾隆游江南》等神怪武侠片,掀起了所谓“古装片浪潮”。

1930年,邵氏兄弟在新加坡成立“邵氏兄弟公司”,与此同时,他们还积极探索有声电影技术,利用美国人的有声器材和技术,拍摄了中国最早的两部片上发声影片之一《歌场春色》。

《歌场春色》

1937年春“天一”在完成《花花草草》等影片后,结束了在上海的制片活动,将全部资金、设备转移至香港,邵氏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爪哇、越南、婆罗洲等东南亚各地已拥有电影院110多家和9家游乐场,并建立了完整的电影发行网,称雄东南亚影业市场。

当时“天一”在上海,“邵氏兄弟”在南洋,他们南北呼应,分工协作,共同打造邵氏家族的电影王国。

然而,也就是在这一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入侵打乱了邵氏影业的发展进程。

邵氏惨淡经营,艰难度日,后来更是难以为继,被迫关门了事。

  1. 巅峰时刻

经历了家族电影企业倒闭收场之后,邵氏兄弟中最小的邵逸夫扛起了家族企业的大旗。

1957年,邵逸夫来到香港,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他熟知“广屯粮缓称王”,先是花费大量物资建造“邵氏影城”,包含大型隔音摄影棚、置景场、办公大楼及彩色冲印厂,员工宿舍及各种技术室等,是当时远东最大片厂。

邵逸夫还打造了一套管治制度,保障片厂可流水作业。

同时,重金挖来了香港驻美国新闻处主管邹文怀担任公司的宣传经理,又从电懋、九龙永华公司、长城等公司挖来了李翰祥、胡金铨、张彻、阮玲玉、李丽华、林黛等大导演和演员。

阮玲玉

邵氏在60年代以后,成了香港雄霸一方的电影王国,拍摄了一千多部电影,获得过金马奖等几十项大奖。

在黄梅调、山歌片渐渐被观众厌倦时,邵氏电影公司积极转变影视方向,在张彻导演的领导下,及时开拓了“武侠电影世纪”,《边城三侠》、《江湖奇侠》、《鸳鸯剑侠》与《文素臣》等电影应运而生,也掀起了历久不衰的阳刚电影热潮,更改变了香港电影素来以女主角为主的风气,此后的电影都是由打仔小生如王羽、罗烈、岳华、张翼、姜大卫、狄龙、陈观泰、傅声等挂头牌,邵氏的巅峰时期即将到来。

从此,从这里拍摄的影片源源不断地流向邵氏电影发行网,每年高达40多部影片,历经数十年,至今仍是香港最大的影视拍摄制作基地。

邵氏的历史是非常清晰的,上世纪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中期,李翰祥的黄梅调影片为邵氏的主打类型;60年代中期往后,张彻胡金铨更把邵氏武侠片带入了辉煌期,楚原在70年代和古龙合作拍摄的奇诡刀剑武侠片延续着邵氏的辉煌。

2.王者落幕

在这个胜负轮回的世界里,没有永远的英雄,没有永恒的巅峰。

再怎么英雄豪杰,都有迟暮的一天。叱咤风云20年,那雄霸一方的邵氏影业在80年代初终于走下巅峰,把影坛风云让给了嘉禾、新艺城……

邹文怀自立门户成立的嘉禾,这是邵氏开始走下坡路的一个开端,也是邵氏叱咤多年的大片场制走向没落的必然。

谈起邵氏的没落,首先是其内部的自身的原因。

邵氏是个独立的王国,它旗下所有的编导演一经签约(个别的“部头约”除外)就成了私产,犹如闭关锁国。

所有明星,不管是导演还是演员,都是拿绩效薪水,不能接私活,更没有各种广告代言之类的额外收入。

甚至邵氏内部也是山头林立,例如张彻带出来的几代弟子未经张彻许可,不能拍摄其他导演的电影,也就是说,我的徒弟不能给你干活,你无权拿我的演员消耗我的票房指数。

虽然咱们是一个公司的同事,你的电影用了我的徒弟拿了高票房,那我岂不是很没面子,搞不好还得动摇我在公司的地位,那我何苦成全别人委屈自己呢?

所以,内部资源不流通就导致了影片制作水准达不到预期,体系太死板也导致职员们积极性下降。

反正按数拿绩效,多拍一部是一部,拍得多比拍得好还要重要,拍得多不多影响我的收入,拍得好与坏则不关我的事儿,反正赔和赚都是公司和老板的事。

邵氏体系除了内部固步自封,对外也比较排外,这种排外也许是多年辉煌养成的骄傲心态使然。

1973年,李小龙由美返港,意图重返香港电影界,把自己的功夫哲学以电影的形式传向世界。

他首先选择的合作方是邵氏,然而,傲慢的邵氏并没有重视李小龙和他提出的条件。

于是,李小龙扭头去了邵氏的死对头嘉禾。

同样的损失还有另一个功夫巨星成龙和喜剧天王许冠文。

这些遗憾的错过都说明邵氏是个封闭的独立王国,缺少才华流通的任何空间,它只能顺着自己原有的轨迹运转,继而陈旧,落伍,引起观众审美疲劳。

70年代邵氏新一代导演的创新意念与保守僵化的片场体制毕竟不是很适应,单就取景而言,邵氏惯于在影棚片场作业,并未完全与这座城市烟火相接;流水线的文化产品不免套上重复的路数;

家族式的封闭经营及保守主义精神和七八十年代香港活跃开放的文化氛围格格不入,邵氏模式成了被同代影人批判的陈旧对象。

以张彻为例,他在邵氏近15年导演生涯拍摄了近百部电影,平均一年六七部,有的时候平均一个月一部。

这样的拍摄密度再加上邵氏影棚常年不变的人工布景,肯定早晚会导致观众审美疲劳。

有的片子根本谈不上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基本就是从头到尾打打杀杀,而且动作风格也脱不开京剧舞台的假把式,观众抛弃它们是迟早的事儿。

虽然楚原的“奇情武侠”和刘家良的“少林功夫”在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小火了一阵子,但是经年累月的邵氏风格已经令观众无法愉悦,没落已经是无法阻止了。

而同期的嘉禾及其他独立小制片公司却充分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从许冠文的市民喜剧到成龙、洪金宝的喜剧功夫片,以举重若轻的姿态获得了香港观众的垂青。

到80年代,邵氏虽然保持着每年20部左右的电影产量,还是在商业竞争中失败。

除此之外,掌舵者的固步自封且无心恋战。据李翰祥的回忆录《三十年细说从头》交代,早起的邵逸夫对制片相当上心,旗下导演的每一部片子都会看剧本给出意见,成片之后也乐此不疲地逐个看样片,一天看四五部也不嫌累。待人态度也很谦逊。

虽然自己是家族电影的摄影师出身,但还是自谦是电影的门外汉。

但是随着邵氏电影飞黄腾达,邵逸夫的社会活动和社会身份多了起来,常常要参加各种商业活动,根本无暇顾及制片,于是干脆把大权交给了红颜知己方逸华。

而方逸华秉持“花小钱拍大片”的管理理念,由于压缩成本急剧压缩,影片质量也随之一落千丈。

而邵氏电影所依仗的武侠动作片和风云片从始至终都没有变过,其封闭的体系让旗下导演们产生惰性,让外部有才能的人无法进入,直至变成一潭死水。

内部的不作为是诱导邵氏衰败的原因之一,而外部势力冲击,直接给予邵氏致命一击。

80年代初的香港影坛早已经不是60、70年代的邵氏一家独霸,而是群雄并起了。

早在70年初,方逸华接手邵氏之后。

邵氏曾经的舵手之一邹文怀带着何冠昌等一棒子骨干自立门户成立了“嘉禾”。

10年间,嘉禾经历了李小龙带来的短暂辉煌之后,于艰难险阻间培养起了许冠文、洪金宝、成龙等等动作电影和喜剧电影明星,并凭借着更迎合时代的“独立制片人”制度成为了足以与邵氏抗衡的一方诸侯。

嘉禾用更灵活、更有活力的体系迅速壮大,和导演、明星共同成长,引导了新的制片理念。

与此同时,香港新一代导演们或学成归来如徐克、方育平,或洗尽铅华如吴宇森、许鞍华,开始引领“香港电影新浪潮”,他们新颖的选题和视听语言为影坛注入了活力,并昭示着未来属于他们。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邵氏大导演们普遍都已经年事已高,如张彻、李翰祥都已经奔耳顺了。

旧势力退场,新势力登台,邵氏想不没落也身不由己了。

1986年邵氏全面停止制片,邵氏帝国的抽身,给香港电影留下大片空白,却也焕发了港产片市场长达10年的活力,邵氏后期的导演如王晶、张婉婷、许鞍华、查傅谊等人日后一直活跃于香江影坛,大片场的衰落,也让很多人开出一条独立电影的新路;邵氏引人诟病的娱乐至死精神,成了香港电影无法摆脱的一道纹身,是沉疴却也是灵光。

邵氏电影研究学者刘辉曾将邵逸夫与好莱坞早期大亨路易·梅耶、塞缪·古德温、阿多法·祖克做比较:“他们多是来自异乡的商人,对于电影生意有着直觉性的判断;他们爱使用裙带关系或保持家族生意,为人吝啬保守,充满了各种争议的说法。他们都有极强的扩张魄力和竞争手段,永远只是把电影作为一种商品。”

邵氏帝国落幕,斯人已逝,梦犹在。

一代影人的浩义豪情、风月艳史在电声光影中封存成永不逝去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