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给文明以岁月,还是给岁月以文明?

近期各地的情况令人深思。

因为管控导致的其他病患得不到及时救治,对于家属和社会来说都是极大的冲击。

个人的死亡无疑是一个悲剧,即使在疫情防控的政治正确下。

更不要说因为极端的疫情防控措施导致的更多的个人权利和尊严被侵犯的事件。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疫情的高压防控该不该适当调整,一直是一个话题。

归结为一个问题,其实很简单。

给文明以岁月,还是给岁月以文明?



熟悉《三体》的人对这句话都不会陌生,地球为了应对外星人的入侵,为了人类文明的延续,集中了全人类的力量,扩军备战,发展重工业(航天科技和军事科技),压缩轻工业和生活消费,节衣缩食,压制民主,取消娱乐。

在人类生存和文明延续面前,这些似乎都是必要的。

结果,外星还没来,人类先乱了,进入了黑暗时代,科技也没有长足发展,至少距离应付三体人还差得远。

后来,地球人痛定思痛,决定不能为了未来的生存,放弃现在的生活。于是,放开了很多限制措施,地球重又恢复了生机。令人惊讶的是,虽然不集中力量搞科技,科技却似乎发展的更快了,生产生活两不误。

为了警示以后的人类,地球人立了一个纪念碑,上边写着: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活着是为了生活,而不是生存。

对个人而言,生命的价值在于质量,而不是长度。当然杠精会说,如果你生下来半小时就夭折了,哪儿有什么生活质量。

对这样的杠精,我会说,如果你生下来就被关进黑暗的监牢里,在污泥浊水中过着像猪一样的生活,但保证你长命百岁,你愿意吗?

关于疫情到底是该坚持清零封锁政策还是适当共存,一直都有争议。广大网民也各自站队,各抒己见。

张文宏提到过共存的话题,立刻被群起而攻之,超过当初他不建议中国人喝粥。其他方面找不到污点,就攻击他论文抄袭作假。

坚持清零就是爱国,就是对人民生命负责。提倡共存就是卖国,就是不顾百姓死活。

这难道不该是一个可以从科学角度讨论的话题吗?怎么成了政治正确,你死我活,非黑即白的两条路线之争?

任何一个决策都是从成本风险和效益出发的,这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正确和好坏。所谓万无一失、生命无价,只是一种形容。

举个栗子,车祸猛于虎,出于对人民负责,我们应该要求汽车商必须生产和销售绝对安全的汽车。但世界上有绝对安全的汽车吗?

日本车和德国车谁更安全,这是一个伪命题。只能比谁的性价比更高,或者在同等价位才能比安全性。我也知道十几万元左右日本车不如上百万的德国车安全,但花一百万就等于要我的命。要说安全,开个坦克最安全,你就算买得起花得起那油钱吗?

生命无价也是一样的,为了生命不惜一切代价,是一种态度,值得肯定。但就算是你自己的亲人,如果垂垂老矣,得了不治之症,你家里又不是千万富翁,让你卖房卖地加卖肾去多延续几天生命,你也要犹豫一下吧。就算你愿意,相信老人自己也会坚决反对,为了苟活几天而毁了子女的一辈子,是个人都不会这么做。

说回汽车,汽车给人来带来很多危险和污染,但权衡利弊,人类还是选择与汽车共存,而不是清零。

那汽车跟新冠比不太合适,回到防疫。人类历史上经过无数次瘟疫,很少有大获全胜,很多都选择了共存。没办法,生活还要继续。就像《三体》里面,云天明告诉人类可以实现黑域计划,人类可以选择像猴子甚至猪一样永远活下去,但那还是人类吗?

清零还是共存,其实只是一个时间和成本的问题。绝大多数病毒完全清零是不可能的,别的不说,流感就一直伴随人类。

清零是偶然的,共存是必然的。当然,共存不是躺平,不是无所作为。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疫苗接种率越来越高接近百分之百,特效药的有效率越来越高,我们的医疗资源越来越强大能够做到应收尽收,新冠的死亡率越来越低知道比流感还低,共存就成为可能而理性的选择。

据我所知,从武汉疫情前后第一波疫情以来,中国虽然出现了好几波疫情,但导致死亡的病例屈指可数。至少,按总体的死亡率而言,比流感的死亡率要低。

简单预测,不要过太久,我们就会适当调整防控措施。至少,目前这种类似封城的措施将很少或尽量不用。

可能我们出门还要戴口罩,测体温,勤洗手,就像苍蝇蚊子消灭不了,但只要搞好卫生,有电蚊香,也不用非得闻之色变,编织天罗地网,必须除之而后快。

防控还会是要有,疫苗还是要打,核酸还是要测。上海的做法应该成为为全国效仿。

大规模封城甚至锁国将成为往事,更不会出现一些人打着疫情防控的旗号侵犯个人隐私和权利或者对宠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恶性事件。

事实上,我们的防疫措施已经越来越科学越来越精准,积极共存将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共同选择。

新加坡祖先做出了表率,新家皮总理李显龙发表演讲,阐述了新加坡选择共存的原因。

最触动我的是其中提到“儿童会失去正常的童年和校园生活”,是呀,如果孩子一直上网课,能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校园和学习吗?疫情发生以来孩子从没有到外地旅游过,没有见识过祖国的大好河山乃至世界的丰富多彩,一个人的童年能有几年呢?

不是不想清零,而是必须衡量清零要付出的代价。

我们以为忍一忍,疫情就会过去,像非典一样彻底消失。但新冠显然不是这样,甚至可能长期存在。

不是我军无能,而是敌人太狡猾。如果终我们一生都是如此,你能接受这一辈子不出国不旅游不聚集不看电影演出比赛吗?

有些代价是有形的,经济增长缓慢,消费不振,失业率增加,有些损失是无形的,比如儿童失去童年,亲人无法见面,不同地区的人难以面对面交流,很多产业因此备受摧残。

我们都想有一个干净无菌无污染的社会留给我们的孩子,但我们都知道这不现实。我们只能教育孩子既要接触大自然也要勤洗手,既要积极与人交往也要做好自我保护。

我们想给文明以岁月,最后却发现人类自己都难以延续了,何来文明和岁月?

清零和共存,也许很难抉择,但至少应该进行讨论和测算,在公开知情的情况下,让全社会来做选择。小孩子才什么都要,大人必须做出选择。

其实,我们一直没有强调绝对清零,而是强调的动态清零和精准防控,不准层层加码。到底是谁在加码,谁在搞一刀切,对于这样的地区和官员,也应该一票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