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2019国庆档盘点:主旋律大片引爆观影热潮

据新华社电 2019年国庆档创造了中国电影新纪录:截至10月7日发稿时,国庆档电影票房累计突破48亿元大关。在票房取得新高的同时,《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等主旋律大片收获好评如潮,激发了观众的爱国热情,奏响了爱国主义主旋律。

主旋律电影想要叫好又叫座并不容易,票房口碑双丰收原因何在?今年国庆档又具有哪些特点?

主旋律影片集中亮相刷新多项纪录

48.55亿元,这是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以来,票房最高的国庆档,超过了2008年全国院线全年票房总和。7天国庆假期尚待收尾,我国电影市场已创造了电影史上的一个奇迹。

今年国庆档超过48亿元的票房佳绩,主要由三部国产大片共同创造。据国家电影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和我的祖国》票房达21.51亿元,《中国机长》为18.76亿元,《攀登者》为7.92亿元。在这些影片的票房拉动下,截至10月3日,2019年全国累计票房已突破500亿元,仅用时276天,创造年票房最快破500亿元纪录。

与此同时,这些“中国式大片”还漂洋过海,温暖了无数海外华人华侨的心。《我和我的祖国》在澳大利亚悉尼、德国柏林、美国旧金山等多座城市,都有观众集体包场观影。《攀登者》9月30日在北美和英国同步上映,10月10日还将登陆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负责该片海外发行的1905影业负责人表示,这部电影创下多项华语片海外发行纪录,已销售至4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北美将有超过100家影院上映。

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印证了国产影片整体质量水平的提升,也推动了中国电影“走出去”步伐加快。

“新主流电影”创新表达获观众喜爱

国庆档的电影院,充满了欢笑、泪水与掌声。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主旋律影片《我和我的祖国》自上映之初便一路高歌猛进,收获喜人的票房成绩。

这部影片由7位导演拍摄的7个短片组成,重现了身处祖国大事件瞬间的个体经历。影片一改以大人物展现大事件的主旋律电影常用表达方式,通过普通人的视角展现时代变革,将个人际遇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更容易使观众产生共鸣。

回首新中国70年的电影史,在每个时代都有特色鲜明的主旋律电影涌现。近年来,主旋律电影开始探索与商业类型片结合,在唱响时代主旋律的同时,贴近主流观众审美,将主流精神、艺术理念和市场意识充分结合,被称为“新主流电影”。

“国产电影变得更加会讲故事了。”观众认为,中国的主旋律大片更加聚焦平凡小人物。“小人物、大情怀”成为主旋律大片赢得观众的法宝。

影片中,由黄渤扮演的开国大典前夜试制电动旗杆的工程师、为邻居们收看女排决赛而修电视天线错过与小伙伴告别的男孩冬冬、葛优扮演的喜获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门票的北京“的哥”以及陈凯歌导演镜头中纵马驰骋的牧民孩子,都成为网友热议的焦点。

“尽管都是一些小角色,但几乎每个看似普通的人物,都与新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给了观众前所未有的代入感,人们的共同记忆被点亮起来,这是电影的神奇之处。”影评人刘海波说。

专家认为,《我和我的祖国》代表了新主流电影的积极探索,摒弃生硬煽情,创新表达方式讲述中国故事,追求与观众形成共情共感,拓宽了主旋律影片的创作边界。

用艺术性与真实性的平衡赢得市场

更加细腻的类型化电影创作,是国庆档的又一特点。国庆档票房领跑“三巨头”中的另外两部影片《中国机长》《攀登者》均改编自真实事件,影片很好地平衡了真实重现与艺术创造,使观众感受到基于真实事件的艺术升华带来的双倍震撼。

《中国机长》改编自2018年四川航空的航班紧急备降事件。事件自身具有极高的惊险度,影片不论从场景打造还是事件经过均高度还原,加上演员的细腻演绎,使观众高呼具有极强临场感,观影时“一边心跳加速,一边眼含热泪”。

《攀登者》展现的是国产电影少有涉及的登山题材,讲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登山队员两次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故事。惊险的登山场面、勇挑家国责任的豪情,使观众心潮澎湃。

专家指出,《中国机长》《攀登者》填补了国产电影类型片的一些空白点。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要注意艺术性与真实性的平衡,影片需要多元素的艺术加工,但艺术性创造要以真实为基础。

此外,今年国庆档也有几部合家欢类型的影片满足不同年龄层观众的需求。中外合拍动画片《雪人奇缘》讲述了三个小伙伴护送小雪人回家的故事,通过儿童视角传递环保理念。喜剧片《亲密旅行》将艺术性与真实性巧妙融合,展现了小男孩和网约车司机的“囧途之旅”,在搞笑的剧情下蕴含对爱与责任的思考。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