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艺术复兴城市的新加坡实践

作者:吴越

一座城市的变迁,充满着时代发展刻下的烙印。在日新月异的当下,城市要怎样塑造自己的性格?艺术如何介入城市升级,推进城市复兴?新加坡的实践或将带来一定的启发。

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跨越

上世纪90年代,新加坡在经历了高速发展以后,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然而,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提高了新加坡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却无法满足精神生活上日益增长的发展性需求。为此,自2000年到2015年,新加坡坚持实施了15年的“文艺复兴城市”计划,旨在通过发展文化推动城市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跨越。

2000年,新加坡推出第一阶段的“文艺复兴城市计划”,该阶段的主题是“艺术的全球城市”,旨在通过艺术与文化建设培育新加坡的就业活力和生活魅力之城,并使计划惠及每个新加坡公民的知识学习,为国家文化的基础性发展提供支撑。核心内容是要把新加坡打造成为地区的文化、设计和传媒中心,以适应国家在新世纪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文化艺术需求。其间,政府资助一批文化艺术公司,实施一系列推广计划,组织各种文化节。

2003年,政府推出“新加坡设计发展计划”,提出大力发展潜力巨大的创意产业,以期创造“资源有限,创意无限”的奇迹。

2005年,新加坡开始实施“文艺复兴城市计划二”,增加资助金额,重点放在政府和企业界合作,将文化艺术作为新加坡在国际上进行整体形象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伦敦举办新加坡文化节,从2006年起开办艺术展——新加坡双年展。

到2007年时,新加坡每3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在一年内至少参加过一次文化艺术活动,而1996年这一比例仅为1/10。新加坡也拥有了一些具有国际声誉的文化设施、文化团体和文化项目。

2011年,新加坡“文艺复兴城市”计划进入第三阶段的中期,重点关注三个关键领域,即特色内容、动态生态系统和社区参与,并努力通过这一计划推动新加坡“文化艺术全球城市”的建设。

经过15年的计划实施,“文艺复兴城市”计划提高了新加坡文化艺术的国际认知度,增强了新加坡文化艺术领域的活力,提高了人们的艺术与文化的需求与欣赏水平。

将设计和景观引入社区

新加坡文艺复兴城市的重大举措,是以伦敦西区和纽约百老汇等为借鉴,打造自己的城市文化娱乐区。由于土地有限,中心市区搬迁腾出的最高法院和市政厅等具有殖民地特色的建筑将被改造成为国家美术馆,加上已改为文化设施的旧国会大厦、滨海湾艺术中心和新建的滨海湾金沙艺术科学博物馆等,形成文化中心区域。

新加坡人认为,若馆藏仅注重本地作品,不足以提高美术馆本身的国际地位,其建设国家美术馆的目标之一就是将其发展为“全球最大的东南亚艺术公共珍藏馆”。这是首个从区域出发、聚焦于东南亚艺术历史发展的长期展馆。其馆藏艺术品来自于东南亚10国,解说有4种官方语言。

通过将艺术引入公共空间,将有品位的设计和景观引入社区,增加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艺术及相关事物的接触和欣赏。新加坡建立了“艺术激励”计划(也称“艺术百分比计划”)来促进公共艺术的发展。即以法律形式规定所有城市发展建设项目必须拿出一定百分比的资金来用于公共艺术性开支。

资金来源分为政府部分和私营部分,政府部分为财政强制性支出,私营部分考虑为捐赠艺术作品的公司提供免税或双倍免税等奖励政策,作为鼓励。资金规模分别为发展预算的1%,合计为发展计划的2%。资金用途为委托制作或采购艺术作品(如雕塑、绘画、壁画、艺术装置等),这些艺术作品被放在24小时都能被欣赏的公共区域,既可以成为公共艺术品存量,又可以实现其他公共艺术项目。

与此同时,新加坡为市民创造包含更多内容、提高用户整体体验的集聚空间,以带来巨大的文化艺术潜能。政府主要从以下几个维度入手:将纪念馆类建筑(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集聚为一个混合学习体验空间;将艺术、商业、科技建筑集聚为一个灵感来源,设计图书馆的外观、收藏种类和服务。

这方面有众多例子:新加坡东南亚艺术、历史文物和文化馆——东南亚艺术、历史文物和文化的艺术中心,除了收藏作用外,还可作为艺术藏品的展览会场。新加坡卫星艺术馆——作为东南亚艺术、历史文物和文化馆的补充,这一展馆主要关注本地文化。新加坡民族语言馆——为不同民族的团体提供资源,促进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培育研究中心和旅游目的地的潜力。新加坡裕廊区域、淡滨尼区域图书馆——被打造成跨学科型展馆,在其展馆外观、收藏种类和服务中较好地集聚了艺术、商业和科技,成为与企业家和研究学者的交流桥梁、创意思想与创新的孵化基地。淡滨尼区域图书馆的收藏集聚了文化与历史文物的元素,促进社会凝聚。通过与新加坡历史博物馆合作举办主题展览,混合博物馆和图书馆的收藏将不同民族、团体的人吸引到这一集聚空间,让游客体验新加坡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变迁。

在全球化语境中展现魅力

积极“引进来”也是新加坡艺术复兴城市的一大重要方向。

通过大力拓展大型艺术活动,如新加坡国际艺术节、新加坡美术展、新加坡作家节和新加坡双年展等,新加坡吸引了大批国外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走进新加坡,使那里成为东南亚乃至全球重要的艺术交流平台。

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的“新加坡会展计划”致力于“寻求咨询、援助与津贴,争取在新加坡本地举行各种国际艺术活动或展览的主办权”。目的是通过支持本地艺术团体在新加坡主办国际艺术活动、会议与展览,促使新加坡成为举行区域或国际艺术活动的理想地点。如今,创办于1999年、主要展出新加坡和世界各地一流当代艺术作品的新加坡艺术节(2014年更名为新加坡国际艺术节),已经成长为具有不凡的国际知名度的艺术节,是亚洲同类型中最具影响力的主流艺术节之一。在2015年新加坡国际艺术节上,2/3的作品来自国外。

始于2006年的新加坡双年展,主要展示包括绘画、油画、装饰、新媒体、表演、摄影、录像、出版、声乐、壁画和家具在内的当代艺术品,亦已成为东南亚首屈一指的艺术盛会。此外,新加坡国际基金会举办的“跨媒介多元艺术展”、亚太酿酒基金会与新加坡美术馆合办的“特别艺术奖”等皆已成为亚太地区颇具影响力的艺术赛事。“跨媒介多元艺术展”两年一度,邀请来自中国、印尼、印度、马来西亚、英国和美国等多个国家的127位艺术家展出187件视觉艺术创作,为期三个月,为新加坡在全球化语境中展现自己的魅力。

这些大型艺术活动的举办,不仅大大增强了新加坡浓厚的国际艺术氛围,培育了新加坡艺术家和民众的全球思维,而且使新加坡愈加成功地将其打造为东南亚乃至全球当代艺术的重要门户。新加坡逐渐成为地区性的乃至全球性的当代艺术交流和对话的平台。

再次,积极引进国际艺术人才。新加坡“外国艺术人才计划”由新加坡移民与关卡局和国家艺术理事会于1991年共同发起。该项目的宗旨是协助符合条件,在各自领域有杰出成就的外国艺术人才,申请新加坡永久居留居民。

舞蹈、音乐、舞台剧、文学艺术、视觉艺术以及相关的专业技术等一系列的艺术相关领域的海外人才,只要具备以下的杰出成就,都可以提出申请:积极参与著名的演出、展览等;在国内或国外有良好的声誉(在比赛中获奖);接受过至少

3年的正规教育培训(拥有学位,文凭或专业证书);超过6年的工作经验;在未来,积极投身参与新加坡艺术的发展。该计划为新加坡引进了众多优秀的海外艺术人才。

(吴越综合自新华网、《规划师》、新浪旅游)

上一篇新闻

《法证先锋5》强势回归,没有等到钉姐,我们等到了Madam Ma

下一篇新闻

艺术留学选择新加坡,这些优势更吸引人!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