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加坡将选新总统:必须是马来人!

撰文丨邢颖

新加坡的李显龙兄妹内斗刚偃旗息鼓不久,现在,众人即将把目光转移到该国的另一件政界大事——总统选举。

近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颁布民选总统选举令状,宣布9月13日为提名日。若获提名候选人超过一名,新加坡公民须在9月23日投票选出下一位新加坡总统。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之所以关注这次选举,是因为这是新加坡首次为特定种族保留总统一职,下一任新加坡总统将必然是马来族人。

提起新加坡,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华人。为什么这次要特别指定马来族人参选总统?

“保留选举”机制

答案是新加坡去年修宪后确立的“保留选举”机制。

2016年11月,新加坡国会通过修宪法案,改革民选总统制度,实施保留选举机制,在该机制下,如果华族、马来族、印族和其他族群中,有任何一个群体历经五个总统任期都没有代表担任总统,下一届总统选举将优先保留给该族候选人。

公开资料显示,在新加坡,华人占75%左右,其余为马来人、印度人和其他种族。“保留选举”机制能够保障新加坡的各大族群都有机会担任国家最高元首。这与新加坡政府1991年颁布的《共同价值观白皮书》中规定的“种族和谐、宗教宽容”作为新加坡人的五大共同价值观之一是一致的。

这种调整也得到了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认可。他说,“总统的象征性角色与监护角色同等重要。作为国家象征,总统所属种族是有意义的。个别来看只要候选人优秀,无论他来自哪个种族都没关系;但整体来看,我们需要来自不同种族的人担任总统,我们设计选举机制时,必须确保它能产生这样的组合。”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

今年2月,新加坡国会继而确认,启动保留选举机制从前总统黄金辉(1985年至1993年)开始计算。黄金辉是民选总统制于1991年实行以来,首位行使其所赋予权力的总统。而经历黄金辉(华裔)、王鼎昌(华裔)、纳丹(2任、印度裔)、陈庆炎(现任、华裔),已有五任未产生马来族总统,因此今年举行的总统选举将保留给马来族候选人。

第二位马来族总统或出现

从建国至今,新加坡只有过一名马来族总统——首任总统尤索夫依萨,他1970年于任内逝世,而过去46年里,新加坡未产生任何一位马来族总统。

这也是首次“保留选举”更受关注的原因之一。

据报道,目前已表达参选意愿的有人民行动党籍的前国会议长哈莉玛(63岁)、第二房地产集团创办人兼总裁沙里马里肯(67岁)、波旁海事公司亚太区执行主席法立(62岁)以及前反对党人阿都拉欣(60岁)。其中,沙里和法立上周已先后提交参选表格。

哈丽玛

不过,虽然是保留选举,但对总统候选人资格标准的要求并不会因此降低。更何况,此前一直极为严苛的总统参选标准在去年修宪后再提高门槛,规定来自私人企业的候选人必须拥有最高的执行权职位、任职至少六年,公司在他离任前三个财政年年末的股东权益平均要有5亿元等。

因此,除担任国会议长超过三年的哈莉玛自动符合资格参选,其余三人都不能满足私人企业家企业股东权益必须达到5亿元这条要求。除非总统选举委员会酌情决定给他们发出竞选资格证书,他们才能与哈莉玛争夺选票。

也就是说,哈莉玛有可能不战而胜,成为新加坡建国以来的首位女总统。不过这也不足为奇。新加坡已逝前总统纳丹总统就曾因两个任期都因为没有合格候选人出来挑战而自动当选。

“民选总统不能成为第二个权力中心”

前面提到了新加坡1991年实行的民选总统制,那么以前的总统是怎么产生的?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了解到,新加坡自从1965年建国至1991年,总统由议会任命。实际操作中,总理有很大的提名权。也是因此,新加坡总统一职一直是和执政党人民行动党关系密切的人担任。

不过,建国总理李光耀在1984年提出改革总统职务,让总统扮演国家政治体系中的“第二把钥匙”。随后,国会在1991年通过新的宪法,规定总统由民选产生,任期6年,没有连任限制。

众所周知,新加坡为内阁制,总统仅是名誉国家元首,没有实权。政知君在新加坡总统官网上看到,作为有名无实的国家首脑,总统的具体职责包括三类:

  • 他是一些特定事务(诸如国家储备的使用)的监护人。他不负责管理国家,这项职责落在总理和内阁身上。

  • 他担任着重要的礼仪角色,在最高层面上代表新加坡和其他国家发展双边关系。

  • 他还应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支持慈善和社会事业。

这些规定被历任总统严格执行着。即将卸任的新加坡总统陈庆炎曾在去年11月罕见地针对民选总统制度的修宪建议向国会致辞,强调民选总统不能成为第二个权力中心。

他当时提醒国人,必须分辨总统作为监管者,以及与政府对立是有差异的,因为“民选总统不能成为第二个权力中心”“总统必须根据宪法规定的职责行事,不能阻碍在任政府履行它的行政职责”。因此,在回顾六年作为国家元首的生涯时,他说“我通常会避免以总统身份发表声明,因为国家的平日治理是政府,不是总统的工作”。

资料 | 联合早报 观察者网 澎湃新闻

校对 | 项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