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清朝厦门人是怎么说话的?

在清朝,还没有形成国语或者普通话这样的民族通用语。接近现在普通话的北方话当时叫做“官话”(Mandarin)。只有少数读书人,或者当官的才会去学。每个地方的人都是以当地方言交流。


▲光绪二十九年版(1903年)《官话指南》(《官话指南》是日本明治时代的一本北京话教材)


那么在清朝,厦门人是如何讲中文的呢?当时,厦门通行闽南话。私塾也是以闽南话授课。由于厦门是闽南的港口,早期就是移民城市。漳泉两地的人来到厦门,交流,形成了厦门腔的闽南话。虽然每个地方闽南语的口音都不太一样,但由于当时厦门在交通、经济上的重要地位,厦门音成为了闽南地区的标准音(通用音)。当时绝大部分的字典或对译手册,都是以厦门音为标准撰写的。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of the Amoy Dialect》(《英厦字典》)作者:麦高温(John Macgowan) 1883年。



▲清末、民国时期闽台地区出版的大部分中外字典或对译手册中,中文使用的是厦门音闽南话发音,而非官话发音(《华英菲西对译手册》



▲《华英菲西对译手册》中的对话章节


那出生于清朝的厦门人讲话跟今天有没有差别呢?这类资料非常的少。不过好在,厦门出了一位著名的华侨—陈嘉庚先生。



陈嘉庚,1874年(清同治13年)生于同安县集美社(今厦门市集美区大社)。17岁那年(1890年)第一次前往新加坡。之后往返于两国。至辛亥革命之时,陈嘉庚已经37岁,所以他的语音,可以作为清朝厦门人的代表。


我们在集美嘉庚纪念馆找到了一段陈嘉庚先生1954年在全国人大会议上的讲话录音。由于陈嘉庚不会讲普通话,因此就算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发言,也是使用闽南话。


陈嘉庚的闽南语是典型的集美腔。声韵调与厦门市区口音略有不同。例如,他的阴上声调变调(如:祖国的“祖”字、海外的“海”字),念的是中升调,而市区念高平调。“月”字的读音是kerh,而市区念keh。“举”、“去”的读音是kir、khir。更接近同安腔。



▲1910年的厦门英文地图(局部),地名使用闽南语英译。认得出来是哪些吗?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由于陈嘉庚没有受到国语教育的影响,所以他不管看到什么字,反应的都是闽南语。这就出现了书面语与口语的差异。在演讲中,陈嘉庚几乎是照着稿子上的字用闽南语念的,因此会跟平时口语有些差异。比如,“我们”说ngo mun,不说goan/gun(阮),“他们”说tha mun,不说in(亻因)。作为助词的“的”说tik,不说e。“那里”说na li,不说hia(遐)。

▲《三字经》闽南语厦门音白话字读本,用闽南语念三字经必须使用文读


用闽南语直接念书面语需采用文读音。由于在普通话普及后,闽南语缺乏系统性的教学,现在闽南语的使用者在读报纸、文件遇到一些书面语词,一般会转换成意思相近的闽南语词汇。许多人看到一些不常见的字眼,甚至无法用闽南语念出,这个在以前是不存在的。


▲《厦门音的字典》打马字(Talmage John V.N.)著(1902年)。字典对每个汉字都会标上文读音,然后用口语解释字的意思。


那其他地区成长于清朝的人说话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来看一下左右视频做的剪辑。里面有北京人、江苏人、广东人、山西人、东北人说话的视频,还有当年的中国人讲英文的录影。


▲不同地区清朝成长的人的讲话视频


▲溥仪,北京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出生,在清朝生活近6年。

▲唐宝玫(左),江苏人。在清朝生活近17年。

▲范小姐(右),广东人。在清朝生活近17年。

▲施小姐(中)在清朝生活近14年。

▲孔祥熙,山西人。光绪六年(1880年)出生,在清朝生活近32年。

▲东北军,东北人。在清朝生活近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