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略大参考
01、告别
没有渠道和品牌加持的爱彼迎,并不值钱。从竞争对手来看,途家和小猪短租分别背靠携程和飞猪,都是强平台支持下的民宿业务。论发展前景来看,中国OTA平台有携程、飞猪和美团,留给 Airbnb 做平台经济的空间并不大,这极大限制了它在中国市场的想象力。
就在发布“十年来最大更新”的两周后,Airbnb 宣布:关闭中国大陆本土业务。
根据官方公告,Airbnb 将完全下线中国本土的近15万个房源和体验业务,从7月30日起,暂停支持境内有房源、体验及相关预订,仅保留出境游业务。
Airbnb 创立于2008年,于2014年在国内设立小规模团队,2015年在中国市场开展业务,两年之后给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叫爱彼迎。跟它同期想在中国“出道”的公司是Uber,都在中国做了一阵“国际练习生”,获得一定的品牌认知度,然后走向了不同的结局:Uber中国被卖给滴滴,Airbnb 关停中国业务。
Uber和Airbnb,作为两家搭乘共享经济之风的企业,为什么命运相差如此之多?
共享经济说穿了就是做撮合资源、促成交易。像Uber,不拥有车,只是为客户的出行业务提供便捷服务,提升效率。Airbnb也是,自身不拥有不动产,只是撮合房源为客户提供住宿服务。
这其中,它们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建立渠道和品牌。因为共享经济企业就像房地产公司,钱是银行的,地是国家的,设计和施工是外包的,它们负责打品牌,卖房子。
Uber和Airbnb的不同之处就体现出来了。
出行是高频需求,Uber中国和滴滴当年可是拿着资本大钱打过巷战的,它们抢市场,做渠道,争做排名第一的出行平台。Airbnb 就不一样,民宿远没出行那样高频,它在中国市场待了近7年,也没能做成强渠道和品牌。
从竞争对手来看,途家和小猪短租分别背靠携程和飞猪,都是强平台支持下的民宿业务。论发展前景来看,中国OTA平台有携程、飞猪和美团,留给 Airbnb 做平台经济的空间并不大,这极大限制了它在中国市场的想象力。
用户适配度也是始终未能解决的问题。比如投诉,Airbnb 的邮件模式,显然与中国用户习惯的电话投诉或者线上客服沟通的方式,相去甚远。
渠道和品牌都没做起来,Airbnb也没给自己找个流量充沛的中国“干爹”,支撑业务发展。最终就是在市场和疫情的双重冲击之下,关停中国业务。
关停,而不是出售。这也恰恰说明了,没有流量支撑的品牌,是假把式,不值钱。
02、在华七年
2017年的一次财务合作,见证了 Airbnb 与中国市场曾经的甜蜜时光。
当时,首次实现盈利的Airbnb 发售了10亿美元股份,进行F轮融资。对于已经进入IPO准备阶段的公司来说,这既是公司最后一次寻求融资,也是投资机构们重要的“上车”机会。中国投资集团认购了约10%的股份,得以上车。
同年,Airbnb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战略官柏思齐亲自出任,成为中国区负责人。此时,距离Airbnb 成立,9年;距离它在中国市场正式开启业务,2年。
Airbnb 选了一个不错的时机进入中国,2015年,那是民宿行业在中国开始变火的时候。
2011年,靠近西湖的莫干山里,炒到3000元的民宿供不应求,慕名而去的城里人从不间断。到了2014年,宁浩的《心花怒放》又带火了大理民宿,民宿价格很快从每晚百元飙升至千元。更多向往诗与远方的年轻人们涌向云南、青海、西藏,当起了民宿老板。
旅游景区的火热,也进一步带动了民宿在全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住房开始被主人改造成了民宿的样子,进行短租。
2015 年11月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积极发展客栈民宿、短租公寓、长租公寓等细分业态”,并将其定性为生活性服务业,将在多维度给予政策支持。
此后两年,民宿行业越发热闹起来。2016年一季度,全国多地民宿的入住率明显高于星级酒店及其他类型酒店。同年,在携程的资金支持下,有“中国Airbnb”之称的途家并购了蚂蚁短租,又整合携程和去哪儿网旗下的公寓民宿业务,加重对共享住房业务的投入。次年,小猪民宿完成E轮融资,刚刚收购大众点评的美团也正式宣布切入分享住宿领域,上线榛果民宿APP。
2017年,中国民宿的市场规模达到145亿元。爱彼迎也在这一年的后半年,迎来了业务转折点。第三季度,爱彼迎用户较2016年同期的100万增加了180%,中国成为仅次于古巴的全球增长第二大市场。
三年前的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市场仅有1万名客户在使用Airbnb的出境服务。
也是在2017年,Airbnb 超越Uber,成为首家盈利的新兴科技公司,这一度被解读为是中国市场带来的红利。春天,Airbnb有了自己的中文名,爱彼迎。
其中,最高兴的人之一或许是柏思齐。他是Airbnb的三位创始人之一,也是Airbnb的首席战略官。现在,他又有了个新身份,中国区负责人,他对中国市场寄予厚望,甚至承诺每个月必来中国一次。
据腾讯《潜望》报道,2018年,柏思齐一共来了12次中国,直到彭韬的到来才结束了他每月一次往返中国的国际飞行生活。那是他经过认真考察后,为爱彼迎中国区选择的新负责人。
从2017年到2019年,是爱彼迎在中国的增长期,2019年暑假,爱彼迎在青海海西的客单中,客户数同比增长了9倍。但这样的增长趋势,并没能长久持续。
因为它的竞争对手们更“卷”了。
2019年,中国民宿进入爆发之年,行业全年收入209.4亿元,同比增长38.92%。其中,线上交易额相比2016年增长了4倍。除了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各大平台发力民宿生意,也是重要原因。
2019年初,短租平台小猪房源数量突破50万,它开始尝试以中国市场为据点,开拓全球出海业务,同时推出“先到后付”服务。途家也在2019年开始了订单的增长,其中,乡村民宿的订单量增速超过200%,为乡村房东创收超过5.5亿元。此外,小猪和途家在此刻已经为自己找好了“大树”——小猪的背后是飞猪,途家的背后是携程。
爱彼迎与它们的差距开始拉开。
在中国市场,爱彼迎的房源量一直远远落后于国内主流旅游平台,这为它后来的增长乏力埋下了伏笔。尽管爱彼迎的手机下载渗透率一度排名行业第一,但这主要受益于,国内第一批国内民宿的消费者,正是曾经使用过Airbnb海外服务的人。
说到底,彼时的爱彼迎吃的还是“老本”。
当民宿生意的竞争日益白灼化,爱彼迎的疲态也慢慢显露。从2019年第三季度开始,其平台新增用户开始下降。2019年全年,Airbnb的全球整体营收为49.05亿美元,其中,中国本土房源和体验服务业务只占整体营收的5%左右。
如今看来,这只是爱彼迎低落的开端。到中国大陆本土业务被宣布放弃时,爱彼迎在Airbnb的整体营收占比中,连1%都不到了。
03、不成功的本土化
名字,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 Airbnb 在中国市场的结局。
与同为共享经济的优步相比,Airbnb在本土化上明显慢了一拍。在2014年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Uber就推出了中文名”优步“,同时与支付宝合作,找到流量入口和支付工具。
Airbnb,这个英文单词的读法对很多中国消费者并不友好。然而,直到进入中国市场两年后的2017年,Airbnb 才开设了入华后的首场发布会,推出中文名“爱彼迎",并引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此之前,Airbnb中国只支持 Paypal 等国际支付方式,连24小时中文客服都没有。
Airbnb 并非不在乎本土化。2017年,它找来一名“土帅”葛宏,聘请他成为中国区负责人。
葛宏曾在Facebook和Google做过技术工作,加入Airbnb之初,他是中国产品和技术研发团队的领头人。但成为CEO后,管理层并没有给予他完全的自由度。有媒体报道称“爱彼迎”这一中文名葛宏并不喜欢,但最终还是管理层拍板,正式使用。
上任两个月后的2017年8月,葛宏公开表示:“爱彼迎中国需要中国人来做,而不是美国遥控。”在离职后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还表示:“因为要借助总部资源,在许多事情上要和总部沟通,做决定没有本土公司那么快。“
言下之意,爱彼迎权力太小,美国总部才是真正拍板的。
上任仅仅四个月后,葛宏就离开了爱彼迎。此后这一位置空缺了近一年,直到2018年,美国老板柏思齐亲自邀请创立过面包旅行的彭韬接替。或许是吸取了教训,这次,中国团队开始有了直接向CEO汇报的机会,本土化进程也在加快。
2018年彭韬上任后,爱彼迎将房东的手续费从3%调整为10%,取消了房客的平台服务费。尽管羊毛最终肯定出在羊身上,房东们会通过提价的方式控制成本,但这样的付费方式,显然更能让习惯包邮的中国消费者接受。
同年10月,爱彼迎上线微信小程序,试图通过微信引流,同时也开始通过拼团、砍价红包等接地气的方式积累用户。
尽管2019年上半年业务翻了三倍,但彭韬的位子还是没有坐长。2020年6月爱彼迎官方宣布,新加坡人萧锦鸿将全面负责爱彼迎中国业务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同年的敲钟仪式上,彭韬也并未出现,虽然没有明确的一纸公告,但彭韬的出局已经显而易见。
在过去几年里,围绕本土化上,爱彼迎做过许多努力,但始终水土不服。
这其中多少有些“傲慢”的成分。
根据腾讯《潜望》在2019年的报道,爱彼迎在2019年才开通微信支付,柏思齐对此的解释是,人力有限,难以第一时间完成。而这位曾经每月飞一次中国的联合创始人,虽然负责着中国区业务,但并没有加入中国房东微信群。去躬身了解真实的中国市场,也没有为自己开通微信支付,因为那需要他办理一张中国银行卡,他觉得太麻烦了,于是选择了在中国使用现金支付。
到后来,中国和整个亚太市场成了 Airbnb 的“拖油瓶”。
2022年第一季度,Airbnb全球订单数相比疫情前的2019年有高达40%的增长,但亚太地区仍然未恢复到同期水平。Airbnb在财报中将其归结于“该地区历来比其他地区更依赖跨境旅行。”而跨境旅行也正是Airbnb退出国内市场后所保留的业务类型。
中国市场的情况比整个亚太市场更糟,Airbnb在财报中透露,亚太地区环比出现复苏,但不包括中国。据媒体报道,如今中国市场仅占Airbnb营收的约1%。
Airbnb在欧美等市场起步较早,在2015年就拥有了3500万用户。而国内民宿市场起步较晚,且大多依附O2O和OTA平台,如爱彼迎的竞争对手途家、小猪短租、美团民宿、携程均背靠着美团、携程这样巨大的流量平台。
在其他共享经济的如共享单车中,“红蓝黄”三家也均背靠蚂蚁、滴滴、美团这样的巨头。而Airbnb虽然也尝试过在微信小程序中导流,但始终没有与一家巨头实现更深的合作,找到那个强有力的靠山。
民宿行业本身在国内的市场规模也与欧美有所差距。
中国旅游与民宿发展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在线民宿市场交易规模为209.4亿元,同年Airbnb一家公司在美国市场的预订额就超过了100亿美元。两个市场规模显然不在一个量级。
这与两国民众的出行习惯不同有关。市场调研公司eMarketer的数据显示,疫情前的2019年底,美国民宿市场用户数量达到5770万,超过总人口的六分之一。而直到今天,“为什么不住酒店”仍然是部分国内消费者对民宿的第一印象。
疫情对旅游行业的影响更是压死爱彼迎的最后一根稻草。
近两年来,旅游行业相关企业遭遇重创。携程经过无数努力,终于把2021年的收入拉回到疫情前的56%,同程旅行为了控制成本,安排员工“上三休二”。
到了疫情的第三年,行业更加严峻。今年第一季度,第一季度,全国旅游人次降低20%,五一假期下降30%。更糟糕的是,没有人知道这个行业何时才能复苏。除了疫情的不可控性,民众旅游消费意愿和能力的降低,亦是重击。
在这样的形势之下,Airbnb 放弃营收占比极低又复苏无望的中国大陆市场,也不失为一项合理的商业选择。只是,它选择的是关闭中国区业务,而不是像当年的Uber一样,把中国区业务打包卖给对手。
这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没有渠道和品牌加持的爱彼迎,并不值钱。另一个可能也是,它并非不想,而是不能。
近两年来,全国各地民宿大量倒闭,OTA平台也不能幸免。途家民宿被传出裁员超过40%,投资它的携程也连年亏损扩大。在旅游行业的寒冬之中,爱彼迎环顾四周,发现已经没有人可以接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