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白-海派重彩-《搓麻将图》2007年
有人说,要想读懂中国,学会玩麻将是一种捷径。因为麻将是最真实、最广泛的大众文化,它根植于每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其游戏规则是中国人百年来真正的“潜规则”。
李守白-海派重彩-《悠闲时光》2007年
因此,麻将也被称为中国对于世界的三大贡献之一,是为国粹。
李守白-海派重彩-《雀神怡情》2008年
中国人打麻将,讲究天地人和,运气其一,还要懂得运筹帷幄。俗话说牌场如战场,要想做牌场上的常胜将军,就得会察言观色,盯着上家,防着下家,看准时机,是吃是碰,伏笔千里,都有一个讲究。
李守白-海派重彩-《冬约》2008年
中国人打牌,除了赢钱,还讲究志趣相投。正所谓牌品即人品,打牌时展露的脾气,才能更正确的反应出这个人的本性。
譬如性情耿直,喜欢直来直去的人,大多出牌很快,不假思索;反观每出一张牌,犹豫不决的人绝对办事老练,任何事要求都得尽善尽美;一会儿不胡牌,就发脾气的人性格大多急躁,喜欢怨天尤人;而十有八九要“放炮”也要出牌的人则生活中敢闯敢拼,一往无前。
李守白-海派重彩-《闺中密友》2009年
因此,遇到好的牌友如同遇到知己,千金难求。
李守白-海派重彩-《闲趣》2009年
打麻将称不上好,也算不得坏。有些人觉得打麻将坏是因为觉得这玩意儿就是“赌博”,而有些人呢,觉得打麻将不过是一种消遣。譬如《武林外传》中的老白,便常以”小赌怡情,大赌伤身“来明哲自保。但私以为,好也罢,坏也罢,麻将自有自的魅力——打麻将虽产生不了政治家,思想家,却也不产生大盗与超级流氓,反倒让天南地北的人们,不论男女,都可欢聚一堂,以度闲暇的午后时光,无非就是废寝忘食罢了。
李守白-海派重彩-《往日时光》2010年
打麻将虽不分天南地北,但各个地方也有着各个地方的文化差异,譬如上海人打麻将就不叫打,叫搓。一个”搓“字,便比“打”麻将,显得文雅泰然,慢条斯理得多。它意味着上海人对于生活的态度——一种细磨细揉的悠哉悠哉,完全没有急吼吼的随遇而安。
李守白-海派重彩-《冬聚雅舍》2011年
上海人搓麻将,哪怕是街坊间小来小去的,都十分讲究台面的观感。旧时有种八仙桌,便是标准的麻将台。小抽斗用来放筹码,上铺一层不薄不厚的毛毡,这样一来手感极好。二来,还可以保护麻将牌面,不受磨损而且清洁干净,三来,搓麻将的声音也不会太大,以免搅扰了他人。
李守白-海派重彩-《庭院闲趣》2011年
如今,随着自动麻将桌的普及,搓麻将也越来越讲究速度,甚至连牌都不用手洗,手搓麻将离我们越来越远,随之一同远去的,仿佛还有那悠哉游哉,快活的欢乐时光。
李守白-海派重彩-《闲趣时光》20013年
PS:本系列作品均出自海派艺术家李守白“搓麻将”系列。在中国,搓麻将是国粹,而在艺术家的笔下,上海人搓麻将,俨然成为了一种乐趣。身姿曼妙的少妇们在古朴雅致的石库门里齐聚,在欢声笑语中搓着麻将,感受着柔情时光下的岁月静好,好不快活~此外,这系列作品是艺术家李守白不同年份的创作,通过作品,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上海人对于搓麻将的别样情怀,也同样可以感受到作者李守白对于艺术在不同时候,有着不同的见解。
作者介绍
艺术家李守白
李守白,1962年出生于上海,擅长绘画和剪纸。现为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非遗”海派剪纸代表性传承人。40多年来创作和发表了1500多幅艺术作品,作品在法国、德国、奥地利、古巴、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等地展览,摘取包括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中国文化部“文化遗产日奖”在内的10多个金奖。先后被授于中国“德艺双馨剪纸艺术大师”、上海市“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中青年艺术家”、“中国非遗传承创新功勋模范人物”等称号。
· 版权说明 ·
相关图片来自于李守白与网络
侵权联系删除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