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机械设备行业2022年报告:把握全球能源转型机遇期中的制造业机会

(报告出品方/作者:万联证券周春林 王一帆)

1 机械设备:行业景气度分化,新能源设备表现亮眼

1.1 行业景气分化,新能源、半导体设备行业表现亮眼

2021年机械设备行业总体表现亮眼,细分板块景气度分化。2021年年初至2021年12月3日机械设备行业涨幅37.4%,涨幅位于第10位。

机械设备板块表现分化,激光加工设备、光伏设备、半导体设备、机床设备、锂电设备等子行业涨幅较大,年初至2021年12月3日涨幅分别为133.7%、110.2%、103.2%、79.2%、48.9%;工程机械、高空作业车、叉车跌幅较大,年初至2021年12月3日跌幅分别为21.1%、19.6%、14.3%。

分析其原因,光伏设备主要受益于全球能源结构动态转型,行业长期需求空间大,同时技术 进步也带来了设备迭代的大量需求。锂电设备主要受益于全球电动化浪潮下新能源车需求高增,动力电池厂商加速扩产带来设备订单高增长。

半导体设备主要受益于全球缺芯背景下晶圆厂扩产,资本支出大幅增加,设备厂商订单快速增长。

工程机械主要受下半年国内房地产建设不景气及专项债发行速度不及预期影响,国内行业需求不断下行,但行业国外需求维持高增长。

1.2 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放缓,大宗商品涨价带来成本端压力

进入三季度以来,我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且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速显著低于专用制造业。在经历了一季度疫情平稳期的制造业快速回暖后,9月、10月PMI指数低于荣枯线。11月PMI指数录得50.1,略高于荣枯线。

受2020年疫情影响,全球各个国家开启量化宽松政策,货币超发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后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对钢材等大宗商品需求增强,导致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

2020年4月起,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一路上扬,2021年9月达157.7。机械企业营业成本结构中,原材料平均占比在60-85%,其中主要是零部件占比达60%左右,钢材作为最主要的直接原材料,占到整体营业成本的比重在15%到20%之间;剩余20%来自于设备折旧以及其他费用。

细分子行业来看,工程机械、机床等周期性行业受钢材等大宗涨价影响较大,21年起龙头厂商已进行三次涨价向下游转移成本压力,消减大宗涨价对利润的影响;而光伏设备、半导体设备中,大宗商品材料占比较低,对成本端压力不明显。

2 光伏设备:全球能源转型+技术迭代,推动设备需求高增长

2.1 光伏行业:站在全球能源转型的风口,行业迎来新发展阶段

原材料价格高企,全球光伏装机仍维持高增长。

2021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飙升,硅料供需紧张导致价格逐步走高,导致光伏LCOE增加。

尽管如此,据IEA 12月关于全球可再生能源的报告预测,2021年全球光伏装机保守预计为156.1GW,同比增长16.9%,将再次创下最高装机记录。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2021年年初预测,2021年全球光伏市场新增装机量预计达到150-170GW,预计我国2021年装机55-65GW。

但2021年受供需关系影响,硅料价格导致产业链价格上涨,光伏装机承压。2021年1-10月,我国光伏新增装机29.3GW,同比增长34.0%。

能源结构处于动态转型,全球未来三十年光伏装机复合增速10.2%。

在全球减碳背景下,以可再生能源和高效能源为基础的能源转型成为世界各国的选择。

2015年巴黎协定正式签订,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以内。

为实现巴黎协定约定的2050年前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以内的目标,根据IRENA测算,2050年发电量约为2018年的三倍,而其中90%为可再生能源供给,则2050年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将超过14000GW。

根据世界能源署(IEA)数据,截至2020年底全球累计光伏装机760.4GW,则2020年至2050年全球光伏装机CAGR=10.2%。

我国双碳“1+N”体系逐步构建,2030年风光装机目标1200GW。

10月24日《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指出要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力争2030年实现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等目标。增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攻克高效率太阳能电池、可再生能源制氢等技术,深入研究支撑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友好并网的智能电网技术。

建设九大风光储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光伏屋顶整县推动分布式装机。

《十四五规划及纲要》)提出,未来我国将持续开发包括清洁能源基地,形成九大集风光(水火)储于一体的大型清洁能源基地以及五大海上风电基地。在10月生物多样性会议上表示,第一期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的项目已开工。

国家能源局积极推动光伏屋顶整县开发,6月下发《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提出党政机关、学校医院、工商业厂房、农村屋顶安装光伏面积分别不低于50%、40%、30%和20%。同时,该通知提出“宜建尽建”原则,屋顶分布式光伏后续有望在全国范围内发展。

2021年光伏上游价格持续上涨,带动产业链价格上涨。

从需求方面看,光伏行业市场向好,国内政策加大光伏行业支持力度,光伏装机需求较高。

从供给方面,受疫情、供应链不匹配、大宗商品/化学品价格上涨的影响,产业链产品价格出现不同幅度上涨:硅料环节供不应求,硅料价格由2021年1月的9万元/吨上涨至目前的26万元-27万元/吨,硅料价格高涨部分传到至电池片,而电池、组件厂商面对下上游压力涨价幅度较小,成为利润率最低的两个环节,组价涨价进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装机需求。

从各环节产量来看,2021年上半年多晶硅产量23.8万吨,同比增长16.1%;硅片产量105GW,同比增长40.0%;电池片产量92.4万吨,同比增长56.6%;组件环节产量80.2GW,同比增长50.5%。

随着21年底硅料产能的逐步释放,预计2022年下半年硅料供需恢复平衡后光伏装机需求逐步恢复。

2.2 硅片环节:大尺寸化趋势加速,光伏产业产能布局提速

大尺寸硅片降本增效显著,预计明年大尺寸硅片将成主流。大尺寸太阳能硅片从1981年的100mm增大到2019年的210mm,推动行业实现大幅度降本增效,持续开发和应用大尺寸硅片,是光伏行业降本增效潮流下的必然选择。

一方面,长晶圆棒横截面积较大时单位质量拉晶耗时较短,即相同时间内产能更高,单位能耗、折旧等成本要素随之降低,大尺寸硅片在硅片端可以降低单位长晶成本,在电池、组件、系统环节可以摊薄单瓦非硅成本;

另一方面,大尺寸硅片推动了光伏组件向高功率发展,提升单位光伏组件的功率水平,节约基础配套设施成本,降低电站投资。

2020年硅片大尺寸化进程加快,2020年年底时158.75mm显现出淘汰趋势,166mm成为主流尺寸,182mm和210mm的大尺寸硅片也逐步开始放量。

从2021年初开始,210mm大尺寸硅片加速市场渗透,2021年10月大尺寸硅片市占率达到43%,预计21年底市占率提升到50%,硅片存量市场落后产能加速淘汰,新增大尺寸产能需求旺盛。

硅片扩产加速,2021、2022年设备需求合计约600亿元。

存量设备替换需求叠加扩产新增设备需求,硅片环节设备需求量大。

硅片环节新增设备需求主要来源分为存量设备替换需求和扩产新增设备需求。

从存量设备替换需求来看,在大硅片进程不断推进的情况下,行业落后产能将加速淘汰。

由于182mm和210mm市场份额快速提升,160mm尺寸硅片产能需求十分有限,小炉径很难维持继续生产,因此166mm以下产能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根据我们估算,2021年将有超过48GW的产能退出市场,存量设备替换需求显著。从扩产新增设备需求来看,下游装机需求催生硅片扩产需求。

据公开数据统计,2021-2022年新增硅片产能136.5GW、161.5GW,硅片设备(单晶炉、加工设备、自动化及检测设备)投资额约2亿元/GW,对应今明两年设备需求273亿元、323亿元。

2.3 电池片设备:HJT、TOPCON双技术并存,HJT降本路径清晰量产可期

光伏产业链发展的本质是降本增效,平价上网时代特征更为显著。光伏行业发展初期,光伏发电成本高,光伏企业需要依靠政府对光伏上网的补贴才得以发展维持。

随着政府补贴的减少、平价上网的趋近,光伏行业技术不断迭代升级促进转换效率不断提升,光伏度电成本不断降低,光伏发电成本近十年下降80%,未来光伏行业将在降本增效的路上继续前行。“增效”的最关键的指标是提高光伏电池转换效率,近年来电池技术发展迅速,推动电池转换效率不断提高。

P型电池接近降本增效瓶颈,N型技术是下一个平台技术。

回顾光伏电池的发展技术,光伏电池技术经历了AL-BSF(铝背场电池)被PERC(发射极钝化和背面接触)/PERT(发射级钝化和全背面扩散)技术全面替代,目前随着PERC电池效率接近理论天花板24.5%及0.2元/瓦以下的非硅成本,P型时代已经进入竞争红海,光伏电池产业正向更高效的N型电池技术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HJT(具有本征非晶层的异质结)发展,未来可能向IBC、Tandem(HJT+钙钛矿)技术发展。

电池新玩家偏爱HJT技术,HJT产能规划近百GW。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至2021年8月底,国内HJT规划产能已达到99.75GW,其中2020年规划产能65.75GW,2021年规划产能为34GW。

新规划产能中不乏通威、爱康、阿特斯、国家电投等电池组件老玩家,同时也有安徽华晟、金刚玻璃、明洋智能、华润电力等电池片新玩家进入,希望借助HJT实现弯道超车。

国内布局较早的通威、晋能、中智、钜能等已实现量产。

2021年为HJT生产元年,随着各环节成本的降低以及产能释放后规模效应的扩大,2022年HJT或迎来爆发。

GW级异质结项目落地,整线设备供应商受益。

2020年以来,多个GW级HJT项目落地,对HJT技术进行量产验证。

通威股份、爱康科技、阿特斯等主流光伏厂商招标了多个HJT项目,光伏新进玩家如安徽华晟、金刚玻璃、明阳智能等企业加码异质结设备希望实现弯道超车。

近期,迈为HJT整线设备中标新加坡REC公司,创国内HJT设备首次出口记录,该产线采用210mm半片技术,设计产能约为11200半片/小时。

后期需进一步看华润电力、明阳智能等异质结项目招标情况。

关注HJT降本路径,2022年关注微晶化、银包铜产业化、低温银浆国产化。

微晶化:据安徽华晟报道,其与迈为合作的异质结单面微晶与双面微晶电池产线目标是单面 微晶异质结电池量产平均效率大于25%,双面微晶异质结电池平均量产效率大于25.5%;单线产能达到500MW、良率大于98%、生产成本优于现有PERC产线。

银浆国产化:近年来,以无锡帝科、常州聚合、苏州晶银等为代表的国内浆料企业实现了国产浆料质量和性能的快速提升,逐步打破国内光伏浆料长期依赖国外巨头的市场格局。

据苏州晶银,其国产低温银浆已经成功导入HJT电池生产。

低温银浆国产化可以降低银浆成本2000元/公斤(其中包含1000多元国际冷链运输成本)。

HJT是目前唯一可以使用铜工艺的技术路径,PERC、TOPCON均不能。迈为银包铜技术已由含银量90%降到62%(实验室数据)。

2.4 组件设备:大尺寸、薄片化+电池片技术更新带来组件设备需求

组件设备主要技术进步方向包括适应大尺寸硅片、提高封装效率等。

适应大尺寸硅片的主要技术手段包括调整兼容尺寸(大尺寸串焊机)、高精度焊丝压延整形模块,自动化环节减少损伤等。

提高光电转换效率的主要技术手段包括半片、1/3片、1/4片等,对应设备为激光划片机。

组件设备重点关注:

1)大尺寸带来的目前组件设备存量落后产能占比较大,大尺寸渗透率的提升带来组件设备更新需求。2)电池片环节技术变革带来组件设备新一轮的改进。原PERC组件不能完全适用HJT技术,组件设备端面临技术升级。

2.5 光伏设备公司:营收利润双增,合同负债维持高增

2021年前三季度光伏设备行业营收和利润双增。我们选取10家光伏设备代表性公司代表光伏设备板块:硅片环节选择晶盛机电、金博股份、连城数控、上机数控,电池片环节选择迈为股份、捷佳伟创、帝尔激光、罗博特科,组件环节选择奥特维、金辰股份。

2021年前三季度光伏设备板块实现营收238.2亿元,同比增长81.7%,实现归母净利润47.18亿元,同比增长108.9%。

净利率稳步上升,合同负债充足奠定未来业绩。

2021年前三季度光伏设备行业整体毛利率31.9%,同比下降0.55pct;行业整体净利率19.8%,同比增长2.21pct。

2021年前三季度,光伏设备行业前瞻性指标合同负债/预收账款134.1亿元,同比增加36.3%,为后续业绩维持高增长奠定基础。

3 锂电设备:受益于全球电动化浪潮,市场空间广阔

3.1 全球电动化加速,动力电池+储能市场空间广阔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不断实现突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

根据GGII数据,2020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为319.8万辆,2015年到202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4.5%,全球汽车电动化渗透率由2015年0.8%增长到2020年的4.1%。

2021年1-9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车销量合计388.2万辆,累计同比增长132.6%。9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62.2万台,同比增长94.5%。

为实现清洁能源加速转型,欧盟、美国等主要国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欧盟委员会提出“Fit for 55”气候方案,拟从2035年起逐步淘汰内燃机汽车;8月美国签署了“加强美国在清洁汽车领域领导地位”行政命令,设定了美国到2030年无排放汽车销量达50%的重大目标。

欧洲汽车电动化进程不断提速,2021年1-9月新能源车渗透率接近20%;相较而言,美国目前新能源车渗透率较低,预计未来美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将不断提高。

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高增长。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1年1-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56.6万辆和254.2万辆,累计同比增长175.3%、176.6%。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刷新历史记录,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39.7万辆和38.3万辆,环比增长12.4%和7.2%,同比增长133.2%和134.9%。

根据中汽协9月预测,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预计突破300万辆。10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渗透率方面,自2021年5月起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超10%,10月渗透率达到16.4%。

我国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出台,新能源+储能快速发展。

2021年5月,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统一部署,加快建立“1+N”政策体系。2021年10月24日,《意见》发布,2021年10月26日,《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简称《方案》)发布。《意见》对新能源车和储能行业发展提出了统领性要求,随着“双碳”目标下电力清洁化加速带来储能需求持续增长、国内外对储能领域政策实施力度的加大,以及电池成本的下降与循环寿命的提高等因素叠加,储能市场迎来快速发展阶段。

3.2 动力电池扩产加速,锂电设备订单放量

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不断提升,龙头市占率不断提高。

根据起点锂电数据,2021年1-10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合计225GWh,同比增加116.1%,其中宁德时代、LG新能源、松下、比亚迪、SKI分占全球前五名,CR5市占率达79.9%,龙头市占率不断提高。

我国电池产量快速提高,2021年1-10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159.8GWh,累计同比增加198.9%。从装机量来看,2021年1-10月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107.5GWh,累计同比增加168.2%。

全球动力电池扩产进程加快,预计全球2021年-2025年锂电设备市场规模近4000亿元。

自2020年四季度以来,国内外动力电池企业纷纷启动扩产计划。

进入2021年,动力电池产业扩产提速,新建产能规模和投资规模均超过往。

动力锂电池产业新一轮产能扩充竞赛开启,驱动锂电设备市场进入增长新周期。

据高工锂电不完全统计,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中航锂电、亿纬锂能、合肥国轩、瑞浦能源、蜂巢能源、欣旺达、孚能科技、远景动力、LG新能源、三星SDI、SKI等国内外动力电池企业,都宣布了新的扩产计划,2021-2025规划新增产能约2000GWh,按照动力电池单GWh设备投资额约为2亿元测算,相应的锂电设备投资金额约4000亿元。

在手订单大增,锂电设备企业开启产能扩张。

在动力电池厂加速扩产的背景下,锂电设备订单高速增长。

由于锂电设备属于非标定制化设备,在动力电池需求高速增长的背景下,锂电设备行业产能紧张,设备交付压力大,锂电设备企业纷纷积极扩大产能。

目前一线设备厂商深度绑定头部厂商,技术迭代和产品优化加速,未来优势持续扩大。

海外电池厂预计22年扩产加速。

关注今年以来,我国电池企业扩产速度快于国外电池企业,国内锂电设备公司订单充足,保障明年业绩,故近期锂电设备板块涨幅明显。

随着22年LG新能源IPO融资加速及国外电池厂扩产加速,预计2022年国外电池企业锂电设备订单放量,利好已打入其供应链的相关公司。

3.3 锂电设备公司:在手订单充足,预计22年盈利能力改善行业营收利润持续增长。

我们选取11家锂电设备代表性公司代表该板块:先导智能、利元亨、杭可科技、先惠技术、赢合科技、星云股份、海目星、联赢激光、锐科激光、大族激光、华自科技。

2021年前三季度锂电设备板块实现营收314.0亿元,同比增长52.4%,实现归母净利润37.4亿元,同比增长41.7%。

4 半导体设备:全球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中的国产替代

4.1 全球半导体行业处于景气区间,技术革新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

全球半导体行业景气上行,预计2022年产业规模达6015亿美元。2020年以来,疫情催生居家办公设备需求放量,同时人工智能、5G产品迭代、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为半导体产业带来强劲需求。

根据WSTS统计,全球半导体产业规模由2000年2044.0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4403.9亿美元,复合增长率10.8%,预计2021年、2022年半导体产业规模达5529.6亿、6014.9亿美元,同比增长25.6%、8.8%。

据WSTS的预测,2021年亚太地区(除日本)为全球半导体最大市场,销售额为3434.2亿美元(yoy+26.7%),美洲1188.4亿美元(yoy+24.6%)、欧洲471.3亿美元(yoy+25.6%)、日本435.8亿美元(yoy+19.5%)。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超4400亿美元,技术革新提供长期驱动力。

半导体与其需求市场之间的关系是共生促进的,技术创新能够刺激市场需求并进一步开辟新市场。

目前半导体已经广泛应用各行各业,包括电脑、手机、可穿戴设备、汽车、机器人、光伏等 行业。

根据SIA统计数据,2020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需求合计4404亿美元。电脑、通讯和消费电子是半导体下游前三大应用市场,2020年需求占比超过75%。

未来十年,半导体技术的创新性技术还将催生新的市场需求,如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半导体需求的长期增长动力稳固存在。

疫情催生全球芯片荒,全球晶圆厂提高产能利用率及资本开支。

2021年以来,一方面消费电子领域对芯片的需求快速增加,另一方面全球汽车产业复苏推动车用半导体需求的强劲反弹,而汽车芯片产能短缺,则进一步放大了全球芯片产能紧张局面,晶圆制造及封测产能持续紧张,并导致产品交付期延长,导致全球缺芯加剧。为了缓解 全球芯片荒的局面,全球晶圆厂纷纷提高产能利用率及加大资本开支。

根据SIA统计,2020年疫情以来全球半导体公司产能利用率提升显著,晶圆厂产能利用率均大于80%,甚至部分晶圆厂产能利用率达90%-100%。

但仅通过提高利用率无法满足芯片长期需求驱动,需要更多产能。

据SIA预测,2021年全球半导体行业资本开支(capex)预计近1500亿美元,2022年将超过1500亿美元。

4.2 行业资本开支不断增加,我国成为全球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

行业高景气下,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快速增长。

根据SEMI统计,2020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为712亿美元,同比增长23.6%。

预计2021年、2022年半导体设备销售额约952.9、1013.1亿美元,同比增长34.1%、6.3%。

分产品看,2021年晶圆制造设备销售额约817亿元,同比增长33.5%,封装设备销售额60.1亿元,同比增长56.1%,检测设备销售额75.8亿元,同比增长26.1%。

中国大陆成为全球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2021H1销售额同比+75.3%。

2020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销售额达187.3亿美元,全球占比达26%,首超中国台湾成为全球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

2021年上半年中国大陆、韩国、中国台湾分列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份额前三位,其中中国大陆销售额141.8亿美元,同比增加75.3%,占全球比重29.3%;韩国销售139.3亿美元,同比增加77.7%,占比28.7%;中国台湾销售额107.5亿美元,同比增加42.85%,占比22.2%。

全球晶圆厂扩大资本开支,今明两年预计建设29座晶圆厂。

根据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预测,全球半导体厂商将在今年年底前开始建设19座新的高产能晶圆厂,并在2022年再开工建设10座。

从地域分布看,中国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将各新建8个晶圆厂;其次是美洲地区,将新建6个,欧洲和中东共有3个,日本和韩国各有2个。

在这29座晶圆厂中,有15座是晶圆代工厂,月产能为3万至22万片(8英寸等效)。

预计未来几年,这29座晶圆厂的设备支出预计将超过1400亿美元。根据SEMI 数据显示,到2024年,全球12英寸晶圆厂数量将达到161座,产能达700万片/月,其中中国大陆12英寸晶圆厂2024年产量将达150万片/月,占全球约21%。受益于晶圆厂的快速扩张,对半导体设备的需求相应提升。

4.3 下游高速扩产,国产替代逻辑持续

截止2021年9月,我国晶圆制造8英寸产线共33条,12英寸产线共41条,合计产能折合12英寸月产能112.7万片。

其中,处于规划阶段的8英寸产线共2条,处于规划阶段的12英寸产线共7条;处于在建阶段的8英寸产线共11条,处于在建阶段的12英寸产线共14条;处于扩产阶段的8英寸产线共4条,处于扩产阶段的12英寸产线共12条。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国产化率有待提升。

根据2020年中国晶圆厂设备采购占比来看,来自美国采购的设备占比超过50%,而中国本土的半导体设备采购额仅占7%。在集成电路主要设备投资中,薄膜沉积设备、光刻设备、刻蚀设备为关键制程设备,技术难度高、投资额占比较大。

随着国内晶圆厂的扩产以及国产设备技术迭代,众多细分领域逐步实现了关键技术的突破。在刻蚀设备、热处理设备、清洗设备领域,国产化率为20%左右,主要代表公司为中微公司、北方华创、屹唐半导体、盛美上海;PVD设备国产化率为10%,主要代表厂家为北方华创;CMP设备国产化率为10%,主要代表厂家为华海清科。

4.4 半导体设备公司:营收利润双增长,合同负债实现高增

行业营收利润持续增长,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我们选取7家半导体设备代表性公司代表该板块:北方华创、中微公司、华峰测控、芯源微、长川科技、至纯科技、盛美上海。

2021年前三季度半导体设备板块实现营收128.7亿元,同比增长67.5%,实现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98.0%。

5 报告总结

2021年机械设备景气度分化,以光伏锂电为代表的新能源设备及半导体设备景气度较高,工程机械及通用设备中工业机器人等景气度下行,我们认为明年机械设备板块景气度分化或将持续。

展望2022年,全球能源结构动态转型结构期中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需求空间打开,全球电动化浪潮提速下新能源设备将维持较长时间的景气度。

半导体产业作为我国战略层面的产业,补全产业链短板意义重大,国产替代将成为设备需求长期推动力:景气度持续的光伏、锂电等新能源设备以及半导体设备。

1. 光伏设备:全球能源结构动态转型,长期看好光伏行业需求持续性,未来三十年光伏装机复合增速10.2%。

分环节来看:

1)硅片环节,大尺寸硅片促进落后产能加速淘汰,光伏需求增加带动硅片行业扩产加速,今明两年设备需求合计600亿元。

2)电池片环节,HJT和TOPCON扩产进展,降本增效需求下PERC产能面临替代,关注行业新进入者对于行业格局的重塑。

3)组件环节关注大尺寸和电池技术变革带来的组件设备更新替换需求。

2. 锂电设备:全球电动化浪潮来临,动力电池厂商扩产加速,锂电设备订单放量,预计全球2021年-2025年锂电设备市场规模近4000亿元。

22年重点关注动力电池技术变革及国内外电池厂扩产进度,重点关注锂电一体化龙头及受益于海外扩产的锂电设备厂商。

3. 半导体设备:晶圆厂、封测厂产能紧张,下游投资扩产加速,半导体设备市场保持高景气。

补齐产业链短板意义重大,半导体产业链国产化的政策资金环境良好。国产半导体设备逐步受到客户的认可,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前景可期。

6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增速波动风险,疫情防控不及预期风险,下游固定资产投资放缓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HJT扩产不及预期,国产化进度不及预期。

—————————————————————

请您关注,了解每日最新的行业分析报告!

报告属于原作者,我们不做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获取更多精选报告请登录【远瞻智库官网】或点击:智库官网|文库首页-远瞻智库·为三亿人打造的有用知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