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无疑是迪士尼的“真人童话电影”系列的又一力作。
卡司阵容异常豪华,由文艺片出身的妮基·卡罗执导,“神仙姐姐”刘亦菲、“动作影帝”甄子丹领衔主演。
此外还有“功夫之王”李连杰和风情万种的“巩皇”惊喜助阵。
这些兼具演技和票房号召力的老牌国际“大明星”,众星拱月般开启刘亦菲的好莱坞“东方公主”之路,让《花木兰》电影还未上映就备受赞誉和期待。
但一场突如其来的庚子年疫情,彻底改写了《花木兰》的命运。
3月13日伦敦首映礼后,片方忽然宣布全球撤档,后来迪士尼又把档期从3月推到7月,再延迟到8月,直到最后宣布档期无限期推迟。
北美撤档后,《花木兰》于9月4日上线流媒体平台“迪士尼+”,而国内正式上映时间是9月11日,一周的时间差,足以让盗版满天飞,豆瓣评分崩盘。
刘亦菲版《花木兰》是根据迪士尼1998年同名动画改编,讲述一位聪慧勇敢的年轻女子义无反顾为家国而战,她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勇战柔然,成功抵御了北方敌人的侵袭。
迪士尼让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国“传奇女战士”史诗,有了西方视角下的全新呈现。
典型的迪士尼风味“英雄成长”故事。
女主一路历经磨练,成功驾驭自己内心的力量,激发出真正的潜能。
通过这段传奇历程,她最终蜕变为一名光荣的勇士,不仅赢得国家的认可,更成为了家人的骄傲。
而这部投资超2亿美金,成本和诺兰的新片《信条》持平的全新迪士尼真人童话《花木兰》,国外票房口碑双丰收(尤其是泰国、新加坡为代表的东南亚市场),国内却评分4.7不及格。
在这样两极化的评价风潮中,任何发言都需谨慎。
所以今天我只想结合千年前的乐府诗和以往电影版本,来谈谈“花木兰”故事本体背后的时代元素和中西差异。
电影故事蓝本《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长篇叙事诗,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也是入选初中教材的篇目,动辄“背诵全文”,让“花木兰”故事群众基础异常强大。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从千年前的南北朝传到21世纪,在一代代中国人的脑海中留下无比清晰的烙印,这就是民间传说的生命力啊!
罗伯特·麦基说:“人类对故事的胃口是不可餍足的。”
肯尼斯·伯克说:“故事是人生必需的设备。”
我们会本能地寻求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提出的那一古老问题的答案:一个人应该如何度过他的一生?
人类一直基于四大学问“哲学、科学、宗教、艺术”来寻求生命答案,试图编织出一种人生意义。
前三者往往沦于艰深、晦涩或空洞,所以人们愈发热衷“故事的艺术”。
剧作家让·阿努伊说:“小说赋予人生以形式。”
古人对小说、戏剧;现代人对电影、电视的消费堪称如饥似渴,故事艺术已经成为人类灵感的首要来源,因为它不断寻求整治人生混乱的方法,洞察人生的真谛。
我们对故事的欲望反映了人类对捕捉生活模式的深层需求,这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知识实践,而是一种非常个人化和情感化的体验。
所以,对“故事”的渴望是根植于人性层面的本能,是全人类的共性。
花木兰的故事能在千年之后被美国人拍成电影,也是现代人对这个古老东方故事本体和中华文化的最大肯定。
那么新版是如何讲述这个中国故事的呢?
刘亦菲主演的真人版《花木兰》,脱胎于98年动画版本。
典型西方思维下的东方故事,影片中所有的东方元素,诸如红灯笼、梯田、土楼、对联、鹅黄妆、凤凰……都是贴片式的,故事风格倾向低幼的“真人童话”。
情节简单轻松,故事架构也和迪士尼以往的“公主系列”具备共通性,主题定位“女性成长、家国情怀、忠勇真孝”。
这不是瞄准中国市场的电影作品,相反,它适应性更广,照顾全球观众,提倡与时俱进的普世价值。
甚至在激进的“metoo风潮”影响下,连动画版木兰和将军恋爱的桥段都删掉了,取而代之的是花木兰和一个同级别士兵的暧昧。
儿时的花木兰,一出场就是“招猫逗狗讨人嫌”的假小子,堪称“武力值和破坏力”全面降维的“哪吒”,也为后来天赋异禀、所向披靡的战士形象埋下伏笔。
真人版用全程沉默的“凤凰”取代动画版的话痨和幽默担当“木须”,这个带有魔幻色彩的守护神,从一个立体角色沦为扁平符号,委实有些可惜。
不过也有微弱的进步,起码老外开始了解:在中国,龙代表男性,凤代表女性。
后来的“木兰见媒婆”,丑到炸裂的滑稽妆容,喜剧感十足的倒茶和媒婆气急败坏的羞辱,都指向一个目的——欲扬先抑,让后面的光宗耀祖来得更猛烈些吧!
父亲的年老体弱和故作坚强,木兰义无反顾替父从军,在军营中的磨难和误会,武力值的进步,“气”的展现,包括受上司赏识,和战友建立情谊,都被细腻的女导演拍了出来。
巩俐饰演的“仙娘”是个极富西方魔幻色彩的女巫角色,可以理解为不被认可的“木兰黑化版”。她没有家,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没有归属,独自承受极致的孤独。
从人的心理层面解读:人这种社会性群居动物需要被接纳。一旦这样的欲望不被满足,就会陷入痛苦。
剧中的“仙娘”就为了摆脱灵魂的痛苦,甘心被侵略者利用,成为邪恶的帮凶。
电影中刻画的那场女巫和木兰的战斗,更像是前者对后者的点拨,促使其自我意识觉醒,勇敢面对女性身份。
木兰换回女装后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被流放和驱逐。
此时计谋得逞的女巫已经坐上王座,反派单于也绑架了皇帝。仿佛这场战斗即将以侵略者的胜利而告终。
但危急时刻木兰先是力挽狂澜,重新赢得的将军和战友的信任,又是在终局之战像凤凰一样凌空而至。
甚至那个反派女巫“鹰”也为了这只充满希望的“凤雏”甘愿牺牲自己。
她拯救了皇帝,拯救了国家,拯救了所有人。
最终她拒绝高官厚禄回到家乡,为自己的家族带来无上荣誉。
嫩绿的新芽长成穿云大树,花木兰成为了战士、英雄和领袖。
故事简单流畅,没有太精彩的地方,但也不算滑铁卢。
我个人并不认可豆瓣某些差评,人家改编自98动画版,一脉相承的女英雄“童话”,拿历史鸿篇巨制的标准评判就是耍流氓!
如果真要评价,也是跟其他迪士尼真人版童话比较。
《阿拉丁》、《灰姑娘》、《美女与野兽》、《沉睡魔咒》……才是它的参照物!
下面讲讲时代元素。
原版故事《木兰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
它怎么讲的故事?
以“唧唧复唧唧”开始,以“安能辨我是雄雌”结尾。
中间刻画“从此替爷征”的毅然离家,“将军百战死”的残酷战斗,“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的战士荣耀,“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的动人孝道,“出郭相扶将”的亲人思念,“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的女儿情态,“不知木兰是女郎”的伙伴惊忙。
详略安排极具匠心,富有生活气息。以人物问答及铺陈、排比、对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神气跃然,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但它提供的仅仅是一个素材和人物形象,可以直接用来影视化的成分并不多,想要拍得好看,想象力必不可少。
原诗中描摹属于冷兵器时代的战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让千年前的历史扑面而来。整体偏向严肃沉重,只有家国,没有爱情。
而迪士尼98年动画版《花木兰》故事,将沉重残酷的战争,转变为轻松正能量的女性成长,花木兰凯旋归家,可谓“爱情事业双丰收”。
动画木兰形象活泼灵动,配角“木须”和“幸运蛐蛐”幽默感十足,分外讨喜。也是迄今为止口碑最好的一部。
后来09年马楚成导演了赵薇版《花木兰》,也算大制作商业电影,明星云集,噱头十足。除了赵薇、陈坤和胡军,甚至俄罗斯歌手维塔斯和韩国歌手李玖哲都有加盟。
焦点对准木兰的感情羁绊,突出“在战场不能有感情”,透出浓厚的反战情绪,结局是虐心的“为了国家牺牲爱情”。
矛盾激化、死亡威胁、感官刺激充斥剧情架构和屏幕画面,就是一个字——Low。
还有较为大尺度的洗澡戏份,赵薇和陈坤在温泉的打斗戏看得我异常尴尬。
导演在电影中刻意把女性在军营中的困境放大,但作为观众的我实在无法共情。
通篇战友情、爱情、亲情、爱国情,情感浓郁,却丝毫看不到木兰的成长。
因为她一开始就很厉害啊,只不过在文泰假死,舍弃感情后开挂。
看得出来导演是想刻画木兰情感细腻的女性化一面,刻画战争中跨越阶级壁垒的真挚爱情。
但导演你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和平第一是肯定的。
作为女性的花木兰需要放弃感情才会登上巅峰?也对!就像格力的董明珠,把自己活成男人一样狠,所以她成功了。
但让全世界的女人都把自己活成男人?那不现实。况且花木兰就算摒弃感情,赢得战争,在结局还是失去了爱情和幸福,这太绝望了!
浓浓的晋江狗血言情风,这样的“花木兰”,我是拒绝的!
在“花木兰”故事被一次次搬上大银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感知到有趣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木兰诗》作为故事蓝本,凝练准确,把人物形象和故事梗概流传千年。
它意味着原始的生命力,精神意义和价值,饱含着对女性的尊重和鼓励。
而赵薇版《花木兰》堪称彻底的“魔改”。
它尊重历史了吗?没有!评分只有6.2,从故事到内核都被骂得很惨。
有人说:“马楚成就会用哭戏卖惨,没有木兰从少女成长为将军的心理历程,没有多年战争生活反应在木兰身上的变化,更没有复杂而细微的表情刻画,人物惨白,毫无血色,仅仅看到的是木兰的香港身手,却看不到真正大陆木兰那颗质朴的心。”
有人说:“服装、道具做的再精良,没有好的故事、没有演出人物内心的演员、没有考究故事背景的编剧、没有精益求精的导演,一切都是无妄的。”
所以内地版《花木兰》不是败在技术,而是败在故事。
把家国情怀的英雄史诗拍成了女性视角的文艺春梦,凌乱琐碎、絮叨柔弱,这是花木兰吗?这是陆依萍啊!
马楚成把目标对准女性群体,炮制了一部女英雄片,所有的叙事逻辑和情感诉求都在讨好女人。但跟同样高举女性主义大旗的经典电影,2000年史蒂文·索德伯格执导的《永不妥协》相比,就是一塌糊涂的低级烂片。
说起国外第一版《花木兰》,98年的动画版本,虽然木兰的形象见仁见智,但是架不住人物性格讨喜。
架空历史、幽默十足,杂糅东西方文化的魔幻童话,没有杠精深究历史细节,评论一片“Love and Peace”,最终拿下7.8的豆瓣高分。
当年的迪士尼赢在技术,更赢在故事。
美国人把中国古代花木兰男扮女装代父从军的传统民间故事推向国际舞台,搬上大银幕。
从此中国人心中集勇敢、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巾帼英雄花木兰,开始被全世界的观众熟知并喜爱。
时至今日,木兰依旧是迪士尼世界里最可喜的东方公主形象。
迪士尼过硬的动画特效和唯美的音乐,结合意境悠远的东方水墨元素,让乐府诗中传颂千年的古代女英雄穿越历史长河,用一种美国式的轻松幽默呈现在她的故乡,这片厚重沉稳的华夏大地上。
无论男女都会喜欢这样的“花木兰”,她鲜活生动、勇敢无畏,带着一种源自好莱坞的震撼和生猛,提出关于女性意识的新鲜角度并引发深层思考,这就是电影值得肯定的价值。
而近期即将上映的刘亦菲版真人《花木兰》,国内评分惨不忍睹,仅有4.7。
但在东南亚市场却屡屡拿下电影首日票房榜冠军。
其实迪士尼的新版故事真的有那么差吗?也不至于。
跟动画一样的叙事逻辑,相似的故事设定,并且没有“魔改”成狗血晋江风,爱情元素的使用极其谨慎克制。
大家诟病最多的问题集中在:建筑、服装、妆容、对联和议政殿前妃子的随意走动,这都是琐碎细节,是跨文化团队百密一疏的漏洞,是文化壁垒造就的。
你让中国团队拍个原汁原味的西方魔幻传奇故事,也一样露怯。
中国人不知道很多西方单词含义,在给自己起英文名时频闹尴尬和笑话。
那些年中国人的奇葩英文名大赏:
“最常见的绝对是Cherry、Apple、Happy、Sunny,当然还有Coco和她的表姐妹Cece和Cici。”
但这些英文词语背后都有别的意思。这类名字经常被认为是“特殊行业”失足少女的名字。
“我知道三个年龄相近的女孩子分别叫香奈儿、蒂凡尼和古驰,我这样的穷鬼就算想编都编不出这样的笑话。”
还有人给自己取名鲨鱼、吸血鬼、护身符、闪电、兔子,甚至叶绿素!父母给孩子起名哈佛、耶鲁、斯坦福。这样的英文名在老外眼中就是典型笑话。
外国人也同样不懂中国文字背后的博大精深。
对,他们的奇葩中文名一样惊呆汉语老师。
“大一时见过叫屈原的黑人留学生。”
“记得大学里上形势与政策课,有两个欧洲留学生一个叫多尔衮一个叫铁木真。”
“我们学院的一个日本留学生叫——下地裕!‘下地’是他的姓。我和小伙伴第一次看到花名册的时候都惊呆了。”
“之前教一位巴勒斯坦友人讲中文,不可避免地到了他想要给自己取个中文名的时候,然后他喜欢孙子兵法……然后他说他要叫孙子……然后他还很坚持……”
“学校有一位韩国妹子中文译名叫申景冰,莫名戳中笑点。”
“上初中的外教,一个20多的美国小伙,原名Joshua,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先说:I’m Joshua. 然后拿粉笔在黑板上写字,说他的中文名叫:戒色!!不知道是哪位大神给他取的,我只想说:干得好!”
怎么样?看了这些无厘头笑话,还觉得《花木兰》电影中的细节是个事儿吗?
媒婆门上的对联:“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望世间眷属全是有情人”。
中国观众捶胸顿足:“有多少更恰当的,更美的?你外国人却选了这么个东西。”
再说南北朝时期,门上贴对联吗?
中国古文,还要从美学角度鉴赏,对西方人来说,这明显超纲了啊!他们对文言文普遍没什么认知,也分不出李白和乾隆的诗孰优孰劣。
因为家里信教,小时候我背诵的经文是这样的:“在天我等父者,我等愿尔名显圣,尔国临格,尔旨承行于地,如于天焉。”
长大后就变成了:“我们的天父,愿你的名受显扬,愿你的国来临,愿你的旨意奉行在人间,如同在天上。”
我觉得美感降低了10个等级,但让老外看,二者有区别吗?
拿中国人的标准审视美国出品的真人童话,会不会太苛刻了?
花木兰故事的素材,迪士尼拿去改编,是美国血统加入中国元素,而不是中国血统加美国元素。这个前提决定了一切走向。
还是时代不同了,国人的影视剧审美提高了太多。
看看《长安十二时辰》、《延禧攻略》的古装剧画面,恢宏大气又精致高级。
观众对贴近历史要求也极高。《清平乐》考究到人物造型和古画一模一样。
历史剧团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就怕露怯穿帮。
但就这样,《清平乐》播出后还被观众诟病节奏太慢,这届观众太难伺候了!
《花木兰》未上映之前,很多人对它寄予厚望,毕竟像《哪吒》这样的动画电影都能斩获50亿票房。
迪士尼下血本的真人版《花木兰》,能差到哪里去呢?
像《哪吒》这样缔造票房神话的电影,有民间传说的群众基础,并且命中了观众心理需求的时代内核,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实在太燃了!
中国的神话基因里就带着不屈的抗争性质,愚公移山、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在绝对优势的大自然面前也不认输,这是根深蒂固的民族性。
反观《花木兰》,虽然也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也在与时俱进,但故事改编的并不新鲜,传达的内核力度不够。
不像《哪吒》那样故事新颖精彩,可以勾起强烈情感。饺子导演的动画精致是一方面,故事过硬催泪,才是绝杀。
新版《花木兰》还丢弃了动画版的喜剧元素。98版的“木须和木兰”,可爱指数爆棚,圈了不少死忠粉。
真人版的刘亦菲本来就木,再没有活泼的角色调剂,略微有些苦大仇深,不讨喜。
原版故事“木须加木兰”这样的设定有多好用?
03年的法国犯罪喜剧,让·雷诺的《你丫闭嘴!》,冷血傲娇杀手和大力金刚傻子的友情,欢乐又感动,人物魅力没得说!高冷男神旁边配上一个逗比基友,太带感了。
《陈情令》的蓝忘机和魏无羡,迷倒多少腐女?
《初恋那件小事》的梁又年和王一超,收割多少迷妹?
迪士尼用来赚钱的商业电影,这样的秘诀不用,想啥呢?把喜剧角色删掉实在是一大败笔,编剧的锅!
对了,还有巩俐的女巫角色,应该是借鉴了迪士尼成功案例《沉睡魔咒1》的设定,邪恶的教母原来是公主的守护者,真爱之吻唤醒睡美人,观众一片惊艳,颠覆暗黑童话,叫好又叫座。
《沉睡魔咒2》,玛琳菲森又为了保护公主牺牲,当然结局又从灰烬中“凤凰涅槃”得以重生。
到了《花木兰》里,女巫角色助她成长,为她牺牲,毕竟女巫本体是鹰,就一条命,没有涅槃重生的功能。
木兰是凤凰,所向披靡,蜕变归来。
迪士尼这次算是想象力枯竭后,简单重复自己,平淡又俗套。被骂也是难免。
但我还是要反驳热评,这哪里是西方人的傲慢,这明明是亦步亦趋试图还原东方故事,模仿东方文化。满屏的东方面孔,还不够有诚意啊?
这也不是美国人拍中国历史,这本来就是传说人物,真实性有待考证。况且人家只是翻拍自己98年的动画。
原版就是西方逻辑下的魔幻东方女英雄,人物讨喜,轻松幽默没人骂。到了真人版就炸毛,何必呢?
别看迪士尼用了真人,但其实骨子里还是低龄童话,看个热闹而已,别那么认真。
真的不忿儿,那就自己拍一个,对标陈凯歌《妖猫传》的美学标准,饺子《哪吒》的故事标准。这样打迪士尼的脸,岂不是更好?
其实新版没有那么差,就是迟来22年的动画真人版。
国外观众,凭迪士尼的金字招牌就能买账,但想得到国内观众的肯定和市场的认可,需要更精湛的演技和更严谨的剧本。任重道远,且行且珍惜吧!
新版《花木兰》既没有天时(国内放映晚了一周),也没有地利(美国人拍中国故事,让国人买单),更不是人和(故事俗了,审美刁了,期待高了,骂声多了)。
刘亦菲也不复二八年华的天仙美颜,不过我这次看到了她的坚韧和成熟,甚至“双兔傍地走”一闪而过的活泼灵动。
只希望下次,她的运气可以更好一点吧!
毕竟就连“瞪眼派”败光观众缘的杨颖都能靠《摩天大楼》让人刮目相看,“呆若木兰”的刘亦菲翻身,也没什么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