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丽新 见习记者 王君
3月1日晚间,海底捞发布管理层人事任命公告,副首席执行官兼首席运营官杨利娟调任首席执行官,董事会主席兼前首席执行官张勇将继续担任董事会主席及执行董事。
此次人事变动被视为海底捞内部调整的后续之举。公告称,杨利娟此次获委任为首席执行官,负责监督集团的管理及战略发展,并继续负责“啄木鸟计划”的落实与推进。从2021年半年报披露实行组织架构调整,到2021年11月公布“啄木鸟计划”,海底捞正通过一系列举措强化内部管理。
除了“最牛服务员”出任CEO,当晚,海底捞还公布,36岁的李瑜出任海底捞中国大陆地区首席运营官,38岁的王金平出任港澳台及海外地区首席运营官。
持续深化“啄木鸟计划”
疫情以来,餐饮行业深受影响,海底捞首当其冲。根据海底捞近期公告,预期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录得净亏损约人民币38亿元至人民币45亿元,不过,营业收入预计超过400亿元,增长超过40%。
预期亏损包括2021年300余家餐厅关停及餐厅经营业绩下滑等因素导致的处置长期资产的一次性损失、减值损失等。为提升运营表现,2021年11月海底捞推出“啄木鸟”计划,海底捞在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表示,将于2021年12月31日前,逐步关停300家左右经营未达预期门店,其中部分门店将暂时休整、择机重开,休整周期最长不超过两年。
在当时发布的公告中,海底捞宣布由杨利娟全面负责“啄木鸟计划”,持续关注经营业绩不佳门店,包括海外门店,果断采取措施进行整合。同时,着手重建和强化部分职能部门,恢复大区管理体系。
具体来看,海底捞将区域统筹教练模式改进为区域经理管理模式,同时董事会新增七位执行董事和两位独立非执行董事,新增的执行董事基本是由一线员工成长起来的管理人员。至于停业整合行动开始后,涉及门店的员工如何安置问题,海底捞表示关停不会进行裁员,“将在集团内妥善安顿相关门店之员工及管理层”。
作为“服务员逆袭”的代表,杨利娟到底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据悉,作为“啄木鸟计划”领导者的杨利娟,一直扮演重要的运营管理角色。公开资料显示,杨利娟现年43岁,在海底捞任职已经超过27年,而她几乎可以作为“服务员逆袭”的代表——从服务员做起,是张勇手把手带出来的大徒弟,19岁时便成为海底捞四川简阳第一家店的店经理,也是海底捞走出四川、开拓全国市场的关键人物,也是海底捞推行“连住利益,锁住管理”制度的负责人。
“制度变革向来十分考验耐心和推动能力,作为负责人的杨利娟面临着重重挑战,尤其是面对员工的不理解。在她看来,这时候如果管理者稍有动摇,这项变革就无法执行到底。”海底捞方面相关负责人表示,杨利娟当时的做法是,预计今天有10个人要离职,她就放20个人在门口,要员工走之前把道理讲清楚,说得通的留下,说不通的马上结工资。但她依然会对这些决定离职的员工说,“海底捞的大门永远为你打开,你还可以再回来上班。”
除了制度变革上的贡献,自杨利娟主导实施“啄木鸟计划”以来,海底捞内部管理和运营明显改善,从翻台率上看,根据光大证券研报显示,海底捞2022年1月份翻台率环比2021年12月有所上升,达到2021年同期的106%。此前,海底捞的翻台率曾经连年下滑,由2017年的5次/天下降至2021年上半年的3次/天。
管理团队年轻化
和现年43岁的杨利娟相比较,只有36岁的李瑜和38岁的王金平,是新一代力量的代表,将协助首席执行官提升集团不同地区的运营效率,加强对公司管理及执行的监督和实施。与杨利娟经历类似,李瑜和王金平入职海底捞后,也是从一线基层岗位做起,这已经成为海底捞的管理特色,管理人员必须接触和熟悉一线业务。
李瑜2007年11月加入海底捞,先后担任多个地区的门店经理,曾于2015年带领26人在台湾地区开出了第一家海底捞。截至目前,作为大区经理的李瑜,管理门店的范围已涵括韩国、日本、泰国等市场。
王金平2008年1月加入海底捞,此前担任过门店经理、大区经理,分管新加坡、马来西亚、澳洲及新西兰等市场,而他在海底捞的第一个岗位其实是传菜员。
两位80后COO的上任与海底捞的“接班人计划”不无关系。2020年,海底捞曾发布一则“接班人计划”,彼时,海底捞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接班人计划是指海底捞未来10至15年的领导人才选拔计划,旨在强化行之有效的内部晋升机制,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及高级管理团队的远期退休计划提前进行人才储备与锻炼。”
2021年8月,海底捞董事会新增7位年轻执行董事,被认为是“接班人计划”的后续。此次任命两位“80后”首席运营官,无疑是海底捞在管理团队年轻化上的又一尝试,对于正在寻求内部调整、走向更高质量发展道路的海底捞而言,或许能带来更多发展可能性。
前宅食送CEO、餐饮老板内参副总裁穆杨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个健全的企业一定是金字塔管理结构,而作为一个上市企业,海底捞需保证投资人的投资能够得到持续的回报,因此,海底捞必须有自己的接班人,而不是说永远只能听老板一个人的,这样是不够健全的。“在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激励员工、保持核心团队的稳定性尤为重要。”
“人事变动可能对海底捞带来帮助,尽管张勇是海底捞的创始人,但是有其事业发展的天花板,尤其是疫情以后盲目发展等问题凸显。”鲍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鲍跃忠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张勇的这一做法很正确,海底捞需要变革。
(编辑 乔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