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大败局:中国最牛逼的商场,河南 亚细亚!没有之一

今天我们来讲大败局上半部分的最后一个企业,也就是亚细亚,这是河南郑州最响亮的一个名字,是曾经中原地区的一个商业航母。可以用商业奇迹来形容,但就是这么个奇迹,这样一个商业航母,没有行驶几年就沉没了。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干商场怎么4年不到,这么快就倒闭?我们从头讲起。

1988年秋天,一个空军退役的干部叫做王遂舟,当年他32岁。他当时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走仕途去当郑州市工商局铁路分局的副局长,还有一条路是去一家正在筹备的百货商场当总经理。当年是经商热下海热,倒腾导弹的不如大街上卖茶叶蛋的。所以他几乎不假思索的去了百货商场。当时鼓动他去下海的是一家房企公司,也就是中原地产的老板,这个老板更神,他通过关系从供销社借来5万,然后放到银行贷出来40万,然后又把40万存进另外一家银行倒腾出来了200万,就这样开始了买地开发的生意,竟然3年不到做的有声有色。

中原地产的老板在二七广场东南侧开发了一个商场,但招商效果很不理想,于是找到了王遂舟来救场。而王遂舟呢,也是看到了这种人都能发财,自己也就按耐不住了。

89年5月初,亚细亚商场正式开业了,那个年代的百货商场感觉还是国营商店的天下, 商场环境陈旧,营业员白眼朝天。然后柜台上还贴着,货离柜台,概不负责。那意思就是,看好了再买,买走之后想找后账来退可没门了。而亚细亚颠覆了这一切,他是一个现代化的商场,好像进入了星级宾馆,一切都是井井有条,甚至在大厅里还有人工瀑布,让顾客有种穿越到未来十年的赶脚,而且营业员也全都是衣着统一i,普通话,见到顾客先鞠躬,亚细亚有严格的三声服务,即招呼声,介绍声,和送别声。

另外商店里还有迎宾小姐和歌舞表演,中厅设置了钢琴,每隔半小时就有演奏。而且更有创意的是,每天早上商场门口都要升国旗奏国歌。甚至一度成为了郑州的旅游景点之一,他们一定把这当成天安门广场了。王遂舟此后在各大报纸投放了数十万元广告,投放力度之大,甚至是郑州所有商场的总和,就一句广告词,星期天哪里去,亚细亚!甚至最后他到中央台投放广告,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

超前的产品,超级的营销投入,换来的当然是火爆的开场。亚细亚开业当天,郑州城万人空巷,顾客潮水般涌来,当天营业关闭的时候盘点,9成柜台上的货物一售而空,90年的时候,亚细亚的营业额达到1.86亿,越居全国大型商场35位,此后3年,亚细亚的销售额都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稳居河南省第一。

据说当时有两个故事也不知道真假,可以分享给大家,一次有个准备轻生的哥们捆着炸药去碰瓷,结果想借题发飙,但走了好几个柜台都受到了非常高的礼遇和热情的接待,最后这哥们实在不好意思灰头土脸的走开了。第二个故事是一个营业员跟顾客口角几句,晚上副总就带着营业员去顾客家道歉,第二天营业员被开除,搞得顾客相当不好意思,主动去找王遂舟,并且道歉,让他收回开除营业员的决定。总之这种服务在当时那个年代从未有过,堪称是奇观。所以总能迅速传播出去。甚至有的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说自己的理想就是到亚细亚去当营业员。

92年前后,亚细亚终于登上了辉煌的顶峰。其他国营商场也纷纷跟随,效仿亚细亚的做法。一时间商场抢人头的大戏上演,中央台还特意拍了个纪录片就叫做商战。顿时引起巨大反响。瞬间全国180多家企业组团来亚细亚参观学习。王遂舟也被评委了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亚细亚已经成为河南人民的骄傲。政府接待外国友人,也要到亚细亚区转一转。

有了好的产品,有了很好的营销,那应该是顺风顺水发展下去才对啊。王遂舟败就败在了管理上。华丽外衣下的亚细亚,在管理上却显得没什么章法。缺乏监督机制。开业9年,都没有进行过一次审计,而先后四任老总也没有交接。93年有人管亚细亚借款,只是跟王遂舟口头上打了个招呼。最后只还回来300万,其余的不了了之,在鼎盛时期亚细亚的营业额1个亿1个亿的往上翻,但纯利润却从没有超过1000万。亚细亚始终是看着热闹,但并不怎么赚钱。

此外,亚细亚对于顾客百般讨好,这不假。但对于合作伙伴的供货商却显得十分刻薄。长期拖欠供货商的货款,向下压榨,以盘活自己的流动资金,这让行业内对于亚细亚又爱又恨,如果你好我好大家好,供货商也自然忍气吞声,而一旦出现危机。供货商必然是翻脸无情。

91年的时候亚细亚就开始向外寻求扩张,他在海南开办亚细亚酒店,当时还是搞的那一套,礼仪小姐和仪仗队在门口进行欢迎仪式,以此来标新立异。当时还搞了很多新玩意,比如服务员穿着旱冰鞋上菜,还有宣布,顾客来评定菜品质量,如果吃的不好可以不付费,结果真的一堆人不付费。然后王遂舟认为这可能还是服务不够热情,形象不够饱满,于是坚持这样干,结果10个月惨淡经营后,酒店终于……就倒闭了。

随后王遂舟扩张之心一直不死,他总想走出郑州这个狭小的空间,92年新加坡商人在北京投资了燕莎商城,踹开了现代商场的大门,随后93年日本八佰伴又在北京开办赛特商城,王遂舟随即判断,90年代末将是外商全面进攻占领瓜分大陆零售的时期。于是他大声疾呼,此存亡之秋,在这种国际上先进的商业中心的冲击下,即使亚细亚也很难防守。当他们形成气候,开始攻城略地之后,中国零售将彻底完蛋。

随后,他北上京城,跟老字号的王府井百货城乡贸易中心们探讨联合的事情,但这些老店们根本没有这个意识,甚至认为赛特不值一提。于是在商业抗日的道路上,只剩下了王遂舟孤单的背影。但他并不灰心,开始扩股成立郑州亚细亚集团,股东由2家扩充到5家,这些合伙人都是金融精英要么就是地产商,他们一起簇拥着王遂舟,把它送上了连锁的不归路。他们的计划是,2000年前,以零售为龙头,金融地产为两翼,建立实业开发为基础的大型企业集团,销售额500亿,全国第一。形成商业托拉斯。他们要在全国建设2万平米的大型零售商场超过25家,5000平米以上的100家,2000-5000的500家,还要建造亚细亚摩天大楼,至少68层,后来改成了120层,要盖成一个历史丰碑。然后在商业中心周边都要配套地产开发,旅游酒店,写字楼,别墅群等等,第三就是要开亚细亚服装厂,印刷厂,工艺品厂,快餐公司。重点打造亚细亚品牌。甚至还要建立亚细亚海运公司,和航运公司。建立香港站,然后进军美国。

光听这些计划,亚细亚的王遂舟已经快跟牟其中差不多了,上帝让其灭亡,一定要先让其疯狂,这个人一旦疯起来就已经没治了。当他们提出这些宏伟计划的同时,甚至没人说得清,什么是连锁商业,为什么要搞连锁商业。至少当年这个词,在中国还没人跑通过。他们办连锁商业的出发点大概跟中国人生一个孩子是养,几个孩子也一样养的观念差不多。

随后的4年里,亚细亚先后开出了15家大型连锁百货分店,其中省内6家,均以亚细亚为名,省外9家,全都是仟村百货的名号。资本总额4000万的企业,却要进行一场20亿的超级大扩张。一开始画面还挺美,比如北京的仟村百货开张的时候,日销售额就400万元,创造了奇迹,被媒体大书特书。由于这些店面都是追求高档豪华装修风格,所以几乎无一例外的超出预算,甚至严重超支。而那个年代,销售额却根本支撑不起这样的投入,比如南阳亚细亚,当时给他的任务是每天销售额100万,结果却只有40万,而且还是下降趋势。经过无数次的专家会诊,结果根本没得治,头一年亏了100万,第二年亏了600万。而同年开业的濮阳分店和漯河分店,也都是巨额亏损。以为连锁了能迅速扩充资产,结果没想到这些分店都变成了有毒的负债。也许这些小城市,根本就没有这么大的购买力,那么超级大城市北上广又怎么样呢?也全都是虎头蛇尾,刚开始很热闹,销售额很高,但很快就冷却下来,而且降到了盈亏线以下,这下王遂舟有点生无可恋了,甚至急的住院了。而他竟然剑走偏锋,请来了风水大师当顾问,按照大师的指引,经过一番调整后,96年6月,北京的销售额果然立竿见影,销售额达到了……只有七八十万,上海只有三四十万,这意味着北上广店每月净亏损达到2000万,上海店当时开业半年拖欠货款3800万,然后就是供货商集体发难,1年后上海仟村百货关门,甚至一名留守的员工被供货商群殴,打到送院抢救。然后又被人从医院给架了出来,再打了个半死,扔在了黄浦江边。96年末天津亚细亚倒闭,商品被人哄抢一空。此时的王遂舟已经不愿意再管了,当起了甩手掌柜。任由自己的秘书发号施令。王遂舟此时的心情跟明末的崇祯皇帝是一样的,群臣误我。他觉得都是这些干部无能,并且吹牛逼过度,才让他陷入了万劫不复。97年3月5日,王遂舟终于决定辞职,而此时他刚40岁。

而事实上也不能全怪王遂舟,97年的经济环境就是很差,249家大型百货实现利润一共才27.7亿,同比下降0.6%,负增长的占了一半还多,31家亏损。而98年继续下降,亏损的比例提高了一倍。逆势选择了扩张,可以说王遂舟和他的亚细亚比较背,都赶上了背背佳,但这事他们主动选择的结果。从他们做出如此疯狂计划的那天,其实结果早已经注定了。98年11月北京店总负债6个亿,宣布停业,99年1月连北京的仟村超市都停业了,2000年7月,五彩广场破产。标志着一个商业帝国的彻底落幕

都说坏人死于话多,而企业则一般死于扩张,往往当一个企业决定出去扩张了,他的悲剧也就快上演了。特别是这种大跃进计划的企业,同时上马很多项目,进军国际市场,或者同时推出N多款产品,这一般都是企业死亡的前兆。而牛逼的企业,则一般习惯于脚踏实地,他们更倾向一个一个项目的做下去,做好一个之后再做下一个。而且就像李嘉诚教诲马云时候说的,你要有一个业务,天塌下来都能赚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