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对许多新加坡人而言是个陌生的城市名称。然而,我们不小心翻开历史却发现南京与新加坡曾有过一些相似的遭遇。1405年,郑和从南京出发,开始了他的航海壮举,前后七次,历时22年,充分探索了“西洋”世界的精彩,却偏偏挂万漏一,与新加坡擦肩而过。否则,历史将改写,新加坡也将早六百年与南京相期相遇。
先贤足迹
孙中山于1912年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三个月后“让位”给协助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大军阀袁世凯。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平(现北京)逝世。他留下遗嘱:“吾死之后,可葬于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他要求埋葬在革命取得成功的南京。
从1900年到1911年间,孙中山曾8次到访新加坡。他来新加坡组织同盟会,募集资金支援革命。在新加坡的多个地点留下了足迹,其中最著名的活动地点就是晚晴园。这座两层楼的花园洋房收藏着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后,孙中山从法国乘英国船回返中国。12月16日,船从槟城经新加坡,孙中山离船登岸,住陈武烈大厦(陈金钟大厦)。这是孙中山最后一次到新加坡。回到中国,孙中山于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的新加坡富商林义顺,加入同盟会新加坡分会,负责交际事务。1936年他在上海病逝,葬于南京中山陵附近。
历史记忆
说到南京,新加坡人仅仅会联想到“南京大屠杀”,那个由日本人制造的震惊世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1937年,历史悲痛的一刻,三十万平民百姓无辜地失去了他们宝贵的性命。五年后,日本人又在新加坡犯下了同样的滔天罪行。五万华人在所谓的“肃清行动”中被残忍的杀害,埋尸荒野。两座相隔千里的城市,因历史的共同经历而有了相通之处。
坐落在南京江东门外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侵华日军集体屠杀遗址和遇难同胞埋葬地。为悼念遇难同胞,南京人民于1985年修建了该纪念馆,1995年,二战50周年,又进行了扩建。是一处以史料、文物、建筑、雕塑、影视等综合手法,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杀特大惨案的专史陈列馆。
新加坡同样无法忘却那令人悲痛的“三年零六个月”。临近市中心政府大草场的和平纪念碑用以纪念二战时因日本占领新加坡而丧生的平民。四个92.5米高的白色尖柱高耸入云,代表新加坡四大种族在二战期间共同争扎求存的精神。
每年2月15日,新加坡都会举行悼念会以纪念在二战时丧命的平民。
文化投资
记忆会永存,时光已飞逝。六十多年后,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今非昔比。从前熟识的楼房店屋转眼之间又夷为平地,被另一座高楼所取代。满足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需求后,精神文化上的需求也随之高涨。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标志着一个城市对文化需求和渴望。
南京图书馆前身可追溯到创办于1907年的江南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现收藏各种文献700万余册(件),仅次于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位居全国第三。2006年南京图书馆建成新馆,总投资4亿元人民币,建筑面积85000平方米。不包括地下层和夹层,共有八层楼面。由于面积广大,门前有空阔的广场,建筑造型宏伟壮观,别具现代感,与街道对面的民国总统府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新加坡10多年前,国家图书馆还是破烂不堪,图书馆只能得到很少的财政预算。1992年,新加坡政府制定了“图书馆 2000计划”,致力于建设世界级的图书馆。从此,国家图书馆建设的预算大幅度跃升。从1995年9月1日之后的8年时间内,政府总共投资了10亿新元。2005年9月,一座14层楼高的新图书馆大楼拔地而起,钢筋玻璃结构,在闹市区的街道里如同镶嵌了一枚闪闪发亮的珍珠。
保留建筑
当一切都变成新的以后,人们会不禁回味起旧时代的气息。
南京有一个街区,取名“南京1912”。特点是保留、翻新、甚至重建民国时期的建筑。自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起,南京成了整个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达官贵人云集,新政府难免大兴土木。正逢新旧时代交替,建筑风格也呈现多样化,欧式中式、古代现代、经典民俗、一应俱全。最具称道的是这种青砖黑瓦、砖木结构的小洋楼,融惯中西又不失庄重。建筑的保留需要活力,所以时尚咖啡吧的出现也算是相得益彰。
新加坡自1973年成立古迹保留局起,便逐步鉴定和保留了相当数量的具有历史价值的旧建筑物。新加坡的做法是,让商家租用并翻新这些建筑,条件是不能破坏原建筑物的结构。新加坡是移民社会,多元种族混居,又曾经历英国殖民统治。除了大量英国殖民时期的建筑、各类宗教建筑,土生华人的店屋颇具特色。统一的6米宽,30米深,两层或三层楼高。门前有俗称“五脚基”的走道。木制百叶门窗,外墙有繁杂的石膏雕花。
艺术气息
城市所蕴涵的文艺气息,可以从它的城市布局、建筑风格、树木造景,甚至街边雕塑表露出来。南京一所中学的围墙尚如此,不能不赞叹其城市的文化底蕴。
新加坡市区重建局(URA)于1991年代表公共雕塑委员会起草了第一个《公共雕塑总体规划》。借此规划,市区重建局希望提升新加坡城市风景线,让公众近距离欣赏和享受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