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自然保护区奇遇记

这个故事里,有惊悚、血腥、友爱和奇遇。请允许我按照时间顺序一一道来吧。

偶遇

前天傍晚,和先生一起去Upper Sletar Reservoir Park(新加坡东部偏北靠近机场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公园)信步一游。

闲逛没多久,发现一群人长枪短炮在对着树上拍。一打听,原来是在拍两只猴子。热带的猴子真的不算是稀罕物,招来这么多人拍实属罕见。先生随手拍了几张,我们就离开那个地方,去找鸟去了。

【上图中绝非凡品,下文揭晓】

很幸运,走不多远,就遇上了一群以前没见过的斑胸草雀。雀儿们喜欢在地面上活动,所以非常容易看到和拍到。斑胸草雀雄鸟非常艳丽,而且叫声特别婉转。发情期的时候,唱歌的耐力特别好,可以很长时间、高声、婉转地唱个不停,以吸引雌鸟和打击其它雄鸟。

【斑胸草雀-雄鸟】

雌鸟长得就差强人意,有点儿灰突突的。在这一群大约7-8只斑胸草雀中,混入了一只白文鸟,它雪白的身子,在一群草雀中非常显眼,它们看起来相处得很好。雀类其实混合行动还是蛮常见的,白头文鸟、黑头文鸟、斑文鸟就常常在一起出现。

【图左白文鸟;图右斑胸草雀雌鸟】

因为我俩来得有点儿晚了,拍了没多久天就暗了。我们就收了东西慢慢悠悠地往停车场走去。上了车,也没急着开走,而是刷了一会儿相机里的照片。毕竟这个白文鸟和斑胸草雀以前并没有拍到过,迫不及待地想调出相机里的大图调出细节先睹为快。

杯具了,公园关门出不去了

刷够了图,开车准备出去,到门口发现,杯具了,公园关门了,大门上锁了,我们俩华丽丽地被关里了。侧面墙上有个告示,大意是说:车晚上是出不去了,明早开园了才能出;人可以从另外一个角门出。

我俩这才发现,公园空无一人,夜幕降临,没有路灯和任何照明设施,月亮也没上来,四周乌漆墨黑。

回想起来刚才确实听到一阵鸣笛,应该是催促大家快点出去的。当时我俩以为是新遇到的那种猴子在叫,还一边在车里刷照片,一边抱怨“这新猴子怎么叫得这么难听”?!

那咋办呢?也不能在这里过夜呀对吧?于是就转头把车开回停车场,准备泊了车再从角门走出去打车回家。一看地图,好家伙,停车场离角门两公里远。

开车去停车场的路上,突然发现前面树枝上有俩贼亮的大眼睛,吓一跳。打开大灯一看,是长尾夜莺。这货以前都是白天看到的,都是闭着眼睛酣睡,看着小眯眯眼人畜无害的。想不到它晚上上班了眼睛这么大这么亮!果然是夜行动物,惹不起。

停了车,我俩特意紧了紧袖口、领口、袜口和裤腿,然后从后备箱球包里找了两只球拍拿在手上壮胆。毕竟这个自然保护区里野猪、猴子、大蝙蝠、水巨蜥、蛇之类的,还是挺多的。虽然它们要是真来了球拍并没有个卵用。

这一路上,大气不敢喘,疾步快走。噪鹃鸟嘎嘎嘎叫得跟鬼哭一样,所有的声音中属它最吓人。

老鹰抓小鸟

第二天中午回去取车。想着顺路去看看那群雀儿还在没在,昨天傍晚天色暗了也没怎么拍好。很幸运,又看到了白文鸟。细看之下,白文鸟正慌得一批,原来是高空中有一只栗鸢正盘旋在追它。突然就见栗鸢一个俯冲,急速自由落体一样刷地冲下来了,直接上图。

可怜的白文鸟须臾之间就成了栗鸢的午餐。

剧情反转:有关白文鸟的身世和八卦

回来后简单整理了照片,把老鹰抓小鸟的图PO到了FACEBOOK。鸟友们哗然。除了惋惜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外,主流的评论也认为白文鸟“死得其所”。

原来,白文鸟这种纯白色的梅花雀,不是自然界繁衍的野生鸟类,而是人工孵化出来的。前些天有个人放生了十只白文鸟,这是其中之一。非本地野生物种理论上被视为“外来物种入侵”,所以栗鸢的灭鸟行动实际上也是“为民除害”,这种反转意不意外?!

有的鸟友说,应该让那个放生的人好好看看这些照片受受教育。他们以为是“大爱大善”,实际上伤了环境、害了鸟儿。

这也说明一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自然界中的野生生物都有自保的能力才能繁衍,比如保护色。白文鸟亮的耀眼,白的反光,老鹰不抓它抓谁!脱离牢笼和人类庇护,它们是没有生存能力的。

奇遇!大咖出现了,珍稀程度超过大熊猫,极度濒危

聊完白文鸟的八卦,我顺手检索了一下篇首说的那只以前没见过的猴子。

这一查,吓得我差点儿从座位上掉下来。

不查不知道,它才真的是一个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大咖:波巴叶猴。

波巴叶猴,2018年才被科学家在缅甸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中首次发现,全球只有200-250只!极度濒危!!这一物种在距今100万年前就已经存在,不折不扣地“活化石”!!!

绝大多数波巴叶猴生活在缅甸的原始森林中。马来西亚科学家野外考察后宣称其境内一共有13只。极其偶尔在新加坡出现,据推测是从马来西亚新山那边游泳过来的,此前少有人拍到。

【波巴叶猴,极度濒危,难得一见】

和波巴叶猴的邂逅,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我就很后悔。被关在公园里那晚上,我干嘛要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