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万亿GDP、跻身新一线,这座不起眼的城市凭什么?

万亿GDP、跻身新一线,这座不起眼的城市凭什么?

2020年,已经过去了一半。

当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全民战疫”的剧情所吸引时,有一座看似不起眼的城市,却悄无声息地达成了两次进阶:

先是GDP突破10000亿元大关,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万亿俱乐部”城市;

再是与合肥携手“挤”掉昆明和宁波,荣登新一线城市的榜单。

这就是佛山,一座紧挨着广州、历史悠久的名城。

提起佛山,很多外乡人第一时间都会想到“佛山无影脚”——的确,佛山是中国功夫的重地,黄飞鸿、叶问、李小龙等武术大师的祖籍或故居都在这里。

而在经济层面,大概是隔壁的广州光芒过于耀眼,以至于佛山的实力长时间被人们所忽视。殊不知,任凭外面时局纷扰、环境变幻,佛山都能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这种厚重、稳健而又朴实的气质,又是城市名字最好的诠释。

有道是“世人皆言北上广,厚重少文是佛山”。而今,这座低调寡言的城市身上所蕴含着的惊人力量,已到了被世人看见的时候。

1

佛山,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毗邻港澳,东倚广州,南邻江门、中山,西接肇庆,北通清远,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发达。

早在秦汉时期,这里就有了几个颇具规模的渔村,并因为鱼产丰富而小有名气。唐贞观二年,因在城内的塔坡岗上挖掘出三尊佛像,遂立石以敬,命名为“佛山”。在唐宋年间,佛山的手工业、商业和文化已十分繁荣;明清时,更是发展成商贾云集、工商业发达的岭南重镇,与北京、汉口、苏州并称“天下四聚”,与湖北的汉口镇、江西的景德镇、河南的朱仙镇并称中国四大名镇,陶瓷、纺织、铸造、医药四大行业鼎盛南国。到了清末,佛山得风气之先,成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先后诞生了中国第一家新式缫丝厂和第一家火柴厂,并建立了“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竹嘴厂”。

改革开放后,佛山抓住了时代赋予的机遇,一路高歌猛进。虽然城市面积在广东21个地级市中只排名第15位,但已然成为了广东省第三经济大市,实力之雄厚有目共睹。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经济指标中反映出来:

(1)经济总量及增速

经济规模上,佛山的GDP在省内仅次于深圳和广州两个一线城市,2019年达到了历史新高的10751亿元,成为了全国第17个“万亿俱乐部”城市(见图1);增速方面,佛山长期高于广东与全国,表现出颇为迅猛的增长势头(见图2)。

万亿GDP、跻身新一线,这座不起眼的城市凭什么?万亿GDP、跻身新一线,这座不起眼的城市凭什么?

(2)人均GDP与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9年,佛山的人均GDP为131775元人民币,不仅大幅度高于广东及全国的整体水平,还达到了世界银行认可的高收入标准(即人均GDP高于12376美元为高收入国家),佛山人均GDP折算后为19070美元(见图3)。

万亿GDP、跻身新一线,这座不起眼的城市凭什么?

从人均可支配收入上看,2019年佛山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5233元和31503元,均高于广东和全国(见表1)。值得一提的是,佛山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几乎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这表明佛山的城乡收入差距并不大,而当地老百姓家中经济条件整体都颇为殷实。

万亿GDP、跻身新一线,这座不起眼的城市凭什么?

有意思的是,佛山既不是中心城市,也不是省会城市,更不是计划单列市,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地级市而已;同时,佛山既没有山西那般丰富的资源储备,也不具备深圳那样的特区优势。可即便如此,佛山依然在不经意间达成了全国只有极少数城市才能实现的壮举,并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佛山模式”。

也正是这种缺乏先天禀赋、更多依靠后天努力而崛起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我国其他城市才更具借鉴意义。

2

“佛山模式”的第一个要义,是拥有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强大实体经济。

众所周知,实体经济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综合国力与社会财富最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命脉,拥有发达的实体经济,对于任何国家和地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抵御各种风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来说,都具有深远意义。其中,制造业又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根本,任何地方皆是如此。

典型如德国,之所以能屡次抵御区域乃至全球范围内金融危机的冲击,其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功不可没。

佛山,就是一个制造重镇,也是目前国家唯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拥有很多世界之最:

陶瓷产量世界第一、电风扇产量世界第一、微波炉产量世界第一、冰箱产量世界第一、空调产量世界第一、铝型材产量世界第一、消毒碗柜产量世界第一、热水器产量世界第一、酱油产量世界第一……

还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佛山平均每秒钟就有2个电饭锅下线,每分钟能生产100台微波炉,每小时能生产洗衣机273台,每天生产冰箱超过2万台,每年生产空调器2300万台、电子元件17亿只、电光源20亿只……用“恐怖”二字来形容佛山制造业,相信没几个人会反对。

宏观经济数据也可以佐证这一点。

从规模上看,改革开放至今,佛山GDP从1978年的12.96亿元增至2019年的1.08万亿元,增长了830倍,而工业总产值从1978年的13.72亿元增至2018年的2.16万亿元,足足增长了1574倍,增势之猛远胜于前者。

从结构上看,2019年佛山三次产业比例关系为1.5:56.2:42.3,第二产业占比接近六成;而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占比更是超过96%,这样的产业结构,在全国所有的“万亿俱乐部”城市中极为罕见(见图4);此外,佛山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占到广东全省的14.2%,足见其实体经济实力之雄厚。

万亿GDP、跻身新一线,这座不起眼的城市凭什么?

事实上,佛山发达的实体经济并非一朝一夕,早在明清时期,佛山制造业就已经是当地经济的主要支撑,并围绕着陶瓷、纺织、铸造和医药四大行业,发展出300多个上下游关联产业,4000多个手工作坊。改革开放之后,佛山形成了备受全国瞩目的“一镇一品”专业镇现象:北滘家电、陈村花卉、乐从家具、盐步内衣、张槎针织、南庄陶瓷、大沥铝型材……城市土地面积虽然不大,但却盘踞着41个褶褶生辉的专业镇,构建起光芒耀眼的佛山经济版图。

数百年来,发达的制造业给佛山带来了无数荣耀,古有“南国陶都”、“南国铁都”的美称,现在又扮演着“世界工厂”的角色,风头比起省内另一座制造业城市东莞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这些,也成为了佛山经济稳健发展与崛起的根基。

3

“佛山模式”的第二个要义,是发达的民营经济。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是拉动经济增长、推动转型升级、促进市场化改革、吸纳城乡居民就业的关键力量。而组成民营经济的众多民营企业,又是市场经济中最为活跃的主体,它们经营灵活,效率更高,拥有较强的市场应变能力,追逐利润的动机也极为强烈,对提升经济发展活力的作用不容小觑。

广东向来都是以民营经济发达而著称,佛山的民营经济自然是十分强劲:

2019年佛山民营经济增加值规模为6748.3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2.8%,个别区域的民营经济占比更是超过70%;

截至2018年底,佛山共有民营企业26.1万户,占全市企业总数近90.4%,可谓名副其实的民营经济大市;

在广东省工商联对外发布的“2019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榜单中,佛山共有13家企业上榜,名列全省第三,仅次于深穗,其中碧桂园位列榜单第4位,美的集团排名第7位。

至于佛山民营企业经营上的灵活和韧性,在今年年初得到了很好的证明。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举国上下的对外贸易都承受着巨大压力,而佛山不少民营企业却凭借着快速的反应和出色的应变能力,一举扛住了突如其来的重压。

例如,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在短时间内研发出一款可水洗重复使用的棉布口罩,对细菌的过滤效果可以达到80%以上,日产量接近100万只,其接到的几千万只订单中有九成都是海外订单,客户遍及新加坡、日本、美国及欧洲。

再如,面对疫情期间体温检测仪的需求,佛山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迅速转产红外智能体温检测系统,7天就完成了样机生产,12天实现规模化量产,不仅解决了国内大型公共场所的测温难题,还将产品出口到美国、意大利、伊朗、西班牙、印尼、菲律宾以及非洲一些国家。

直接结果便是佛山一季度的外贸居然实现了逆势增长,进出口规模达到653.8亿元,增长33.8%,占同期佛山外贸进出口总值的64.1%。

除此之外,佛山发达的民营经济不仅解决了430多万户籍人口的就业问题,还吸纳了350多万外来人口来此谋生,既造就了一大批富有阶层,亦庇护了一个层次丰富的平民和草根阶层。有人说,到佛山“搵食”相对容易,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佛山的众多民营企业提供了更为灵便、包容、广阔的造富机会。正因如此,佛山的失业率常年显著低于全国整体水平(见图5),居民收入也相对更高。

万亿GDP、跻身新一线,这座不起眼的城市凭什么?

哪里的民营经济发达,哪里的经济就充满生机,民众就更富裕。这在佛山得到了极好的印证。

4

“佛山模式”的第三个要义,是扎实的内源型经济。

按照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在封闭的经济体系里,各个国家或地区主要依托本地的资源和市场实现经济增长;而在开放的经济体系里,各地则是统筹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来实现经济增长。当外部环境发生不确定时,很多经济体便倾向于将经济发展重心放在本地,并着手培育一种内源式增长能力;而反过来看,一个经济体若是已经具有强大的内源式增长能力,那么它往往对外部环境变动与外部风险的抵御能力更强。

佛山便是“内源型经济”的典范。

在衡量内源式增长能力时,业内常用“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这一指标来衡量:内源式增长能力与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大体上呈现出反向关系,在一定经济增速下,投资占GDP比重较低,则意味着内源型增长能力较强。其实不难理解,消耗投资较少恰恰意味着城市经济增长不过度依赖于投资,而是更多地依托于产业的壮大,这种情况下的经济发展往往更有效率和质量,更具备自我造血功能。

放眼全国,新世纪以来,国民经济增长的“投资驱动”模式愈演愈烈,只因投资对于经济拉动的短期效果最为立竿见影,更容易出成绩,各地纷纷近乎疯狂地“大兴土木搞基建”。反映到宏观经济数据上,便是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逐日走高,从2009年开始就始终高于60%,个别年份甚至超过80%。

反观佛山,该比重竟然常年低于40%(见图6),这在投资冲动弥漫、轰轰烈烈造城的大环境之中,简直就是一股清流。同时也侧面反映出,佛山内源式增长能力之强劲。

万亿GDP、跻身新一线,这座不起眼的城市凭什么?

有学者曾用这样一段话来诠释其中的奥妙:

“别的地方都把资本投向了铁工基、地产等领域,而佛山的投资,更多偏向工业设备、技术和人力等领域……佛山第二产业投资、技术改造投资、全市专利申请增长都大幅度超过同期国内大多数城市……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佛山的大幅度技改投资,需要相当的担当与胆魄。这对GDP的撑门面效果远不及重工业、铺路架桥和建房造城来得快,但是真实效率也高得多,这样的GDP,是一刀一枪拼出来的,亦是真正值得尊敬的。”

此外,不同于其他绝大多数城市的发展思路,佛山似乎对招商引资或引入重大建设项目的做法并不感冒,而是专注于培育本土企业的成长,修炼“内功”。该模式虽然难以在短时间内迅速“见效”,但却格外扎实,能够保证佛山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时还大大降低了因外资撤离而可能引来的种种风险,从而为城市的未来注入源源不断的后劲。

于佛山而言,除了前文提到的碧桂园和美的之外,大名鼎鼎的格兰仕、万和、海天味业、东鹏等行业巨头均诞生于佛山,并由此形成了根植于本土、门类齐全且产业链完整的经济体系。这也是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佛山都能做到稳如泰山、激流勇进的原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此言非虚。

5

当然,佛山经济并非一点问题都没有。

被诟病得最多的地方,莫过于佛山的传统产业占比过高,即便是发展始终迅猛的制造业,也面临着低端产业比重较大的局面,同时自主创新能力仍不够强大,新旧动能转换步伐较慢。

根据广东省社科院发布的《2019年度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指数评价研究报告》,在各个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指数排名中,佛山仅仅位居第七名,在珠三角核心七城中排名倒数;《报告》也明确提到,“佛山、肇庆、江门等市由于高技术制造业比重、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不高,得分排名较为靠后”。

而这些,也明确给出了佛山经济未来的前进方向。

不过,“佛山模式”依然值得关注,尤其是在当前的时间点。

近几年,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日益增加,我们越来越强调要依靠自身的力量来推动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眼下,新冠肺炎疫情正在肆虐全球,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体系遭受严重冲击,世界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这又迫使我们必须参透“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深刻道理,上至国家下到城市,皆是如此。

在此过程中,既需要夯实实体经济、增强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又需要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不断提升经济发展韧性——而这些,刚好是佛山浓墨重彩的城市底色。

佛山是反思中国经济的一个极佳样本。

展望未来,佛山功夫自成一派,源远流长,拥有着无限可能,它必将继续给世人带来惊喜!

参考文献:

1、罗天昊:《中国需要佛山模式》,2015年;

2、戴小京:《寻路中国制造:佛山样本解密》,2018年;

3、智谷趋势:《一座所有二三线的市长都该来学习的城市》,2019年;

4、颜彭莉:《佛山制造的转型攻略》,2019年。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管理学院本科奖学金招生说明会6月16日在绿城金融中心举行

下一篇新闻

2019福建省全民健身运动会“万和杯”第八届海上丝绸之路业余围棋联赛在我市举行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