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说东莞没有海岸线,其实位于珠江口的东莞居然有海岸线115.94千米(含内航道),东莞控东江和广州水道出海之咽喉,海域面积15000公顷,浅海滩涂面积4500公顷,主航道岸线53千米,虎门港湾是建设深水港的良好地址。
视频加载中...
东莞(Dongguan),广东省辖地级市、特大城市 ,国务院批复确定的珠江三角洲东岸中心城市。 地处中国华南地区、广东中南部、珠江口东岸,西北接广州市,南接深圳市,东北接惠州市,全市陆地面积2460.1平方千米,海域面积82.57平方千米。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并岭南,东莞隶属广州府番禺县。1988年1月,东莞市升格为地级市,直属广东省管辖。 东莞是推进与广州的港口以及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 是珠三角中心城市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一 ,深圳都市圈城市之一 、为“广东四小虎”之首,号称“世界工厂”,是广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外贸口岸 ,中国4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
东莞是广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是粤曲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的粤剧之乡 。东莞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地,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和广东历史文化名城。东莞有港澳同胞约120万人,海外华侨约30万人,是著名的华侨之乡 ,曾获得国家森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 、全国篮球城市等称号。 2019年8月,中国海关总署主办的《中国海关》杂志公布了2018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排名,东莞排名第3。2020年6月,经中央依法治国委入选为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
东莞市作为广东的一个地级市,经济实力强,被评为新一线城市,加工业很发达,世界上没20件生活用品可能就有一件来自东莞,世界工厂名副其实。虽然这里工厂繁多,人员密度大,但是这里的绿化覆盖面积极大,全城有1000多座公园,被称为全国最绿的城市。
位置境域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东莞,其名源于“江畔莞草”, 因地处广州之东,境内盛产莞草而得名。介于东经113°31′—114°15′,北纬22°39′—23°09′之间。最东是清溪镇的银瓶嘴山,与惠州市惠阳区接壤;最西是沙田镇西大坦西北的狮子洋中心航线,与广州市番禺区、南沙区隔海交界;南北最大纵距46.8千米,最北是中堂镇大坦村,与广州市黄埔区和增城区、惠州市博罗县隔江为邻;最南是凤岗镇雁田水库,与深圳市宝安区相连。毗邻港澳,处于广州市至深圳市经济走廊中间。西北距广州市中心区59千米,东南距深圳市中心区99千米,距香港中心区140千米。东西长70.45千米,南北宽46.8千米,全市陆地面积2460.1平方千米,海域面积82.57平方千米。
地质地貌
东莞市地质构造上,位于罗浮山断缘的北东向博罗大断裂南西部、东莞断凹盆地中。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貌以丘陵台地、冲积平原为主,丘陵台地占44.5%,冲积平原占43.3%,山地占6.2%。东南部多山,尤以东部为最,山体庞大,分割强烈,集中成片,起伏较大,海拔多在200—600米,坡度30度左右,银瓶嘴山主峰高898.2米,是东莞市最高山峰;中南部低山丘陵成片,为丘陵台地区;东北部接近东江河滨,陆地和河谷平原分布其中,海拔30—80米之间,坡度小,地势起伏和缓,为易于积水的埔田区;西北部是东江冲积而成的三角洲平原,是地势低平、水网纵横的围田区;西南部是滨临珠江口的江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而低陷,是受潮汐影响较大的沙咸田地区。
银瓶嘴山
东莞控东江和广州水道出海之咽喉,有海岸线115.94千米(含内航道),海域面积15000公顷,浅海滩涂面积4500公顷,主航道岸线53千米,虎门港湾是建设深水港的良好地址。
气候
东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差振幅小,季风明显。
2005—2009年,年平均气温为23.1℃。最暖为2006年,年平均气温为23.6℃;最冷为2008年,年平均气温为22.7℃。一年中最冷为1月份,最热为7月份。年极端最高气温37.8℃(出现在2006年8月20日),年极端最低气温3.1℃(出现在2008年12月23日)。日照时数充足,2005—2009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73.7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42%。其中,2009年,日照时数最多,达2059.5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46%;最少是2006年,仅有1558.1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35%。一年中2—3月份日照最少,7月份日照最多。雨量集中在4—9月份,其中4—6月为前汛期,以锋面低槽降水为多。7—9月为后汛期,台风降水活跃。2005—2009年年平均雨量为1819.9毫米。最多为2008年,年雨量2074.0毫米;最少为2009年,只有1547.4毫米。常受台风、暴雨、春秋干旱、寒露风及冻害的侵袭。
水文
东莞市主要河流有东江、石马河、寒溪水。市境96%属东江流域,东江干流自东北角惠州市惠城区、博罗县之间入境后,沿北部边境自东向西行至桥头镇新开河口。有发源于深圳市宝安区的石马河流入,至企石镇有企石河流入。至石龙镇分出东江南支流后,东江北干流续流至石滩,与来自增城市的支流汇流,经石碣镇、高埗镇、中堂镇、麻涌镇的大盛村注入狮子洋;东江南支流斜向西南,在峡口社区接纳来自市境中部的寒溪水,峡口以下有三支较小的支流牛山水、蛤地水和小沙河,自东向西汇,入流经石碣镇、莞城街道、道滘镇、厚街镇、沙田镇于泗盛注入狮子洋。东江北干流与南支流之间为东江三角洲的河网区。
东江
石马河
寒溪水
植被
东莞地带性森林植被类型为南亚季风常绿阔叶林,组成种类多样而富于热带性,主要由壳斗科、樟科、山茶科、大戟科、桃金娘科、杜英科、山矾科、梧桐科等种类组成,其中大多数是热带亚热带分布种,较常见的有樟树、阴香、铁冬青、假柿树、鸭脚木、蒲桃等。
东莞植被主要分为常绿针叶林,林下植被常见有桃金娘、椭圆叶豺皮樟、岗松、纤毛鸭嘴草、乌毛蕨、鹧鸪草、蜈蚣草等;针阔叶混交林,林下植被主要有野漆、椭圆叶豺皮樟、三桠苦、山乌桕、鬼灯笼和乌毛蕨、芒箕等;典型常绿阔叶林,常见种类有红花荷、蕈树、黄樟、黄杞、青冈栎、网脉山龙眼等;季风常绿阔叶林,常见种类有鸭脚木、乌榄、樟树等;常绿灌丛,常见种类有鸭脚木、银柴、鼠刺、桃金娘等。在全市山地、丘陵及未经开垦的岗地植被以人工林和次生林群落占优势,林下以灌木、蕨类植物或草本为主,沟谷等较为阴湿的山地多见攀缠植物。
历史文化
语言
东莞话属粤语莞宝片,以莞城话为标准。东莞话也是莞宝粤语的代表方言之一。东莞话与广州话在词汇上区别不大,在韵母发音上有差别,且有规律可循。很多广州人听不明白东莞话,而很少接触粤语的东莞老人也很难跟广州人沟通。 莞城话主要是城区与周边镇区,比如高埗、茶山、道滘、洪梅等镇街讲的方言,稍微有不同程度的方音差异,但也不妨碍相互交流。不过现在很多年轻人交流都用粤语,一讲地道的莞城话会觉得比较困难。
截至2020年底,东莞市当地方言有粤语和客家话。其中粤语区使用面积、人口占全市的大部分,在32个镇街中使用纯粤语镇街有石龙、长安、沙田、洪梅、道滘、麻涌、万江、中堂、望牛墩、石碣、高埗、大朗、寮步、茶山、企石、石排、常平、横沥、东坑、桥头20个。使用客家话的12个镇街, 分别是莞城、东城、南城、厚街、虎门、大岭山、塘厦、黄江、谢岗9个镇街,大部分或者绝大部分讲粤语(如莞城街道只有一个300多人的罗沙上岭村讲客家话);清溪、凤岗两镇大部分讲客家话;樟木头镇则纯讲客家话。
节日
东莞特色的传统节日比较多,有卖身节(泼水节)、东莞荔枝节、“石龙杯”龙舟竞赛、香港人旅游节,其中卖身节是东莞的第一大节,每年节日期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赶来参加,场面十分热闹。
嫁娶
结婚按照当地的结婚习俗来进行并不是迷信,而是寓意着幸福美满,所以要充分的尊重这些老的结婚习俗。东莞结婚习俗和流程:择偶、定亲、报日、开厨、成婚程式、番面(返面)、回门、满月、探新年。 东莞结婚传统环节:嫁女饼、抢新娘、敬茶。
饮食
东莞菜属于粤菜中的广州菜系,是具有浓郁广东地方特色的汉族饮食文化,分丘陵、埔田、水乡、沿海片菜系等,且各有代表美食,如埔田片有大朗榄酱炒饭、水乡片有中堂鱼鲍、沿海片有虎门大宁蟹黄粥、山区片有樟木头客家咸鸡、土特产有荔枝、麻涌香蕉、厚街濑粉、厚街腊肠、白沙油鸭、虎门麻虾、虎门膏蟹、庾家粽子。东莞人爱饮茶,除了喝绿茶等常规茶外,民间喝草本茶的习惯由来已久,如:莞香茶、清明茶、米碎花茶、老耳水等。东莞人饮茶注重“食”,往往是边喝茶边吃点心。
服饰
东莞服饰文化源远流长,不同时代不同区域各有特色。山区片的客家服饰、城区片的广府服饰、水乡片的疍家服饰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已经形成各自独特的地域风格。东莞市文化馆展出了东莞市多个与服饰相关的非遗项目,包括广府、疍家和客家传统服饰、以及“百岁”、木屐、凉帽等传统制作技艺。
书画
明代东莞茶山人张穆是岭南历史上杰出的画家,少年时倜傥任侠,工诗画,性好养马,曾用百金买名马,取名曰“铜龙”、“鸡冠赤”,饮食坐卧不离马侧,深谙马的生理习性,故擅长画马。他曾多次游衡岳,泛湖湘,入留都,历吴越,所作的纪游诗多奇杰可诵,海内很多名士都曾与他交游。张穆不但擅于画马,还擅于画鹰、画兰、竹、水仙,旁及篆刻。广州美术馆、广东省博物馆均藏有他的画幅,东莞博物馆也藏有他的十二开杂册,皆为传世珍品 。明末清初是岭南书坛大放异彩的时期。崇祯年间东莞的王应华,书风独特,于雄肆之中,极抑扬顿错之致,是明代岭南书坛一大家 。清代东莞的绘画,受岭南画派先驱居巢和居廉的影响,注重写生,吸收西方素描运用色彩的技法,为岭南画派的奇葩。
曲艺
东莞的戏曲文化历史悠久,曲艺人才层出不穷。主要有粤剧、粤曲、等传统曲艺类型。东莞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以广府方言演唱的粤曲、粤剧在东莞有悠久历史,它是本土民间音乐吸融中原文化,并借鉴西方演奏技巧的产物,现为当地民间流传最广的地方音乐和戏剧,东莞素有粤曲、粤剧之乡的美誉。
戏剧是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民间艺术之一。粤剧在东莞同样深受群众的喜爱,著名粤剧大老倌卢启光等广东粤剧名家常到东莞城乡登台演唱和传艺。长安镇业余粤剧团还于2002年赴京在人民大会堂演出大型粤剧《思源》。作客东莞,可不要错过一睹“南国红豆”风采的机会。
龙舟
东莞中堂“龙舟景”,指的是龙舟场景,是当地人对重大民俗活动的描述和称谓,也叫“趁景”。中堂镇每年的“龙舟景”民俗文化活动始于农历五月初,收“景”于月底。在“龙舟景”期间,镇内20个村(社区)中,先后已成“景日”的就有9个村(社区)。500年来,扒龙舟这一民俗传承了龙的脉息,龙舟满载着吉祥之愿,在东江上游弋生辉,已成为这里最重要的大型民俗活动。2006年,中堂镇被中国龙舟协会授予“中国龙舟之乡”称号。2008年,中堂的龙舟制作技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使这项民俗活动更加持久和进一步传承下去,2004年,中堂镇政府一次性投入3000多万元兴建了龙舟广场,2008年又投入近千万元兴建了一个国家级龙舟赛场。 [52]
东莞龙舟
醒狮
东莞醒狮始源于明代,每遇喜红庆典、逢年过节,民间必舞狮祈求平安吉祥,但主要分布在东莞市的石排、大朗、长安、虎门等乡镇,尤以石排镇中坑村的醒狮为代表。东莞的狮具造型,特别注重不同色彩的装饰,寄寓不同的象征意义。如早期有黑狮、红狮、银狮,据说分别代表张飞、关公和刘备,并显示三人的不同性格,黑狮威猛,红狮凝重,银狮温和。后来又增添了金狮,也叫太狮,用于迎宾或隆重的交往礼仪以象征祥和。中坑村则以红狮象征喜庆,黄狮象征和谐,银狮象征财富,黑狮象征武术功夫,而且都装饰得十分鲜艳华丽。
东莞狮舞主要采用南拳武功的步法,落地稳固,刚劲有力。动作刻意模仿真狮,走、跑、跳、滚及抖毛、洗须、舔身等,均显得生动逼真;有出洞、下山、过桥、饮水、采青、醉睡、醉醒、上山、玩球、大头佛戏狮等多个舞段,其中采青是高潮,分“采高青”和“采地青”,“采地青”又有富于地方色彩的水青、蟹青、桥底青、拆字青等多种。近10多年来,又发展了“高桩狮”、“梅花桩狮”和“狮子走钢丝”等高难度的狮舞表演。
东莞狮舞在石排镇有着最为广泛的群众性,是当地历久不衰的民间艺术活动,而中坑村又最能体现东莞狮舞的特色和传承发展。该村醒狮队在1996年全国第六届“群星奖”广场舞蹈大赛中表演的“踩高桩”,一举获得了唯一的特别大奖。1997年中坑村被省文化厅授予“广东省民间艺术之乡”称号,2000年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醒狮舞蹈)之乡”。
东莞醒狮
麒麟
舞麒麟是东莞客家人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据说,麒麟与凤凰、龟、龙并称“四灵”,并居四灵之首。它是古代传说中的巨兽,外型奇特,生有龙头、鹿角、马蹄、牛尾、狼额,身上披五彩鳞甲,身长一丈二(约3米多),客家人视麒麟为吉祥物,在客家传说中凡麒麟踩过的地方,就会给那里的人们带来幸运,故有“麒麟吉祥”之说。
民歌
东莞清溪、樟木头等镇的客家人唱山歌早就有名,每逢节日,经常举行各类山歌表演或比赛,热闹非凡。
风俗民情
1958年,东莞被誉为全国第一个“游泳之乡”;2000年1月,中国龙舟协会授予东莞沙田镇全国第一个“龙舟之乡”称号;道滘被国家文化部誉为“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东莞石龙镇被誉为“举重之乡”;东莞的石排镇中坑村和长安镇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醒狮舞蹈艺术之乡”,此外,清溪镇、樟木头镇均是闻名中外的麒麟艺术之乡。
东莞民间以动物造型的舞蹈丰富多彩,有龙舞、凤舞、狮子舞、麒麟舞和貔貅舞特别是狮子舞,技术精湛,演技非凡,扬威四海,长安镇还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龙狮之乡”。每年元宵节,全市数百台醒狮、金龙、彩凤、麒麟参加大型群狮贺元宵活动,城内万人空巷。
每年六月底至七月初,正值桂味、糯米糍等优质荔枝成熟季节。东莞各镇街均以佳果迎接四方来宾,举行欢庆活动,共庆丰收,共聚友谊。东坑“卖身节”—“翻身节”—“泼水节”。
东莞龙舟队曾多次在本地、香港、澳门、加拿大及新加坡举行的国际龙舟比赛中夺得金杯。沙田镇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龙舟之乡”。每年从农历五月初一至十五,石龙及水乡各镇街连续举行一系列龙舟比赛,成为东莞一景。
洪梅广东花灯节入选广东"一城一特"春节文化活动,花灯不是只有东莞才有,但广东省花灯节就永久落户东莞洪梅镇。洪梅镇是中国花灯之乡,有着悠久历史。花灯节着重发动群众参与,大力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花灯文化建设和传承,引导人民弘扬和传承花灯文化。广东省花灯文化节创办于2012年,已经是颇具规模的花灯展了,成为东莞市春节最具特色的活动。在东莞洪梅举办的省花灯文化节上,我们可以一次性看到来自全国各地不一样的花灯,活动现场还会有猜灯谜及现场体验制作花灯的乐趣。花灯节是在洪梅镇文化广场举行,一般是农历年正月十三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喜欢花灯的朋友一定要去看看了。
风景名胜
东莞市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岭南古邑,名胜古迹甚多,东莞博物馆珍藏有村头遗址等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出土文物。有中外闻名的林则徐销烟池、沙角炮台、威远炮台等抗英古战场遗址,有鸦片战争博物馆、海战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东江人民的根据地,大岭山抗日史实陈列馆和榴花抗日纪念亭。人文景观有著名古刹观音寺、金鳌洲塔和榴花塔、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可园、袁崇焕故居、黄旗古庙等。自然风景有仙鹅湖、石排燕岭、东莞植物园、清溪山水天地以及珠江口滨海秀色、稻海蕉林,荔红荷香,旗峰胜迹等。
国家A级景区
(4A)东莞松山湖景区
(4A)虎门鸦片战争博物馆
(4A)东莞观音山森林公园
(4A)东莞科技馆
(4A)石排红石山遗址公园
(4A)龙凤山庄
(4A)粤晖园
(4A)东莞香市动物园
(4A)东莞银瓶山森林公园
(4A)东莞展览馆
(4A)东江纵队纪念馆
(4A)可园
(4A)大屏嶂森林公园
(4A)袁崇焕纪念园
(4A)塘尾古村与南社古村
(3A)石龙欧公祠
(3A)茶山圣心蛋糕博物馆
(3A)唯美陶瓷博物馆
(3A)诺华中国家具博物馆
(2A)樟木头冠和博物馆
文物建筑
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
可园
南社村古建筑群
塘尾村古建筑群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
村头村遗址
金鳌洲塔
燕岭古采石场遗址
黎氏大宗祠及古建筑群
康王庙
却金亭碑
蒋光鼐故居
国殇冢
迎恩门城楼
榴花塔
金刚经云石塔
陈莲峰墓
宋皇姑赵氏墓
熊飞墓
余屋牌坊
李桤墓
东莞县博物馆旧址
海月岩
东岳庙
欧仙院
容庚故居
朱执信纪念碑
黄旗胜迹
周恩来演讲台
李文甫纪念亭
道滘大坟
巍焕楼
大汾古桥
逆水流龟村堡
薰莱亭
张彩廷纪念碑与福音堂
郭真人古庙
神仙水
方氏宗祠
黄氏宗祠
叶氏宗祠
马山古迹
观音山古迹
马山古迹
单氏小宗祠
崖山古迹
丁氏祠堂
同德街
到东莞一定要吃的10大美食
1、厚街烧鹅濑粉
每日必吃的美食之一,吃过多少碗根本数不过来。
2、三禾宴
季节性的特有美食,虽然很丑,但是超好吃的!
3、东坑糖不甩
像是汤圆,黏而不粘,东坑几乎所有上了年纪的老人都会做糖不甩。
4、道滘绿豆饼
道滘最传统的美食之一,一代代相传,是道滘历史上浓厚一笔。
5、中堂槎滘鱼包
鱼肉做成的皮抱着鱼肉馅料,肉嫩可口,正!
6、糖环
过年过节的小吃,寓意着连绵不断,生生不息。
7、眉豆糕
被评为“广东名小吃”,可惜东莞现在做得好吃的人家越来越少了。
8、蟛蜞粥
相信麻涌的同学不会陌生,捉蟛蜞还挺好玩的。
9、塘厦碌鹅
不折不扣的东莞山乡菜,将鹅放到调制好的汤里面煮,煮熟后,味道就全部进到了鹅肉里,煮的时候,香飘十里!
10、樟木头客家酿鲮鱼
客家原始风味的酿鲮鱼。
东莞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很多人的印象是东莞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但它不仅经济繁荣,而且自然风景优美。它是一个美丽的沿海城市,它的景点也很吸引人。所以今天,我们就和大家分享一下东莞的十大景点名单和东莞十大景点古迹。
10. 南社明清古村落
明清时期的南社古村落很好地保存了当时的建筑和雕塑艺术。古民居建在山上,因地制宜,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文化价值,是东莞的必看景点。
9. 水濂山公园
东莞水莲山公园是东莞著名的森林公园。这里的山、瀑布、绿植构成了一道宜人的风景,吸引了明清时期许多文人雅士来此游览。
8. 茶山公园
茶山公园是一个多景观、多功能的综合性公园。尤其是开灯的时候,有很多游客笑啊笑啊,公园里的云中亭可以把整个城市尽收眼底。
7. 鸦片战争博物馆
鸦片战争博物馆,又称虎门林则徐纪念馆,是见证中国鸦片战争历史的非常重要的文化展厅和文物保护单位。参观东莞是非常必要的。
6. 隐贤山庄
鄞县山庄是一个风景优美、儒道传统文化的旅游胜地。哲人“竹隐士”李觉寺,明末曾隐居于此,现已成为非常受欢迎的大型休闲度假景点。
5. 虎门大桥
虎门大桥被称为“世界第一桥”,是东莞的标志性建筑。无论从布局、结构还是设计理念上,都具有很大的观赏价值。
4. 梦幻百花洲
梦百花洲是以花卉为主题的大型公园。是集牡丹园、玫瑰园、百花谷等展览区,以及其他具有休闲设施的文化风情区为一体的世界各地的名贵花卉。
3. 粤晖园
月辉园林是中国最大的私家园林,也是体现岭南园林风格和文化的景点。各种亭台楼阁、水榭、石桥等著名景点相得益彰,许多雕刻和戏曲艺术也弥足珍贵。
2. 松山湖
松山湖公园也是东莞非常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以前是大型天然水库,现在成了天然旅游景点,设施齐全。你可以沿着湖边散步或爬上最高的景点去看美丽的风景。
1. 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
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东莞十大最具特色的景点之一,也是东莞旅游的必看景点。它有很高的森林植被覆盖率和美丽的自然风光,也是广大善良男女求婚的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