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深藏中国文学基因 史家胡同的另一面值得深度读来

在北京有这样一条胡同,全长不足700米,但却它坐拥全北京顶级的教育资源之一,数量众多的名人故居旧址,丰富的文化资源。有近百位海内外知名人士都曾在此居住过。它就是史家胡同。

史家胡同位于东城区东南部,东起朝阳门南小街,西至东四南大街,南与东、西罗圈胡同相通,北邻内务部街,属朝阳门街道办事处管辖。据传是以当地史姓大户而得名。

史家胡同,明朝属黄华坊,清朝属镶白旗,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京华、官学大院并入,一度改称瑞金路十八条,后恢复原名。

史家胡同一号 臧克家故居

提到中国的诗词,不少人会想到唐朝的李白。作为中国最知名的诗人之一,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对他的古诗耳熟能详,国家甚至将他的古诗编写到了教材当中。而到了现代,同样有一位诗人的诗也入选了课本,成为了好几代中国人难以忘怀的深刻记忆。他就是《有的人》的作者,中国著名现代诗人臧克家。

臧克家,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并目睹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深切的同情,这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风格 奠定了基础。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为广大读者所熟知和喜爱。

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1932年回清华任教后写信给臧克家说:“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可见相知之深。

在这期间还流传着他们之前发生的一件趣事。在1930年,臧克家参加了国立青岛大学的高考,他的报考了国立青岛大学的外文系。

然而,在这次高考中,他的高考数学却交了白卷,作文也只写了28字:“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做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当时负责批阅臧克家考卷的正是闻一多,他担任文学院院长和中文系主任。他敏锐地发现了臧克家在文学方面的天分,因此决定破格录取这位数学交了白卷的考生,并且在后来将他转入到了国立青岛大学文学院。

从此臧克家在闻一多的指导下,开始自己的诗歌之旅。在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了《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在北京期间,臧克家就住在史家胡同1号,在不大的屋子里,继续从事写作,凝结着他一生汗水和心血的十二卷本《臧克家全集》就在此诞生,并于2002年12月出版。

《红旗》杂志社副总编辑 胡绳

熟悉党史的朋友肯定清楚,1988年7月1日,《求是》杂志创刊。而《求是》的前身,就是《红旗》。胡绳在1955年至1966年,任《红旗》杂志社副总编辑,《红旗》发刊词由胡绳执笔。胡绳在任《红旗》杂志社副总编辑时期就居住在史家胡同2号,可以说他算得上诗人臧克家的“半个邻居”。

在《红旗》头几年的版面上,经常出现几个作者的名字,引人注目。一个是写国际评论的于兆力,另一个是写思想文化评论的施东向,第三个是写经济评论的许辛学。后来人们才慢慢知道,这原来是三个集体笔名。其中的“施东向”正是以副总编辑胡绳为首,中央政治研究室王忍之、丁伟志、郑惠等同志参加的写作小组的笔名。“施东向”即取自《思想界动态》这份内部刊物刊名的谐音。他们以渊博的知识、高度的理论修养、充满文采的写作技巧,写出了影响很大、颇受欢迎的思想文化评论文章。

北京人艺的摇篮 史家胡同20号

《雷雨》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作为曹禺的成名之作,其影响力已经走出国门,影响世界,据称《雷雨》是被翻译成各国语言文字最多的中国话剧,曾被译成日文、英文、俄文、韩文、越南文,除话剧形式演出外曾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版本难以数计。日本、新加坡、韩国、前苏联、匈牙利、美国等国都陆续上演过话剧《雷雨》。而《雷雨》的作者曹禺正是北京人艺的第一任院长。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是一个具有独特表演风格的中外闻名的专业话剧院,是中国人民文化艺术的殿堂。1950年初建时为歌剧、话剧、舞蹈等综合性艺术团体。到了1952年6月12日,其话剧团与中央戏剧学院话剧团合并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当晚,在东城区史家胡同56号,也就是现在的史家胡同20号院内举行了建院大会。北京市副市长吴晗代表市政府宣布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并宣布曹禺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焦菊隐、欧阳山尊为副院长、赵起扬为秘书长,焦菊隐任总导演。

北京人艺的作品不仅仅有之前提到的《雷雨》,还有《茶馆》《龙须沟》《白鹿原》《推销员之死》《骆驼祥子》《天下第一楼》《哗变》《小井胡同》等经典作品,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图为《茶馆》

今天的北京人艺已经是中国话剧的天花板,是中国话剧的“国宝级”存在。史家胡同20(原56号)早已不作为北京人艺的宿舍,而演出地点也扩充到了5个:首都剧场、实验剧场、菊隐剧场、曹禺剧场和人艺小剧场。演出阵容也不断扩大。但在发展的同时,北京人艺也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的文艺人才,有大家熟知的宋丹丹、冯远征、濮存昕,蓝天野等,而且蓝天野更是“七一勋章”的获得者。在北京人艺向前发展的同时,史家胡同56号也被完好的保存了下来,它将作为北京人艺的见证者,见证北京人艺的下一个辉煌。

罗工柳 人民币设计者

各个国家都拥有自己的货币,他们功能相同,但设计不同,每个国家都希望在自己国家的货币上体现出国家特色,于是货币的设计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罗工柳,就是第二、三、四套人民币的设计者之一,也是中国现代著名油画家、版画家、美术教育家。

罗工柳早年居住于广东,1949年解放后随华北联大来到了北京,还参与了中央美术学院的创建。1962年5月28日,罗工柳和夫人迁入史家胡同31号。而1950年至1985年,罗工柳担任人民币设计组的组长,组织并亲自参与了第二、三、四套人民币的设计工作,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可以说,史家胡同31号见证了中国第三第四套人民币的诞生。

第二至第四套人民币的设计十分成功,不仅在国内受到好评,在国际上也被肯定。由奥地利中央银行行长克拉尼斯特主编的《国际钱币制造者》一书中,亚洲只有中国的人民币(第二、三、四套)入选,加以介绍和研究。

图为第三套人民币

罗工柳的成就还远不止于此。罗工柳作为知名油画家,他创作的多幅作品被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所收藏。比较知名的有《地道战》《毛主席在井冈山》《前赴后继》《整风报告》等,其中最为出名的《地道战》。《地道战》将西方油画“在写实中求神韵”与中国传统水墨画“在写意中求神韵”两种特点相结合,创作了具有时代特点和个人色彩的油画艺术语言,在2021年6月被列入100件最具代表性的美术经典作品之一。

在创作《地道战》期间,为了更好的完成作品,罗工柳专门带着创作草图跑到开展地道战最著名的河北碾庄。在那里他采访老乡,观察地道战构造,深入了解地道战,最终完成了油画的创作。

图为《地道战》

如今,更多的人关注的可能是史家胡同顶级的教育资源,史家胡同小学。但不要忘了,在这条不长的胡同里,也包含着中国强大的文化资源。这条胡同见证了太多珍贵艺术作品的诞生,太多的名人在这条胡同里为中国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精神上的奇迹,诗词、话剧等领域的权威都生活在这里,为中国文艺事业献一份力量。而正是这一份份默默的力量,撑起了新中国半部文化历史。

引用:

3245853.史上最著名胡同——史家胡同,个人图书馆,2019-08-25

中艺汇.参与创建中央美术学院,第二到四套人民币主设计-油画家罗工柳,搜狐,2019-12-30

用户3996645281.臧克家北京故居:史家胡同1号,新浪博客,2014-05-25

老刘向前看.史家胡同,近代住过哪些名人?,2016

全国政协网站.胡绳,中国政府网,2008年12月26日

本文图片源于网络

关于史家胡同,您还有哪些故事?

欢迎在留言区留言~

有兴趣的老街坊可以后台回复“老故事”,

进入“西城老故事群”。

您身边如果有特别的人和事,

或者需要发布租房、寻人、寻物等信息,

都可以联系我们。

.end.

什刹海畔这两座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入选北京第一批革命文物

观西城两处国家级文保单位 听鲁迅在京的“呐喊”

李大钊故居、国立蒙藏学院 都曾留下中国革命“播火者”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