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榨菜,喝二锅头,消费寒冬来了
老百姓不敢花钱了。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7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幅为8.8%。两个月前,这个数字是8.5%,十五年来最低水平,远远低于市场预期。
看起来,八点几的增速并不差,但是和往年一比就明白了:在往年,增速几乎全部在10%以。增速没有达到预期,很可能意味着社会的消费能力正在严重萎缩,老百姓不敢花钱了。
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在下滑
另一个权威信息来源似乎也在印证这一点。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中国消费品市场走势疲软,粮油食品、服装、日用品等多种零售额增速,跟去年同期相比,都在下降!
根据这个监测数据,7月份,全国50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同比降低3.9%,降幅比去年同期扩大8.9个点。服装类、家用电器类零售额降幅扩大尤为明显。零售额实现同比正增长的企业仅仅只有14家。
再往前走两步,查阅一下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前几次的数据,可以发现,从今年3月份开始,消费品市场的多项指标增速就开始节节回落。这种下降的状态已经持续至少5个月了。
数天前,广州公布了有关经济数据。从数据中可以发现:今年上半年,广州消费总额,达4488.94亿元。
但有趣的是,广州没有发布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情况。但手动查询一下即可发现:2017年,这个指标是4572.31亿元。也就是说今年比去年同期少了83亿。
俗语说“广东是天下的眼”。如果深入扒下去,细细分析北上广深这些一线的消费数据、物价水平,增速都不佳,似乎也都有些不稳。
民间有“广东是天下的眼”之说
歌舞升平之下,狼也许已经正在路上了。
卖不动的汽车
我们再看一个具体的消费指标:汽车。
2017年,中国卖了近2900万台汽车,销量连续九年位居全球第一。许多人以为只有北上广才会堵车,但实际上,在春节里,不亲身体会一下,你永远不知道农村能有多堵车。
拥堵的乡村
汽车早已经成为城市中产,甚至于农村婚嫁的标配(参见《正在消失的中产,释放了一个危险信号》)。但今年的汽车销售情况不乐观。中汽协(CAAM)披露的数据显示,7月份,国内汽车消费市场非常疲软。7月,全国卖了158.95万台车,比6月下降15%,比去年7月少了近6%。
这是十年来最大的单月最大跌幅。另外,根据乘联会(CPCA)的数据,最近两个月中国的汽车销售同比、环比都在下降。刚刚过去的8月上旬,下滑的趋势不但没有扭转,反而更加剧烈:同比下滑高达17.9%!
汽车销售遭遇寒冬之说,并不为过。
负增长的汽车销量
为什么要特别提出汽车的销量?因为汽车是对信贷资金非常敏感的行业,可以视为经济运行情况的一个风向标。
在2007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的前夜,汽车销量也曾经大幅下跌,当年年初增速曾大跌20个点。在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美国汽车市场总销量同比降幅达18%。
十多天前,全球访问量最大的汽车网站“汽车之家”的创始人李想曾发了一条意味深长的微博:
"七月份,国内售价十万元以内的汽车市场,基本上崩盘了。这反映了什么?"
汽车之家CEO李想的微博
有网友在李想的微博后评论说了自己的经历:
"本人从事二手车行业,今年二手车行业一下进入冰冻期,新车也好不到哪去,这个就要问了,消费出问题了,因为车子是改善型消费,不是刚需消费,好多钱都被楼市套着,没法升级消费,还有就是今年各行各业都不好赚钱,问了好多身边其他行业的,也都说今年钱难赚,怕是整个国家经济出问题了,难了!"
目前对汽车销量大幅下滑的官方解释是:因为下调进口汽车关税,导致消费者持币观望的情绪加重,出现延期消费现象。直白一点解释是:老百姓在等进口汽车降价。
希望真的如此,毕竟没有谁希望中国重蹈金融危机覆辙。
住千万的豪宅,过月薪三千的生活
老百姓不敢花钱的原因有很多。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房价太高了,掏空了老百姓的消费能力。这可能也是官方最不愿意承认的。
中国房价之高,泡沫之大,已成共识。但房价对消费的影响,仍没有得到充分认识。
20年来中国居民杠杆率走势
房价高,对消费会有明显的“挤出”效应。根据国家的统计数据:中国居民杠杆率已经从2008年的不到18%飙升到2018年一季度的50%。
十年,翻两倍!老百姓为了买房子,借了更多的钱,背负了越来越重的债务。沉重的还贷压力之下,已经没有多余的钱消费了。一个诡异的现象出现了:住着千万豪宅,过着月薪三千的生活。
美国学者托马斯·J·斯坦利在研究美国富人群体时,提出过两个概念:收入报表型富人和资产负债表型富人。前者收入较高,开支也大,因此购买房产、豪车,但却因此而负债累累。而后者,则量入为出,拥有雄厚的可流动性资产,投资组合多元有弹性。
居高不下的楼市
用这个概念来理解今天的中国有房一族,则显然只是一种“收入报表型富人”。他的抗风险能力非常低,一个失业,一场大病,或者一个意外,就可以毁掉所有。
飙升的房价带来的房产增值,对于许多人只是一种财富幻觉。这样的富人,其实只是纸面上的富人,一场海市蜃楼。
更危险的是,二十年来中国的房地产几乎只涨不跌的现象,已经让几乎所有中国人都相信房地产只会涨不会跌。
但事实真的会这样吗?从今年的各项数据看,已经严重透支的购买力,30岁左右主流购房人口的下滑,已到极限的居民的信贷扩张,都将严重影响房价走势。
潮水退了,才知道谁是裸泳。已经有专家预测未来半年内,新房的销售额断崖下跌,就像今天的汽车等消费一样。有一部电影叫《大空头》,看后就会明白,危机之下,没有多少人能幸免于难。
电影《大空头》剧照
一切都在等待验证,房价到底怎么样,也许只需要再等待半年。
穷人越穷,所以要降级
当然,上述数据只是硬币的另一面。前几天国家统计局的“答记者问”里,官方的判断依然是:消费升级态势仍在继续,旅游、电影票房、化妆品等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但也有各种数据显示,榨菜、二锅头、森马、海澜之家这些物廉价美的大众消费品,在所谓的城市中产阶级中消费越来越多。房租、医保、生育,都在大幅度涨价,钱不经花了,只能用在维持生活的刀刃上。
物美价廉的牛栏山二锅头
一边是消费降级,一边是消费升级,这两个大判断也许都并没有错,因为它们就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将升级与降级合在一起后,最沉重的真相也许是:贫富差距依然在扩大。
在急剧升高的生活成本面前,80后、90后的中年人、年轻人进入了一个破罐子破摔的状态,克制欲望,减少消费,不婚,不生,不买房。所以,“佛系青年”、养生才会这样流行。
许多人至今不敢相信在日本这个发达国家:18至34岁的日本人,有39%的人还是处女,36%的人还是处男。在三四十岁的已婚人士中,一年只有数次,或者根本就没有性生活者,也高达4成。性的欲望都没有了,社会还会有多少活力?
日本学者大前研一曾将这种状态总结为:低欲望社会。其背后的根由就是日本宏观经济的长期萎靡,阶层固化,收入增长乏力,没有了消费能力,穷压抑了人的欲望,成为最大的障碍。
大前研一的《低欲望社会》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用来分析贫富差距的指标。基尼系数介于0-1之间,越接近1,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警戒线的数字是0.4。
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书多少?2017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的中国基尼系数为0.4670。但世界银行的数据则显示,2016年中国人均财富基尼系数已高达0.789,已大大超过警戒线,明显高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经济转型较为成功的经济体。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基尼系数走势
有专家判断,目前中国的财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1%人群集中。中国未来可能不是穷人和富人都是少数的“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而是贫富差距大的“两头大中间小”的沙漏型。
“沙漏型”社会
富人越富,所以在升级,穷人越穷,所以要降级。吃2块钱一袋的涪陵榨菜,喝7块钱一瓶的二锅头,上9块9包邮的拼多多,是真的(参见《拼多多的假货里,藏着最真实的中国》)。坐拥豪华游艇,横扫奢侈品店,酒池肉林,也是真的。
中国会成为“沙漏型”社会吗?
十七年前,在华为还是勃勃上升的时候,任正非就居安思危,发表演讲《华为的冬天》,直面危机。在演讲之初,任正非当头棒喝:
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会破产,我们怎么办?我们公司的太平时间太长了,在和平时期升的官太多了,这也许就是我们的灾难。泰坦尼克号也是在一片欢呼声中出的海。而且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面对这样的未来,我们怎样来处理,我们是不是思考过。我们好多员工盲目自豪,盲目乐观,如果想过的人太少,也许就快来临了。居安思危,不是危言耸听。
任正非
其实,在这里将“公司”换成“中国”,也是同样的道理。十七年过去了,任正非的这篇文章,今天依然没有过时。
凡是过去 皆为序章。回到本文最初,最想说的也许是:我们和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一样坚信“中国经济持续平稳的基本面不会发生变化”。毕竟中国有接近14亿人的大市场,消费潜力巨大,可供腾挪的空间也大。
中国城市夜景
希望这些只是暂时的波动,因为正如《大空头》里的台词所说:如果我们是对的,人们会无家可归,大批人会失业,大家没了退休存款,养老钱都没了,失业率上升1%,死亡人数会增加4万人。——当然,这说的是美国。
但各种客观形势确实很严峻,许多事因为你懂得,所以无法说。目前的这些数据波动和迹象,是一叶障目,还是一叶知秋,是风寒中的小感冒,还是大危机的前兆,一切都在发生中。另外,非常期待你的留言,说说你的想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