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7日 星期四

海外热议海尔故事,“人单合一”成就共赢

“海尔的发展故事是近30年中最出名的企业故事之一。”在北京时间4月29日,在欧洲和新加坡人单合一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三场全球研讨会上,英国知名的管理学专家、畅销书作者斯图尔特·克雷纳这样说道。

这场因疫情而在网络上进行的分享会上,他与另外三位来自全球知名管理学院和企业管理模式研究机构的专家、以及海尔的模式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管军慧一起,为全球上百家企业的高官们解构了海尔从一家小工厂发展成为全球知名品牌的进化之路,以及海尔具有突破性的独创模式——“人单合一”在科技和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具有着怎样的优越性和生命力。

本次研讨会邀请到了海尔欧洲、新加坡两所研究中心的四位专家——克雷纳,意大利企业家西蒙尼·西塞罗,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教授比尔·费舍尔与资深企业管理模式顾问约斯特·米纳。他们以“海尔的故事和模式”为主题,为参会的逾700名观众梳理了海尔“人单合一”模式的形成和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在疫情发展对全球经济造成极大影响的当下,企业纷纷寻求变革以尽快突围,海尔的管理模式因其员工、公司、消费者共赢的理念以及高效且贴合市场的创新能力而受到了专家和与会者的一致青睐。此次分享会作为欧洲疫情期间规模最大的管理论坛,吸引了大批一流企业的高级管理层,与专家们进行了积极探讨。克雷纳将海尔领袖人物张瑞敏的故事比作是“全球大公司历史上的’高管剧场’中最富有传奇的一个篇章”,认为海尔讲出了与欧美大公司颇为不同、但同样富有研究和借鉴意义的中国故事。


海外热议海尔故事,“人单合一”成就共赢


海尔案例:管理梦想,驱动变革

“海尔的变革,核心是一个传统行业的企业在极具前瞻性的领导层的带领下,以梦想和细节驱动的转变。”比尔·费舍尔评价道。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海尔的组织架构不断地经历着变化,从传统正三角层级制,到倒三角、自主经营体,最终到达现在当前的“人单合一”模式。与此同时,张瑞敏也引领着海尔不断地进入新的战略阶段:从最初的品牌建设和强势品牌差异化,到2000年前后的全球化布局和国际品牌建设,再到2012年开始的网络化战略阶段,克雷纳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一个延续性的核心——公司的不断成长,从一个废旧厂房成长成了一个享誉全球的品牌。

费舍尔说,海尔的变革是极具连续性、常态化的,而且总是在企业相当成功、拥有丰富资源的时候到来。因此,这些变革虽然意义深远、甚至是颠覆性的,但却并不会对企业和员工形成“威胁”,这也是海尔所具有的一个巨大的优势。

克雷纳认为,张瑞敏带领下的海尔模式,与西方的“科学管理”模式相比,一个很大的差别是管理层对员工能力的信任,以及愿意给予员工的自由度。他解释道:“在西方的传统模式中,管理人员更像是在掐表计时,监督员工完成分内的工作。比如,员工可以用十分钟时间挖一个洞,管理层会一直让他在十分钟内挖完一个洞;但是海尔会认为,这个员工拥有挖洞的实力,并因此对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就是海尔的哲学。”


海外热议海尔故事,“人单合一”成就共赢


激发员工价值对组织变革有强有力支撑效应

参会者们对海尔模式重新定义的员工、公司和客户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专家们也详细阐述了海尔如何通过“人单合一”,使员工、小微、海尔和客户获得共赢。

其中,海尔员工与客户的“零距离”接触以及海尔内部以小组为核心的构架都为企业快速、高效地定位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创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米纳在将海尔的“人单合一”模式与其他企业进行横纵向对比后,更是强调了海尔模式的独特性:海尔在决定大刀阔斧地改革后,裁撤掉了上万名中层,并替换以很多小组构成网络的形式,这些小组形成了某种程度的自治,且在初期以相互竞争的形式发展,这样的结构纵观全球的大公司,也是非常少见的。不过,米纳也观察到,海尔中小组间的“竞争”模式已经渐渐转变为“合作”模式,这也更利于公司的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对费舍尔来说,正是“人单合一”的模式使海尔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前科技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融合。

他说,“‘人单合一’最让我惊艳的一点是,它是一种相当精巧的将员工的创造力、想象力和企业家精神发动起来的方法。”他认为,通过这样的方法,海尔让自己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行业未来的走势——不是通过’预测未来’,而是通过鼓励员工不断地进行试验,从而寻找出那条正确的路。


海外热议海尔故事,“人单合一”成就共赢


物联网时代,“人”和创新话题时代性

这些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创业者”们,有些是是时常接触消费者们,掌握第一手信息的“经验者”,有些是辅助部门中,可以观察到其他部门运作中存在的问题的“观察者”,他们可以准确地抓住市场的痛点,提出好的项目;海尔则尽力为这些项目提供各类资源,包括其旗下的人单合一研究院,从而成功地孵化这些项目,一方面成为海尔的助力,一方面也为创业者们带来收益,达到完美的“双赢”。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物联网逐渐普及的今天显得格外突出。费舍尔认为,当许多传统行业的企业都还没有为智能生活、智能家居等市场新兴热点的到来做好准备时,海尔的“人单合一”模式就解决了这些企业在新的浪潮中所面临的一些核心问题:创新的想法从何而来?如何将这些想法转化成可以投放到市场的产品?如何调动起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创造出这些产品?

在海尔中,与客户零距离接触的员工可以准确地把握市场的动向;人数相对较少、机动性更强的小组可以对市场动向进行快速反应,并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企业长期形成的“人单合一”管理模式可以让这些方案快速地推进,并且以更快的速度、更小的代价试验出这些想法的正确性。

“‘人单合一’完全抓住了所谓创新思维的核心要素:产生想法,而后进行尝试,”费舍尔说,而且海尔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了速度,洞察力和经验相结合的优势。

他说:“小微们对市场更了解,更智能化,而且他们天生就更关注市场的外部环境——所以他们有能力更迅速地进入到新的领域中。从小微中产生的一些想法,是那些大公司的战略部门很难想到的,因为他们离实践太远,并且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做出反应。”

专家们对海尔模式的分享也引起了参会者们的积极探讨。

“我的理解是,海尔将自己解构成了一个无边界组织,以如何能用更灵敏、适应性更强的方式为客户创造价值为主要的课题,不断地进行创新,”参加会议的美国区块链专家David Kish说。

海尔还将这种“多赢”的模式拓展到了企业运营之外,通过海尔人单合一研究中心还将带来一系列线上课程,以求为更多的企业家、咨询师、其他从业者们讲解海尔的模式,以及这样的模式如何可以在其他公司及行业中获得现实的应用。

举报/反馈

上一篇新闻

蔚来拟在新加坡交易所二次上市,将成首家三地上市车企

下一篇新闻

青岛赴新加坡推介取得丰硕成果 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