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历史上为什么是这些国家称霸?中华民族同化力为什么强?长文解读


一、

本书是以世界史的角度来讲解地理因素的,通俗点说就是地理因素是文明、文化、实力强大的重要因素,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因素(熟悉我国商业史的应该知道近几百年的徽商和晋商,徽商和晋商其实只是安徽和山西中的一部分地区,而集中的那部分地区的地理环境普遍都是山多地少人口多,因为可以生存的农耕地少,导致很多人背井离乡出去闯荡,出去闯荡的人普遍肯吃苦耐劳,成功的几率就相对比较大。像近代我国华侨比较多的两个省福建、广东,华侨多的地方其实普遍也是山多地少人口多,同一个省里如果地理因素生产的物质、财富能养活更多人的地方一般出去打拼的也少。再如当代,北上广深的一线城市有很多外地青年来打拼,但少见北上广深本地青年离开自己城市出去闯荡的,这个无关乎人性的好坏、勤懒,地理因素决定的物质、财富聚集度才是最大的影响)。

1915年,本书于伦敦初版后,在当时的学术界乃至社会上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之后曾多次再版,长期作为高校地理学专业的教科书,深受欢迎。(本书出版时我国正是民国初年,清末的腐败统治导致中国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和二十世纪上半叶积贫积弱,不光受尽武力上的欺凌,在精神上还被西方和日本的种族主义者视为弱等民族。但本书作者却通过地理因素、历史发展、文化水平等高度肯定了中国的过往成就和未来的必然崛起,纯粹从地理因素出发,没带任何种族或人种决定论)

地理与历史、政治之间有着错综复杂而又密不可分的关系,构成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条主要线索。

本书从地理及其与历史之间关系的视角出发,阐释了各个文明、民族与国家不同的发展历程及其呈现出的多样化特征,强调诸如地势、热量、水分、植被、海陆分布等地理因素的作用,并着重分析了其对人口与族群、迁徙与殖民、战争与政治、生产与经济、知识与技术等方面的影响,在地理条件与历史进程交织与互动的宏大视野之下,呈现出一部视角独特而别有洞见的人类文明发展史。

同时通过引入“地理条件”“能量”“支配作用”等概念,以系统的解释框架梳理了世界历史演进的脉络。

全书共19章和一个附录,附录是哈尔福德·麦金德〔下图〕的“历史的枢纽”,麦金德是本书作者费尔格里夫的老师。


二、

第1章 绪论

从意义最广泛的物质层面上讲,“历史”就是人类不断提高其对能量的支配能力的故事。此处的“能量”指的是做事的能力,亦即产生(而非支配)运动,使事物行进或停止。

一个人懂得的越多,做出的选择也越明智,换言之,也越能确定支配他的行动的条件。如果他无所不晓,他就会知道最好的路线并选择它,这样的支配是完全而彻底的。

所以,当我们说“历史受到地理环境的支配”时,并不是说人类在地理条件的逼迫下不得不使用更多的能量。准确的说法是,人类之所以要使用更多的能量,很大程度上是受自身所处的地理环境支配的。

本书的内容是关于地球表面上各种地理因素的分布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人类使用越来越多的能量的方式是如何产生影响的。

不仅要有能量,能量还得有用,它的存在形式必须是可以利用的。雨是从海洋带到陆地上来的水分,而担任搬运工的就是风。如果风把水分从海洋吹向陆地,陆地上拥有的能量几乎肯定适合人类生存;如果风从陆地吹响海洋,陆地就会变得干燥、贫瘠且不适合人类生存。

从一般意义上讲,在某些地方是否适合人类居住这一点上,地理条件确实对历史起着支配作用。


第2章 沙漠:历史的开端——埃及

赤道地区的能量比温带地区的能量多,可人类几大文明发源地都位于温带地区,因为人类能够以最佳方式支配能量的地方是温带而不是赤道地区。

正因为在赤道地区很容易生存,除了获取维持生命所必需的食物外,不存在需要付出更大努力的其他诱因。离赤道越远,生活也越艰难,然而正因为如此,要想继续生活下去,就得做更多的事情。

需求则是发明之母。

由于缺乏考虑如何节省能量的精神刺激,经过漫长的年代之后,当其他地方的种族已经开始超越纯粹的动物生活水准时,赤道地区的种族仍处于程度较低的生活状态。既然没有进步,当然也就没有历史可言。而在温带地区,由于刺激的持续存在,各个种族不断进步的结果就是变得越来越强大。这就是世界历史主要是北纬30~60度之间的温带地区的历史的原因之所在。

一个人或者一个民族可以通过把一部分能量用在防卫上来实现自我保护,但是如果保护能够通过不付出能量的方式来实现,这显然更为有利。换句话说,如果能够依靠地理条件提供保护,可以想象受这种保护最完善的社会、部落或种族,也会最早从野蛮状态中脱颖而出。

地理条件只能起支配作用,而不能起强迫作用。

古埃及人统治了位于尼罗河两岸的地区。北是地中海,东西南都是沙漠,尼罗河提供了水源,可以灌溉,可以产生生存的能量。古时候的海也相当于另一种形式的沙漠,埃及因为四面的“沙漠”保护又免除了浪费能量去防御入侵,是以,埃及能成为最早的人类文明之一。

第3章 沼泽和草原:巴比伦尼亚与亚述

这是现今伊拉克以及以两河流域为主的文明区域——古巴比伦文明。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均发源于高山峻岭,上年冬天的降雪在来年夏季融化后,即成为河水的来源。两河流向大海时,在平坦的冲积平原上形成了许多沼泽和湿地,这些沼泽和湿地在三个方向上构成了非常重要的地理保护。

随着两河流域的开发,沼泽和湿地渐渐退化成干旱的土地,失去了防卫的作用,成为一个“四战之地”,难以形成有力的防守。

古巴比伦的文明有可能比古埃及还早,但地理环境不一样导致了防守效果不一样,几千年来古埃及受到的外侵很少,而古巴比伦一直不曾完全独立,继埃兰人、加喜特人和亚述人之后,米底人、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相继来到这里,都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占有这里并为所欲为。

第4章 通道:巴勒斯坦与腓尼斯

现今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一带,一片有着充足水源的沿海低地和内陆丘陵地带,这个地区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是两大早期文明中心之间的连接纽带(即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中间)。

第五章 海洋

讲地中海的两个古区域,希腊和迦太基,迦太基是占有现今北非西海岸和西南欧海岸一带地区的国家。希腊和迦太基最后都让古罗马帝国灭了,在古罗马之前希腊称霸地中海东岸,迦太基称霸地中海西岸。

在古罗马之前西方最强大的帝国应该是昙花一现的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帝国。马其顿刚开始只是位于希腊北部的一个小国,这个地带即有大陆背景又有海洋条件,马其顿人能首次采用海陆联合的手段,最终征服几乎所有已开化的土地(限于当时西方人已知的开化土地,当时他们不知道有中国,中国当时正是战国时代,国内所谓的“天下”概念也没有西方,因为不知道)。

第6章 海洋和陆地的差异:高地和低地——罗马


古罗马城位于地中海北岸的中间,意大利的西海岸,即可以发展海军又能发展陆军,与马其顿有一样的先天地理优势。

但罗马有马其顿所没有的凝聚力,其凝聚力主要来自它的人民在军事和行政方面的天赋,而这种天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们所处环境的刺激造成的。因为拥有这种天赋的是一个种族,而不是单独的个人,所以罗马帝国不像马其顿帝国那样昙花一现。

第7章 入侵部落

罗马帝国后来分成东、西两个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也被称为拜占庭帝国。西罗马公元5世纪灭亡,过了一千年左右,即15世纪,东罗马帝国才被灭。

西罗马帝国是受到北方的蛮族入侵而灭亡的,而北方的蛮族是受到来自亚欧内陆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入侵所造成的往欧洲西南一带迁徙的。(我国部分学者喜欢在这个时候说欧亚大陆的游牧民族往西迁徙是因为受汉帝国驱逐匈奴的影响。蹂躏了欧洲大陆、被西方人称为“上帝之鞭”的匈奴王阿提拉就是被汉人驱逐出北亚的匈奴人的后代,这种被迫迁徙的路线是有可能的,但还有待证实,目前的凭据还不足)

为什么是由欧亚大陆的游牧民族侵入而导致的西罗马帝国灭亡?其实对比我国就行,我国古代的威胁一般都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因为其它三面都是大海和高山,难以逾越、沟通、来往。

西罗马帝国除了东面面对游牧民族外,南面是撒哈拉大沙漠,西面是大西洋,北面是北冰洋,根本没有任何入侵的威胁。

第八章 绿洲:伊斯兰教

阿拉伯半岛的沙漠占大部分面积,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干燥的草原,其中分布着若干称得上肥沃的绿洲,这种草原加绿洲的陆地就是真正的“阿拉伯”,亦即阿拉伯人的故乡。

从一个绿洲出发,慢慢地穿过草原和沙漠抵达另一个绿洲,一路所见全都千遍一律,单调乏味,往往数百里之间也无一丝吸引人的景色,这种状况常常促使人们沉思冥想。置身于茫茫沙海之中,不知不觉地会让人感到自身的渺小。

冥想能带来幻觉也能带来心灵的澄净,这是宗教诞生的因素之一。

世界三大一神论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均诞生于阿拉伯半岛及其毗邻地区。

公元7世纪,阿拉伯半岛在穆罕默德的领导下获得了统一,阿拉伯人开始崛起,四处征服,伊斯兰教随之传播。

但当阿拉伯人达到其征服的极限时,伊斯兰教仍然在继续传播,甚至在那些后来又征服了阿拉伯人的民族中也在传播。

第9章 大洋:地理大发现——伊比利亚半岛

15世纪,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帝国攻灭,对欧洲人来说,不仅仅意味着基督教被伊斯兰教赶出了小亚细亚,还意味着东方直达中国、印度一带的路上商业路线被阻隔了,欧洲人急于寻找其它路线,开始由地中海面向了大西洋。

葡萄牙人从大西洋往南,绕过南非南角,进入印度洋抵达印度和东印度群岛(今日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一带)。

西班牙人从大西洋往西,没能到达印度,却发现了美洲大陆。

葡萄牙和西班牙是欧洲西南角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两个基督教国家。

第10章 大洋:大洋强国——荷兰与法国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地区是距离罗马天主教会统治最远的那些地区,这些地区里诞生了一个新教国家,那就是荷兰。

作为新教徒的荷兰人起来造了天主教西班牙的反,在此之前荷兰也是西班牙的王室所统治,造反后成功独立。

在西班牙和葡萄牙,其人口只有很小一部分以水手为业,因为只需很少的船只就足以运载送往伊比利亚半岛的所有香料和金银。荷兰则因位于低地沿海地区,大部分人的生活离不开大海、河流,其国人成为水手的占比相当高,他们堪称是现代意义上的海员。

随着大洋航线的发展,荷兰人很快成为海上霸主,有“海上马车夫”之称。弹丸之地的尼德兰(荷兰当年称“尼德兰”)创造的收入,相当于西班牙从墨西哥和秘鲁所得全部收入的四倍。

荷兰之后另一个崛起的国家是法国。在罗马时代尚不存在法国,在查理曼帝国初期也不存在,直到查理曼帝国分裂后,法国才开始以巴黎为中心发展起来。到15世纪中叶,以巴黎为中心的法国宣告完成统一,15世纪末叶,普罗旺斯、布列塔尼和勃艮第公国也并入法国,形成了现今法国大致的版图。

法国土地上的人民几乎全都从事农业生产。此地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而且大部分土地均很肥沃,生产的粮食足够其人民所需。没有什么诱惑或压力迫使他们向海洋发展,也没有什么诱惑使他们远离自己的土地(只有东部除外,东部面对的是欧洲大陆)。法国既有陆军也有海军,但后者仅用于防御。由于从海洋中获益甚少,以水手为职业的人数量并不多。

虽然法国人终结了荷兰人的海上霸权,但由于自身利益上的分歧,它也未能获得海洋的支配权。


第11章 大洋:大洋帝国——英国

首先,英国是一个面积相当大(相对于欧洲国家的大)且能够供养大量人口的岛国,拥有温和的气候,夏季温暖而不炎热,还有海洋的调节作用,全年都能进行土地和海上的劳作。

其次,新航路的开辟无疑令英国的地理位置有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12章 森林

两个森林国家:俄罗斯和德国。

由于森林地区交通困难,交流少,分裂和分歧都会比较多。

俄罗斯是在摆脱了蒙古人统治的枷锁后,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在15世纪末才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德国是直到19世纪70年代才完成统一(可参见《不情愿的大师:德国与新欧洲》)。

第13章 江河之乡:中国和中国人

我们现在所说的这片土地——中国的英文名称就来自秦国这个名称(这是本书作者说的,之前南怀谨先生在他的《论语别裁》中也提过)。

由于地理条件的影响,中国周围土地上的民族不管多么孔武有力,其文明程度总是不及中国,所以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从未被更优越的种族征服过,征服者最终都被华夏民族同化了。

民族大同质性——这个在很大程度上由地理条件所造成的结果,使中国始终维持了作为一个整体的存在。

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可以断言,一方面,不论清朝统治者的结局如何,中华民族并无衰落之象;另一方面,中国的历史仍将受地理环境和来自陆地与海洋的一些庞大势力的支配,尤其是这些势力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使中国越来越趋向于统一,并结合得比过去更加紧密。(以后来人的角度看,作者预言对了,不仅是中国,其它很多国家的未来书中大体都说对了)

第14章 温暖的土地:印度

旧大陆(指亚欧非三大洲,是西方人称呼美洲大陆为新大陆的一种称法)人口密度最大的三个地区是欧洲、中国、印度。

印度虽然可以被称为一种不同类型的文明,但是一方面,印度许多个世纪以来从未像中国那样从内部组织为一个整体,另一方面,印度文明也不像欧洲文明那样对全世界产生过影响。

印度的历史更深刻地受到外部力量的支配,这其实与它的地理环境有关。

印度半岛位于南亚,国土大部分属于热带地区。

炎热和潮湿的结合决定了印度有适合人类生活所需的太阳能,但是却少有对个体的能量积蓄的刺激,少有组织社会以积蓄能量或是对积蓄的能量进行保护的刺激和能力。印度文明一直落后于有卓越组织才能的外来文明,无论是在和平时期还是战争时期,外来的有组织的移民总是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支配当地的土著民族。(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15章 非洲草原:势力范围


这里指的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黑人的故乡。

黑人的故乡类似印度半岛,也是日照充足,对于古代人来说,是相对容易获取能量的地方,缺少积蓄能量的想法。久而久之,文明发展也相对缓慢,最终在十九世纪被欧洲人进行了大规模的瓜分、殖民。(作者没有举欧洲人贩卖非洲黑人到美洲为奴隶的那段罪恶累累的历史。其实如果了解欧洲史,就能知道贩卖人类为奴隶的行为是他们“源远流长”的“生意”,包括白人和黑人属于他们的贩卖“物”。凭史实说,中国近几百年的发展确实不如欧洲,但如从几千年前到明清之前,对比双方的历史,中国大部分时间比欧洲要相对更和平、稳定和进步。哪个民族都没有劣根性,所谓的“愚民”教育是当权者为了把守住自己的利益而刻意为之的,如朱元璋开始的明清八股、文字狱)

第16章 新大陆:哥伦布以前的历史——西属美洲

为什么是欧洲人先发现美洲,而不是美洲人先发现欧洲?

对地理事实的考察为这个问题提供了答案。

第17章 煤:美国

这一章有历史的局限,作者生活的那个年代,能源是以煤为主的,根据当时已勘探出来的数据显示美国的煤储量占了世界一半,所以作者觉得美国的称霸有煤这个地理因素,这不能说不对,但也不能说全对。

作者是从能源的角度看的,认为能源储量能决定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

想反驳这一章的观点很简单,只需举日本和阿拉伯国家为例就行。日本是能源小国却发展成为经济大国;阿拉伯国家是能源大国,贫富差距却非常大,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自身的后续发展。

能源不是决定性的,对教育的重视才是比能源的多寡更为重要的。

第18、19章和附录属于一些总结性和展望性的内容,大部分在以上各章已有包含。

三、

作者:

詹姆斯·费尔格里夫(1870-1953)是英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地缘政治学家和教育家。

1870年生于苏格兰,是一名长老会牧师之子。

1907年开始担任地理教师,他推动了现代地理学教育的发展,影响了几代地理学教师。

费尔格里夫并未受过地理学方面的专业训练,但他修读过地理学的兼读课程,课程老师便是英国著名的政治地理学家哈尔福德·麦金德,深受其影响,并选择以地理学研究作为毕生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