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武夷大红袍二三事

武夷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之一,武夷岩茶即为其名产,而大红袍则是武夷岩茶中的杰出代表,品质优异,并被列为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堪称国宝。

关于大红袍茶树名称由来,民间传说颇多。一说大红袍乃仙人所赐,生长在悬崖峭壁,人莫能登,寺僧以果为饵,驯猴采之,因此又称“猴采茶”。一说天心寺的老方丈,用九龙窠的神茶治好了一位进京赶考举子的病,举子得中状元后,赶回天心寺以谢方丈以茶救命之恩,并将皇上所赐红袍披于六棵茶树上,以示龙恩,后人便将茶取名“大红袍”。又说某朝一位皇后患病,久治不愈。太子便到民间寻找仙草秘方,途中得一老汉相助,前往武夷山九龙窠采得3株茶树的叶子治愈母病。皇帝大喜,连下二道圣旨:一是赐大红袍一件,每年寒冬为茶树御寒;二是封老人为护树将军,世代袭职,每年采制进贡,自此就把这3株茶树称为“大红袍”。

天心永乐禅寺

传说中的大红袍多了几分神秘,而现实中的大红袍走出九龙窠进而被推广繁育的过程更为曲折。笔者曾于1963年开始至1997年在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工作,并任数届所长,主持武夷名枞(包括大红袍)的挖掘、整理和繁育工作,现将所了解的大红袍情况略述如下,以飨同好。

武夷岩茶历史悠久,而大红袍则又是武夷岩茶中之佼佼者,传说明末清初即有其名,1921年《蒋叔南游记》中就有数处提到武夷山大红袍,如天心岩九龙窠(即现在有摩崖刻“大红袍”3个字的一处,传系1927年天心寺僧刻)、天心岩一处、珠濂洞(也有人叫水濂洞)一处,但遗憾的是,这些游记和调查中都没有交代大红袍的品质特征及具体地点、属哪个寺庙、是否是同一品种或同名不同种,以及茶树特征;1941年林馥泉《武夷岩茶的产制销》一文中提到马头岩的磊石、盘陀有叫大红袍的,而记录大红袍采制全过程的却是九龙窠那3株。

大红袍

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笔者主持武夷名丛的挖掘、整理、繁育和推广工作,曾对当时的岩茶产区天心大队逐村逐户进行调查,对有关国营茶场及有关前辈、茶人也是多方了解,在走访过程中没有人提天游岩、珠濂洞及马头岩的磊石、盘陀等处有大红袍茶树的存在。从武夷山著名的“四大名丛”看,水金龟、白鸡冠、铁罗汉、大红袍各有其特点。水金龟茶树生长在大路旁;白鸡冠特征独一无二,嫩叶淡黄色时间长达50天左右;铁罗汉生长在鬼洞,树高达3.3米;大红袍则生长在九龙窠悬崖峭壁的半山腰。传说1927年,天心寺僧在茶树旁刻了“大红袍”3个字,当时在武夷山仅有大红袍刻有名字。没有传言能够证实除了九龙窠半山腰的几株大红袍外还有其他的大红袍存在。事实上,目前武夷山茶区还未听说过有不同品种的大红袍存在。

生长在九龙窠半山腰的峭壁上的大红袍母树,树高达2米以上,不知从哪个年代开始,常年有专人看守,有过寺僧、士兵、农户,从未间断,这在国内外可算是个典型。早些年,笔者虽与看护很熟,有次陪同客人要求到半山腰参观一下大红袍,竟被婉拒,只能在山下仰望。

武夷山御茶园

1962年和196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福建省茶叶研究所为研究所需,带着介绍信,到县政府办公室办好手续,才允许剪取大红袍枝条带回扦插繁育。此外,从没人敢提出去剪取枝条繁育,甚至在1978年底至1982年,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开展对武夷名丛的挖掘、整理、繁育工作时,也没有提出繁育和推广九龙窠大红袍。直到1985年11月,笔者到福安社口参加福建省茶叶研究所四十周年所庆之际,私下里向该所一位同学要了5株大红袍茶苗,带回后栽种在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御茶园名丛观察园中,这5株大红袍茶苗在御茶园里承担着加速繁殖的任务。繁育10多年来,所育苗木大量种植,纯种正本大红袍的面积年年都在扩大。武夷山大红袍于上世纪60年代初走出九龙窠,20多年后,绕了一个大弯,又秘密的走回武夷山。如今,武夷山大红袍已有相当的种植规模。回首40余年的不平凡经历,心中感慨万千……

上世纪80年代末,武夷山市政协科技组曾有委员提出对大红袍的保护问题,后来却因为各种原因不了了之。管理和保护的不善使大红袍母树的生存条件和长势每况愈下,产权亦几经交替,并由此引发了一些不同形式的摩擦和争执。直到1995年5月,武夷山市人民政府专门针对此事印发了相关的文件,大红袍母树的产权管理、保护工作才正式被提上日程。5月25日,武夷山市政府第二次常务会议对大红袍母树的产权管理和保护工作等问题进行了专项研究,并下发了文件。这次会议充分肯定了武夷山市综合农场以往对大红袍母树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为了便于管理,明确表示:大红袍母树是国有财产,由武夷山市政府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市政府决定委托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承担大红袍母树的保护、管理和采摘加工;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应本着对大红袍这一国宝和对武夷山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抓紧时间派出技术人员落实管护工作。同年6月5-9日,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茶叶专业组在武夷山茶叶研究所召开稀有茶树品种资源研讨会。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在詹梓金组长的带领下,实地查看了6株大红袍的生长情况后,专题研究了大红袍母树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提出了相关技术措施,并建议省、市政府将大红袍母树列入省级珍稀植物进行重点保护,拨专款进行改造、复壮,立碑文,重建看护房。当年省财政还拨了8万元专款作为保护大红袍的经费,但由于诸多原因,这些保护措施未能很好落实实施。

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林馥泉

纯正大红袍的植物学特征为:植株灌木型,树冠半披张,树高可达2米以上,主干尚明,分枝较密;叶稍向上斜生长,叶长一般6—7厘米,长者可达10~11厘米,宽一般3厘米左右,最宽可达4.3厘米,中叶型,近阔椭园形,叶身稍内折,叶肉稍厚微隆、质脆,叶齿27~28对,浅尚明,叶脉7-9对;花形尚大,直径3厘米左右,花瓣6瓣,萼片5片,花丝稀疏稍长,高低不齐,二倍体;茶果中等。嫩芽梢尚壮,深绿微紫,夏梢叶带红毫尚显。萌芽、开采期比肉桂迟,一般在5月10日左右开采。从采摘时间上看,据林馥泉1941年记载的九龙窠大红袍采制时间是5月17日;2005年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按小面积采摘的时间是5月11日,中开面为5月16日,高山茶区为5月18日。现在的大红袍和60多年前九龙窠大红袍采制日期基本一致。

大红袍属于品质特优的“名丛”,以精湛的工艺特制而成,成品茶香气浓郁,滋味醇厚,有明显“岩韵”特征,饮后齿颊留香,经久不退,因其独特的口感和品质被誉为“武夷茶王”。初制宜中开面采3-4叶,以顶二叶失去光泽为萎凋适度,摇青以三红七绿为适宜,香气显、红边适中即可杀青,烘焙、足火均以保持原味为准,多有桂花香或粽叶香。

福建省茶叶研究所曾对武夷山众多名丛进行品质筛选、鉴定,最后首捧大红袍。早在1921年《蒋叔南游记》中就记载了当年的大红袍每市斤64银元,折大米4000斤。这在当时可谓比黄金贵。

现存的6棵大红袍母树,年产茶叶不足500克,极其珍贵。大红袍母树曾于1998年8月18日在武夷山第五次岩茶节上首次公开拍卖,其中的20克被海外投资(澳洲)有限公司董事长许荣茂先生以15.68万元人民币拍下。也是20克,2002年11月在广州和2004年12月在香港的拍卖成交价分别为18万元人民币和16.6万元港币,2005年4月13日在上海被北京马连道茶缘茶城董事长马武以19.8万元人民币拍得;2005年4月17日在武夷山更是由新加坡人陈汉民先生拍出20.8万元人民币的天价!即使是新植的大红袍,1995年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少量采制的也曾被人以3万元的价格买走1公斤。

陈椽

上世纪80年代,各类岩茶品种的小包装茶叶已在市场上销售,其中也有称武夷山大红袍的,由惠安县一家茶庄生产,而大红袍原产地武夷山市却没有大红袍生产。于是,1985年上半年,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决定尝试大红袍的小包装茶叶上市。首批包装正面为一片简单的红叶,寓意大红袍红的特征;背面以大红袍的真实场景配以传说中的官员朝拜大红袍的画面来体现大红袍的贵重,净含量15克。首批小包装大红袍上市后获得了成功,然而1990年市场上就有了雷同包装的大红袍。1990年10月,笔者到安徽农业大学请陈椽教授题写了“大红袍”3字,落款为八三茶人陈椽题。1991年新茶开始后,大红袍包装即用陈椽教授的题词,净含量也由原来的15克改为20克。

陈椽教授题写了“大红袍”3字,落款为八三茶人陈椽题

目前,武夷山茶区所种植的大红袍,据笔者了解,其苗木都是直接或间接从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引种的,都通过无性繁殖,不存在代数之分,因此市场上流传的大红袍一代、二代或是三代、四代之说纯属无稽之谈。

大红袍是武夷名丛中极具特征的一个品种,笔者认为,从目前情况看,只要选择土质好的茶园,在武夷山茶区种植大红袍不存在风险。希望有关专家加大科研力度,摸清大红袍特征,完善改进初制工艺,最佳地发挥大红袍的品质特征,进而推广之。在目前提倡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和良种多样化的情况下,也不能因为大红袍品质特殊、名声大而大面积盲目推广;大红袍不能取代其他茶树品种的特色,必须和其他良种合理搭配种植,这样才能保持武夷山大红袍的声誉,并使其健康正常发展。(文/陈德华)

本文原载《中国茶叶》2005年第6期。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